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食用油加工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目 录第一章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 3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1.2项目基本情况 3第二章 节能评估的主要依据 162.1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162.2规章和有关规划、产业政策及准入条件 172.3省、市有 关规定 172.4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导则 182.5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19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203.1建设方案选择原则及主要内容 203.2建筑方案节能评估 233.3设备选择原则及对比评价 323.4厂区布置原则及主要内容 38第四章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 394.1项目使用能源种类、来源及可行性分析 394.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
2、应情况分析 40 4.3项目使用的各种能源年消耗总量 424.4水的使用和供应情况 45第五章 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485.1项目用能体系及用能单元划分 485.2项目各种用能量核算 485.3项目主要用能设备情况 505.4各单项能源平衡分析 51第六章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536.1建筑节能措施 536.2生产节能措施 556.3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606.4节能效果分析 62第七章 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4第八章评估结论 65第一章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1单位名称:XX 市 X粮油有限责任公司1.1.2单位性质:民营企业1.1.3单位地址:1.1.4法
3、人代表:1.1.5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 系 人:邮政编码:1.2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XXX 食用油加工生产线项目(二)建设地点:本项目拟建地点*县四铺镇 xx村。(三)项目性质、类型:项目性质为新建项目,类型为工业生产类。(四)项目投资及建设规模1.项目投资(1)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500万元,无形及递延资产投资 1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350万元。(2)资金筹措全部投资由建设单位自筹。2.建设规模:项目竣工后形成年产精炼大豆油 60000吨的生产能力。1.2.1项目背景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距今天已有 6000
4、余年,踪迹遍布全国各省、区。本世纪初,中国大豆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与茶、丝同为我国的三大出口名产。在本世纪 50年代前我国大豆产量一直占世界总产量的80%?90%,在世界大豆市场上占统治地位,但从 7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为逐年下降,1998 年已退居至世界第四位,屈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在大豆加工方面,尽管以豆腐为代表的中国式的传统豆制品的生产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但其生产技术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直到本世纪中叶,过去的那种简陋、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卫生极差的手工作坊的传统生产方式才得以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燕尾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及其制品作
5、为一种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磷脂、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全营养食品,在改善人类膳食结构,增强体质、提高智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对大豆的加工利用,大豆制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加工技术也不断提高。据统计,至目前为止,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作或精炼提取的大豆制品已达 1.2万种,其中包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式传统豆制品和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新兴豆制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一定经济规模的各类大豆食品加工企业共 4200余家,年加工大豆 1200万吨 ,其中油脂加工年平均耗豆 900多万吨,出产各类油脂产品 135万吨,饼粕 700万吨。传统豆制品耗豆 45万吨,年产各类豆制品 48
6、0万吨,豆乳 粉 35万吨。总的说来,我国仅有初级加工领域的几百个品种,且加工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难以对生产形成有效拉动。由此可见,我国的大豆无论在种植面积上、产量上、栽培技术上,还是在加工增值、开发利用上,都已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实在有悖于“大豆故乡”的地位。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大豆产业的发展,甚至将大豆产业的发展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国务院于 1997年批准了由农业部、原轻工部、国家教委、卫生部等四部委联合提出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 。近几年,我国各行各业通过各种活动,如“东方食品国际会议”,“大豆健康高层研讨会”等,推动和落实国家大豆行动计划 、 国民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1999
7、年 3月 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主持召开了“幼儿教育与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座谈会,提出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食用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豆制品和奶制品,同年 9月 28日国务院总理朱容基主持会议,听取吉林省粮食工作情况汇报,提出要发展大豆生产,积极引导消费,鼓励全国特别是中小学生饮用豆奶。11月 15日,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了“大豆食品与健康高层研讨会”,200 多位来自政府、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商大豆产业发展大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潘蓓蕾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大豆行动计划”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目前是我国
8、推动大豆产业化最好时期。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对大豆的开发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另一方面,我们有一大批专家在大豆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更重要的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期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要领域指南中,亦将大豆深加工的先进、配套、精制、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作为产业化发展的重点。综上可见,大豆产业是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前景十分诱人。开发生产大豆制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大豆消费,对于提高民族身体素质、拉动内需、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方面,好处多多。从而积极跻身大豆产业的发展志在必得,是项目提出的背景。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我国
9、宏观调控政策1999年,国务院总理朱容基主持粮食工作会议时,提出要发展大豆生产,积极引导消费,鼓励全国中小学生饮用豆奶,提高身体素质。据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我国居民总体蛋白的摄入量不足,特别是大豆及动物优质蛋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比重要低,仅占 17.2%,比城市低 20个百分点。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轻工业局组织实施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自 1996年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观迎。目前“大豆行动计划”主要是改革中小学生的课间加工餐等方式来解决青少年蛋白质不足的现状。本项目建设以大豆的高效、全利用为目的,改善各种食口中中蛋白质偏低的状况,以解
10、决全民营养不平衡的问题。以生物工程的高新技术为依托,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2、大豆综合加工产业是 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豆中含有近 40%的蛋白质,18%的脂肪,基脂肪主要以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还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大豆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及人类必须的几种氨基酸,具有预防一些慢性病的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大豆的健康效应方面的研究发展,大豆中一些特殊成份具有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脂、抗癌等功效,已经开发出的产品有大豆纤维食品、大豆、粮产品,大豆磷脂产品,大豆异黄酮、大豆肽和水解蛋白产品,大豆仿肉制品等。有专家预言,大豆食品将是 21世纪全球性的健康食品。由于大豆是优质蛋白质含量
11、丰富的农作物,其优质蛋白质含量相当于稻米的 5倍,小麦的 3.3 倍,鸡蛋的 3倍,瘦猪肉的 2-3倍。种 1亩大豆可生产出优质蛋白约 50公斤,比水稻、小麦、玉米高 20%-30%以上。此外,大豆茎枝叶可作为饲料、肥料和燃料,大豆根瘤还具有固氮作用。可见,大豆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对于发燕尾服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大豆综合加工利用的潜力巨大,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工业、医药保健业等相关产业的一大支柱,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3、项目建设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世界上对大豆食品研究开发和生产化较先进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目前,美国的大豆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资料显示,全世
12、界含有大豆蛋白的食品已近 1.2万种以上,到九十年代,世界大豆分离蛋白产量达到 70万吨,美国为 30万吨,日本 8万吨以上,而我国仅为 3万吨左右。日本每年大豆消费总量约 460-500万吨(人均 37-40公斤),其中 80%为油用和饲用,20%用于食品;仅生产传统大豆制品的消费就达到 80吨,其中 60%用制作豆腐及副产品。日本每年进口大豆约 500万吨,已形成大规模的大豆加工业。从九十年代初,大豆食品在美国每年以 10-15%的速度增长,成为美国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阿根廷的大豆加工发展较快,1997 年该国内口豆油 200万吨,豆粕920万吨,分别占世界出口量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13、因而大豆被该国称为“奇迹作物” 。而我国从 7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1998 年已退居第四位,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且由原业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每年约有 300万吨的进口量。由此可见,我国大豆无论在种植面积上、产量上、品种上、栽培技术上,还是加工增值,开发利用上,已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加入 WTO,农作物及食品进口配额在若干年内将逐年被取水有,大豆产业将融入全球经济中。因此,在现阶段,着重发展大豆综合加工产业,开发大豆食品应用技术,使之与国际化、现代化的趋势相适应,以调整我国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增加产业竞争力,占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势在必行的。4、项
14、目建设符合规模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在近年来,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制油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已可独立建设大规模的制油生产线。但同时,我们看到国内有相当多的大豆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单一,且缺乏市场竞争力。本项目选择 330t/d的生产规模,便于灵活地开发各类大豆产品,并使之达到有效的产品规模,实施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施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本项目的开发建设有高水平的技术依托,生产线全部采用微机控制、电脑计量,应用生物工程的高新技术,占领本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的制高点,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实现快速发展。5、项目建设具有产业
15、布局合理性我国大豆的生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其中尤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年产量 450万吨,其他诸如山东、河南、内蒙等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也较大。而安徽省的种植面积约 48万公顷,产量约 82万吨(1999 年资料),位居全国第五位,也属大豆高产区。但从全国范围的大豆加工企业分布来看,传统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山东、河南等地区以及北京、上海、重庆、南京等大中城市。近几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涌入,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港口城市,此类企业发展较快。做为内地省份的安徽省,虽然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五位,但大豆加工企业极少,主要的油脂生产企业以江南一带的菜籽油加工为主,没有一家规模化的大豆综合加
16、工企业,全省油脂浸出量仅为 1400t/d(原料),其高级食用油及大豆食口品市场大都被外省产品占领,原料大都以输出为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变原料输出为产品输出,实现原料优势地向产品优势地的转化。皖北地区是我省大豆主产区,选择在皖北地区实施项目建设十分合理。XX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东段。南北方向有京沪 铁路和京九铁路,东南方向有陇海铁路衔接,京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XX 市是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兼具轻纺、化工、机械电子、酿造、建材和和高科技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业城市,也是皖北地区商贸中心。随着黄淮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全省农业北移战略的实施,X
17、X 已成为粮油、果、肉、蛋、奶、水产的生产基地和中工基地。由此可见,XX 市具有项目建设各项优势基础条件。6、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建设实施是项目单位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不断地发展壮大,将促进地方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联动,如原料的供应、化工、机械零配件加工以及运输行业等。而且,本项目旨在提高我国的油脂工业的加工水平,探索大豆高效全利用的新路子,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品质量和档次,因此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支撑大豆产业的条件除设备、技术、人才等软硬件以外,做为生产主原料的大豆的供应量及其品质的稳定性是相当关键的一个因素。我国虽拥有一批品质优良
18、的大豆品种,但加工用豆仍需大量进口。除价格因素外,混种混收造成质量低下是我国国产大豆难敌“洋大豆”的根本原因。本项目原料来源主要立足于省内及周边地区,开展“订单农业”是解决“混合豆”难题的有效手段。与乡镇签订合同,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指导生产,统一收购,解决生产与标准化要求间的矛盾。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保障企业正常稳定 的生产,另一方面可使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发展,农户收入稳步提高,对于社会稳定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1.2.3市场分析1、原料市场分析(1)国际市场原料分析大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作物,最早产于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世界上其它国家(美国、巴西、阿根延)的栽培历史虽仅百
19、余年,但发展迅猛。目前,世界大豆四大生产国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从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生产情况看,世界大豆产量总的趋势是增产,其中增产量最大的主要是美国和巴西。美国已是世界上头号大豆生产国,其产量超过世界生产量的 50%,我国大豆生产自 1998年以来,已落居世界第四位。(2)我国大豆的供给与需求大豆作为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自 90年代以来,我国大豆年产量一直保持在一千万吨以上。我国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三个地区:一是东北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产量约占我国的 40-50%;二是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包括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产量占全国 25%-30%;三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
20、,包括江苏、湖北等省,产量占全国的 10-15%。1995 年以来,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出口国,大豆是安徽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达 48万公倾左右,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安徽省一大资源优势。目前,大豆年产量已逾 80万吨,除用于油料及各种豆制品加工外,其余大都作原料外销,安徽省具有较好的大豆资源优势。随着东南亚经济逐步复苏,日本经济也在恢复之中,全球经济稳健增长,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而实施的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其积极作用将在今年及以后的时间逐年显现出现,大豆市场的供需将走向平衡,大豆价格走势也会趋于平稳。2、产品性质、市场概况及需求预测(1)大豆油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
21、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脂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对食用油脂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二级油将逐步被一级油、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所取代。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国内高级烹调油(含色拉油)仅占全国油类产量的 3.24%,一级油仅占 12.15%。据权威资料预测,今后 5-10年内市场对高级食用油(含色拉油)的需求量将达到 25-35%,一级油将达到 40-50%。因此,精制食用油的加工是全国油脂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全国有精炼油脂厂家 40多余,全年生产能力 80万吨,不及油脂总需量的 1/10。全国年产食用植物油在 700万吨左右。全年消费总量近 1000
22、万吨,缺口在 300万吨。由此可见,国内油脂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是植物油消费大国,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植物油的消费呈快速增长。1992/1993 年全国植物油总费量为574.8万吨,1997/1998 增长到 1129.8万吨,5 间年增长 555万吨。同期国内植物油产量由 481.3万吨发展到 746.3万吨,5 年间仅增长265万吨,不及消费增长部分的半数。由于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导致产需缺口逐渐拉大。为了弥补国内产量缺口,中国每年都需大量进口植物油。自 1992/1993年至 1997/1998年分别进口115、248、44443、283、338、399 万吨。中国
23、进口植物油主要品种有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1992/1993 年棕榈 油的进口量居首位,占 71.79%,依次是菜籽油占 13.70%,豆油占 9%。近年来,由于豆油进口急剧增加,进口植物油的结构发生变化,豆油上升为第一位,占50%。中国有十二亿人口,目前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只有 8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 25kg的水平。今后几年,中国市场植物油消费将呈逐年弟增趋势,油脂产品的缺品将越来越大。要在不足 20年的时间里实现油脂产量和年人均消费量翻番的目标,是不可能依赖进口的,只能靠加速发展我国的油料和油脂生产去实现,因此中国油脂工业生产的发展前景和油脂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目前,由于油脂
24、全精炼生产线大多是合资、独资企业,主要厂家集中在南方、沿海一带城市,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生产厂家不多,且规模不大,全省含菜籽油仅有 1400t/d原料的处理能力,竞争对手少,竞争势力不强。经过对高级食用油销售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对安徽及周边地区销售市场的全面预测,目前,全国大、中城市高级烹调油的销售已占到二级油的 30-40%,其中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高级烹调油的销售已达 60%以上。(3)大豆蛋白产品随着人民食品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世界各国大豆蛋白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全球生产含有大豆蛋白食品已超过 1.2万种,在美国有 2500余种食品中添加了大豆蛋白质
25、,80 年代初蛋白产量已达 70万吨。而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制品已达 60余万吨,其中粉状蛋白约 3万吨。我国大豆蛋白食品只有一百种左右,大多为传统产品。我国在 1982年引进日本生产技术和设备建成年产 1000吨粉状蛋白生产线。80 年代末期,在黑龙江和湖北分别建成后年产 3000吨和年产 1000吨的分离蛋白厂。90 年中期以来,我国大豆蛋白工业发展迅速,相继建成近 20-30条不同规模的生产线。国内市场对蛋白的需求量在 50000-吨之间。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现有需要大豆蛋白的厂家 8241家,年消耗豆蛋白15万吨,而大豆蛋白年产量 123万吨。3、产品营销营销是根据对实际和可
26、能的市场特点进行不断观察和分析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而后通过一系列的销售手段,出售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此外,营销还可以使企业掌握市场动态,搞好销售预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使企业经营决策有充分的依据。本项目应从产品差异、市场划分、定价、广告等方面,根据各产品特点全面制定营销营略。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销售收入:正常年销售收入为万元;(2)成本费用:正常年总成本万元;(3)利税及分配:年均利润 3468万元,应交所得税 1118万元;(4)销售利润率 3%(5)投资利润率 23%(6)投资利税率 40.08%(7)投资回收期 4.3%(8)财务内部
27、收益率 24.7%(9)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RR)为24.7%,财务净现值 24164.1万元(IC16%),所得税前 FRR为 41.9%,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 4.3年;(10)盈亏平衡点: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第 1年为 37.3%,第 5年为 25.7%。1.2.5项目实施进度1、建设工期本项目从初步设计开始,到建成投产交付使用时间为 24个月,从2013年 6月至 2015年 6月。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应逐项编制项目实施网络计划,监控项目实施进度,做到技术准备、土建施工、设备订货、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协调一致,按计划进行。
28、第二章 节能评估的主要依据2.1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 年 4月 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 年 1月 1日施行);(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 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发200540 号);(5)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 20011年 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 (发改环资 2007 21 号);(7)“十二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11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9、(2006 年);(9)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10)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11)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皖发改工业发20061197 号);(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本)(发改委令第 40号)(14)XX 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15)XX 市产业导向目录?制造业部分 。2.2规章和有关规划、产业政策及准入条件(一)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 号);(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79号);(三)
30、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 号);(四)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 号);(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 号);(六)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 号);(七)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 2005第 65号;(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令 第 40号);(九)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发改委、科技部 2006年修订);(十)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 81号);2.3省、市有 关规定一安徽省节能监察
31、办法二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三XX 市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四XX 市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五XX 市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4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导则(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6422-2009);(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2006);(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3484-2009;(5)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6)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7)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
32、B/T15587-2008);(9)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10)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11)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1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4-1995(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T50052-1995(1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
33、014-2006(20)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21)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1992(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5其他相关技术资料XXX食用油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3.1建设方案选择原则3.1.1场址地点、占地面积及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选址地点,位于*县四铺镇颜道口村,占地面积65亩,交通便利。3.1.2土地利用现状场址为规划建设用地,整个基地地势较平坦。3.1.3场址建设条件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已由 XX市建
34、筑勘察设计研究勘察队完成施工段岩土工程详勘。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以粘性为主,场区内地下水埋深 1.3米,属上层潜水,水位受季节性雨水影响,变化明显,变化幅度约 1.5米。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地和地基稳定,无采空、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项目工程建设。按国家地震局有关文件,本场地土的基本地震裂为 6度。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中风化灰岩埋深 80米,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为 186米/秒,场地土不为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III类。属抗震有利地段。2、气候、气象本地区属于北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35、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寒暖适中,年平均气温 14.5,全年主导风向平均风速 2.2m/s,年平均风速 1.9m/s。年平均降雨量 863 mm,年最大降雨量 1441.4mm、年最小降雨量 502.4mm,年平均湿度 70%,年最大降雪深度 20cm,霜期平均 80天。3、地表水系及地下水XX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拔一般为 23.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 20厘米,地震烈度 6度。建设用地的综
36、合自然条件较好;XX 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 4.7%。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 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4、土壤条件(1)层耕土,层厚 0.3-0.5米,黄褐色,可塑、销湿,结构销密,以粉质粘土为主,为新近沉积土。(2)层粉质粘土,层厚 0.6-0.9米,灰褐色,可塑,含钙质结构核及铁猛质结核,粒径多为 5-60毫米,土面光滑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硬,中压缩
37、性,结构较致密。(3)层粉质粘土,层厚 10.0-10.3米,地层描述同(2)层粉质粘土。(4)层粉土,层厚 7.0-7.3米,浅黄色,中密,含钙质结核,粘径2-15毫米。中夹 0.2-0.4米粉质粘土薄层,局部成互层,粉质粘土呈黄褐色,可一硬塑状。(5)层粉质粘土,未揭穿,棕红色,坚硬,中缩性,土面光滑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硬,中压缩性,结构较致密。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分析,结合地区经验,天然地基方案,地基承载力特征 fak及压缩模理 Es 值建议采用下表: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压缩模(MPa)量值 备注(1) 耕土 80 开挖(2) 粉持粘土 16
38、0 5.74(3) 粉质粘土 190 6.48(4) 粉土 180 9.26(5) 粉质粘土 280 8.84若采用桩基方案,桩基设计参数,见下表:层号 极限侧阻标准值 QsikKPa 极限端标准值 QsikKPa 极限侧阻标准值 QsikKPa极限端标准值 QsikKPa(1) 87 3100 82 980(2) 85 2800 80 990(3) 82 3000 78 1000(4) 70 2500 60 900(5) 80 2600 98 1400本工程记久性基础墙压力计算参数,见下表:土层号 2 3湿重度 19.9 20.0内聚力 c(Kpa) 52.4 41.6内摩擦角 (度) 17
39、.9 15.3挡墙基底土磨擦系数 0.35 0.355、交通运输条件XX环境优越,交通便捷。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港口城市连云港只需 2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 50公里。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本项目位于*县韩村镇小湖孜村*县国光纸业有限公司老厂区内,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设备和原材料运输。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项目所需的燃料及动力方向的煤、电、水都有非常有利的使用条件。3.2建筑方案节能评估3.2.1建筑维护节能规定性指标
40、按照建筑物能耗情况和围护结构能耗占全年能耗的比例特征,安徽省的公共建筑应按下列两类进行节能设计: 甲类建筑?设有空气调节系统且单幢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0 ?,或建筑高度超过 50.0m 的公共建筑; 乙类建筑?设有空气调节系统且单幢建筑面积小于20000 ?,或建筑高度低于 50.0m 的公共建筑。本项目公共建筑为乙类建筑。建筑的围护结构是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分界线,室内外的热量交换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进行的,因此其热工性能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建筑使用能耗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 3-3、3-4 的规定。表 3-3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
41、热系数和夏季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 KW/(m2?K)重质结构 轻质结构屋面 0.50 0.40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0.70 0.5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和外挑楼板 0.70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 KW/(m2?K) 遮阳系数SW(西向/东、南向/北)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面积比0.20 3.6 -0.20窗墙面积比0.30 3.2 0.40/0.50/-0.30窗墙面积比0.40 2.7 0.35/0.45/0.550.40窗墙面积比0.50 2.4 0.32/0.40/0.500.50窗墙面积比0.70 2.1 0.28/0.35/0.45屋顶透明部
42、分 2.5 0.30表 3-4乙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 KW/(m2?K)重质结构 轻质结构屋面 0.70 0.50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1.00 0.7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和外挑楼板 1.00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 KW/(m2?K) 遮阳系数 SW(西向/东、南向/北)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面积比0.20 4.0 -0.20窗墙面积比0.30 3.5 0.45/0.500.30窗墙面积比0.40 3.0 0.40/0.450.40窗墙面积比0.50 2.8 0.35/0.400.50窗墙面积比0.70 2.5 0.25屋
43、顶透明部分 3.0 0.40注:在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W外窗的遮阳系数 SC外遮阳的遮阳系数 SD;无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外窗的遮阳系数;表中均指夏季综合遮阳系数;冬季遮阳系数应0.65;外墙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总平均传热系数;轻质结构指热惰性指标 D2.5 的钢木结构墙体、屋面(如彩钢夹芯板屋面、钢结构外墙等。表 3-5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限值围护结构部位 热阻 R(m2?K/W)地面或不采暖、无空调地下室顶板 1.20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 1.201、地面热阻系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2、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
44、热阻之和。 分隔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区域)的隔墙和楼板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 2.0 W/ m2?K 。建筑物外墙与屋面等热桥部位的冬季内表面温度,以及地下室外墙及地面的内表面温度在空气设计温度条件下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墙与屋面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大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 规定的 6级。其气密性能分级指标值: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为 0.50q11.5m3/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为1.50q24.5m3/m?h。透明幕墙整体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国家标准中规定的3级。其气密性能分级指标值:建筑
45、幕墙开启部分为0.50qL1.5m3/m?h;建筑幕墙整体含开启部分为0.50qA1.2m3/m?h。外门窗综合遮阳系数(SW)取外窗遮阳系数系数(SC)与建筑外遮阳系数(SD)的乘积。外门窗无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W)取外窗遮阳系数(SC)。从热工设计的角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维护结构,只要满足以上热工设计参数的限值,维护结构就可以达到节能设计目标值的效果。根据以上的原则,分别对本项目中外墙、屋顶和门窗的设计方案进行优选。3.2.2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1、屋面节能技术措施屋面热工性能对整个建筑负荷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顶层的房间。做好屋面的节能措施主要是选好保温隔热材料,屋面的保温
46、隔热材料应选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吸水率低的材料。本项目平屋面保温层采用 A级保温层+加气混凝土找坡层。表 3-6 屋面传热系数判定材料名称(由外到内) 厚度 导热系数 蓄热系数 修正系数 热阻 热惰性指标(mm) W/m2.K W/m2.Km2.K/W DR*S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0 1.740 17.00 1.00 0.02 0.39A级保温层 40 0.070 0.32 1.10 1.81 0.39水泥砂浆 20 0.930 11.37 1.00 0.02 0.24钢筋混凝土 120 1.740 17.20 1.00 0.07 1.19各层之和 220 ? ? ? 1.92 2.2
47、1屋顶热阻 RoRi+R+Re2.07 m2.K/W屋顶传热系数 K1/Ro0.48W/m2.K屋顶满足 K0.48,满足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2、外墙节能技术措施外墙是建筑维护结构主体,是室内外热交换的主要部位。墙体尽量选用导热系数低材料,做到以自保温为主,外保温为辅。在选用外保温系统时,要注意必须满足水密性抗风压以及温度湿度变化的耐候性要求,同时要满足防火要求。本项目外墙措施如下:1)本工程外墙墙体材料为 200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有自保温性能的砼加压气块。2)采用外墙外保温构造措施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的保温层中部用粉煤灰混凝土加压砌块,外部选用 35厚无机玻化微珠保温(A 级不燃
48、材料)。表 3-7 外墙传热系数判定材料名称(由外到内) 厚度 导热系数 蓄热系数 修正系数 热阻 热惰性指标(mm) W/m2.K W/m2.Km2.K/W DR*S无机玻化微珠保温 35 0.070 0.045 1.20 0.18 0.39砼加压气块 200 0.147 2.36 1.36 1.20 2.83混合砂浆 10 0.870 10.75 1.00 0.01 0.12墙体各层之和 245 ? ? ? 1.39 3.14墙体热阻 RoRi+R+Re1.54m2.K/W墙体传热系数 K1/Ro0.65W/m2.K墙体满足 K0.65,满足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3、外窗节能技术
49、措施(含阳台门透明部分)门窗是薄壁的轻质构体,是耗热的薄弱环节,普通单层玻璃窗能量损失约为建筑物冬季保温或夏季降温能耗的 50%以上,改善其绝热性能是节能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满足通风、采光和里面的要求前提下,应尽量根据不同朝向控制窗墙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大窗。同时,要根据空调设备的价格和制冷、采暖费用的比较确定合适的外窗类型。1)各朝向外窗选用断热铝窗,中空玻璃。2)公建外窗选用断热铝,中空玻璃。3)户门采用成品钢质保温防护门。表 3-8 外窗传热系数判定规格型号 窗墙比 传热系数 W/m2.K窗墙比限值 K限值断热铝合金单框普通中空玻璃窗 5+9A+50.15 3.00 窗墙面积比0.20 3.3满足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表 3-9 门窗的气密性判定表楼层 气密性等级 气密性等级限值1-6层 4级 不低于 4级7层及 7层以上 6级 不低于 4级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