1、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2)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 16 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4)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2、过程与方法:(1)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2)学生课前在教
2、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二、九章算术和珠算;三、石氏星表和浑仪;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3、这些成就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和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振兴民族。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应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当是?古
4、代的科技发明和发现:(1)罗伯特KG坦普尔称中国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 3 世纪带 13 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 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3)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4)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知。 ”由此导入新课。一、四大发明:1、概念: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是
5、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2、发明与外传:(1)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魏晋南 北朝和唐宋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唐代时传入阿拉伯帝国,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北非和欧洲的战争,造纸术传入北非和欧洲。发明: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 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 车;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不便于普及。中国是世界上
6、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 西汉时期( 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前 8 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1986 年甘肃天水市放 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 纸,年代 为文帝、景帝(公元前 179前 141 年) 之时。 1957 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 141前 87 年) 时的麻纸。另外,在陕西、甘肃其他地方所出土的西汉麻纸,可用于包装和书写,确是 简牍、缣帛的理想代用品。但这些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这 种纸张还夹带着 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105 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伦(?121)字敬仲, 东汉
7、桂阳郡人(今湖南郴州市)。汉和帝时 ,蔡伦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 ,负责 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公元 105 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 树皮、破 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据 后 汉书 蔡伦传记载:“自古 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元 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 蔡侯纸 。”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
8、, 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白度增加,质地细腻, 产量大增,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外传: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造纸术在公元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到阿拉伯。在阿拉伯(古时称“大食”)的报达(今伊拉克的巴格达)、大马色(今叙利 亚的大马士革)和撒马尔 罕等地组织第一批造纸工场的时候, 还是我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技术以后兴建的。阿拉伯最初造的麻 纸,用破布做原料,采用的是我国的技术和设备。阿拉伯纸大批生 产以后,就不断向欧洲各国输出,于是造纸术也随后由阿拉伯
9、传入欧洲。公元十二世纪,欧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国 设立了纸厂,十三世 纪在意大利和德国也相 继设厂造纸。到十六世纪,纸张已 经流行于全欧洲,终于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羊皮和埃及 纸莎草纸等,此后纸便逐步流传到全世界。(2)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发明: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年),出 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年前后的隋朝,人们 从刻印章中得到启 发,在人 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 术。印章在先秦时
10、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 ,官 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 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 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 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 是当 时保密的一种手段。 纸张 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 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 北齐时(公元 550577 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
11、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 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 纸上了。雕版印刷的起源时间在公元 590640 年之间,也就是隋朝至唐初。唐初已有印刷品出土。1900 年,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 金刚经” 末尾题有“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 868 年)” 等字样。咸通九年,即公元 868 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 记载的印刷品。金刚经卷子是唐代雕版印品中的精美之作。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1000- 1051),北宋布衣,淮南路 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 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
12、刷铺工人, 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 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在 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于宋仁宗庆历 年间(1041-1048 年),平民毕升创 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 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 纸灰混合制成的
13、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 拣出来一个个排 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 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 下次再用。 毕升 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 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 毕升没有采用。 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
14、率就极其可观了,不 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 优越得多。 现代的凸版 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术的推陈出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 1881 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 铁笔把要印刷的 资料刻于其上, 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
15、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 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发明家爱迪生在 20 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 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 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 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1888 年,盖斯特泰 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 压印,获得了成功。10 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 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外传: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 。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
16、到欧洲。公元 1456 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声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十六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澳洲。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3)火药: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但应用于军事却始于唐末。发明: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炼丹术起源很早, 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 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 汉 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从此,炼丹成为风气,
17、开始盛行。 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 谓的炼丹家。炼 丹家的目的是 寻找长生不老之 药, 这样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炼丹术流行了一千多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但它直接与火 药的发明有关系。晋代葛洪在“ 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 (干燥物质的加热 )、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 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 优(加热使物质变性)。 炼 丹起火,启示人 们认识 并发明火药。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 药,在使用之前,常用 烧灼的办法“伏” 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 孙思邈在“丹
18、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 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 发明之一的黑色火 药。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唐昭宗天佑元年(904 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 (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
19、焦灼被体)。 这里所说的( 飞火),就是(火炮),( 火箭) 之类。 (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 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 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 雳炮),( 震天雷)等爆炸性 较强的武器。南未在 1259 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 军) 。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 动力的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宋代由于战争不断, 对火器
20、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 ,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史 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 同日出弩火药 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南宋时出现了管状火器,公元 1132 年陈规发明了 火枪。火 枪是由长 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 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 ”。公元 1259 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 枪 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
21、“子巢 ”,火 药点燃后 产生强大的气体 压力,把“子巢” 射出去。 “子巢”就是原始的 子弹。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 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 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 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 永乐大典 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 杀伤 登上城头的敌人。到了元明之 际 ,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 铸成大炮 ,称 为“ 火铳”。外传:12,13 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早在八、九世纪时 ,和医 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硝也由中国 传到阿拉伯
22、。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 。他们仅知道用硝来治病、冶金和做玻璃。13 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希腊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 书籍才知道火药。火 药武器是通 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 使用了火药兵器。公元 1260 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 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 武器,从而掌握火 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 药兵器,例如阿拉伯人 进 攻西班牙的八沙城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
23、术。中国的火药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4)指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发明:战国时期发明“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 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 论衡书中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考石学家的考 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 说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称慈石,用慈爱 来描述磁石吸铁现象)制成汤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放在 青 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 纹。 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 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 仪器,
24、叫做 司南。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和山海经书中便有了关于慈石的记载,而在 这一时期的 鬼谷子书中和 吕氏春秋书中还进一步有了慈石吸铁的记载。这可以 说是古代最早的磁指南器,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 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博物馆都有司南的模型展出。这 里要指出关于指南 车的问题, 历史上传说黄帝(约 公元前 47 世纪)和西周周公(约公元前21 世纪)曾制造和使用指南车,但是 经过后来的文献考证和模型制作 试验,都已 证明指南车与指南针没有关系,汉 代以后的指南车是依靠机械 结构,而不是依靠磁性指南的。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宋代,劳动 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制造了指南
25、鱼。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 宽五分,鱼 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 鱼 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然后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体的吸力,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 这种人工 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试验,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 ”是把指南 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 “缕悬法”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 丝线悬在木架
26、上,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 ,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 指甲法”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 ,由于手指甲的光滑,磁 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 “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 磁什,便和指甲法一 样发生指南作用。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 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1119年)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
27、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 。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外传: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船体狭小,根本无法容纳百余人。当时往来南中国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商船,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只有中国海船,连阿拉伯商人也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
28、航,阿拉伯人便从中国商船上学到了指南针的用法。随着中国旱罗盘传入欧洲,法国人又将旱罗盘改进,将其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便携仪器。后来,这种携带方便的指南针被欧洲各国的水手广为应用。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到公元 15 世纪前后,罗盘才作为看风水的工具,在朝鲜广泛使用。而指南针传入日本,则是公元17 世纪的事情了3、四大发明的意义:(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
29、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合作探究】利用资料分析探究, 1618 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思考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命运不同的原因。(1995 年全国卷)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
30、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
31、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2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 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4)科技能否产生巨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 环境。二、数学运算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古代中国在数学研究及运用方面取得的成就(1)成书时间:东汉(2)主要内容: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产生缘于人们对自然数认识的扩大和实际需要,体现了数学发展与人类思维发
32、展、人类生活需要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了数学作 为一门思维科学的本 质特征。 马克思称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人 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正是对这一数学方法内在特点及在数学王国中地位的精当概括。而中国先民正是这一“最美妙 发明” 的最早发明人,早在商代中国先民就已使用这一记数方法,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然数数字、 国语中的叙述都是 这一发 明的最好记录。汇集许多算数命题,如开平方和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九章算术的九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 方田 ”:田 亩面积计算;第二章“ 粟米 ”: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 衰分 ”:比例分配 问题;第四章“ 少广 ”:已知面 积、体 积、
33、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 商功 ”: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 均 输” :合理 摊派赋税;第七章“ 盈不足 ”:即双 设法问题;第八章“ 方程 ”:一次方程 组问题;第九章“ 勾股 ”:利用 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 问题。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运算的方法。(3)意义和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珠算: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1)起源:算筹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
34、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 1314 cm,径粗020 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中国古代的算筹不仅是正、负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开方的运算的工具,而且还包含着各种特定的演算。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是受惠于
35、算筹。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运筹帷幄” ,意思是在军营的幕帐中对战争的全局进行细密的策划。汉高祖刘邦在打下天下之后曾经称赞他的谋士张良,说张良能够“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说的筹就是算筹。实际上,算筹的运算是建立在十进位值基础上的。所谓十进位制,又称十进位值制,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十进制” ,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其二是“位值制,即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不仅取决于这个数码本身,而且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如同样是一个数码“2” ,放在个位上表示 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 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 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 2000
36、在我国商代的文字记数系统中,就已经有了十进位值制的萌芽,到了算筹记数和运算时,就更是标准的十进位值制了。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2)出现:元末明初出现了现代样式的算盘;直到明代以后,算筹才被算盘完全取代。(3)普及和发展:明清时期(原因是商业的繁荣)(4)外传: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三、天象观测石氏星表和浑仪:过渡: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主要有三家:即盖天、浑天、宣夜说。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天员
37、(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天地之间有八根柱子撑着。浑天说则主张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后来发展为“地在气中” ) ,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宣夜说认为“天”并常有一固定的天穹,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流动。而其中浑天说对于观测天象而言,其价值和意义要远远高于宣夜说。赤道坐标、 石氏星表 、浑仪和简仪的发明都与浑天说分不开。1、观测机构:尧设火正、羲和之官;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2、观测记录:(1)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中国最早的日食记录却是在殷墟甲骨文中记载的, “癸酉贞,白夕有食,佳若?癸
38、酉贞,日夕有食,非若?”那是在公元前 1200 年!在春秋 一书中,244 年日食的记录有 37 次,其中 证明可靠的就有 32 次!国外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是在古巴比伦的建筑废墟当中,所记录的六次日食中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前 911 年。从汉代到元代就记录了 596 次日食,古代月食记录有 2000 次之多,月全食就有 400 次。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句诗:“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意思是发生了月食,这是正常的天体现象。 这句诗指的是公元前 776 年 8 月发生的一次月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记录,古埃及出现月食记录是在公元前 721 年 2 月。 东汉时 期的大科学家张衡(
39、78 139)对月食的解释就更清楚, 说月亮由于太阳的照射才发光,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的缘故。(2)西汉时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上我国最早发现太阳黑子,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于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在 战国时期及汉代也有不少于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目前公 认 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 是汉书卷二十五行志下之下:“和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和平元年是公元 28 年。我国古代非但有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录,而且数量很多,记录很详细。从 汉和平元年到明末为止,共有一百多次太阳黑子的 记录 ,这些记录既有准确的日期,又有黑子形状、大小、位置甚至变化的情况。对 太
40、阳黑子的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3)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慧星记录;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如果作 为一个普通的星体,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记录,是西汉的淮南子。 淮南子兵略训 中说:“ 武王伐纣, 东面而引 岁,至而汜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公元前 105 年)。至于记录中最早的,的确是春秋 (公元前 613 年)。 春秋一书中记 有“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 613 年)秋七月,有星学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如果说是作为彗星,而且是哈雷慧星的 记录,最早的就是哈雷,而且这颗彗星就是为了纪念它后来命名的。1705 年,著名的英国天文学
41、家哈雷根据牛 顿最新的运动定律,预言了这颗在 1531,1607 和 1682 年被看到的彗星能在 1758 年回归,虽然哈雷于 1742 年去世,但 这颗彗星却如期在 1759 年重新回来了。为了纪念哈雷,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颗 彗星。 虽然中国古代对彗星的研究比较接近正确的观点,但是他们还是无法对彗星做出解释。(4)编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备课资料】世界最古老的星表之一石氏星表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战国时代。
42、它的观测者叫石申,是魏人。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石申编过一部书,叫天文,共八卷。因为这部书有很高的价值,所以被后人尊称为石氏星经。石氏星经这部书已经在宋以后失传,今天我们只能从一部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摘录。从这些片断中我们可以辑录出一份石氏星表来。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一百一十五颗的赤道坐标位置。(按开元占经所编星号看, 石氏星经 原文应该有星一百二十一颗,但是其中六 颗在今本开元占 经中缺佚了。)右为我国古代天体赤道坐标示意图。I 是赤道圈,II 是地平圈,P 是天北极。A、B 是相邻的甲、乙两宿
43、的距星,ab 表示甲宿的距度。S 是某一天体,as 表示它的入宿度,SP 表示它的去极度。石氏星表的赤道坐标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二十八宿距星的,叫做距度和去极度。距度就是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去极度就是距星赤纬的余角。还有一种是二十八宿之外的其他星,叫做入宿度和去极度。所谓入宿度就是这颗星离本宿距星的赤经差。不论哪一种方式,它的实质和现代天文学上广泛使用的赤道坐标系是一致的。而在欧洲,赤道坐标系的广泛使用却是在十六世纪开始的。恒星的赤道坐标会作缓慢的变动,这种变动的绝大部分是岁差造成的。因此,按照岁差规律,比较一颗恒星古今坐标的变化,可以推求出这个古赤道坐标的测定年代。3、创制观测
44、仪器:(1)浑仪:最晚在汉武帝的时代,天文家们已经使用浑仪。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观、测仪器。【备课资料】浑仪“浑仪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最初,浑仪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根金属轴。最外面的那个圆环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环” ;中间固定着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环” ;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叫做“赤经环” ;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
45、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着一根望筒,可以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望筒对准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后来,古人为了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几个圆环,也就是说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2)简仪: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简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它与浑仪一样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不方便。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用,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
46、天空一览无余。因此,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 。 简仪的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环”;另一个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叫做“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支撑着整个观测装置,使这个装置保持着北高南低的形状。这是我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置,要比欧洲人使用赤道装置早 500 年左右。四、农学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历法制订:我国祖先为了采集、狩猎
47、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 渐积 累了丰富的天文 历法知 识。(1)先秦历法:夏小正: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商朝改进为“殷历”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文献典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 夏小正由“经”和“传 ”两部分 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 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 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 ;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 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
48、培,均为首次见 于记载。 夏小正 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 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 动植物 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 织女等。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记载。还没有出现四季和节气的概念。 夏小正记载的生产事项,包括农耕、 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但无一字提到“ 百工之事”,这是社会分工还不发达的反映。所有这些,表明 夏小正历法的原始和时代的古老。商朝历法也叫“殷 历” ,商代人以月亮圆缺一次为 1 个月,以太阳的温凉寒暑的演变一次为 1 年,1 年分为 12 个月,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用设置闰月的办法调整阴阳
49、之差,即 3 年设一闰月,凡有 闰月的年份就叫闰年。 商朝人 对年月旬日的概念,已经分得很清楚。商代历法中还有农事安排,告诉人们何时下种,何 时收获,等等。由此可 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时采用 19 年 7 闰的置闰方法:闰,本 义 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 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 )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 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中国古代历法的月,同朔望月基本符合,两个月一大一小共 59 日,这一点与阴历完全相同。但如果完全按照阴历安排一年 12 个月,354 日, 历法月虽然同朔望月基本符合,可是一年比回归年却少了 11 日多,三年就少了一个月多,过十六七年就会在三伏天里 过新年, 历法年同地球 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就乱套了。为了既使历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