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夔的音乐创作姜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姜夔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姜夔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其代表曲有扬州慢 、 杏花天影 、 疏影 、暗香等,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白石道人歌曲是历史上注明作者的珍谱,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 ,其中有 10 首祀神曲越九歌 、1 首琴歌古怨、17 首词体歌曲(又称“
2、曲子词” ,这些“曲子词”又分为两首填词的古曲醉吟商胡渭州和霓裳中序第一 ) 、一首王梅令 (这是诗人为范成大所写曲调填词) 、14 首姜夔自己写的“自度曲” 。他突破了词牌前后两段完全一致的套路,使乐曲的发展更为自由,在每首“自度曲”前,他都写有小序说明该曲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的还介绍了演奏手法。姜夔能娴熟地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使曲调显得清越秀丽,这与他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典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杨万里称其有“裁云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 。自唐末战祸四起,经过近半个世纪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宫廷雅乐大受挫伤,大部分的宫廷音乐、乐人流入民间。自商周以来规模盛大、气势恢弘、象征着皇权政治与王朝文化的宫廷音乐,到了宋朝则开始让位于正在崛起的民间音乐艺术。为改进宋时较混乱的音乐生活局面,姜夔曾写大乐议献给朝廷,希望复兴宫廷音乐,但未受重用。 大乐议代表宋代民间音乐艺术最高成就,更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了解当时音乐状况的可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