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级施工技术交底JZ-04-表 02- 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土石方工程 填写: 年 月 日分部工程名称: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1 工程概况为获得适合本标段的最佳路基施工方案,我标段选定YK102+020YK102+120(ZK102+010.946ZK102+111.020)共长 100 米路段作为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段位于隧道终点和蒲峰式分离桥之间,原土质主要为残积砂质粘性土。该段为整体式路基,均处于填方段,填方高度在 7.2m14.5m 之间。该段路基上层填土、下层填石,土石分界线为左侧第三阶边坡开始位置,填石方量约为13798.5m3。2 试验段施工目的在进行填石路基施工之
2、前,通过填筑试验路段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找出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由此提出标准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高、进度快、经济效益显著,其主要目的为:确定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孔隙率标准及最大压实度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3 施工组织计划3.1 施工计划试验段施工计划起讫时间:2011 年 5 月 6 日2011 年 5 月 26 日,以生产管理部提供时间为准。(见附页)审 批 人: 年 月 日交 底 人: 年 月 日接受任务负责人: 年 月 日3.2 施工准备3.2.1 技术准备路基试验段石料来源于 K101+760K101+880 段
3、挖方。试验室对该挖方段石料做抗压强度试验,对试验段原地表土作标准击实试验,取得原地表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CBR 值、塑、液限、颗粒分析等数据。填石路基的石料强度不小于 30MPa、路堤石料粒径不大于 50cm、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 2/3、不均匀系数为 1520。路床底面以下 40cm 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 15cm,路床填料粒径小于 10cm。按此要求,提前准备试验段填料。测量全套资料准备齐全(采用导线点测量记录、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横断复测资料),以方便及时记录。3.2.2 现场准备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并责任到人,强调各岗位职责做好,试验段的协调工作,见表 3.2.2-
4、1 试验段管理人员配备表;做好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性能检测,确保满足施工需要,见表 3.2.2-2 试验段机械及设备一览表;已打通通往试验段的施工便道,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施工前设置临时排水设施,保证试验段作业区内地表无积水。压实度:原地表以灌砂法进行检测,填筑石方以沉降差法(在石方填筑质量监控中详述)及碾压遍数控制。表 3.2.2-1 试验段管理人员配备表序 号 项 目 项目负责人1 生产负责人 李满兴2 技术员 李大伟3 质检员 陈美磊4 试验员 董斌超5 测量员 韩小季6 安全员 杨继卫表 3.2.2-2 试验段机械及设备一览表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21 推土机 160
5、型 12 装载机 50 型 13 压路机 20 吨(振动) 14 平地机 180 型 15 自卸车 21 方 56 挖掘机 日立 DX220 1表 3.2.2-3 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1 全站仪 莱卡 TC802 1 平面测量2 水准仪 天宝 DINI 电子 1 高程测量3 50m 钢卷尺 1 测量路基宽度4 3m 直尺 4 平整度4 施工方案路基试验段施工严格按方案所阐述的工艺工序进行,施工工艺详见图4.1-1 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试验段作业面平整施工放样运输和摊铺石方路基压实路基检测工艺分析总结图 4.1-1 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4.1 测量放样
6、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测量试验段作业面的地面标高,记录原地表横断面数据。以全站仪放样出路基的左、右界桩,用以控制路基清表范围。 4.2 清表、平整作业面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之外,并妥善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取土坑原地表层腐殖土、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予以清除。4.3 地基处理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用推土机平整作业面,振动压路机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于机械作业不彻底的地方(包括树根及腐质土)或清除表土后含水量仍较大的局部地方用挖机结合人工挖除,用自卸车运到路基外驻地监理工程师指定处堆放并用指定
7、材料进行换填,最后将表面按填筑要求进行整平与压实。压实后仍不合要求的,再重新进行换填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以试验检测为准)。压实度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压实度不小于 90%。当地面横坡为 1:51:2.5 且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后再挖台阶,台阶宽度2.5m,阶面向内倾斜 4%,高度比1/2b。当台阶宽度2.5m,用 M7.5 砂浆片石做人工台阶,以使台阶宽度2.5m。4.4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4.4.1 测量放样地基压实后,用全站仪放出路基填方边线,每隔 40m 在边线上钉一个木桩,并在木桩端部标一个小钉,以准确控制好道路的边线,并用水准仪在边桩上测出控制标高,并用红线作出标记,并以此
8、作为控制桩控制上料的宽度和厚度。100m 范围内取 4 个断面,每个断面根据实际填石的宽度设点,点数不少于3 个,原则上点距 5m,并记录各点摊料前标高 H0。4.4.2 摊铺、整平选用合格的填料用自卸车运至现场,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上料,推土机进行推平,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沿线路纵向方向保持整体式路基线路中心高,两边低的原则,设置向外 2%横坡。填料松铺筑厚度采用 40cm、45cm、50cm 三层进行铺筑试验,粒径大于50cm 的剔除或现场粉碎,使粒径不大于层厚的 2/3。填石路堤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码砌厚度 ZK102+020ZK102+120 左侧
9、第 2 阶 H=7.2m,码砌厚4度 1.5m,ZK102+020ZK102+120 左侧第 3 阶 H=0.9m,码砌厚度 1.0m。整平以后测量各点摊铺后标高 H1,以检测各点松铺厚度。4.4.3 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按照“先边缘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进行。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先外后内,由弱振至强振,由外向内、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作业时,行间(横向)重叠半幅轮迹,碾压区段间(纵向)重叠 1.01.5m 以上,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一般碾压遍数为静压 1 遍,弱振 1 遍(1km/h2km/h),强振 2 遍(2km/h3 km/h),开始测压实
10、标高,然后每强振一遍均测一次压实标高,并做好记录,直至每个点的沉降差均达到要求。4.4.4 检测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采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当采用孔隙率为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有困难时,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也可以用压实沉降差法进行控制。孔隙率:首先检测填料的综合密度,现场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测出填料的压实度,1-压实度值即为该压实填料的孔隙率。孔隙率要求见表 5-1 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压实沉降差:测量人员在线外架设水准仪,每 40m 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 59 个点,并用石灰线准确打出该点的所在位置,测其高程,并做好记录,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强振,行走速度不超过 4km/h) ,压实后再
11、重测一下原来点的高程,当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各点在振动前后的沉降差平均值不大于 5mm,标准差不大于 3mm 时即为合格。我标段填石路基试验段采用孔隙率测定压实质量有困难,采用压实沉降差法。4.5 注意事项石质填料装运时,尽量使填料混合均匀,避免大粒径填料集中装运。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填石路基外侧两料范围采用人工码砌。用装载机摊平,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摊铺厚度不大于 50cm,填石摊平后应及时测出填石标高。碾压时先压两侧后压中间,压实路线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应及时的记录压路机行驶速度及遍数。压路机碾压速度不
12、得大于4km/h,且行驶时每幅轮迹必须重叠不小于 0.5m。碾压合格后及时测出碾压后的标高。试验段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成果总结上报监理,以便指导大面积填筑施工。5 现场实测项目石质路基外观质量标准: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称截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表 5-1 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石质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 压实干重度 (kN/m 3) 孔隙率 (%)上路堤 80150 400 小于层厚的 2/3 由试验确定 23硬质石料下路堤 15 600 小于层厚的 2/3 由试验确定 25上路堤
13、80150 400 小于层厚的 2/3 由试验确定 22中硬石料下路堤 15 500 小于层厚的 2/3 由试验确定 24上路堤 80150 3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0软质石料下路堤 15 4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2表 5-2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标准规定值或允许偏差项次 检查项目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符合试验路确定的施工工艺 施工记录1 压实度沉降差试验路确定的施工工艺 水准仪:每 40m 检测一个断面,每隔断面检测 59 点2 纵断高程(mm) +10,-2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3 弯沉 不大于设计值(1.164) 经纬仪:每 200m 测 4
14、点,4 中线偏差(mm) 50弯道加 HY、YH 两点5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米尺:每 200m 测 4 处66 平整度(mm) 20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10 尺7 横坡(%) 0.3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坡度 不陡于设计值8 边坡平顺度 符合设计要求每 200m 抽查 4 处6 试验成果整理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各系数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碾压遍数。对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填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审查批准。 附表:每层松铺厚度铺筑施工数据记录表:碾压第 4 遍(强振第 2 遍) 碾压第 5 遍(强振第 3 遍) 位置 松铺前 标高 松铺后 标高 压实标高 沉降差 平均差 标准差压实标高 沉降差 平均差 标准差 断面 桩号 测点 H0 H1 H2 H=H 1-H2 h H3 H=H 1-H2 h A1 A2 A3 断面A A4 B1 B2 B3 断面B B4 C1 C2 C3 断面C C4 D1 D2 断面D D3 D4 备注 h=(H 1+H 2+H 3+H i+)/I =注:松铺系数由最后一组沉降差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计算。iH-h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