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论文旅游经济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有关景区门票涨价问题思考与对策【摘 要】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众多学者关注。以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关注点,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导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门票价格 提价策略引言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是 20 世纪末中国旅游业升温之后的一大特点。2004 年底,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 “涟漪效应”使得全国各知名景点门票价格一再上调。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旺季每票由 130 元涨至200 元(2005 年) ,2010 年再由 2
2、00 元调至 230 元;淡季每票由 85元调至 120 元(2005 年),2010 年由 120 元调至 150 元。具有“传统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短短几年内门票价格从最初的 30 元分次涨至 48 元、50 元、60 元、68 元,目前为 100 元。对于景区门票涨价,社会争论较大,专家学者和社会舆论普遍持反对态度。笔者审视旅游景区门票涨价风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一、对景区门票涨价问题的不同观点1. 社会上普遍存在反对观点近几年来,景区门票价格持续上涨,有些学者提出这样一些看法:(1)景区门票涨价剥夺了部分旅游消费者旅游权利,违背公平原则。一部分人参观游览的机会被剥夺了,旅游成了“
3、富人的特权” ,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和不和谐。(2)门票涨价影响到竞争力,过高的门票价格直接导致景区旅游成本增加,使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线路竞争时处于劣势。(3)景区门票涨价并未真正达到控制游客容量的目的。旅游者很大一部分来自外地,景区门票只占旅游花费的很小比例,景区门票价格波动对总体消费影响不大。旅游者一般不会因此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游览。(4)旅游消费的交叉效应。景区门票涨价可能会减少旅游者的其他消费,门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消费交叉效应显然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审视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资源的共享性使得当前使用者具有过度利用资源的激励。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不考
4、虑旅游环境生态承载力的限制,只考虑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以价格的低定位招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使得旅游人数无限制地增加,旅游区绿地植被更多侵占,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超出了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纳能力,致使旅游资源退化。当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下降乃至不复存在的时候,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复存在了。笔者认为,这样分析,景区门票价格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旅游资源确实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每个居民都有享受自然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理论中,不仅强调本代人的公平,也要求实现代际公平,即代际间的纵向公平。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就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和环境。二
5、、景区门票提价的理论基础旅游资源属国家所有,并不排斥任何人的使用。然而由于旅游条件欠缺、旅游资源不足或容量不够等多种因素制约,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旅游经历。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建立门票调整机制,使旅游资源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特定的排他性。鉴于现行的门票机制,设置门票机制及门票涨价的理论依据有:1旅游资源有价利用论。环境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是有效用的。由于旅游资源不可能脱离环境资源而独立存在,因而旅游资源同样具有价值。承认旅游资源有价值,就可以把旅游资源纳入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价格运营和调节,达到对环境资源的最佳分配和利用。而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旅游者或旅游企业免费使用或低价使
6、用,如一些世界遗产类的景区,基于其景观的独特性、稀缺性、唯一性等,原有价格并不能体现其世界遗产价值,这说明建立景区门票价格机制非常有必要。2资源产品非公共物品论。尽管人人有享受自然的权利,但旅游资源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却不是公共物品,因为它在消费上是竞争的,利益上是排它的。第一,当游人的数量超过景区的旅游容量时,游人就会成为彼此的障碍,影响旅游效用。第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若其耗费量大于再生量,即使是可再生旅游资源,也是“用一点,少一点” ,最终耗竭。因此在当代之间和当代与后代之间,消费上必然都是竞争的,利益上必然都是排它的。3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旅游是一种享受性的生活需要,不是人们的一种生
7、活必需品。传统研究表明,旅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总是大于 1,即旅游需求受价格影响变动较大。以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多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能被游客接受的替代品较少。从目前旅游景区门票调整的情况来看,大凡都是一些世界遗产地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些景区的价格弹性小,具有价格刚性的特点,涨价空间相当大。三、旅游景区门票提价的不同影响效应从杭州西湖景区取消门票收费和秦皇岛全面下调门票价格的事例来看,对旅游风景区的门票收入有很大影响,但相应带来的游客增加和逗留时间延长,却使同一城市内的餐饮、旅馆、零售等整体行业均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政府也能够由此获取更多的财政收益。对于游客来说,取消景区门票对他们是一
8、种吸引力,不知不觉中会用省下来的钱在景区消费。从这可看出,这两个地区的旅游管理者认识到旅游风景区所具有的社会公共产品性质,在门票管理上趋向了淡化。周庄成为传统水乡游的首选,周庄在短短几年内其门票价格一再飙升,从最开始的 30 元、48 元、50 元、60 元、68 元,到 2004年 9 月周庄正式将门票价格调至 100 元。但从 2005 年 3 月初起,北京各大旅行社在走江南水乡游的时候不再推介周庄一地,取而代之的是其周边的几大水乡。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的周庄已经被各地旅行社彻底“打入冷宫” ,北京市场前往周庄的游客已大幅缩减。泰山与峨眉山都是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时间久远,一直以来
9、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提价前后情况比较如下:表中数据表明:根据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EP=(Q/P)(P/Q),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836387-783309/100-80)(80/836387)=0.25。此数值说明,提高泰山的门票价格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泰山旅游人数。如表 2 所示:在 1999 年至 2003 年的 4 年间,峨眉山景区门票进行了 3 次提价。而在提价后,相应的客流量并没有下降,由此可见游客对该景区票价的提升并不是太敏感。循此思路,泰山、峨眉山景区均以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一直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具有非替代性。正是由于景点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景点在近年来一直跟随着
10、GDP 发展水平对票价进行相应的提升。类似周庄旅游景区,由于其商业色彩较浓,易被其他周围水乡替代,因而门票提价对其客流量影响较大。门票价格是游客或旅行社成本核算的重要因素,周庄门票价格提升确实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而对于发展相对成熟,具有独特旅游资源、享有盛誉的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门票提价是合理的。旅游门票的提价不仅不会影响到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旅游总收入甚至还会有所提升。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旅游门票提价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公共旅游资源,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种资源,国际上存在着降低世遗景点门票、甚至免费开放的趋势。这种作法实现了当代人的社会福利,但造成的旅游资源质量下降却剥夺了后代人的旅
11、游权利。笔者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对于大多数的旅游目的地,旅游门票价格应适度提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弱替代性,使得旅游资源尤其是世界遗产级的旅游资源必然面对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之间的选择。当前,旅游消费是一种生活奢侈品,而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了旅游资源的退化,因而在讲求公平原则时,应把代际公平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要求树立资源有偿使用的价值观念,以促进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景区提价实现了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门票价格的确定应依据以下三个成本因素:一是资源使用者将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时的边际生产成本;二是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费即边际使用成本;三是在使用旅游资源过
12、程中资源破坏及环境污染给人类所造成的损失而应该支付的费用。传统的门票定价策略中,只单一地考虑资源开发者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忽视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上述意义下的景区门票价格提升不仅在于重视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而且把旅游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外部性”转化成了“内在化” 。2. 弥补景区资源保护经费不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保护资源的能力有限,单靠政府财政扶持很难做到完善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门票收入可以弥补经费不足,门票收入往往都是旅游风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风景区资源保护、旅游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依托,适度提高门票价格是筹集保护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3. 提价符合代际公平理论的要求尽管一部分旅
13、游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目前的耗费量超过资源的再生量,可再生旅游资源的总量也将下降。九寨沟珍稀物种的减少、生态系统的退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总量的下降,迫使个人和社会进行选择,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我们只考虑当代人需求的满足,不考虑到旅游资源可供后代人使用这个机会成本,以至于将变小的成本(不包含机会成本)和收益对比,会造成当代人过度消耗旅游资源,使可供后代人使用的资源数量减少,这明显违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代际公平原则。五、结论笔者结合中国国情,认为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提升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旅游景区提价策略:(1)具有公益性质的景点景区应当为社会所有人共享。这些景区的旅游活
14、动一般不会引起资源破坏,国家有能力为这些景区提供管理费用和保护经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这种风景区应逐年趋向免费开放。(2)资源依托型旅游景区。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是那些自然形成的景观以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等。旅游景点只有注重对其资源价值的完全保护,才可以获得长期效益。为了保证当前必要的营业收入,应该允许这些单位保持相对高的垄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过大的游客数量,从而防止旅游景点拥挤所造成的资源破坏性使用。(3)资源脱离型旅游景区。只要景区的投资符合市场旅游总体的发展规划,就应该完全由市场自身来调节它们的生存,按照市场准则进行定价。【参考文献】1 曲福田.资源经济学M. 北京:中国农业
15、出版社,2001.2 刘天齐.环境经济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 余永定.西方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 马波.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引论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 左玉辉.环境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李雪峰.旅游区资源过度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途径探究J.旅游学刊, 2002(5).7 陈辉 .生态旅游及其定价方法J. 旅游科学,2003(3).8 黎洁 .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与旅游业环境经济政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2(2).9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0 刘肖梅.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旅游门票提价问题探讨J .特区经济,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