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目的和要求:1.掌握乙脑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乙脑发病机制、病毒的特性及其抵抗力、流行特征。血清学诊断方法。 3.了解乙脑的病理改变特点及预防措施。讲授重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简述General description,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重症者伴有呼吸衰竭
2、,病死率高达20%50% ,可留有严重后遗症。,病原学Etiology,乙脑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外包以膜蛋白和外膜蛋白。为嗜神经病毒,抗原性稳定,人或动物感染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血清抑制抗体。病毒抵抗力弱,但耐低温和干燥。对常用消毒剂如酸、乙醚均很敏感。,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一)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感染率可达100%,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二)传播途径 : 蚊虫叮蛟。库蚊、伊蚊、按蚊都能传播本病。
3、三带喙库蚊为主。既为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 蚊虫的飞行(活动)半径约1-2.5KM。,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多呈隐性。病人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10002000。10岁以下(尤其26岁)发病较多。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母亲传递的抗体对婴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流行特征:1、疫区:乙脑流行于亚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我国,除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外的其他地区均是疫区。,流行病学Epidemiology,2、季节性:亚热带及温带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3、地理环境:可
4、随地理环境、气温和雨量轻度波动。4、流行状况: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罕见同时有多个患者。,发病机理Pathogenic Mechanism,注射百日咳菌苗 或患脑囊虫病、 癫痫,病毒的毒力与数量 机体的免疫力和 其他防御机能,发病机理Pathogenic Mechanism,乙脑的发病机制有:1、直接侵袭:使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炎性细胞侵润。2、免疫损伤:抗原-特异IgM抗体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和细胞免疫,使脑细胞和血管受损。 有病变部位不平衡,如脑膜病变较轻,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脊髓病变轻。,病理 Pathology,图注:大脑和脑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软化灶。,大体标本:
5、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最为严重。,病理 Pathology,图注:神经细胞肿胀变形,胞浆突起消失,Nissl小体减少。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环绕退变的神经细胞,形成卫星现象。,神经细胞病变神经细胞 变性、肿胀和坏死,形成软化 灶。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病理 Pathology,图注:脑实质内小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增生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细胞侵润和胶质细胞 增生 形成“血管套”。,病理 Pathology,图注:小胶质细胞增生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形成吞噬现象,称噬神经细胞像。,血管病变形成脑水肿。,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潜伏期421天,
6、一般为1014天。典型经过为四期:(一)初期 13天,起病急,体温12天达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多有神情倦怠和嗜睡。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有颈强直及抽搐。,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二)极期 第410天,突出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部损害症状,经过“三关” 。,高 热,抽搐,呼吸衰竭,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1.高热 是乙脑必有表现。体温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2意识障碍: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早12天,多38天出现。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
7、。昏迷越深,时间越长,病情越重。一般在7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重者持续1月以上。,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3惊厥或抽搐: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引起。多见于病程25天,可为局部或全身性,持续时间不等,均伴有意识障碍。频繁抽搐可导致紫绀、甚至呼吸暂停。,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4呼吸衰竭 :最重症状和主要死因。主要是中枢性呼衰,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呼吸表浅,节律不整。表现为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呼吸停止。少数为外周性呼衰,可因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引起。节律始终整齐。主要表现为呼吸先快后慢、胸式或
8、腹式呼吸减弱、发绀。,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如伴脑疝则表现:面色苍白,喷射呕吐,反复或持续抽搐,肌张力增高,脉搏转慢,过高热。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小儿有前囟突出,视乳头水肿。,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5脑膜刺激征 。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锥体束受损痉挛性瘫痪。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眼球震颤、瞳孔扩大或可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植物神经受损尿潴留、大小便失禁。,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三)恢复期 经25天体温 正常,昏迷 清醒神经精神症状多在2周恢复正常。部分病人13月。表现为低热、多汗、神志迟钝、痴
9、呆、吞咽困难、失语、瘫痪等。经积极治疗,多在6个月内恢复。,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四)后遗症期虽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发生率约520%。以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扭转痉挛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积极治疗,可部分恢复。癫痫可持续终生。,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据病情,乙脑有4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轻型和普通型占2/3。初期重型多见, 后期轻型多见。,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体温 神志 脑膜刺激征 抽搐 呼衰 病程 后遗症 轻型 40 昏迷 明显 反复 3周 常有 极重 41 深昏
10、明显 持续 3周 严重,实验室检查Lab.exam,1血象: WBC 1020109/L,N80%,核左移,嗜酸粒细胞可减少。 2脑脊液检查:压力 ,澄清或微混,WBC50500 106/L(只反应炎性渗出情况,与病情轻重无关);初中性为主,以后淋巴细胞为多。蛋白稍增加,糖定量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鉴别诊断:化脑IgM ,结脑IgA、IgG , 而病脑后期IgG 。,实验室检查Lab.exam,3血清学检查(1)特异性IgM测定:二巯基乙醇(2-ME)耐性试验 :患者血清标本在2ME处理后抗体效价低4倍即为试验阳性。第3-4天即呈阳性,两周达高峰,可早期诊断。IgM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法(ELI
11、SA);间接免疫荧光法;(2)补体结合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用于回顾诊断。,实验室检查Lab.exam,4病毒分离 病程第1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可分离到病毒(无水酒精或50%甘油-RNA),但脑脊液和血液中不易分离到。,并发症,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肺炎最多见,多因痰阻或人工呼吸器后引起。次为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褥疮等。重型病人应警惕应急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Diagnosis,(一)流行病学资料 明显的季节性,79月。病前在流行区有蚊虫叮咬史。多为少年儿童。多近期内无疫苗接种史。 (二)症状体症:突然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可见脑膜刺激征,幼儿前囱膨隆;病理反射征阳
12、性;重症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表现;小儿常见凝视与惊厥。 (三)实验室检测:WBC及中性细胞升高;脑脊液符合病脑改变;血清学检测可确诊。,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一)中毒型痢疾(必要性) 共同点: 儿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发热、昏迷、惊厥、呼衰症状相似。 不同点:乙型脑炎:发展较慢、休克极少见,脑脊液检查异常,乙脑特异性IgM (+);治疗对症为主。 中毒性菌痢: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采用直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BC、RBC及PC,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治疗抗菌对症为主。,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二)化脓性脑膜炎
13、共同点: 症状类似,有发热、昏迷、惊厥,脑膜刺激症。 不同点: 化脓性脑膜炎:冬春季节多见。流脑早期即可见瘀点。肺炎双球菌、链球菌以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幼儿,常先有或同时伴有肺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或皮肤化脓病灶。脑脊液化脓性。 乙脑:夏秋季节多见,无原发病灶。发展较慢,脑脊液为病毒性,乙脑特异性IgM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三)结核性脑膜炎 共同点: 症状类似,有发热、昏迷,脑膜刺激症。 不同点: 结脑:病程长,可有接触史。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减低,蛋白可增加;放置后脑脊液出现薄膜,涂片可找到结核杆菌。
14、 乙脑:夏秋季节多见,常有昏迷、惊厥,脑脊液为病毒性,乙脑特异性IgM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四)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柯萨奇及埃可病毒等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共同点:症状类似,脑脊液病毒性。 不同点:腮腺炎可先现脑膜脑炎的症状,后发腮腺肿胀,鉴别时应注意接触史。少数乙脑病人可有弛缓性瘫痪,易误诊为脊髓灰质炎,但后者并无意识障碍。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等也可引起类似症状。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检查加以区别。,预后Prognosis,病死率小于10%,轻型和普通型多能恢复。重型和暴发型病死率可达20%-50%。多
15、发生在极期,主因为中枢性呼衰。存活者可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治疗Therapy,乙脑病情重,变化快,无特效疗法,重点是对症治疗三关。早期可用抗病毒治疗。(一)一般治疗 病室安静;昏迷护理,保护角膜,防止舌咬伤;口腔护理,皮肤清洁,防止生褥疮;定时拍背、翻身、吸痰,防止肺感和坠床;注意病情,水盐平蘅;足够的营养。,治疗Therapy,(二)对症治疗 1降温 物理降温为主,室温控制在30。药物降温为辅,消炎痛、牛黄清心丸、柴胡注射液等。最后可采用亚冬眠疗法,肌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0.51mg/kg/次,每46小时一次,同时加用物理降温,使T38。,治疗Therapy,2惊厥或抽搐 据原因处理。多数抽搐
16、降温即可。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及时吸痰。脑水肿或脑疝立即脱水。脑实质炎症镇静剂或亚冬眠疗法。频繁的抽搐可加用氢化考的松。低钙补钙。低血钠性脑病3%盐水。,治疗Therapy,镇静剂应用原则:早用。肌松即停。个体化。 常用药物如下:(1)安定 1020mg/次(0.10.3mg /kg)。(2)水合氯醛。(3)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0.10.4g/次(510mg/kg)。,治疗Therapy,3呼吸衰竭的治疗 脑水肿脱水 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兴奋剂 洛贝林、尼可刹米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东莨菪碱、 654-2、酚妥拉明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开或插管。,治疗Therapy,4皮质激素 中、重型病
17、人,有抗炎、减轻脑水肿、解毒、退热等作用。氢化考的松510mg/kg/日或地塞米松1020mg/日,儿童酌减。,治疗Therapy,5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1)药物治疗 (2)高压氧治疗。 (3)理疗、按摩、中医针灸,超声波治疗 。 (4)功能锻炼。,预防Prophylaxis,预防Prophylaxis,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1、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到体温正常。人畜分离,搞好卫生。流行前对幼猪接种等。2、切断传播途径:防灭蚊。3、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提高特异免疫力。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三种,即日本的鼠脑提纯灭活疫苗、中国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地
18、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预防Prophylaxis,地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达85%100%,保护率达85%98%。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 10岁儿童。初种2次,在流行前1个月开始,每次皮下注射0.5ml ,间隔714天复种1次,以后2年和610岁分别加强注射一次。注意不良反应,不能与伤寒三联疫苗同时注射,有中枢神经病患和酒精中毒者禁用。,小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脑脊液检查符合病脑改变。特异性IgM测定常用二巯基乙醇(2ME)耐性试验 ,可对乙脑进行早期诊断。乙脑病情重,变化快,无特效治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本病的三关,须及时发现,尽快采用综合措施。,思考题,某男,5岁,农村散居儿童。于2004年8月3日因发热4天,意识障碍2天伴抽畜2次入院。患儿无乙脑疫苗接种史,院外诊断“脑炎”,治疗不详。查体:T 40.2C ,双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有明显脑膜刺激症,双肺有少量痰鸣,肝肋下1cm。试分析其可能的疾病及发生发展,需要的辅助检查。 【思考提示】易感儿童,流行期脑炎表现脑脊液、特异性抗体确诊,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