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91942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浙江省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数学课题组课题组长:韩洪刚 副组长、执笔人:陆潮江第一篇 实验背景1、这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殷切召唤。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促其数学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从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来看,这样的活动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活动的结果,而是要结果与过程并重,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方法与情感等,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

2、水平作出较真实的评价。而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偏重于注重结果,难以体现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适于评价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2、这是打破传统评价格局的现实需求。传统的学生评价绝大多数都是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从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但在信息化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学生评定的发展中,如何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教育界构建了新的学生评定观表现性评定(performance assessment)。表现性评定以其明确的评价标准,客观的评分规则,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及有效的评价结果为教育

3、界所推崇。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既可以给学生评分,更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2)所关注的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问题情境是比较真实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4)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甚至追求答案的多样性。表现性评价的这些特点与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关注点能较好吻合,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学业评价之不足。将其作为现有评价制度的一种补充,

4、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能较好地评价学生在数学创新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殷切召唤,是打破传统格局的现实需要。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这是一个既需要“观念思辨” 、更需要“实践探索”的研究命题。第二篇 国内外同类的研究综述1、在国外,表现性评价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国内,在职业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中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

5、运用,但在传统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评价中较少使用,如何在这些学科中使用表现性评价方面的研究经验比较缺乏。2、而在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方面,精彩的活动设计屡屡见于报刊杂志,但其中涉及到如何评价的则较少,就算有,也缺乏系统性。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层面上来说,研究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具有现实的、真实的价值。第三篇 实验的内涵本质1、所谓“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相对于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它是一种以数学知识的教学为基点;以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为重点;以个性化的思维展现为特点;以活化的实践应用为焦点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1)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

6、,并不是在其他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整体性。(2)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是指应用不同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3 页 共 23 页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3)数学综合实践学习不是单纯的指某种学习的方式,而是作为一种借助数学课程的组织形态。它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性。超越了传统知识学习的界线,将人类社会的现实性课题,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借以所学的知识进行相互整合,通

7、过学生主体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4)它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开放性、统整性、弹性、主体性、合作性等特点。(5)它需要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从而满足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6)它倡导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拓宽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同时指导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2、所谓表现性评定。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

8、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和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学习情况,我们认为,小学生表现性评价就是对小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情感态度或学业成果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3、课题研究的实质。本课题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深入研究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评价方式,构建出较为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促进表现性评价理论之本土化。通过小范围实施表现性任务,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如何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完善小学数学实践

9、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资源库。依托上述“五大板块”的实践研究,制定出适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表现性评价体系标准,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比较完备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表现性任务资源库,同时切实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我反思、评价能力。第四篇、实验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1、深入研究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评价方式,构建出较为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促进表现性评价理论之本土化。2、制定出适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表现性评价体系标准,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比较完备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表现性任务资源库。3、进一步完善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方法。4、探索表现性评价对小学

10、生多元智能发展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二)研究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表现性评价本身的特点,结合现行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实施表现性评价:(1)开发一至六年级各册教材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 。(2)探讨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理论。(3)完善关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资源库及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方法。(4)如何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综合能力、自我反思及评价能力的发展。第五篇 实验的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本实验在一至六年级全面展开。其中 13 班为实验班,其余各班为对照班。二、实验方法(一)开展表现

11、性评价的过程与方法实验方法的确定我们是根据本课题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有:经验总结法、文献检索法、对比实验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在具体实施表现性评价时,我们组教师坚持行动研究法,不断地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修改、在修改中再实施再完善。1、经验总结法。即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做法,尤其是近几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5 页 共 23 页年来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中开展表现性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收集资料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把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僻如:以下经验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不断总结累所得。 表现性任务设计

12、要确保任务与评价目的的高度相关。 表现性任务设计要尽量真实。 表现性任务中的指导语要求表述清晰、简洁易懂。表现性评价的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评估主观。在实际操作时,如果有可能,最好请多位不熟悉学生情况的教师或专家评分,以避免“ 晕轮效应”;再者,如果对学生的评估有分数,最好 对学生的分数进行统计处理,将评分者所带来的误差降到最低。2、文献检索法。主要是指对当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及“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水平、科研成果作出较为全面的收集整理和综述解读,以尽可能地为本课题实验提供更为丰厚的资源支持。课题开展之初,由于对表现性评价知之甚少,因此在学校的组织下,我 们先后学习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

13、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新课堂新评价: 新课程小学教学评价案例、 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 价的主要类型、 课改理念下小学生评价实施方案研究、数学学 习中的表现性评价 等书籍或文章;积极开展校内研讨及与专家对话,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了国外的一些表现性评价案例。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对表现性评价的意义、特点及操作模式了解得更加深入,为 自己的研究拟定了初步的思路。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不但多次重温了这些学习资料,又学习了一些新的书籍,为 研究工作的持续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保证。3、对比实验法。主要是加强日常实验中的细化比较,包括表现性任务设

14、计的比较,评价方法的比较,教学效果的比较等。并将这些比较所得及时进行记录,为课题顺利进行积累资料。例如:我们在表现性任务设计时,采用相同内容不同设计的方式,或者不同设计相同评价的方式进行实验对比,来判别几种任务与评价方式的优劣,不断地在行动中研究修改完善。4、个案研究法。主要对实验课进行了有重点的个案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从中归纳出相对合理的评价模式。5、问卷调查法。即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知识技能层面、活动思考层面、解决问题层面、情感态度层面)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对实验进程进行随机调控。6、行动研究法。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修正,边研

15、究、边推广,使整个研究成为研究培训、学习提高相结合的过程。第六篇 实验的操作方略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基于如下基本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知识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评价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

16、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设计与评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方式的变革。4、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学习评价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数学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

17、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5、建构主义评价观: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7 页 共 23 页6、多重成功智力学说的评价观:每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不容易被测量的” ;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是多元智力之间不同的组合而导致的,每一个都有其潜在的潜能。7、遵循“微格教学”原理,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我们根据预定的研究方案和计划,着重针对以五大主题为主线,通过对“表现性任务资源库”的完善、 “评价方式”的补充与优化

18、这两大板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相应的操作策略。(一)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表现性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所用的评价任务的类型不同。所以,表现性评价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下面我就介绍设计表现性任务的原则和具体步骤。1.设计的原则表现性任务不是单纯让学生进行游戏,也不仅仅就是一个活动,其目的是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它应该涵盖多方面教育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我们在开发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一些原则:(1)确保评价任务与评价目的的高度相关。表现性评价涉及的任务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也没有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任务的合适程度

19、,所以,要保证表现性评价的质量,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保证评价任务与评价目的的高度相关。 (2)关注那些需要复杂智力技能并能反映多方面教学成果的任务。表现性评价是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本着高成效原则,设计表现性任务时,教师要考虑那些用纸笔测验不能很好地测量到的知识或技能。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多方面教学成果的内容时,不要过于简单,要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尽量涉及问题提出、收集、组织、分析和处理信息等高级思维技能。(3)表现性任务要尽量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表现性任务应尽量接近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任务原型。表现性评价的原理就是要用较为真实、复杂的任务引出学生的“原

20、创性”反应来评价,而且评价的主观性也较强。如果所设计的任务距离真实生活情境较远,也就是说仿真程度较低,那就难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表现出所要测量的知识和技能,也就难以保证评价不偏离目的。因此,所设计的表现性任务一定要尽量真实。 (4)要考虑评价前后的有关因素和效应。这里所指的是要考虑评价前的有关因素和评价后的一些效应。设计任务前,对学生现有的学业水平、智力水平等应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过难或过易都不可取,最好以教育学上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为原则来设计。另外,还要考虑评价能够促进以后的学习、教学和学生良好思维的发展,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5)要求表述清晰、简洁易懂。表现性任务一般是有挑战性

21、的,学生完成任务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含糊的语言很容易导致不一致的行为表现,以至于不可能用统一、可靠的方式进行评价。所以,所设计的任务,尤其是指导语,一定要清晰、简洁易懂,既不出乎学生的意料,也不要留有漏洞,会引起歧义的语言。(6)考虑可行性。设计表现性任务要注意的另一原则就是可操作性,即任务的可行性,需考虑人力、财力、物力、空间、时间和设备等方面的因素。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如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经济水平、身体状况等。2、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的类型。在教学情境下常用的表现性任务有:结构化表现评价、口头表述、事件性任务、模拟性任务、作品、项目等。实验中我们根据所要评价的技能

22、特质来决定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任务形式。(1)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是在标准的、有控制的条件下,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同一系列的任务进行操作,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多用于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的某种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少数学具有一定操作要求的内容可以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如:二年级学习“ 位置与方向 ”以后可以设计让学生 “画画郊游路线图”。四年级学习了“长 方形周长与面 积” 之后设计一个“我为学校设计美丽的花坛”。(2)口头表述任务的设计通常只要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般用来判断学生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定律、关系以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23、容易设计和实施,因此这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9 页 共 23 页如:在二年级上册初学乘法的时候,设计以下任务来考查学生对乘法概念的掌握程度。我们正在学习乘法,你的同桌不明白 43=12 是什么意思。你将如何向她解释?(3)事件性任务通常是用来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任务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如:三年级学习统计图以后,设计一个“可怕的白色 污染”调查统计活动,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询信息,也可以调查自己所在城市一个月的各种白色污染(泡沫饭盒、油 纸袋、食物包装盒等)的数据, 寻找一种方式 记录各数据。然后提

24、交一份统计图,最后围绕白色污 染开展一次预测交流活动。(4)模拟型表现性评价力图使评价任务总体上或部分与现实情境中的任务匹配。例如,不具备在实际情境中操作时,教师可以设置虚拟的情境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现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面 积单位” 以后,设计一个“测量卧室的面 积” 的模拟任务。由于教学中没有足够多的学具, 给真实的任务操作带来很多困难,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模拟操作过程,以此来评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实际掌握情况。(5)作品任务是表现性评价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其中涉及学生的学业能力、交流技能和思维能力结合的多维度评价。如:学生学习了“ 长方体的表面 积” 以

25、后, 让学生设计一个最为合理的“香烟包装盒”(10 包烟)。3.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步骤:一般情况下,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我们都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必须保证目的和任务的高度相关。教师要完成一个成功的表现性评价,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评价目的,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保证通过完成所设计的任务测到所要评价的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因此,设计表现性任务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自己的评价目的。也就是说,教师要十分明确通过这次评价你要知道什么,或者说要推论到什么。 例如:我校一位三年级老师在设计“测量卧室的面积” 表现性任务中的评价目的是这样写的:“ 为学生提供体 验面积单位换算的 场景,在自己熟

26、悉的卧室中 测量与学习,在情感上更易让 学生接受和喜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换算的推理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同时, 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测量与计算”的方法、过程、结果及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 ”上面例子中对学生掌握的程度、问题所在等描述得十分具体。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就应该像上例中那样将自己的评价目的明确、具体地描述出来。确定评价目的虽然简单,但很重要,在设计表现性任务中必不可少。如果教师只是将评价目的作一个笼统的描述,那么在实际的任务设计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任务与目的之间的偏差,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了保证学业成就评价

27、的质量,在大目的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对目标再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如上例中教师的评价目的。评价目的确定后最好写出来,形成文字,以便在设计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2)确定评价内容。在评价目的确定后,教师就应该考虑哪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是应该评价的,也就是确定评价的内容。 (3)设计任务及任务指导语。在以上两步中,教师对所要设计的任务一般都已有一个大致轮廓,这一阶段就要实际编制表现性任务及任务指导语,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例如任老师在设计“ 测量卧室的面 积” 表现性任务中是 这样设计指导语的。与班级中其他 34 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从任务栏中选择至少两项任务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根据

28、量出的数据计算它们的周长 和面积。为完成这个任务,你们组需要:选择 2 种测 量工具;设计合理的 测量方法;有专人负责记录 量出的数据,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结果;活动结束后你 们小组应 提供一份活动报告,内容包括:测量工具、量得的原始数据、相关的算式、组员的表现、你们有什么收 获、有什么问题。(4)制订评估规则。任务和任务指导语设计完成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制订评估规则了,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评估规则是对表现性评价测验的评分标准和尺度的详细描述。表现性任务的完成一般要求学生有建构性反应,任务的答案一般有多种,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对学生的评估其实就是试图评判学生的建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

29、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11 页 共 23 页构性反应,主观性很强。因此,表现性评价中评估规则的制订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就来介绍制订评估规则的一般步骤。确定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评估规则中所包含的决定学生反应质量的各种指标。表现性评价中,评估标准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表现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评估,评判所依据的具体标准将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反应的评估。确定整体评价或分项评价。整体评价是在考虑了学生在所有维度上的表现后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分数或评语,是对整体行为表现水平的描述,多用于评价拓展性书面作业。分项评价则是对学生在不同评估标准上的表现分别进行评价。制订评估规则。这一阶段

30、牵涉到两个任务:评价方式的选择和评价细则的制订。以下是我校三年级的任老师所设计的表现性任务:测量卧室的面积(体验面积单位换算)三年级设计者:任灿娣【设计背景】: 通过学生练习我们发现,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换算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发生混淆,对百进制和万进制的区分还很模糊。 针对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学生掌握了知 识,就等于会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吗 ?”带着这个困惑,我们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测量卧室的面积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让然学生体验面积单位的换算。实践使我们深刻的感悟到:“学生只有在 亲身经历 做数学的过程中盘活知识,他们对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才能得到感悟、提升。 ”【任务目的】:为学生提供体验面积单位换

31、算的场景,在自己熟悉的卧室中测量与学习,在情感上更易与学生接受和喜欢。使学生 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同时, 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测量与 计算” 的方法、过程、结果及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任务】:测量卧室的面积,可供选择的材料:枕头的面积、床的面积、 墙上壁画的面积、地板的面积等。【任务和指导语】:与班级中其他 34 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从任务栏中选择至少两项任务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根据量出的数据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为完成这个任务,你们组应该:选择 2 种测 量工具;设计合理的 测量方法;有专人负责

32、记录 量出的数据,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结果;活动结束后你 们小组应 提供一份活动报告,内容包括:测量工具、量得的原始数据、相关的算式、组员的表现、你们有什么收 获、有什么问题。【相关的数学概念】:这个任务需要学生和他们班级的 34 个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然后交流他们对面积的理解,并进行计算。在 计算过程中发现同一个物品的面积,因为面积单位不一样,而计算的结果不一样,用面 积单位的进率来换算。运用并体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实践活动直接把生活与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一起。【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因小组成员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而变化。学生应对他们的选用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求

33、面积的想法作出说明。评价指导A 级水平 B 级 水平 C 级水平 D 级水平信息的组织在数据收集策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大于3 项用直观模式描述所收集的数据,等于 3 项大部分数据比较完整,少于 3 项在选择测量策略方面有困难,随意性较大数学的准确性关于面积的运算正确,结论简洁、概括对面积的运算和结论都正确基本理解了面积,但有少量错误,过程不连贯运算中有大量错误,反映了对面积的有限理解解释得出关于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结论正确,能阐述对过程的理解理解不完整,结论不充分没有结论,思考过程不清楚测量与 计算周长、面 积的实践活动报告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

34、报告第 13 页 共 23 页三年级( )班组员: 、 、 、 、 。 任务:测量 的面积。(1)用_工具。面积( )。(2)用_工具。面积( )。完成时间:_完成任务的过程记录表活动内容步骤做什么?怎样做的? 测量的数据、计算过程与结果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自评指导语: 根据表 1 的 评 价 标 准,小 组讨论 、评 出每个 组员 的等 级 ,并写出理由。完成任务的表现情况表姓名 等级 理由(表现情况)(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1、小范围实施表现性任务表现性评价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让学生完成一个表现性任务,因此设计出初步的表现性任务后,接下来就是在学生中小范围实施,我们的做法是:(1)实施前,教师要指

35、导学生明确活动要求,理解评价标准。在多次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应该知道评价的标准,明确的标准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关键信息,也可以使学生确立一个奋斗的目标,激发学生表现出他们最佳的行为。(2)实施过程中,学生按任务要求进行活动,教师进行组织与观察、记录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尽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角,他们除了按任务要求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之外,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我们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3)活动结束后,教师主要根据现场观察、课后访谈、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记录表、完成任务的表现情况表及上评价指导课,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质性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

36、指明努力方向。这一环节,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的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学校绿化面积的测量设计者 陈颖【任务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并掌握至少一种实地测量的方法(工具测、步测、目测)。(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些方法计算(或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割补法、数格法)。(3)在实践中建立 1 平方米的面积概念,加深理解面积的含义。(4)理解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别,能正确使用并换算面积单位。(5)能用一个表格记录测得的绿地形状、数据等。(6)感受数据搜集和整理的意义。(7)建立人均呼吸需要绿化面积的概念,了解

37、绿化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了解绿化对于人类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1)搜集有关学校绿化方面的资料,并加以适当的选择。(2)选择适合的方法,运用适合的工具,提出测量的假设,并 测量不同形状的绿地面积,得出结论。(3)用清晰而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由几个几何形状组成的图形,以便看不见图形的人也能想象出图形的形状。(4)运用图形、数字等形式交流测量的方法、 经验。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15 页 共 23 页(5)运用科学的语言、相关的经验阐述绿化对于环境及人类的重要性,并用数字来表明学校绿地面积的现状。(6)运用图片、文字、宣传画、小报等形式交流对环

38、 境的看法。3、应用目标运用学过的方法和面积公式对怎样测量一块不规则的绿地面积作出决定。【任务】测量校园绿化面积【指导语】与班级中其他 34 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完成相关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组应该:自主选择合适的 测量工具;在测量之前先,讨论一个你们认为比较合理的测量方法;有专人负责记录 量出的数据,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结果;活动结束后你 们小组应 提供一份活动报告,内容包括:测量工具、量得的原始数据、相关的算式、组员的表现、你们有什么收 获、有什么问题。【评价原则】(1)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2)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3)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4)是否积极讨

39、论和表达。【评价细化指标】A 级水平 B 级 水平 C 级水平 D 级水平信息选择在数据收集策略方面渠道多,方法好,效率高。在数据收集策略方面渠道多,效率一般。能在数据收集策略方面提供一定帮助,但效果不明显。作用低下。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关于面积的运算正确,结论简洁、概括,速度较快对面积的运算和结论都正确基本理解了面积,但有少量错误,过程不连贯运算中有大量错误,反映了对面积的有限理解语言表述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测量过程能表述过程 能表述,但理解不完整,结论不充分没有结论,思考过程不清楚结果 了解绿化面积的 了解绿化面积的 知道如何测量绿化 没有反思反思 概念,知道绿化的重要性。概念,知道绿化对空气

40、的净化作用面积的大致过程,了解绿化面积。 【学生访谈】师:这样的活动你们有喜欢吗?生:喜欢。师:为什么?生 A:这样的活动不但能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 进来,而且 还能让我们碰到更多实际测量中的一些困难。生 B:对 ,通过这样的活动 ,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僻如我们一开始不知如何去测量一些不规则的面积,后来通过我们小组一起研究想出了很多办法,这就是我的收获,所以我很开心。【活动结果分析】1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潜在错误,促进学生 对数学的理解。“区分周长和面 积的单位,理解面积的意义”是本项目的一个目标。在测量的时候,我 们发现学生容易混淆 这两个数学概念在实际情景中的意义。比如,一个学生用软

41、尺量出操场上的弯道米数,再把直跑道的米数加起来,就以为他这样计算出来的就是面积。还有的学生错误地以为,周 长相等就是面积相等,等等。在动手做的时候,学生容易暴露原来不易被发现的、潜在的错误,老 师的及时引导能使学生修正概念,加深对 数学的理解。2问题是让学生知道测量的目的。在测量过程中,学生遭遇了现实场景中的一些问题,比如, 绿地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有很多曲边的,用软尺不行,怎么 办?数学中有解决的 办法:一是割补法,可以是准确图形的割补 ,也可以是近似 图形的割 补;二是数格法(在本项目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3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过程中。“测量学校的 绿化面积” 作 为一项开放性很强的实践操

42、作活 动,不只是提供给学生一次实践经验,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利用学生的知识背景来发展和增强学生对面积的理解, 领会从近似分割到无限细分的数学思想。 【活动总结】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17 页 共 23 页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 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创意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讲, 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这实际上是 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 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 转变为“ 教 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 。通过实践

43、活动,我们发现:在评价指导、活动记录和评价记录几方面都有了较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修改。使得在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评价不够到位,同时对学生在测量技能、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表达与交流、合作与参与、兴趣与信心、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还得作一个评价(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 ,从而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协调发展。就这样,经过反复地观察、反思、修改、实验,找出任务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改和完善,尤其是评价标准和任务的表述,一定要做到清楚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的小范围实施、修改

44、、实施等,多次在实践中检验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像这样,每个实践活动经过多次的实施与修改后,将已形成的任务定稿在年级内予以推广,操作程序与小范围实施时基本相同。在推广与应用中进一步检验表现性任务的信度和效度,并逐渐形成数学学科的表现性任务资源库,供本学科教师共享。目前,我校数学学科已开发出的表现性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小学阶段六个年级,我们希望能在每个年级都开发出有质量的、足够数量的表现性任务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使得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具有持续性和延续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三)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在实践中,我们所获得的表现性评价结果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活动中学

45、生自评和小组内的互评,记录在表中;另一部分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及在活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的质性评价。对这些评价的结果,教师首先利用评价指导课给予学生一个反馈,并与学生一起制定今后的改进措施;其次,一个学期结束时,教师利用学生幸福成长站点报告或家校通平台,给予学生家长一个评语的反馈,引导学生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之外,更全面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如参与态度、合作能力、学习体验、价值观等) 。第七篇 实验成效与思考一、实验成效二年来,在有关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要求进行,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力方面(一)学生的探

46、究素质有了明显提高1、提高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 。我们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兴趣和态度的调查,获得了如下数据(问卷见附件):表 1:学生学习情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题 目 选择内容 实验班(N=103 )对照班(N=110)调测时间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非常喜欢 12 32 15 13喜欢 30 59 33 36一般 46 10 44 42你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看法不喜欢 15 2 18 19可开动脑筋 65 32有用 98 21老师讲得好 64 26可以主动探究 87 18经常获得鼓励 95 15数学实践活动课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可以获得成功没有进行前测 82没有进行前测

47、8有 102 25没有 1 24你觉得对你在学习上有帮助吗?不知道 0 61绍兴市 2008 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第 19 页 共 23 页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实验班重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活动环境,重视数学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大部分学在活动中有了成功的体验,所以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现状的满意度。2、发展了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敢于探究” 。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是探究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中,我们始终把是否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作为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重

48、要目标。在实验即将结束时,由一位教师以同样的教学流程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我们通过数学综合实践课堂观察和学生谈话获得了以下数据:表 2: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的对比统计:项目提出问题的次数探究发现的次数合作交流的次数解决问题的次数实验班(N=34) 6 5 3 5对照班(N=38) 0.5 1 0.5 2Z 4.34 3.28 1.64 2.75注:以上数据系学生在一堂课上的平均有效次数。从表 2 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发现意识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要明显优于对照班,这得益于实验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合于他们的教育”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3、

49、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善于探究”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猜测验证,这是探究素质的核心要素。在实验中我们确定衡量处理信息能力的几个指标:发现问题的能力、验证评价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并对这几个指标进行测试。测试表明:实验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验证评价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要强于对照班。这说明,本实验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方面是成功的。(二)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实践二年的过程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实验班无论在数学学习兴趣上还是在作业完成质量、学校小型竞赛活动中的获奖比例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表 3:二 OO 九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学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表:实验班 对照班你的数学成绩好吗 好 94% 一般 3% 不理想 3% 好 75% 一般 18% 不理想 7%你经常自己找数学思维题做吗经常 23% 较少 48% 不会 29% 经常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