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地工业园区防护林及接线道路绿化项目可研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第一节 项目概况 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2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2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一节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5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7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5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17第一节 建设地点 17第二节 建设条件 17第五章 总体规划及设计方案 22第一节 总体规划 22第二节 建设内容 26第三节 营造林技术措施 27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29第一节 环境影响概
2、述 29第二节 负面影响 29第三节 正面影响 32第四节 项目替代方案分析 37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2第七章 消 防 44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46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47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4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3第一节 投资估算 53第二节 资金筹措 54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评价 56第一节 概述 56第二节 国民经济评价 56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 62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 市 XX 工业园区防护林及接线道路绿化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XX 市 XX 工业园管委会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期建设期 2 年。五、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的
3、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工业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六、建设内容与规模拟在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各建40 米宽化工园区防护林,占地 2000 公里。园区现有重点企业与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的绿化。计划种植夹竹桃、法国冬青、高杆女贞、柳树、刺槐、香花槐、紫穗槐、竹柳等共计 48 万株。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总投资 8612 万元,包括防护林投资 8342 万元、接线道路绿化投资 270 万元。不包括每年 200 万元土地租金(采用土地流转方式,租金 1000 元/年亩)。其中:前期工作 350 万元
4、、建设资金约 7992 万元、接线道路绿化 270 万元。 2、资金筹措全部投资由建设单位自筹。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 全国工业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3、 安徽省防护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4、 安徽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法;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 XX 市 XX 工业园总体规划(2010-2020);7、国家、省有关林业业建设项目的规范及法律法规;8、项目单位的委托书及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编制范围有
5、:工程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方案及国民经济评价方案等。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项目概要XX 市 XX 工业园区防护林及接线道路绿化项目由 XX 市 XX工业园管委会承办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位于 XX 市 XX 工业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投资方案)序号 建设内容 总用工量(日) 物料投入量 总投资(万元) 备注1 具体建设投资 年租土地 200万元费用没有算入总投资。(1) 苗木 48 万株 5912.75(2) 农药 1.8 万千克 45(3) 整地 .92(4) 挖穴 .2(5) 栽植 .84
6、(6) 补植 .98(7) 松土除草 .83(8) 定干 91210.94(9) 浇水 .16(10) 修枝 91210.94(11) 管护 91210.94(12) 防治 91210.942 前期费用 3503 合计 8612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工业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本项目的实施构建 XX 市 XX 工业园区防护绿色屏障,建立森林防护墙,对 XX 市 XX 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安全防护及生态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构
7、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促进消费。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安徽 XXXX 工业园 2005 年启动建设,2010 年 3 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工业园区,由 XX 煤化工园区和南坪精细化工园区组成,控制性规划面积 20.4 平方公里,其中:XX 煤化工园区 10平方公里、南坪精细化工园区 10.4 平方公里。安徽 XXXX 煤化工园区位于 XX 工业园区南部,距 XX 市区约50 公里,处于市域形成的“一城三镇三轴”的空间布局结构的主要城镇空间发展轴线上,东临京台高速,北靠连霍
8、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泗许高速,对外公路有 202、203、305 省道等。青芦煤矿铁路专用线从园区南部穿过,符夹线、青阜线在园区交汇,与京沪线、陇海线相连。周边有浍河、涡河,已经启动建设 XX、韩村、南坪等水运码头,可经过淮河、洪泽湖直达上海出海口。 园区已建成项目总投资 70 亿元,其中焦化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一期工程设计能力年产 220 万吨焦炭联产 20 万吨甲醇,目前工程已竣工验收,四台焦炉已正常生产;XX 选煤厂扩建项目总投资7.63 亿元,XX 选煤厂扩建工程第一、第二条生产线已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第三条生产线也已完成调试,生产能力达到 1250 万吨/年;XX煤泥矸石电厂
9、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设计装机容量 4300MW,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进入商业运营,年发电量在 30 亿度左右;XX工业园净水项目总投资 2.6 亿元,分两期建设,满足煤焦化电的其他各个工程所需的工业用水,一期工程处理能力达到 8 万 m3/d,目前已经建成运行,具备供水能力,二期工程处理能力达到 20 万 m3/d,和工业园二期工程项目同步建设。管道输水工程项目总投资 7.8 亿元,总长度 89KM,设计输水能力 7630 万方/年。整个工程已经实现全线贯通,具备通水条件;新宇矸石砖厂:设计总规模 2.4 亿标块,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规模 1.2 亿标块,二期再建设 1.2
10、亿标块。项目总投资 8058 万元,其中,单位自筹 7418 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 640 万元。安徽 XXXX 工业园是 XX 市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也是我打造千亿煤化工板块的重要平台,通过 5 至 10 年的努力,以 10 平方公里的 XX 煤、焦、化、电园区和 10.4 平方公里的南坪精细化工园区为主体,着力把 XX 工业园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XX 市南部中心区。到 2015 年,园区规划区范围内,煤炭、电力、煤化工等实现销售收入 500 亿元以上,完成全市煤电化“千亿板块”目标的 60%以上;财政收入
11、突破 20 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00 亿元以上。到 2020 年,区内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40 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00 亿元以上。 XXXX 工业园坚持精细化、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力争把 XX 工业园建设为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使之真正成为引领 XX 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核心和龙头。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安徽省确立了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林业建设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建设生态强省、打造绿色安徽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建设森林防护带意义重大。一是生态需求。我省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洪涝、干旱、冰雹、风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
12、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蓄水库、储碳库和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制氧、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状况、优化人居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的主体作用,大力改善生态状况,始终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经济需求。 “十二五”及将来,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呈明显增势。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提高林农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大力挖掘林业的潜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
13、发展、振兴安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三是社会需求。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林业的需求已呈现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城市森林成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环境、阻滞尘埃、消除噪声和提高大气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和湿地的历史、文化、美学、休闲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十分丰富,加快林业发展,能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旅游、休闲。娱乐和保健等多方面的社会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项目区为 XX 市 XX 工业园区,靠近生态极敏感的 XX 市 XX工业园的化工园区,由于大多数化工试剂是易挥发性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投料、包装等生产流程不可避免地挥发出一部分化工试剂到大气环境中,给化
14、工园区周边大气环境带来影响。据专家介绍,夹竹桃有“环保卫士”之称,高杆女贞适宜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种植,法国冬青能防污染、降尘、隔音、防火、吸收多种有毒气体等。这些抵抗污染能力强、能够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树木,种植在化工园区周围后,能够起到净化大气环境的作用,减少化工园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恢复区域内水土保持、保护化工园区地区内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区人民生存条件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项目的建设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主要任务的政策要求。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要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主
15、要任务之一为: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已实施或规划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1)提高水源涵养能力;(2)恢复水土保持功能;(3)保护重要海洋生态功能(4)提高调洪蓄洪能力;(5)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本项目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三款“防护林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符合安徽省林业十二五规划根据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
16、设生态屏障、加快产业升级、增强惠民能力,初步建成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较完备的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具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省林木绿化率达到 34%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9%以上,比“十一五”净增 1.5 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增加到 6000 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到 2.5 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达到 2.2亿立方米,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达到 4.5 立方米/亩 ;城市绿化率达到 60%、村庄绿化率达到 70%;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5.6%;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0.5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6%以下;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50%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达到
17、80%,竹材综合利用率达到 90%;林业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本项目建设目标即:在生态脆弱区的化工园区规模化发展防护林带,增加森林资源,能够起到净化大气环境的作用,减少化工园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项目区林地蓄水保土能力及防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目标符合安徽省林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三、符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决定国土绿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措施,先后制定了生态省建设和绿色安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安徽启动“千万亩森林增长
18、工程”建设2012 年 10 月 9 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并部署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会议指出,打造“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大力推动植树造林,既是一项群众性、公益性、政策性强的惠民工程,也是打造生态强省的基础工程,对于稳增长、调结构、转作风以及推动安徽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住重点、落实任务,力争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安徽的山更绿、天更蓝、民更富。 会议明确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目标,至 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 100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33%左右;至 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35%以上;
19、各县市森林覆盖率达到或超过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主攻丘陵、巩固山区、提升平原”的总体目标,以城乡绿化一体化为基本要求、提升绿化品位为内在要求、丰富文化内涵为重要延伸,进一步抓好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的创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化富民步伐,提高每亩林地的综合产出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要进一步重视科学造林,推进集体林权建设,保护好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建设中占有首要地位。项目区的生态建设也和全国、全省一样,生态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森林资源、尤其是生态防护林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低,生态效益差。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 X
20、X 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森林覆盖率,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功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促进生态体系建设日趋完备,使林业资源得到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推动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对 XX“森林增长工程”具体落实2012 年 11 月 16 日上午,全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行政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 XX 将于 11 月下旬全面启动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从 2013 年起每年新增造林面积约 8 万亩,到2016 年全市新增森林面积确保达到 29.11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32%,全市林业总产值实现 21.6 亿元以上。按照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计划,
21、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造林,森林覆盖率到 2016 年超过目前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水平;全市新增森林面积比 2011 年提高 7.18%,把 XX 创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同时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5 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 150 公里,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要年均增长 10%以上。为实现这些目标,XX 将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实施平原绿化工程,农田林网建设以 XX 县为重点,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对尚未有林网庇护的农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对现有林网逐步进行更新改造。一是加快浅层塌陷区绿化、湿地周边绿化、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居住区绿化。二是加快推进城区东部山场绿
22、化工程,按照2013?2015 年石质山绿化规划要求,用 3 年时间让全市近 5 万亩未绿化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三是开展森林长廊创建活动,以合徐高速、泗许高速和 101、202 省道沿线,以及龙岱河、王引河、新建的外环路等工程为重点,按照道路两侧绿化宽度各不少于 50 米的标准,加大绿化、美化、彩化力度,建成不低于 150 公里的森林长廊示范段。四是开展森林城镇创建活动,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主题,以县、乡镇的建成区和规划区为重点,大力建设城市片林、城市森林公园和各类公共绿地,加强城乡结合部、城镇出入口通道森林长廊、森林景观建设,力争 2015 年提前把 XX 建成省级森林城市
23、。五是开展森林村庄创建活动,以行政村为对象,以自然村为基础,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确保村庄集中区绿化面积不低于 50%。六是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苗木花卉、森林食品和药材培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经济等新兴林业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业产业示范基地。为切实将全市森林增长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XX 将以市政府名义制定下发XX 市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
24、强市建设的意见 XX 市森林增长工程实施规划和关于筹集造林绿化专项资金的实施方案,着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机制,并加大涉林资金整合力度投入造林绿化,加大金融支持造林绿化力度,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植树造林,形成城区绿美相融、城郊森林环绕、城外绿海扬波的绿化造林新格局。该项目的实施是对 XX“森林增长工程”具体落实,对 XX 工业园区化工园区防护林体系的逐步完善,对改善 XX 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及投资环境,对防风减灾,促进水土保持,保障 XX 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
25、,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为重点,全面实施化工园区安全防护及生态保护防护林工程,充分发挥森林在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园区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工业园区防护林建设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临近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需求,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二、建设目标及任务1、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各建 40 米宽化工园区防护林,占地 2000 公里。以及园区现有重点企业与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的绿化。2、建设内容根据国家、省有关化工园区防护林建设和加快国土绿化、
26、改善生态环境的指示精神和技术规程,结合本工业园区地处化工园区的实际和全国化工园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加快造林步伐、提高绿化水平为目的,通过加大投入,增加科技含量,实施科学造林,以尽快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化工园区植被类型,使化工园区区域乃至全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项目区幅员辽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植被生长。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主要种植夹竹桃、法国冬青、高杆女贞、柳树、刺槐、香花槐、紫穗槐、竹柳等。计划种植 48 万株。3、设计依据及标准根据化工园区防护林的设计标准,每亩 220 株,株距 1.5 米,行距 2 米,树苗规格要求 2.5 米以上,胸径要求 1.5
27、厘米以上,要达到“五大一深”的要求,即:大苗、大水、大肥、大塘、大行距、深塘。第一年成活率在 85%以上,第二年补植成活率达到 100%。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工业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总占地面积 2000 多亩。以及园区现有重点企业与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的绿化。安徽 XXXX 煤化工园区位于 XX 县南部,地处东经 1162311659、北纬 3317-3401之间,距 XX 市区约 50 公里,处于市域形成的“一城三镇三轴”的空间布局结构的主要城镇空间发展轴线上,东临京台高速,北靠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泗许高速
28、,对外公路有 202、203、305 省道等。青芦煤矿铁路专用线从园区南部穿过,符夹线、青阜线在园区交汇,与京沪线、陇海线相连。周边有浍河、涡河,已经启动建设 XX、韩村、南坪等水运码头,可经过淮河、洪泽湖直达上海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第二节 建设条件一、项目区自然状况 1、气候特征XX 县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 2315.8 小时,日照度为 52.2%,无霜期202 天。2、气候条件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3年均相对温度:70%主导风向:东北风年均风速:3.1m/s风 压:343kn/m2
29、年最高降雨量:1441.1mm年 均 降 雨 量:862.9mm日最大降雨量:249.7mm最大动土深度:20mm地 震 烈 度:6 度3、水文地质条件XX 市 XX 县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缓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拔一般为 23.5-32.5,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 8 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最大冻土深宽 20 厘米。4、土壤状况项目区土壤类型分砂姜黑土和潮土 2 大土类。其中砂姜黑土成土母质为黄土性古河沉积物,分黄土、淤黄土、青白土和淤黑土4 个土种,占农业用地的 80%。5、植被特点XX 工业园区地处落叶阔叶林植被区,
30、现有树种 300 多个,分属 66 个科,147 个属,其中乔木 118 种,灌木 177 种,藤木 14 种,竹类8 种。古稀珍贵树木有古柏、古槐、银杏等。果树主要有杏、桃、核桃、石榴、蜜枣等。农作物有粮、棉、油、果、菜、药、麻、丝等,品种有 400多个,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稻谷、薯类、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麻类、烟叶等,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二、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所在地 XX 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辖一县三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XX 市 古称相邑 、相县、别名相城。XX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史已有
31、 4000 多年,约 4000 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 XX 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 XX 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市辖三区一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 XX 县,总面积 2741 平方公里,人口218 万人,其中城区户籍人口 135.4 万人。城市规划区面积 420 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已达 100 平方公里,现有 24 对大型现代化国有矿井,2010 年原煤总产量达 6000 余万吨,年洗原煤能力 4100 万吨,出口 15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的五大煤炭基地之一。XX 市以原煤为动力的坑口发电,为华东电网的主力军之一,2010 年总
32、装机容量已达 800XX20 张万 KW。其中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纵横东西南北,6条国道、省道以及京福、连霍、南登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 60 公里,至连云港港口 240 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符夹、青阜两条铁路贯通境内。符夹线北连陇海,南接津浦,有直快列车直达上海。青阜线则经阜阳、淮南直通省府合肥,远达皖南重镇芜湖。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又开通了 XX 至曲阜、泰安、连云港、南京等几十个城市的远程班车。青龙山河港已通航,并正在全力扩建。在不久的将来,从青龙山发出的船只将经新沛河、洪泽湖直通淮河、长江、黄河。 XX 市现有 20 多万亩采煤塌陷地自主开发,20多万工
33、程 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外商纷至沓来。1995 年 3 月 13 日 XX 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16 次会议决 定:梅花、月季为 XX 市市花 ,银杏、国槐为 XX 市市树。三、技术优势项目区所在地 XX 县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健全的推广网络。一是 XX 县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400 多名,其中具有高、中职称的 50 余人,XX 县拥有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从技术上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四、劳动力资源项目区所在地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有充足的劳动力投入植树造林。五、种苗供应XX 县现有树种 300 多个,分属 66 个科,147 个属,其中乔木118 种,
34、灌木 177 种,藤木 14 种,竹类 8 种。古稀珍贵树木有古柏、古槐、银杏等。果树主要有杏、桃、核桃、石榴、蜜枣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豆类、棉花、花生为主。XX 县全年林业育苗5000 亩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化工园区防护林建设需求,同时能够根据需求,调整各树种、品种育苗规模。六、基础设施XX 工业园区、镇路四通八达,并有国道、高速、省道贯穿其中,交通运输条件优越,通讯、供电可到达项目区。区内水库、塘坝星罗棋布,具有灌溉、排水条件。第五章 总体规划及设计方案第一节 总体规划一、规划原则1、多树种、多品种造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基础。不同树种或品种对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抗性。当在同一
35、林分中有不同的树种或品种时,就会有不同的病虫害存在,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天敌种群,害虫与天敌之间形成为一个稳定的生态链。因此,多树种、多品种造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基础。2、营造混交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保证。实践证明,营造混交林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使林分中各种生物相互制约,以维持种群的平衡。因此,营造混交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保证。3、树种的合理搭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前提。树种既有喜阳性,又有耐阴性;树冠有大冠型和窄冠型之分;树根有深根性和浅根性之分。所以,树种搭配必须合理,相互之间留有空间,不同树种之间才能和平相处。块状混交最好,林分容易调整,其次为行间混交,而株间混交成功的可能性
36、最小。因此,树种的合理搭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前提。4、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重要条件。立地条件越差,造林密度则应该越大;反之,立地条件越好,造林密度则应该越小。树冠越小,造林密度越大;反之,树冠越大,造林密度越小。群体生长好的树种,易密植。因此,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重要条件。5、针对化工园区防护林带的功能,选择吸收大气污染物能力强的树木。如:夹竹桃、高杆女贞、法国冬青。夹竹桃有“环保卫士”之称,适宜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种植,法国冬青能防污染、降尘、隔音、防火、吸收多种有毒气体等。二、规划内容(一)建设阶段1、整地(1)视造林地坡度的大小选择整地方法。
37、全垦只在坡度小于15 度的林地上进行;坡度在 1625 度之间的林地采用穴状或沿等高线带状整地;坡度大于 25 度的林地只允许采用小穴状整地。山地造林采取鱼鳞坑或穴状整地方式,外高里低,减小破土面,整地后修筑地堰和围堰,尽量避免水平阶整地方式,减少水土流失。(2)保留原有植被带并及时将枯枝草叶等覆盖地表,避免表土裸露。(3)幼林抚育采用穴内松土除草,压石块;保留穴外地表植被,并将抚育下来的杂草保留原地。成林后及时进行抚育,确保林分合理结构,促进林下灌草生长。禁止采集林下枯枝落叶,以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和保持土壤肥力。(4)提倡增施土杂肥、有机肥、配方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5)整地和栽植
38、要衔接,以减少植穴的裸露时间。(6)整地过程中发现文物,须及时上报。由此,可减少水土流失,将对地表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2、栽植布局(1)项目区中用来划分单一树种的隔离带至少要有 3 行。(2)优势树种的数量上限:在混交模型中,优势树种的数量不能超过总株数的 70%。(3)带状混交至少占 75%。(4)每个林带包括至少 3 个树种。这样有利于迅速提高环境质量。3、抚育:主要对林木进行松土除草、间作、灌溉施肥、卫生伐等,控制不利于环保的措施。(二)农药和肥料使用1、坚持使用无检疫对象的良种壮苗,选育抗病能力强的优良树种、品种和优良无性系造林,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病能力,主要依靠预防和生
39、物控制方法,尽量少用化学杀虫剂。2、在使用化学杀虫剂时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二类和三类杀虫剂,只针对某一特定的害虫,对非目标生物是低毒的。不得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一类第一种和二类第一种杀虫剂。3、凡将要使用杀虫剂的工人和林农在使用前必须接受化学杀虫剂安全管理、储藏和使用的培训,避免对人的直接影响或污染水源和食物。农药、肥料的包装容器统一收集、统一处理。4、采用科学的农药施用技术,如:使用雾滴较小的喷头;不在大风、下雨、有露水时喷药。5、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进行林间套种固氮植物;施用无机肥料应严格按照造林设计的要求进行,采用穴施或条施,施后立即覆土,严禁地表撒施。6
40、、保护林地内枯枝落叶和地被植物,不允许在林地内收集枯枝落叶和草皮灰。7、农药容器的清洗严禁在水源,可在用于农灌的水体清洗,同时没有养殖和畜牧饮水的水体。第二节 建设内容一、营造林工程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园区基地北路(9 公里)和基地路南(10 公里)两侧各建 40 米宽化工园区防护林,占地 2000 公里。以及园区现有重点企业与基地北路三条接线道路的绿化。1、林种树种主要种植夹竹桃、法国冬青、高杆女贞、柳树、刺槐、香花槐、紫穗槐、竹柳等。计划种植 48 万株。据专家介绍,夹竹桃有“环保卫士”之称,高杆女贞适宜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种植,法国冬青能防污染、降尘、隔音、防火、吸收多种有毒气体等。这些抵抗
41、污染能力强、能够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树木,种植在化工园区周围后,能够起到净化大气环境的作用,减少化工园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发挥防护功能的同时,改善自然景观,起到一定的绿化美化作用。2、造林方式为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绿化速度,提高项目建设进度,全部采用人工植苗造林。二、森林保护与管护工程一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搞好林木的病虫防治,特别是美国白蛾的防治;二是通过修建?望台,开设防火道,设置隔离带等措施,防止山林火灾;三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加强幼林管护,防止人畜毁林。需建立测报点 5 处,配备护林员 6 人。四、配套工程在造林地比较集中,有一定水源的地方,建设蓄水
42、及引水设施,保证造林及扶育管护用水,提高成活率。第三节 营造林技术方案一、造林密度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和林种功能,参照安徽省主要造林树种初植密度,确定造林密度为刺槐 167 株/亩,柳树 222株/亩,其他树种 111 株/亩。二、配置方式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木生长度,防止病虫害蔓延,减少森林火灾,一律采取混交的方式进行配置,刺槐混交黄金槐、柳树。为便于造林,一般采用片状混交;混交比例为 7:3 或 6:4,各树种面积和形状依小班情况而定。三、整地方式为保持水土,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规格为长 0.6 米,宽 0.4米,深 0.3 米。鱼鳞坑依山势呈等高线排列
43、,相邻坑呈“品”字形。四、苗木规格依据安徽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造林苗木规格为:刺槐苗高 1.0 米,地径 0.8 厘米;黄金槐苗高 0.6米,地径 0.5 厘米;柳树苗高 1.0 米,地径 1.0 厘米;其他树种苗高1.0 米,地径 0.8 厘米。五、造林季节刺槐可春季造林,也可冬季造林,冬季造林需平茬,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柳树宜雨季造林,如冬、春造林应采用容器苗或带土球。其他阔叶树种参照刺槐。六、幼林抚育造林后要及时进行幼林抚育,抚育内容包括浇水、补植、松土、除草、扩穴、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抚育 1-2 次。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第一节 环境影响概述XX 市 XX
44、工业园区防护林及接线道路绿化项目有利于化工园区安全防护及生态保护、增加植物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良盐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其对环境的影响以正面为主,但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措施不当,也将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本章节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对于潜在的负面环境影响在环境管理计划中提出相应减缓措施,以实现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负面影响一、树种配置对环境的影响树种选择不当容易造成树木成活率不高,生长不良;配置单一,纯林面积过大,容易引发有害生物,影响林分结构稳定性,造成景观效果差。二、栽植密度对环境的影响密度过大会使林分过早郁闭,造成营养
45、空间小,抑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防护功能下降;密度过小,则成林较慢,林分长期不能郁闭,同样防护效果较差。针叶树种造林初期应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以利于幼树生长,提高林分稳定性,后期成林后及时进行抚育间伐,以确保林分的健康稳定生长;若造林密度过小,会造成幼林长期不能郁闭,则可能形成小老头林。三、林地清理环境影响造林地清理是造林整地前的一道工序,其清理对象为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等。清理的目的为改善林地的卫生状况和立地条件,便于整地、栽植和抚育清理,为新造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由于项目实施区域地上覆盖物主要为草,秋冬季节草枯之后,地面近乎裸露,栽植一般为春季雨季,因此不需要进行林地清理,可直接整
46、地。因此,本章不考虑林地清理产生的环境影响。四、整地、抚育对环境的影响整地过程中翻动土壤改变林地原有坡形,使地表的径流过程发生变化,为降雨直接冲刷泥沙提供了条件,从而对林地的水土流失发生影响。特别是在丘陵坡地耕地耕作层较薄,夏秋雨水较多时,地面存在坡度,入渗较慢,短时地表径流增量大,表层肥土易被雨水带走。整地的第 1 年和第 2 年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以后各年土壤侵蚀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一般情况下第 5 年基本趋于一致。本项目平原地区采取穴状整地,项目区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相对传统的全垦和带垦整地方式,其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最小。另外,整地破土会改变现有地表植被、土壤结构与质地,造成小范围扬尘污染。可
47、采取保护原有植被、修整地堰或围堰、修整反坡梯田和其他保护性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其对环境的影响。五、营林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营林路建设对环境潜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一定量的植被;路基开挖填方时,造成路面土质疏松并形成一定的边坡,边坡易在施工期因雨水等而水土流失;同时裸露边坡会影响区域的自然景观。六、农药和肥料施用对环境的影响1、农药施用对环境的影响(1)在育苗和有害生物防治时,施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害虫,也可能杀死有益的害虫天敌,造成林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及物种的失衡。此外施药可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因此,应选用低毒、低残留或无公害农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2)农药施用不当,会影响到附近水质及土壤
48、的污染。2、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1)在育苗和林地管理中,化肥过多使用,会造成附近水体富营养化。长期施用化肥,还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等。(2)不科学的施肥方法,如直接在地表撒施,会导致肥料流失,污染水源。第三节 正面影响造林项目可为当地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吸收多种有毒气体、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与环境、净化大气、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一、净化空气分析本项目从外地引进夹竹桃、高杆女贞、法国冬青等能够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树种。据专家介绍,夹竹桃有“环保卫士”之称,高杆女贞适宜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种植,法国冬青能防污染、降尘、隔音、防火、吸收多种有毒气
49、体等。这些抵抗污染能力强、能够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树木,种植在化工园区周围后,能够起到净化大气环境的作用,减少化工园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森林能够吸收 SO2 等有害气体,还有减低光化学烟雾污染和净化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因此,森林具有显著的净化大气和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此外,林木的滞尘效果也很明显,能够显著减弱空气中的飘尘。SO2 在有害气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而树林对SO2 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林木对于大气污染物质的这种吸收、降解、积累和迁移,无疑是对大气污染的一种净化作用。根据相关文献,阔叶林对 SO2 的吸收能力值为 88.65kg/(hm2?a),针叶林平均吸收能力值为 215.60kg/(hm2?a)。各种植物对粉尘有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特别是木本植物,作用更为明显。木本植物能够吸滞粉尘的原因,一是能够降低风速使空气中的降尘降落;二是有些木本植物叶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有的还分泌粘液和油脂,能够吸滞大量飘尘。而蒙尘的植物经雨水冲洗后,又能迅速恢复拦阻粉尘的能力。二、改良土壤造林后植被覆盖率迅速提高,林地空气湿度增加,气温和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小,将部分土壤水分蒸发由植物蒸腾所取代,从而减少土壤返盐。根据研究资料,45 年生的树冠外和树冠内土壤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