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PPT X页)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1180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PPT X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PPT X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PPT X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PPT X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PPT X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基础与实用知识,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1,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2,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挄挄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3,该经腧穴: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共

2、9穴,左右合18穴。 病变表现: 手心热,肘臂曲伸困难,腋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红,目黄,喜笑无常等。,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4,天池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天泉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 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

3、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 直刺.寸;可灸。曲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 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5,郄门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寸。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 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

4、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 直刺.寸;可灸。间使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 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 直刺.寸;可灸。内关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

5、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 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6,大陵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 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 直刺.寸;可灸。劳宫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掌骨之间偏于第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

6、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 直刺.寸;可灸。中冲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 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1,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2,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

7、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联系脏腑: 三焦、心包、耳、眼、肺、膈,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 脏腑病:胃脘痛,腹胀,呕恶,嗳气,食不下,黄疸,小便不利,烦心,心痛,失眠。经脉病:舌本强,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身体皆重。 本经腧穴: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砾 臑会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风 瘈脉 颅息 角孙 耳门 耳和髎 丝竹空 (穴(两侧共穴),首穴关冲

8、,末穴丝竹空。),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4,关冲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指寸)。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浅刺.寸,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液门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配伍配鱼际治喉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中渚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掌骨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痠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

9、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5,阳池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支沟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寸,尺骨

10、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6,会宗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主治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配伍配听会、耳门治疗耳聋;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三阳络 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四渎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寸,

11、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阳络、消泺、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阳络、阳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7,天井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寸凹陷处。 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配伍配率谷治偏头痛;配天突治瘿气;配臂治瘰疬、瘾疹;配巨阙、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清冷渊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寸,即天井上寸。 主治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 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养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

12、法直刺.寸;可灸。 消泺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配伍配肩髎、肩髃、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8,臑会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配伍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肩髎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

13、直刺.寸;可灸。 天髎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配伍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9,天牖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配伍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 翳风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配伍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勿直接灸。

14、 瘛脉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的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配伍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刺灸法平刺.寸,或点刺出血;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10,颅息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的交点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配伍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病。 刺灸法平刺.寸;可灸。 角孙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15、。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平刺.寸;可灸。 耳门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 配伍配丝竹空治牙痛;配兑端治上齿龋。 刺灸法直刺.寸;可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11,耳和髎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 配伍配养老、完骨治耳聋。 刺灸法斜刺.;可灸。 丝竹空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16、 配伍配丝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平刺.寸。不宜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2,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过手太阳经的听宫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后方。 眼外角分支: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领部足阳明经的大迎穴附近,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然后向

17、下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分支:从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环跳穴)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关节外侧,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足背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一、第二趾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3,临床表现: 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

18、痛,足小趾、次趾不用,口苦,黄疽,胁肋疼痛,善太息,疟疾,恼怒,惊悸,虚怯,失眠。 病机分析: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毗,上达额。本经有病则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足少阳胆经其支者绕耳经颈部结喉旁下行缺盆,经腋窝循胁肋,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本经有病,经气运行不利,则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小趾、次趾不用。胆主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横溢则口苦、黄疽;胆气不畅郁滞则胁肋疼痛,善太息;胆为少阳,可表现为往来寒热,故辨疟疾为少阳;胆气郁结化火则恼怒;胆为中正之官,具有决断功能,胆病则决断功能失常,故惊悸,虚怯,失眠。 主治范围: 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

19、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4,常用腧穴:左右各44穴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 肩井 渊腋 辄筋 日月 京门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髎 环跳 风市 中渎 膝阳关 阳陵泉 阳交 外丘 光明 阳辅 悬钟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5,穴位名称: 瞳子髎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

20、眶外侧缘处 【作用】:疏风清热,明目止痛。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穴位名称: 听会 经穴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关开窍。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喎。 穴位名称: 上关 经穴 【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开窍益聪。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口眼喎斜。齿痛,口噤。,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6,穴位名称: 颔厌 经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1/4与3/4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活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目眩

21、。耳鸣。齿痛。癫痫。穴位名称: 悬颅 经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由鬓孤形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清热散风,疏风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瘤。齿痛。 穴位名称: 悬厘 经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 3/4与下 1/4交点处 【作用】:疏风活络,利气止痛。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7,穴位名称: 曲鬓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后缘的直上,平角孙穴处 【作用】:熄风止痉,清热消肿,疏经活络。 【主治】:头痛。牙痛,牙关紧闭,暴喑。 穴位名称: 率谷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

22、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作用】:疏经活络,熄风止痉,快膈和中。 【主治】:偏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惊风。 穴位名称: 天冲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 【作用】:疏风清热,宁心安神,定惊止痛。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癫疾。牙龈肿痛。,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8,穴位名称: 浮白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孤形连线的中 1/3与上 1/3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 穴位名称: 头窍阴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

23、冲与完骨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利耳窍。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耳痛。穴位名称: 完骨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齿痛,颊肿。口服歪斜。,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8,穴位名称: 本神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熄风止痉,清神镇惊。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穴位名称: 阳白 经穴 【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益

24、气明目。 【主治】:面瘫,眼睑下垂闭服困难。视物模糊,眼痛。前额痛,眩晕。 穴位名称: 头临泣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O.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清头明目,宣通鼻窍。 【主治】:头痛,鼻塞。目眩,流泪。小儿惊痫。,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9,穴位名称: 目窗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作用】:清头明目,熄风通络。 【主治】:视物模糊,青盲,目赤肿痛。头痛,鼻塞,面肿。癫痫。穴位名称: 正营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 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作用】:疏风清热 【主

25、治】:头痛,目眩,唇吻急强。齿痛。穴位名称: 承灵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0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寸 【作用】: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塞,鼽衄。,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0,穴位名称: 脑空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作用】:疏风清热,清脑通窍。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穴位名称: 风池 经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醒脑开窍,聪耳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感冒,鼻塞,头痛,

26、目赤肿痛,鼻渊,鼽衄,颈项强痛,肩痛不举。头晕,目眩,中风偏瘫,癫痫。穴位名称: 肩井 经穴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作用】:疏经活络,理气豁痰。 【主治】:乳痈,乳汁不下。头晕,头痛,颈项强痛,上肢不遂。难产,瘰疬。,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1,穴位名称: 渊腋 经穴 【定位】:在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四肋间隙中 【作用】:理气宽胸,疏经活络。 【主治】:胸满,胁痛。上肢痹痛。穴位名称: 辄筋 经穴 【定位】: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肋间隙中 【作用】:疏肝和胃,疏经活络。 【主治】:胸满,胁痛。气喘。穴位名称

27、: 日月 经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利胆,降逆和中。 【主治】:胁肋胀痛。黄疸。呕吐,呃逆,吞酸。,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2,穴位名称: 京门 经穴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温肾健脾,化气和中。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腰痛。胁痛,腹胀,泄泻。穴位名称: 带脉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作用】:调经止带,疏经活络,清利湿热。 【主治】:带下,腹痛,经闭,月经不调。疝气,腰胁痛。穴位名称: 五枢 经穴

28、【定位】:在侧腹部,与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作用】:调经止带,强腰益肾,疏经活络。 【主治】:腹痛,疝气。便秘,阴挺,带下。,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3,穴位名称: 维道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穴前下0.5寸 【作用】:调经止带,温补下焦,利水通络。 【主治】:腹痛,疝气。阴挺。带下。穴位名称: 居髎 经穴 【定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散风祛湿,舒筋利节,强腰益肾。 【主治】:腰痛,翻身困难,下肢痿痹。穴位名称: 环跳 经穴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

29、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作用】:散风祛湿,舒筋利节,通经活络。 【主治】:下肢痿痹,腰腿痛,半身不遂。,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4,穴位名称: 风市 经穴 【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作用】:散风祛湿,疏经活络。 【主治】:下肢痿痹,脚气。遍身瘙痒。暴聋。穴位名称: 中渎 经穴 【定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作用】:散风祛湿,疏经活络。 【主治】: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穴位名称: 膝阳关 经穴 【定位】: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作用】:散风祛湿

30、,舒筋利节。 【主治】:膝冷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5,穴位名称: 阳陵泉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舒筋利节。 【主治】:半身不遂,肩痛,下肢痿痹,麻木,膝髌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穴位名称: 阳交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作用】:疏肝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穴位名称: 外丘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胸胁胀痛,颈项痛。下肢痿痹。

31、猘犬伤,毒不出。,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6,穴位名称: 光明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作用】:清肝明目,疏经活络。 【主治】:目痛,夜盲,视物模糊。下肢痿痹。乳房胀痛。穴位名称: 阳辅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腋下肿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穴位名称: 悬钟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作用】:疏肝理气,祛风止痛,通经活络。 【主治】:中风偏瘫,颈项强痛,下肢痿痹,脚气。胁肋痛。,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

32、三小节 胆经-17,穴位名称: 丘墟 经穴 【定位】:在足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活络,祛风利节。 【主治】: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穴位名称: 足临泣 经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作用】:疏泄肝胆,清利头目,通经活络。 【主治】:偏头痛,目赤痛,胁肋痛,足跗肿痛,足趾挛痛。乳痈,乳胀,月经不调。瘰疬,疟疾。穴位名称: 地五会 经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蹠趾关节)的后方,第四、五蹠骨之间,小趾伸肌的内侧缘 【作用】:疏泄肝胆,通经活络。 【主治】:乳痈,乳胀。头痛

33、,目痛,耳鸣,耳聋。胁肋痛,足跗肿痛。,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三小节 胆经-18,穴位名称: 侠溪 经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四、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热熄风,启闭开窍。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耳聋。乳痈,胁肋疼痛。热痛。穴位名称: 足窍阴 经穴 【定位】:在足第四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清热熄风,启闭开窍,清胆利胁。 【主治】:偏头痛,目赤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中风偏瘫。,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1,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2,循行部位: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

34、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目系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 肝部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3,临床表现: 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

35、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病机分析: 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本经主治: 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4,常用腧穴:左右各14穴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蠡沟 中都 膝阳关 曲

36、泉 阴包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章门 期门。,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5,大敦 经穴 【定位】:在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调肝肾,熄风宁神。 【主治】:疝气。遗尿。崩漏,阴挺,经闭。癫痫。穴位名称: 行间 经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二、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调理肝肾,清热熄风。 【主治】:目赤肿痛,青盲。失眠,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小便不利,尿痛。穴位名称: 太冲 经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

37、郁证,胁痛,腹胀,呃逆。下肢痿痹,行路困难。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癫痫,小儿惊风。,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6,穴位名称: 中封 经穴 【定位】:在足背侧,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通经活络。 【主治】:疝气,腹痛。遗精。小便不利。 穴位名称: 蠡沟 经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作用】:疏泄肝胆,调经利湿。 【主治】:外阴搔痒,阳强。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疝气,足肿疼痛。 穴位名称: 中都 经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作用】:疏肝理气,消肿止痛,调经通

38、络。 【主治】:两胁痛,腹胀,腹痛,泄泻。恶露不尽。疝气。,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7,穴位名称: 膝关 经穴 【定位】:在足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作用】:散寒除湿,通关利节。 【主治】:膝部肿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穴位名称: 曲泉 经穴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股骨向上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凹陷处 【作用】:散寒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小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阴挺,阴痒,外阴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膝股内侧痛。穴位名称: 阴包 经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踝上

39、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作用】:疏肝调经,清热利湿。 【主治】:腰骶引小腹痛,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8,穴位名称: 足五里 经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作用】: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阴挺,睾丸肿痛。瘰疬。穴位名称: 阴廉 经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作用】:疏肝调经,通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腹胀痛。穴位名称: 急脉 经穴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作用】: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主治】:疝气,腹痛。外阴肿痛,阴茎痛,阴挺,阴痒。,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四小节 肝经-8,穴位名称: 章门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疏肝健脾,化积消滞。 【主治】:腹胀,泄泻。胁痛,痞块。穴位名称: 期门 经穴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郁证。胸肋胀痛。腹胀,呃逆,吞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