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发展现状主讲人:李光宇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一、简介脉冲爆震发动机 (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PDE)是一种 利用脉冲式 爆震波 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来 产生推力的新概念 发动机。 特点: 热 循环效率 高、燃料消耗率低、结构简单、重量 轻 、 推重比 高、比冲 大等优点。 用途: 战略飞机、无人机、导弹的 动力装置轨道 转移发动机、行星着陆发动机以及 航天器 姿态 控 制 、卫星机
2、动的动力装置等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3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二 、 PDE 工作 模式及研究2.1推进系统分类:火箭式 、吸气式、 组合 循环以及混合循环 4 种 方式 火箭式: 脉冲爆震 火箭发动机( PDRE) 需自 带 氧化剂 吸气式: 吸气式脉冲爆震 发动机( APDE)以 空气为 氧化剂 组合循环: 在相同的流道里安装不同 循环方式 的发动机,每种循环在不同飞行速度范围内 工作 ,以优化整个 系统性能 混合循环: 采用脉冲爆震燃烧室( PDC)与 涡
3、轮 机械相组合的 方式, 用 爆震燃烧 代替定 压燃烧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4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5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2.2核心技术爆震 起爆 及与之相关的燃料 喷射与混合 技术 是 PDE 发展过程中的核心 技术点火与起爆:直接 起爆需要极大的火花放电能量,工程应用 中难以实现,因此 国内目前均采
4、用由爆燃向 爆震(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DDT) 转变的 间接 起爆 方式。然而 , 火花放电能量 仍然相对较小,研究者也尝试采用 热射流 点火 等方式 来强化起爆 效果, 但该方式明显增加了系统 的复杂性 和结构质量,因而在工程中的实现方式尚待 研究。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6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DDT 过程:如果 DDT 距离较短,则爆震管中等容 燃烧 方式的比例增大,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提高;反之
5、,发动机 的热循环效率 降低。那么如何缩短 DDT距离?增大 了爆震 管内流动的湍流强度, 加速了化学反应 速率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7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燃料的 喷射 与混合 技术:目前 PDRE 采用 旋流进气,燃油喷射后与旋流气体快速掺 混; APDE则 采用直流和旋流进气 2 种方式,通常通过压力雾化喷嘴 进行燃油喷射,能够在进气道上、下游进行掺混 。可靠 的 点火起爆 、精细的 燃油雾化 、与氧化剂的 快速掺混 ,以及由此带来的 DDT 距离的缩短
6、,共同 促进了 爆震频率的加快 ,目前以汽油 / 空气为燃料的 原理性 PDRE 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 66Hz; 以煤油 / 氧气为 燃料的 PDRE 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5Hz。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8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目前 APDE 进气道结构通常 为带有中心锥的环腔 结构 ,旨在减小进气流阻,并增大爆震产物前传的 反向流阻 ,从而实现工程需要的 “ 单向阀 ” 功能。虽然 目前 所发展 的 APDE 已能稳定工作,且最高爆震频率达到 40 Hz 以上,
7、 但所采用的 “ 单向阀 ” 进气道结构 仍然存在 较大技术问题,主要在于 进气流阻 相对较大, 而对于 燃气的反向封闭效果并不理想,这将显著 降低 APDE 的推进性能 。由于 APDE 进气道对于混合循环及组合循环 PDE 的成功 研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APDE 进气道 及其与 爆震管的耦合技术将是当前及未来亟待解决的 技术 问题。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9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增推技术:研究 表明,在爆震管内使用障碍物可显著 缩短 DDT 距离,但同
8、时也将发动机比冲减小了超过 25 。 这一结果显示了较为矛盾的设计准则:高效的起爆 要求 具有足够的障碍,但过多的障碍会引起很大的 压力损失。增推结构和 方法:喷管 、部分 填充及 引射器 等,或采用其组合方式其中 所采用喷管包括收敛、 扩张和 拉瓦尔喷管,而部分填充相当于使用了不同长度 的等 截面直喷管。研究表明,收敛、拉瓦尔喷管和部分 填充 都不同程度地增大了发动机推力, 而扩张喷管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0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的增推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
9、难点:采用 喷管 和 部分填充 方法 是通过 延缓高温高压燃烧产物排放速度,从而延长其 在推力 壁处的作用时间而增大推力的,但这与加快 发动机工 作频率相矛盾 。采用 尺寸和 位置适合 的 引射器结构 也能明显增大发动机推力,但这 将增大 发动机的迎风面积、长度和结构质量。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1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2.3性能 分析与数值模拟PDE 性能研究 方面:目前 初步建立了 APDE和 PDRE 性能 分析模型, 并分析了在不同飞行 状态下 PDE
10、 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中也考虑了进气道 和喷管 的影响,发展了初步的脉冲爆震发动机 结构设计方法。数值模拟 研究 方面:主要 采用 商用 FLUENT 软件或开放的 DUNS 程序对于进气道流场 、 DDT 过程、排气过程以及喷管和引射器流场进行 了数值模拟 ,也有研究对于单管和多管 PDE总体流场进行 了数值模拟,分析并解释了与爆震相关的复杂 的波动 / 流动现象与 机理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2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多管并联 PDE:具有 推力平稳 、
11、 推力调节范围 宽广 、 对进气道及喷管的影响小 等诸多优点,因此 具有重要 的工程价值。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3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三、总结经过 近 20 年的发展,中国对于脉冲爆震 发动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已 有所突破或得到了 创新性 发展,为中国未来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研制奠定了 初步 的理论与工程基础 。但在 增推、起爆、燃料喷射与混合、进气道、 推力 测试等重要关键技术方面出现了较多简单的 重复性 研究,而并未取得实质性技术 突破。就 PDE 的多种 工作模式 而言,目前的 PDRE 研究针对性强,系统集成 度高 ,进展最快,可能在近期率先获得工程应用。 而APDE、组合循环和混合循环发动机工作范围宽广, 亟待 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尚多,可能还需要 1 个相对 较长 的研制周期。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4 中国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发展 现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