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连天地软件园 D10 地块项目监察及评估整改报告针对 2010 年 12 月 6 日的项目监察及评估报告,本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了认真的整改,现将整改情况作如下报告。评估组提出问题-01图片编号:P02情况说明:裙楼 2 层、1 层楼板存在裂缝和渗漏区域。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1问题类型:结构混凝土楼板渗漏。原因分析: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充分,楼板在养护期内过早承受施工荷载,导致产生局部裂缝。整改措施:(1)项目已编制 楼板裂缝修补方案 。(2)由专业加固公司按审批后的方案处理。(3)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认真监督振捣手的操作,加强混凝土养护,明确规定、并控制好楼板承受
2、荷载的允许时间。整改计划:(1)完成楼板裂缝修补方案的编制、审批工作。 (已完成)(2)与裂缝修补专业分包签订专项施工合同。 (已完成)(3)2010 年 12 月 24 日,由专业分包按施工方案,进行楼板裂缝灌浆修补。(4)2010 年 1 月 5 日完成修补,上报业主、监理复查。评估组提出问题-02图片编号:P03情况说明:裙房屋面防水施工阴角等细部处理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阴角部位防水附加层未设已经开始大面卷材施工,防水层上翻墙面高度不足。 (裙房屋面存在类似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2问题类型:防水涂料施工不规范、存在渗漏隐患。原因分析:防水施工班组对墙角等节点部位处理措施不明确,未对工人进
3、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整改措施:(1)参建各方对防水附加层、防水层上返高度进行明确,要求统一上返 150mm。(2)按照以上上返要求,对现场不符合部位进行整改。(3)在后续施工部位严格进行控制,确保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的上返高度。整改效果:评估组提出问题-03图片编号:P04情况说明:塔楼屋面结构楼板存在裂缝现象。 (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3问题类型:屋面找坡层开裂。原因分析:局部找坡层分隔缝设置间距过大,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养护时间不足,屋面荷载堆积过大。整改措施:(1)用切割机将表面开裂部位切开(宽度30mm 左右,不扰动周边混凝土) 。(2)剔凿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3)采用高一标号
4、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C30S6)对开裂部位进行填补。(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覆盖棉被进行养护。整改计划:(1)统计所有屋面找坡层已出现的类似开裂部位,做好标识。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2 日前,将屋面堆积材料清理干净。 (已完成)(3)2010 年 12 月 27 日,按整改措施完成裂缝整改,上报业主、监理复查。评估组提出问题-04图片编号:P05情况说明:塔楼 15 层,混凝土墙体平整度超出规范要求,主要集中在模板接缝处。(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4问题类型:结构混凝土墙面不平整。原因分析:模板拼缝处刚度较低、相邻拼接模板整体性差,加固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浇捣时模板
5、偏位。整改措施:(1)对墙面整体平整度进行检查,标识出超规范偏差范围;(2)剔凿偏差范围内墙面混凝土,清理干净(不得破坏剪力墙内钢筋) 。(3)向业主、监理上报修补申请,经批准后采用聚合物砂浆分层修补。(4)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塔楼部分结构缺陷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30 日前,完成墙面的剔凿工作。(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05图片编号:P06情况说明:塔楼 15 层,混凝
6、土墙体垂直度偏差超出规范要求。 (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5问题类型:结构混凝土墙面不垂直。原因分析:墙体模板支设垂直度偏差较大,墙体梁侧支撑刚度不平衡,导致墙体垂直度偏差超标。整改措施:(1)对墙面整体平整度进行检查,标识出超规范偏差范围;(2)剔凿偏差范围内墙面混凝土,清理干净(不得破坏剪力墙内钢筋) 。(3)向业主、监理上报修补申请,经批准后采用聚合物砂浆分层修补。(4)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塔楼部分结构缺陷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30 日前,完成墙面的剔凿工作。(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
7、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06图片编号:P07情况说明:塔楼 15 层,混凝土墙体存在蜂窝、露筋等缺陷。(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6问题类型:结构混凝土墙体烂根。原因分析:墙体底部模板拼缝不严,根部漏浆;混凝土浇筑时墙体底部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不密实。整改措施:(1)剔除墙角根部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不得破坏剪力墙内钢筋) ;(2)向业主、监理上报修补申请,按照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进行修补。(3)针对较轻微的缺陷,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缺陷范围较大的部位需重新支设局部模板,采用高压
8、注浆的方式进行修补。(4)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塔楼部分结构缺陷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30 日前,完成墙面的剔凿工作。(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07图片编号:P08情况说明:塔楼 15 层,混凝土框架梁及墙体存在酥松、露筋等缺陷,且修补措施未按规范及通过审批的方案。 (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7问题类型:结构混凝土缺陷。原因分析:项目部对修补工作管理不利,修补效果
9、及要求对工人交底不明确,工人操作随意。整改措施:(1)将不符合要求的修补部位清理干净;(2)组织修补工人对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进行交底、学习,明确修补措施及修补需要达到的效果和质量要求。(3)加强现场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修补工作,监督、检查工人的修补行为。(4)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不合格修补部位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30 日前,完成修补部位的清理。(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重新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
10、出问题-08图片编号:P09情况说明:塔楼 15 层,结构楼板存在大量踩踏凹陷的脚印。(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8问题类型:结构楼板质量缺陷。原因分析:楼板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工人上楼层进行作业,导致混凝土楼板留下脚印,遭受成品破坏。整改措施:(1)对脚印周边混凝土进行剔凿,露出结构混凝土石子;(2)将剔凿部位清理干净。(3)向业主、监理上报修补申请,经批准后按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进行修补。采用高标号膨胀混凝土(C35 微膨胀)进行填补。(4)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5)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混凝土楼板的成品保护工作。混凝土终凝前(浇筑后约 14小时) ,严禁工人上楼板踩踏、施工。整改计划
11、:(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此类楼板缺陷部位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3 日前,完成修补部位的清理。 (已完成)(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09图片编号:P10情况说明:塔楼 14 层,楼梯梯段存在较多蜂窝现象。 (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09问题类型:楼梯部位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楼梯部位模板比较零散,整体性不强,模板拼缝较大,整体平整度较差。楼梯混凝土浇筑时,工人未进行充分振捣。整改措施:(1)
12、搭设楼梯部位修补用脚手架,做好临边安全防护工作;(2)剔凿缺陷部位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3)向业主、监理上报修补申请,经批准后按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进行修补,采用聚合物砂浆分层抹面。(4)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上报业主、监理进行复查、验收。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楼梯混凝土缺陷部位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3 日前,完成修补部位的清理。 (已完成)(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0图片编号:P11情况说
13、明:塔楼 12 层,楼板净空高度偏差超处规范要求。(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0问题类型:楼层净空不足。原因分析:楼板混凝土标高控制出现较大误差,局部楼板混凝土厚度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整改措施:(1)对净空不足部位的结构混凝土楼板厚度进行检测;(2)剔凿结构楼板超厚部分混凝土,不得露出楼板钢筋。(3)采用高强聚合物砂浆找平剔凿面,确保楼板面平整度。(4)在业主、设计及监理允许的前提下,将装修楼面做法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负误差范围内,确保装修工程施工完毕后,实际使用净空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净空不足部位的统计。 (已完成)(2)2010 年
14、 12 月 23 日前,完成修补部位的清理。 (已完成)(3)由于修补为湿作业,需待室内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砂浆、混凝土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1图片编号:P12情况说明:裙楼,屋面设备间边柱结构轴线偏差明显。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1问题类型:结构轴线偏差。原因分析:结构楼板、梁施工时出现测量偏差,混凝土浇筑时有偏位现象。二次结构施工时,发现轴线偏差后未及时对结构偏差进行处理。整改措施:(1)检查、复核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的控制轴线,弹出正确的轴线位置;经检查,二次结构轴线位置正确,结构施工存在偏差
15、。(2)依据正确的控制轴线进行纠偏,明确纠偏具体措施。(3)为确保上部构造柱的安全,对存在偏差的墙面,拟采用重新支设模板,高压注浆的处理办法,确保结构及建筑外边线相符。(4)上报处理措施,经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具体整改工作。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18 日,完成轴线核对、检查工作(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0 日,完成该部位整改措施编制工作。 (已完成)(3)待室外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的灌浆料内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2图片编号:P13情况说明:裙楼地下室楼面及窗台板露筋现象明
16、显,需注意处理。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2问题类型:结构楼板露筋。原因分析:混凝土楼板浇筑时,缺乏对成活面标高的控制。未按方案要求,在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后采用水准仪对浇筑完成面进行测量、核对。整改措施:(1)对有露筋现象的楼板厚度进行检测。(2)若楼板厚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尽快组织该部位的装修楼面施工,避免结构楼板内钢筋遭受腐蚀。(3)若楼板厚度过小,则编制专项处理措施,上报业主、设计及监理。经相关方审批通过后组织修补工作。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18 日,完成对应部位楼板厚度的检查(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0 日,完成该部位整改措施编制工作。 (
17、已完成)(3)待室外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的混凝土内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3图片编号:P15情况说明:裙楼,地下室过梁及构造柱等二结构施工质量差。(裙楼二结构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3问题类型:二次结构构件施工质量缺陷。原因分析:过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模板与砌筑墙体拼缝不严密,有漏浆现象,影响观感质量。整改措施:(1)清理漏浆部位疏松石子、砂浆。(2)采用注浆的方式,对二次结构混凝土构件存在的空洞进行填补。(3)对于观感质量差的部位,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修补。(4)构造柱、过梁
18、等构件抹灰隐蔽前,项目部进行自检,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隐蔽工作。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18 日,完成二次结构混凝土构件缺陷的统计(已完成)(2)待室外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的砂浆、混凝土内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4图片编号:P16情况说明:裙楼,地下室装饰墙单薄且上端无可靠连接,墙体整体性差。 (地下室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4问题类型:装饰墙体顶部无可靠连接。原因分析:地下室机电管线密集,影响墙体砌筑。整改措施:(1)在墙体目前的顶部设置 200mm 厚钢筋混凝土圈梁
19、。(2)将墙体梁端构造柱延伸至结构楼板底部,采用植筋的方式与结构进行连接。(3)将墙体砌筑至结构楼板底部。(4)对穿墙管道加设套管进行保护。保护措施完成后进行洞口封堵。整改计划:(1)待室外气温达到 5以上时,按整改措施完成整改。计划 2010 年 1月 5 日前完善。(2)整改前向业主、监理申请,整改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5图片编号:P17情况说明:地下室局部楼板厚度不足,不符合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50MM,现场检查为130MM)现场对应整改-15问题类型:局部楼板厚度不足。原因分析:混凝土楼板浇筑时,缺乏对成活面标高的控制。未按方案要求,在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后采用水准仪对浇
20、筑完成面进行测量、核对。整改措施:(1)针对楼板厚度过小,编制专项处理措施,上报业主、设计及监理。经相关方审批通过后组织修补工作。(2)经测量,楼板厚度最小处为 130mm,项目部拟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将现有混凝土楼板表面剔凿 10mm,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确保新旧混凝土充分结合,浇筑 30mm 厚高强混凝土叠合层,确保浇筑后楼板厚度满足设计要求。(3)做好新浇楼板面的养护和成品保护工作。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18 日,完成对应部位楼板厚度的检查,对需要处理的部位作出标识(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0 日,完成该部位整改措施编制工作。 (已完成)(3)待室外气
21、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的混凝土内掺入防冻剂。(4)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6图片编号:P18情况说明:塔楼 11 层,砌筑的外墙存在大量透光现象,且砌体顶部塞缝质量差。 (塔楼、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6问题类型:砌筑墙体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砌筑过程中对灰缝宽度、厚度及顺直度的控制不严格。顶部砌筑方法与施工方案不符。整改措施:(1)将不符合要求的顶部砌块全部拆除。(2)按照 砌筑施工方案 ,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说明灰缝及顶砖砌筑方法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水平灰缝宽度为12mm,竖直灰缝宽度为 20mm,顶部必须采用
22、实心砖斜砌,角度再 45 至 60 度之间。(3)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加工人操作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规范及方案中的质量要求。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10 日,组织管理人员对方案进行学习,并对工人进行砌筑技术交底(已完成) 。(2)2010 年 12 月 30 日,完成对应部位的整改工作。(3)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17图片编号:P19情况说明:裙楼 2 层,存在砌体高度大于 4 米未设置圈梁及转角处未设置构造柱及墙面孔洞多、砂浆不饱满现象,砌体施工质量差。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7问题类型:砌筑墙体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砌筑班
23、组未按方案及规范要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缺乏力度。整改措施:(1)将不符合要求的砌筑墙体全部拆除。(2)按照 砌筑施工方案 ,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要求高度超过 4m 的墙体必须设置圈梁。(3)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加工人操作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规范及方案中的质量要求。整改计划:(1)2010 年 12 月 26 日,完成对应部位的砌筑拆除(2)严格按规范及方案要求,重新进行砌筑,在砌筑中部加设 200mm钢筋混凝土圈梁。评估组提出问题-18图片编号:P20情况说明:裙楼,屋面防水找平层裂缝现象,防水施工前应注意整改。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8问题类型:屋面防水找平层开裂。原因
24、分析:局部防水找平层分隔缝设置间距过大,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养护时间不足,屋面荷载堆积过大。整改措施:(1)用切割机将表面开裂部位切开(宽度30mm 左右,不扰动周边混凝土) 。(2)剔凿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3)采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C30S6)对开裂部位进行填补。(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覆盖棉被进行养护。整改计划:(1)统计所有屋面防水找平层已出现的类似开裂部位,做好标识。 (已完成)(2)2010 年 12 月 22 日前,将屋面堆积材料清理干净。 (已完成)(3)2010 年 12 月 27 日,按整改措施完成裂缝整改,上报业主、监理复查。评估组提出问题-19图片编号:P21情况
25、说明:裙楼 2 层墙面粉刷层空鼓、裂缝现象。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19问题类型:抹灰面开裂。原因分析:导致本工程抹灰面开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室内未封闭,长期的大风气候导致开裂;抹灰前基层面浇水润湿不充分;抹灰后浇水养护周期较短。整改措施:(1)对已施工完毕的抹灰面进行全面检查、统计开裂部位及数量。(2)采用检查锤对开裂部位进行检查,明确裂缝部位是否空鼓。(3)标识出空鼓的具体部位。(4)采用切割机,将空鼓部位切除,切除及剔凿工作幅度不易过大,避免对周边抹灰层质量造成影响。(5)将修补部位基层清理干净,浇水润湿,按抹灰方案重新施工。(6)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复查。整改计划:(1
26、)2010 年 12 月 18 日,完成抹灰完成面的检查、统计工作(已完成)(2)待室外气温达到 5以上时,组织修补工作,修补所用的砂浆内掺入防冻剂。(3)修补前向业主、监理申请,修补后报业主、监理验收。评估组提出问题-20图片编号:P25情况说明:塔楼 11 层,外脚手架上散落杂物较多,且所挂密目网脱落较多,易发生坠落伤人事故。现场对应整改-20(1)项目部组织成立了安全文明施工小组,由安全员陈建祥负责,共有清理工人36 人,负责对外架上、楼层内及施工现场进行清理。(2)检查部位的安全网、杂物、垃圾等已于 2010 年 12 月 8 日清理完毕。(3)在 2010 年 12 月 22 日工程
27、监理例会上,业主、监理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总分包各单位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对文明施工的人员数量及工作内容作出了具体安排。总包将按会议要求,严格执行,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评估组提出问题-21图片编号:P26情况说明:裙楼外架与屋面施工通道过窄,通道两侧无安全扶手,需根据要求增设,确保安全。现场对应整改-21整改情况:(1)2010 年 12 月 7 日,项目部封闭了此处不安全的上屋面通道。(2)项目部在安全例会上明确规定,所有施工、检查人员均必须经室内楼梯上屋面,不得随意设置通向屋面的简易通道。评估组提出问题-22图片编号:P27情况说明:裙楼,局部外架建筑垃圾清理不及时,需注意
28、及时清理。现场对应整改-22整改情况:(1)检查部位的垃圾已于 2010 年 12 月 7 日清理干净。(2)2010 年 12 月 7 日至 12 月 15 日,项目部连续对所有外脚手架垃圾进行了清理,现已全部清理完毕。(3)项目部将加强外架安全文明施工的持续整改和日常维护工作,由 6 名架子工专职负责此项工作。评估组提出问题-23图片编号:P24情况说明:塔楼屋面,避雷带的焊接方式和焊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塔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23图片编号:P24整改情况:(1)由于工人对规范及操作要求掌握不深而造成此错误,我司已于 2010 年 12 月 8 日对此类问题全部进行整改。(2
29、)项目部已经加强对工人操作及质量意识的教育。评估组提出问题-24图片编号:P22情况说明:裙楼,1 层窗框安装固定点间距不符合瑞安企业标准要求。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24图片编号:P22整改情况:1、我司已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固定点间距进行整改。以保证固定点与固定点的间距不大于 600mm。固定点到横框边的间距不大于200mm。评估组提出问题-25图片编号:P23情况说明:裙楼 1 层,窗框砂浆塞缝施工质量控制不足,局部裂缝现象明显。 (裙楼存在此类问题)现场对应整改-25图片编号:P23整改情况:1、窗框砂浆塞缝工作已按规范要求进行整改。2、项目部将继续加强对工人现场操作及质量意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