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汕尾港海丰港区华城能源五万吨级液体化工配套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二 一四年九月目 录1、 总 则 .61.1 项目背景 61.2 编制依据 61.3 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111.4 环境保护标准 151.4.3 评价工作等级 .181.4.4 评价范围 .181.4.5 环境保护目标 .191.4.6 评价因子 .211.4.7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222、 工程概述 .232.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项目性质 232.2项目建设单位、投资与四置 232.3原3000吨码头现状 232.4扩建项目工程内容 242.5扩建工程内容介绍 262.5.
2、6给排水系统 .292.5.7消防工程 .303、 工程分析 .323.1环境影响识别 32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44.1 海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4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44.3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4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66、区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76.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6.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6.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6.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iii7、项目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388、境影响减缓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 .398.1 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
3、98.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399、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4110、公众参与 .421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312、联系方式 .4412.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4412.2 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4441、 总 则1.1 项目背景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为1160万美元的大型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由浙江华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63%)、深圳市春顺船务有限公司(持股12%)、亚洲能源控股(新加坡)(持股25%)合资组成。合资公司生产规模规划为:6万立方米液体化工储罐,7.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罐,5万吨级码头和3000吨级码头各一座。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为:液化石油气、石油制品、液体化工系列产
4、品(含二甲醚)的加工、储运、销售及配套专用码头的建设。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在遵循广东省产业和能源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在海丰小漠镇规划建设石化加工储运(生产)基地。2006年,海丰小漠镇规划建设石化加工储运(生产)基地工程已经展开,为解决基地投产的运输问题以及港口腹地的石化和LPG 供应,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自己配套的液体化工货物的装卸码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华城石化基地规划建设一个3千吨级以及一个5万吨级的化工码头。目前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石化储运(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的3千吨级化工码头,于2010年8月取得汕尾市环境保护局的环保批复,2011年12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但是基地配套的3千吨级码
5、头是为了园区的生产需要暂时性考虑,当时投资建设5万吨级配套码头也在筹划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建设时机还未成熟。随着基地的不断发展,3千吨级的码头已经不能够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为了基地进一步的发展,扩建5万吨级配套码头势在必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受汕尾市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石化加工储运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受委托后,即组成环评课题组,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和现场踏勘的结
6、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编制出本报告。1.2 编制依据1.2.1 国际公约1、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1.2.2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8、中
7、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2009年10月。1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2006年8月。14、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15、“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2013年2月。17、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工信
8、部公告第31号2012年。1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19、关于发布和 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298号。2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9月。22、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288号,2002年9月。23、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 年7月3日。24、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2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11月22日水利
9、部、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局水保1994513号颁布。26、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27、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2003年10月20日。2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5年7月2日。2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63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3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3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1997年1月1日。33、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
10、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年196号令。35、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3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3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环发2005130号。40、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环办(2003)25号。41、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第8号,2007年3月27日。42、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2013年5月。43、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
11、01337号,2013年9月;44、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办法的通知(环发201314号);4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启用的通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46、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47、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海环字2008367号)。4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7号);4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号)50、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2003年8月);51、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1号);52、近
12、岸海域环境功能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总局第8号令);53、倾倒区管理暂行规定(国家海洋局,2003.11.14);5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5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0年9月25日);56、中国海洋渔业水域图(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89号);57、港口建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第2007年第5号);58、关于进一步加强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38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7号);59、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年第 5 号);60、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
13、69号)61、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0313号文)。1.2.3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1月。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第4次修正,2012年7月26日。3、广东省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76号)。4、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10年修正本),2010年7月。5、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年3月1日实施。6、广东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7、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8、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17号)。9、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200
14、5年6月。10、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11、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2010修订版),2010年3月。1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号。13、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199968号。14、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粤府20139号,2013年1月)。15、转发省环保局关于加强山区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1116号。16、关于加强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 ,粤府办200614 号。17、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
15、084号( 2008年5月24日)。18、关于加强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粤环200882号。19、关于优先扶持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粤府2011100号。20、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2002年4月)。21、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实施办法(粤府(1996)61号)。22、关于印发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的通知粤环200842号。23、关于抓好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的意见粤府200954号。24、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粤经贸工业2005582号。825、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粤经贸工业2008385号。26、关于实行建设
16、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号。27、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48号。28、广东省主题功能区规划2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2002)71号。30、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函2004269号。31、关于印发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0543号。32、关于认真贯彻关东升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通知,广东省环保局,粤环2002169号。33、广东省试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1997年。34、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17、1997年。35、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7月。36、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974号。37、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38、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2009年修订。39、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号。40、关于发布广东省内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目录(2009年本)的通知,粤环200976号。41、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办函2009459号)。42、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2011)29号。43、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任务的意见,粤府2011
18、122号。44、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粤府201147号。45、广东省实施 规定,1999年。46、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09年5月1日。47、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2年。48、印发的通知,粤府201148号。49、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10号。50、广东省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122015年),粤环201275号。51、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粤府2009104号。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95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环保局,粤环监(2000)8号。53、广东省大
19、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粤府20146号。54、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55、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56、海丰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57、海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58、汕尾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汕尾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1.2.4 产业、技术政策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0、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6、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04 );7、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S105-1-2011 );8、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 );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0、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农业部SC/T9110-2007);11、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12、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13、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21、源辨识(GB18218-2009 );15、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16、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事局,2007年5月1日实施);17、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1.2.5 基础资料及其他资料(1)汕尾港海丰港区华城能源五万吨级液体化工配套码头(扩建)工程(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3年3月);(2)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3 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101.3.1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码头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小漠镇的海丰港区小漠作业区,根
22、据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的海丰县小漠镇附近海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 2008年)(目前已经通过省人民政府审批,批复见附件),孤肚湾海域拟调整为汕尾市小漠港口、工业功能区,主要功能为工业、港口,执行三类海水功能。(2)地下水环境根据“粤办函 2009459 号”及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 200919 号),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环境功能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水质目标为“水质良好的地区,维持现有水质状况;受到污染的地区,原则上以污染前该区域天然水质作为保护目标。”1.3.2 海洋功能区划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本项目位于小漠“工业
23、与城镇用海区”内,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完成后,执行海水水质三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 )二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执行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二类标准。具体见图 1.5-2。项目附近用海分别为考洲洋农渔业区和红海湾农渔业区。1.3.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方法,规划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2016年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2016年始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3.4 噪声功能区划本项目声环境功能属于3类区。本项
24、目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如表1.3-1所列。表 1.3-1 项目位置环境功能属性编 号 项 目 功 能 属 性1 近 岸 海 域 功 能 区 划 港 口 和 工 业 , 执 行 海 水 水 质 标 准 ( GB3097-1997) 三 类标 准2 海 洋 功 能 区 划 工 业 与 城 镇 用 海 区3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功 能 区二 类 区 , 2016 年 前 执 行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1996) 及 其 2000 年 修 改 单 中 的 二 级 标 准 。 2016 年 始 执 行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 中
25、的 二 级 标 准 。4 声 功 能 区 3 类 区 , 执 行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 3 类 标准 。5 是 否 基 本 农 田 保 护 区 否6 是 否 风 景 保 护 区 否7 是 否 水 库 库 区 否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1编 号 项 目 功 能 属 性8 是 否 污 水 处 理 厂 集 水 范 围 否9 是 否 管 道 煤 气 管 网 区 否12表 1.3-2 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管 理 要 求代码功 能区 名称地区地 理 范 围 ( 东 经 、 北纬 )功 能区 类型面 积 ( 公顷 )岸 段 长 度( 米
26、)海 域 使 用 管 理 海 洋 环 境 保 护A1-14考 洲洋 农渔 业区惠州市东 至 : 11501 18西 至 : 11450 53南 至 : 2232 57北 至 : 2246 48农 渔业 区6520873131、 相 适 宜 的 海 域 使 用 类 型 为 渔 业 用 海 ;2、 保 障 深 水 网 箱 养 殖 和 盐 洲 周 边 海 域 城 市 基 础 设 施建 设 用 海 需 求 ;3、 适 当 保 障 临 海 工 业 、 港 口 航 运 、 旅 游 娱 乐 用 海 需求 ;4、 控 制 养 殖 密 度 和 规 模 ;5、 严 格 控 制 围 填 海 ;6、 维 护 海 上
27、交 通 安 全 , 维 护 考 洲 洋 防 洪 纳 潮 功 能 ,维 持 考 洲 洋 口 门 航 道 畅 通 。1、 保 护 湾 内 海 草 床 及 海 岛 生 态 环境 , 保 护 重 要 渔 业 品 种 洄 游 通 道 、索 饵 场 ;2、 严 格 控 制 养 殖 自 身 污 染 和 水 体富 营 养 化 , 防 治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3、 加 强 考 洲 洋 内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4、 执 行 海 水 水 质 二 类 标 准 、 海 洋沉 积 物 质 量 一 类 标 准 和 海 洋 生 物 质量 一 类 标 准 。A3-24小 漠工 业与 城镇 用海 区汕尾市东 至 :
28、11503 03西 至 : 11500 53南 至 : 2241 58北 至 : 2247 17工 业与 城镇 用海 区1081234571、 相 适 宜 的 海 域 使 用 类 型 为 造 地 工 程 用 海 、 工 业 用海 ;2、 保 障 小 漠 渔 港 建 设 用 海 需 求 , 保 留 南 方 澳 旅 游 娱乐 用 海 ;3、 适 当 保 障 港 口 航 运 用 海 需 求 ;4、 保 护 叶 舟 山 砂 质 海 岸 ;5、 围 填 海 须 严 格 论 证 , 优 化 围 填 海 平 面 布 局 , 节 约集 约 利 用 海 域 资 源 ;6、 工 程 建 设 期 间 采 取 有 效
29、 措 施 降 低 对 周 边 功 能 区 的影 响 ;7、 加 强 对 围 填 海 的 动 态 监 测 和 监 管 , 建 立 完 善 的 溢油 应 急 体 系 ;8、 优 先 保 障 军 事 用 海 需 求 。1、 基 本 功 能 未 利 用 前 , 执 行 海 水水 质 二 类 标 准 、 海 洋 沉 积 物 质 量 一类 标 准 和 海 洋 生 物 质 量 一 类 标 准 ;2、 工 程 建 设 期 间 及 建 设 完 成 后 ,执 行 海 水 水 质 三 类 标 准 、 海 洋 沉 积物 质 量 二 类 标 准 和 海 洋 生 物 质 量 二类 标 准 。A1-15红 海湾 农渔 业区
30、汕尾市东 至 : 11503 03西 至 : 11501 32南 至 : 2237 21北 至 : 2254 58农 渔业 区359141、 相 适 宜 的 海 域 使 用 类 型 为 渔 业 用 海 ;2、 保 障 鲘 门 渔 港 、 遮 浪 渔 港 、 马 宫 渔 港 、 人 工 渔 樵及 深 水 网 箱 养 殖 用 海 需 求 , 保 障 龟 龄 岛 、 银 龙 湾 、 金町 湾 旅 游 娱 乐 用 海 ;1、 保 护 九 龙 湾 、 长 沙 湾 等 河 口 海域 生 态 环 境 及 莱 屿 岛 以 北 礁 盘 生 态系 统 ;2、 保 护 海 胆 、 龙 虾 、 鲍 等 重 要 渔总
31、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33、 适 当 保 障 工 业 和 港 口 航 运 用 海 需 求 ;4、 保 护 沙 浦 -老 湾 、 沙 舌 -遮 浪 角 砂 质 海 岸 及 基 岩 海岸 ;5、 禁 止 炸 岛 等 破 坏 性 活 动 ;6、 严 格 控 制 在 长 沙 湾 等 河 口 海 域 围 填 海 , 维 护 防 洪纳 潮 功 能 ;7、 合 理 控 制 养 殖 规 模 和 密 度 ;8、 优 先 保 障 军 事 用 海 需 求 , 禁 止 设 置 有 碍 军 事 安 全的 渔 网 、 渔 栅 等 。业 品 种 ;3、 严 格 控 制 养 殖 自 身 污 染 和 水 体富 营
32、养 化 , 防 治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4、 执 行 海 水 水 质 二 类 标 准 、 海 洋沉 积 物 质 量 一 类 标 准 和 海 洋 生 物 质量 一 类 标 准 。141.4 环境保护标准根据上述有关功能区划和规划,本评价按以下环境标准执行。1.4.1 环境质量标准1.4.1.1 海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码头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小漠镇的海丰港区小漠作业区。根据海丰县小漠镇附近海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 2008年),本码头工程所处水域属于三类海水功能区,执行海水水质环境质量标准(GB 3097-1997)中的三类水质标准。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
33、020),本项目附近海域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二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执行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二类标准,摘录标准值详见表1.4-1表 1.4-3。表1.4-1 海水水质环境质量标准(GB 3097-1997) (单位:mg/L)序 号 项 目 类1 水 温 ( ) 人 为 造 成 的 海 水 温 升 不 超 过 当 地 的 42 悬 浮 物 人 为 增 加 的 量 1003 pH( 无 量 纲 ) 6.88.8 同 时 不 超 出 该 海 域 正 常 变 动 范 围 的0.5pH 单 位4 溶 解 氧 45 化 学 耗 氧 量 46 无
34、机 氮 0.407 非 离 子 氮 0.0208 活 性 磷 酸 盐 0.0309 石 油 类 0.310 硫 化 物 0.1011 挥 发 酚 0.01012 总 铬 ( Cr) 0.2013 铜 ( Cu) 0.05014 铅 ( Pb) 0.01015 锌 ( Zn) 0.1016 镉 ( Cd) 0.01017 汞 ( Hg) 0.0002表1.4-2 沉积物评价标准(单位:10 -6)项 目 一 类 二 类有 机 碳 ( 10-2) 2.0 3.0石 油 类 500.0 1000.0硫 化 物 300.0 500.0铜 35.0 100.0铅 60.0 130.0锌 150.0 35
35、0.0镉 0.50 1.50汞 0.20 0.50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5砷 20.0 65.0总 铬 80.0 150.0表1.4-3 海洋贝类生物质量标准( 10-6)及评价结果项 目 第 一 类 第 二 类 第 三 类铜 10 25 50( 牡 蛎 100)铅 0.1 2.0 6.0锌 20 50 100( 牡 蛎 500)镉 0.2 2.0 5.0汞 0.05 0.10 0.30砷 1.0 5.0 8.0石 油 烃 15 50 801.4.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NO 2、TSP和PM 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苯、
36、甲苯、二甲苯及TVOC执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非甲烷总烃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摘录标准值见表1.4-4和表1.4-5。表1.4-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 3)浓 度 限 值 ( mg/m3)二 级 标 准污 染 物名 称1 小 时 平 均 日 平 均 年 平 均标 准 来 源NO2 0.24 0.12 0.08SO2 0.50 0.15 0.06TSP 0.30 0.20PM10 0.15 0.10GB3095-1996 及 其 修 改 单 中 的 二 级 标 准苯 0.11( 一 小
37、 时 平 均 值 )甲 苯 0.20( 一 小 时 平 均 值 )二 甲 苯 0.20( 一 小 时 平 均 值 )TVOC 0.60( 8 小 时 平 均 值 ) 室 内 空 气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T 18883-2002)非 甲 烷 总 烃 4.0( 周 界 外 浓 度 最 高 点 ) 广 东 省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限 值 ( DB44-27-2001) 中 的 第 二 时 段 无 组 织排 放 监 控 浓 度 限 值1.4.1.3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3类标准。摘录见表1.4-5 。表1.4-5 声环境质量标
38、准(GB3096-2008)中环境噪声限值 (dB(A)类 别 昼 间 夜 间3 65 55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生活污水通过自建的简易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与其它废16水一同通过管道进入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的石化加工储运(生产)基地内的污水治理系统处理,经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放进入附近水域,详见表1.4-6。表1.4-5 石化基地内污水处理系统进水、排水标准(单位:mg/L pH除外)污 染 物 pH COD BOD5 SS 石 油 类 氨 氮污 水 处 理 系 统 进 水 标
39、 准 3000 1200 50 3000 40DB44/26-2001第 二 时 段 一 级 标 准 6-9 90 20 60 5.0 10船舶污染物排放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1983 ),详见表1.4-6。表1.4-6 船舶含油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单位:mg/L )污 染 物 排 放 区 域 排 放 浓 度 或 规 定距 最 近 陆 地 12 海 里 以 内 海 域 15mg/L, 港 内 不 得 排 放船 舶 含 油 废水 距 最 近 陆 地 12 海 里 以 外 海 域 100mg/L距 最 近 陆 地 4 海 里 以 内 海 域 BOD550mg/L; SS150m
40、g/L船 舶 生 活 污水 距 最 近 陆 地 4 12 海 里 无 明 显 悬 浮 物 固 体船 舶 垃 圾 沿 海塑 料 制 品 禁 止 投 入 海 域 ; 飘 浮 物 距 最 近陆 地 25 海 里 以 内 , 禁 止 投 入 水 域 ; 食品 废 弃 物 及 其 他 垃 圾 未 经 粉 碎 的 禁 止 在距 最 近 陆 地 12 海 里 以 内 投 弃 入 海 。 经 过粉 碎 颗 粒 直 径 小 于 25mm 时 , 可 允 许 在距 最 近 陆 地 3 海 里 以 外 投 弃 入 海 。1.4.2.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液体化学品装卸过程排放的污染物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
41、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数据见表1.4-7。表1.4-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污 染 物 名 称 最 高 允 许 排 放 浓 度( mg/m3) 无 组 织 排 放 监 控 周 界 外 浓 度 最 高点 ( mg/m3)甲 醇 190 12苯 12 0.4甲 苯 40 2.4二 甲 苯 70 1.2非 甲 烷 总 烃 120 4.01.4.2.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4-8和表1.4-
42、9。表1.4-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昼 间 夜 间70 55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7*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超过15dB(A) 。表1.4-9 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 dB(A))昼 间 夜 间65 551.4.2.4 固体废弃物本项目营运后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办公生活垃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4.3 评价工作等级1.4.3.1 海洋环境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04 ),本项目为液体化工码头,位于小漠孤独湾内,设计年吞吐量5万吨以上,因此,本工程
43、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海域生态环境、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等级均为二级。1.4.3.2 大气环境本工程主要大气污染物是装卸机械作业时产生的SO 2、CO和NO 2,船舶废气和装卸过程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根据估算模式预测结果,各污染源最大地面占标率P max=5.25%(NO 2),因此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1.4.3.3 声环境本工程位于小漠孤肚湾,属于声环境功能3类区,工程对环境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工程增高小于3dB,且本项目离周边居民点较远,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的有关规定
44、,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3.4 环境风险本项目运输的货种包括丙烷、丁烷、混合碳四、甲醇、苯类、丙烯、二甲醚、醇醚燃料、MTBE等液体化工品,含有易燃、可燃危险性物质,码头内不设储存罐,所有化学品均经由管道进入后方罐区,项目地处环境非敏感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评价等级定为二级。1.4.4 评价范围(1)海洋环境根据项目所在海域的水动力特点,确定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附近海域顺潮流方向16km,垂直潮流方向约 10km。(2)环境空气18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本码头泊位为中心,半径2.5km 的区域。(3)声环境声环境评价范
45、围为本工程厂界外200m的区域。(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海洋生态评价范围与海洋环境相同。(5)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大气风险评价范围为以码头以本码头泊位为中心,半径3km的区域;海域风险评价范围同海域评价范围。1.4.5 环境保护目标本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确保项目选址周围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显著改变。项目选址位于小漠孤肚湾,水环境保护的目标是控制项目溢油事故的发生、控制废水排放,保护近岸海域水质不受污染;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以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满足功能区要求;声环境保护目标
46、为拟建项目厂界以外的声环境符合功能区要求。项目附近主要环境敏感点情况详见表1.4-9 和图 1.4-1。表 1.4-9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 境 要 素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方位 与 码 头 前 沿 的 相 对 位 置海 水 工 程 区 域 的 海 水 水 质 项 目 周 边 海 域考 洲 洋 农 渔 业 区 SW 约 2300 米海 洋 生 态 环境 红 海 湾 农 渔 业 区 E 约 4000 米南 方 澳 度 假 村 N 2400 米大 围 村 NW 2800 米叶 舟 山 村 N 2800 米沃 仔 沟 村 N 2900 米大 气 环 境鲍 鱼 养 殖 场 WN 2400 米声
47、 环 境 项 目 用 地 周 边 200m 范 围 内 无 声 环 境 敏 感 点总 则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9图1.4-1 项目敏感点图201.4.6 评价因子1.4.6.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根本项目给环境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1)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带来短期负面影响,影响范围主要为码头附近的水域。(2)营运期排放的初期雨水、船舶机舱废水、洗舱废水、生活污水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码头装卸过程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对环境空气有一定影响。根据以上初步分析,识别出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详见表1.4-10。表1.4-10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工 程 行 为环 境 要 素 征 用 海 域疏 浚 、 吹填 船 舶 作 业 营 运 期 港 区 作 业海 域 水 质 、 沉 积 环 境 -1S -1S -1S海 域 水 动 力 /冲 淤 变 化 -1L海 域 生 态 环 境 -1S -1S水 产 养 殖 -1L -1S -1S声 环 境 -1S -1S环 境 空 气 -1S -1S -1S社 会 环 境 +1L注:+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3、2、1依次为影响程度较大、中等、较小;空格为无影响;L长期影响,S短期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1.4.6.2 施工期评价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