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中 央 电 化 教 育 馆全 国 教 育 技 术 研 究 规 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教 育 信 息 技 术 课 题 名 称 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赵 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 镇 江 市 实 验 小 学 填 表 日 期 2006.2 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中央电化教育 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课题。本人 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申请审 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 证没有知识产权
2、争议。同意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 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中央电化教育 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 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及相关实施细则的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 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 观点
3、、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守学术道德。在研究过程中,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成果发表时,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在成果分享时, 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 贡献均在成果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在成果署名 时,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挂名。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规划课题声誉,不以 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循科研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
4、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 变更,向中央 电化教育 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7明确课题研究的性质。遵守研究成果先鉴定后发表的要求。发表时在成果文本封面显著位置标明“中央 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层级应与课题通知书相一致。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 问题的研究成果,经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 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
5、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或主要承担者,本人完全了解中央 电化教育 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 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 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申请人(签章):
6、 年 月 日填 表 说 明一、请按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以计算机文本格式,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二、本表报送一式六份,其中一份原件,五份复印件。请用 A4 复印纸,于左 侧装订成册。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 ”活页,每份单独装订,报送一式五份。三、封面右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需要填写,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申请人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四、本表所附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 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7、)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机构(部门)或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六、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诺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上报。七、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北京 复兴门内大街 160 号 016 信箱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010) (010)。传真电话:(010)电子邮件:网 址: http:/(中央电化教育馆)数 据 表 填 写 注 意 事 项课题名称 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 过 40 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课题类别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 1 项。例如: A重点 课题 重点课题
8、B.青年课题 C.一般课题学科分类 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填写: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 1 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担任导师 系指申请人本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情况,请选项填写,限报 1 项。例如: A博士生导师 A.博士生导师 B.硕士生导师 C.未担任导师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 1 项。 例如: A北京市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E.河北省 F.山西省 G.内蒙古自治区 H.辽宁省 I.吉林省 J.黑龙江省 K.江苏省 L
9、.浙江省 M.安徽省 N.福建省 O.江西省 P.山 东省 Q.河南省 R.湖北省 S.广东省 T.湖南省 U.海南省 V.广西壮族自治区 W.四川省 X.贵州省 Y.云南省 Z.西藏自治区 1.陕西省 2.甘肃省 3.青海省 4.宁夏回族自治区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属系统 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请选项填写,限填写 1 项。例如: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B.其他高等院校 C.教育部直属单位 D.其他科研机构 E.中小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幼儿园等) F.军事机关及院校 G.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H.其他联系电话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主要参加者
10、 必须真实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不参加本 课题研究工作的单位领导、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 务等人员。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 终研究成果形式。 请选项填写,最多限 选报 3 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 例如: A专著 D研究报告 A.专著 B.译著 C.论文集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一、数据表1网 络 环 境 下 建 构 个 性 化 学 习 平 台 , 促 进课题名称 主 发 展 的 研 究关键词网 络 个 性 化 自 主 性 学 习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教育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B 应用研究负责人姓名 赵军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
11、67 年 8 月 4 日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职务 中学高级 研究专长 信息技术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担任导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江苏省 所属系统 E 小学工作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东路 25 号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区号) 0511 (单位) (家庭) (手机)身份证号 4242姓 名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崔旗兵 1973.12 小学高级教师 信息技术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蔡亮 1975.10 小学高级教师 信息技术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霍超 1978.10 小学一级教师 信息技术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
12、学张韦 1983.11 小学一级教师 综合实践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林璐 1977.8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本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刘甜 1982.12 小学一级教师 语文教学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郜晔文 1981.12 小学一级教师 综合实践 本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张明宏 1970.11 小学高级教师 数学教学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徐微 1977.11 小学高级教师 数学教学 本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庄玲 1979.12 小学一级教师 数学教学 专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周敏 1981. 3 小学一级教师 综合实践 本科 镇江市实验小学主要参加者蔣希慧 1984.6 小学二级教师 综合实践 专科 镇江市
13、实验小学预期最终成果 C 论文集 D 研究报告 G 专题网站 预计完成 时间 2008 年 12 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 时间课件圆的周长 张明宏 二等奖 光明日报社省教育学会 04.7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张明宏 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 04.9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 张 韦 发表 镇江教育 05.5浅谈多媒体技术使用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张明宏 二等奖 中央教科所 04.7合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刘 甜 二等奖 中央教科所 04.7利用网络优势 构建德育平台 霍 超 一等奖 省教育学会 05.4信息
14、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崔旗兵 二等奖 中央教科所 04.7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刘 甜 三等奖 中央教科所 04.6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九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 准 单 位 完成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性学习模式 省级课题 2000.3 省电教馆 已结题小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 省级立项 1998.10 省规划办 已结题小学生利他品质的培养研究 省级课题 2001.9 省少工委 省教科研成果 一等奖2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5、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 3000 字内)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国家教育部及时做出决定:从 2001 年起用 5 到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第四媒体”存在的电脑和网络,已演绎成信息时代的主角,一个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习化社会正朝人类走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成为不少学校研究的重点内容。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省电教实验学校,教学设施一流,每个班级均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并通过教育信息网接入 Internet。目前学校正着手建设
16、数字化校园,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如果研究取得进展,不仅可以为我校师生服务,更可将我校乃至全区的优质资源进行辐射,并逐步向社会开放,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构建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传递信息、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协作争鸣、张扬个性。个性化学习平台包括资源库建设系统、教师备课系统、自主学习系统。在个性化学习系统中分有登录模块、知识呈现模块、资源集成模块、学习工具模块、在线测试与在线作业模块、实时自由讨论区和专题讨论区模
17、块、学习过程记录、查询模块。整个平台结构管理如下图所示。2.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个性化学习平台下校本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所有因素中,人是关键的因素,教师是关键的因素, “受教育者须先受教育。 ” 培训内容:1更新观念,树立锐意改革的理念。2调整和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及技能。如熟练操练计算机,熟练运用网络,制作网页,简单课件制作等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以此来正确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培训措施:1集体备课电子化2业务学习论坛化3教学研
18、究微格化4教师培训的网络化二、个性化学习平台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拓展教学内容,扩大课程选择,调整课时设置,丰富教学资源。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主要模式。演示、讲授形探究模式。通过媒体的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完全自主探究练习课模式。课中教师完全放手,以学生独立上机探索为主,在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练习进行巩固,延伸性练习达到知识的掌握及技能的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质疑、查询新授课模式。“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年段或知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查询进行解疑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及
19、能力的培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解答”和“教师信箱”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教学基本流程:登录登录类似于学籍管理系统。主要是提供给学习者、教师一个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的功能。在这个模块中系统为登录的用户注册并自动给出账号,对于登录过的用户,当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进行身份确认,根据身份的类型转入相应的界面。知识呈现主要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其中有电子课文、电子教案、学习指导。 “电子课文”就是课本中的教材内容用 Web 方式呈现,更不同的是可以链接一些学习资料,将课文立体式化。例如课文中提到牛顿,可以将“牛顿”链接到介绍牛顿的相关视频介绍或文字介绍。“电子教案”就是教师的电子
20、备课,提供给学习过程中的参考。 “学习指导”主要是列出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重点、难点问题,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搜索资源学生学习仅靠当前课程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该资源主要来自于资源库系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有选择的将资源库中的资源链接过来,使学生获得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资源形式是多样的,有视频录像(如演示实验,日常生活现象,历史资料,科学技术等)、动画课件、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相关网站推荐、课后练习。学生依据所需点击,进行浏览,补充资料,解决疑难。提供帮助根据学科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工具,如各种词典、计算器、搜索引擎等。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 线 考 试
21、 主 要 提 供 学 习 者 自 我 测 试 的 机 会 , 和 教 师 对 其 学 习 情 况 的 较 全 面 、 综 合 掌 握 的 机会 。 在 线 作 业 可 以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期 间 进 行 学 习 的 强 化 , 通 过 FTP 上 传 , 供 教 师 批 阅 , 反 馈 矫 正 。实时自由讨论和专题讨论学习平台设置自由的讨论区和专题讨论区,为学习者的学习交流、协作创造了条件。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可进入自由讨论区就知识本身或相关的话题的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进入专题讨论区用留言的方式向教师提问,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根据
22、学生在学习者的反馈中或在作业中发现比较有代表性问题,或对这门学科中带前瞻性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学习过程记录、查询对于每个登录的用户,可以记录他学习的状态,也是自己的学习笔记。比如学过的内容、作业情况、学习中学生的书签、讨论中的发言情况等等。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获取自己学习效果的外部参照反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3培养良好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a.时间上的开放任何时间都可以打开计算机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学习。b.地域上的开放不管距离远近,只要访问个性化学习平台,都可以进行学习。c.内容上的开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习者各采所需,兼顾兴趣。d.交流方
23、式开放可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上班级网站、教师主页等渠道随时与教师和学习伙伴(同学、好友、家长)进行信息交流。 (询问或回答问题,布置或传送作业等,实现双向交流,及时反馈。 )培养开放式的学习方法。a.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可带着学生利用学习平台资源库或因特网上进行探究学习,如探访校园小新闻网页、小档案、小秘密、小影集、小天地、聊天室、小日历、谈心室、游艺宫等网页。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搜寻、加工能力。b.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空余时间,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个性化学习平台提供链接的网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展自主
24、学习。如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体会尝试电脑绘画;可以在“小荷尖尖”上随时发表自己的作品;可以建立个人网页;可以给同学、老师、家长写信;也可以在网学音乐、听音乐、甚至玩游戏;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寻秘探宝;可以进行网上擂台赛等等。研究步骤安排如下:2006.2-2006.7 组织申报、确定课题实施方案、研究专题网站栏目、建立专题网站2006.9-2007.7 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充实资源2007.9-2008.7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 “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2008.9-2008.12 总结成果、进行结题申报3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25、限填 20 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性学习模式结题省级课题小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省级课题小学生利他品质的培养研究 获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传递文明的纸获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获省级电教课评比二等奖二、 主要参考文献:江苏教育技术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课题负责人是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镇江市实验小
26、学校长,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多次担任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主持人,其所主持的课题在省、市、区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年轻,充满活力,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均从事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其中,近半数为小学高级教师,一人为市网管中心组主要成员,两名为“区骨干教师” ,三人为学校语、数、综合学科的教研组长。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我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中,累计已投入资金约计 300 多万。2001 年我校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 2001 年 8 月,在已有机房基础上,自己升级改建 1 机房,达标配 30 台学生机加 1 台教师机,CPU、硬盘达考试用机要求,2003 年 8 月又
27、新装 50 人标配机房和 1 个电子阅览室,基本符合学校班级用机的需求,另外每个机房都配备了硬盘保护卡、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现每班均配置了多媒体实物投影平台,每个办公室都能上互联网,2 个机房也都接入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极大方便了教师的办公和学生的学习,2004 年被评为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2005 年获市“十佳”校园网站。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软件建设,先后组织了现代教育技术、自助建站系统的培训。目前在岗教师都已获得现代教育技术合格证书。一至六年级均开设了微机课,学生有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学校领导勇于创新,在学校教科
28、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本课题将至少投入经费 5万元,预计 2 年时间完成课题研究。4六、预期研究成果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106 年 2 月-06 年 7 月组织申报、确定课题实施方案、研究专题网站栏目、建立专题网站申报书实施方案网站崔旗兵206 年 9 月-07 年 7 月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充实资源软件平台电子教案资源库蔡亮张韦307 年 9 月-08 年 7 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案例集 徐微刘甜408 年 9 月-08 年 12
29、 月“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崔旗兵年 月-年 月年 月-年 月年 月-年 月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3 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106 年 9 月-07 年 2 月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充实资源软件平台电子教案资源库蔡亮张韦208 年 9 月-08 年 12 月“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崔旗兵35 七、推荐人意见不 具 有 小 学 高 级 职 称 、 中 学 高 级 职 称 或 其 他 高 级 专 业 职 务 ( 称 ) 的
30、 申 请 人 , 须 由 两 名 具有 副 高 级 及 以 上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的 专 家 推 荐 。 推 荐 人 须 如 实 介 绍 课 题 负 责 人 的 科 研 态 度 、 专 业水 平 、 科 研 能 力 和 科 研 条 件 , 并 说 明 该 课 题 取 得 预 期 成 果 的 可 能 性 。推荐意见:第一推荐人: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亲笔签名:推荐意见:第二推荐人: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亲笔签名:6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本 单 位 完全了解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31、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证明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该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该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公 章):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九、省级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本 单 位 完全了解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证明课题申报的真实性,认可课题申报人及其所在单位的申报资格,同意上报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 章):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7十、评审组评审意见主
32、审专家意见 主审专家签名:年 月 日评审组人数 实到人数 表决结果赞成票 反对票 弃权票评审组建议立项意见1、评审组建议本课题立项的原因(1) 理论价值:(2) 实践意义:2、评审组对本课题研究的改进建议(3) 课题名称:(4) 研究内容:(5) 课题组织:(6) 研究方法:(7) 研究经费:(8) 研究成果:(9) 其他评审组长签名:年 月 日8评审未通过主要原因1、活页评审未通过;2、投票表决未通过,主要存在问题(可多项选择,在选项处画勾)(1) 选题问题;(2) 课题设计问题;(3) 研究内容问题;(4) 研究方法问题;(5) 课题组织问题;(6) 经费资助问题;(7) 研究成果问题;(
33、8) 其他评审组长签名:年 月 日 9十一、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意见(公 章)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11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 3000 字内)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国家教育部及时做出决定:从 2001 年起用 5 到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
34、“第四媒体”存在的电脑和网络,已演绎成信息时代的主角,一个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习化社会正朝人类走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成为不少学校研究的重点内容。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省电教实验学校,教学设施一流,每个班级均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并通过教育信息网接入 Internet。目前学校正着手建设数字化校园,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如果研究取得进展,不仅可以为我校师生服务,更可将我校乃至全区的优质资源进行辐射,并逐步向社会开放,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构建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学有别
35、于传统教学,传递信息、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协作争鸣、张扬个性。个性化学习平台包括资源库建设系统、教师备课系统、自主学习系统。在个性化学习系统中分有登录模块、知识呈现模块、资源集成模块、学习工具模块、在线测试与在线作业模块、实时自由讨论区和专题讨论区模块、学习过程记录、查询模块。整个平台结构管理如下图所示。编号2.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二、个性化学习平台下校本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所有因素中,人是关键的因素,教师是关键的因素, “受教育者须先受教育
36、。” 培训内容:1更新观念,树立锐意改革的理念。2调整和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及技能。如熟练操练计算机,熟练运用网络,制作网页,简单课件制作等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以此来正确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培训措施:1集体备课电子化2业务学习论坛化3教学研究微格化4教师培训的网络化二、个性化学习平台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拓展教学内容,扩大课程选择,调整课时设置,丰富教学资源。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主要模式。演示、讲授形探究模式。通过媒体的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完全自主探究练习课模式。课中教师完
37、全放手,以学生独立上机探索为主,在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练习进行巩固,延伸性练习达到知识的掌握及技能的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质疑、查询新授课模式。“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年段或知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查询进行解疑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解答”和“教师信箱”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教学基本流程:登录登录类似于学籍管理系统。主要是提供给学习者、教师一个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的功能。在这个模块中系统为登录的用户注册并自动给出账号,对于登录过的用户,当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进行身份确认,根
38、据身份的类型转入相应的界面。知识呈现主要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其中有电子课文、电子教案、学习指导。 “电子课文”就是课本中的教材内容用 Web 方式呈现,更不同的是可以链接一些学习资料,将课文立体式化。例如课文中提到牛顿,可以将“牛顿”链接到介绍牛顿的相关视频介绍或文字介绍。 “电子教案”就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提供给学习过程中的参考。 “学习指导”主要是列出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重点、难点问题,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搜索资源活页 1学生学习仅靠当前课程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该资源主要来自于资源库系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有选择的将资源库中的资源链接过来,使学
39、生获得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资源形式是多样的,有视频录像(如演示实验,日常生活现象,历史资料,科学技术等)、动画课件、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相关网站推荐、课后练习。学生依据所需点击,进行浏览,补充资料,解决疑难。提供帮助根据学科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工具,如各种词典、计算器、搜索引擎等。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 线 考 试 主 要 提 供 学 习 者 自 我 测 试 的 机 会 , 和 教 师 对 其 学 习 情 况 的 较 全 面 、 综 合 掌 握 的 机 会 。在 线 作 业 可 以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期 间 进 行 学 习 的 强 化 , 通 过 FTP 上 传 , 供 教 师 批 阅 ,
40、反 馈 矫 正 。实时自由讨论和专题讨论学习平台设置自由的讨论区和专题讨论区,为学习者的学习交流、协作创造了条件。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可进入自由讨论区就知识本身或相关的话题的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进入专题讨论区用留言的方式向教师提问,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者的反馈中或在作业中发现比较有代表性问题,或对这门学科中带前瞻性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学习过程记录、查询对于每个登录的用户,可以记录他学习的状态,也是自己的学习笔记。比如学过的内容、作业情况、学习中学生的书签、讨论中的发言情况等等。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获取自己学习效果的外部参照
41、反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3培养良好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a.时间上的开放任何时间都可以打开计算机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学习。b.地域上的开放不管距离远近,只要访问个性化学习平台,都可以进行学习。c.内容上的开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习者各采所需,兼顾兴趣。d.交流方式开放可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上班级网站、教师主页等渠道随时与教师和学习伙伴(同学、好友、家长)进行信息交流。 (询问或回答问题,布置或传送作业等,实现双向交流,及时反馈。 )培养开放式的学习方法。a.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可带着学生利用学习平台资源库或因特网上进行探究学习,如探访校园小
42、新闻网页、小档案、小秘密、小影集、小天地、聊天室、小日历、谈心室、游艺宫等网页。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搜寻、加工能力。b.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空余时间,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个性化学习平台提供链接的网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如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体会尝试电脑绘画;可以在“小荷尖尖”上随时发表自己的作品;可以建立个人网页;可以给同学、老师、家长写信;也可以在网学音乐、听音乐、甚至玩游戏;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寻秘探宝;可以进行网上擂台赛等等。研究步骤安排如下:2006.2-2006.7 组织申报、确定课题实施方
43、案、研究专题网站栏目、建立专题网站2006.9-2007.7 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充实资源2007.9-2008.7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 “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2008.9-2008.12 总结成果、进行结题申报活页 2活页 1活页 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 20 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性学习模式结题省级课
44、题小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省级课题小学生利他品质的培养研究 获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传递文明的纸获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获省级电教课评比二等奖三、主要参考文献:江苏教育技术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课题负责人是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镇江市实验小学校长,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多次担任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主持人,其所主持的课题在省、市、区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年轻,充满活力,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均从事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其中,近半数为小学高级教师,一人为市网管中心组主要成员,两名为“区骨干教师” ,三人为学校
45、语、数、综合学科的教研组长。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我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中,累计已投入资金约计 300 多万。2001 年我校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 2001 年 8 月,在已有机房基础上,自己升级改建 1 机房,达标配 30 台学生机加 1 台教师机,CPU、硬盘达考试用机要求,2003 年 8 月又新装 50 人标配机房和 1 个电子阅览室,基本符合学校班级用机的需求,另外每个机房都配备了硬盘保护卡、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现每班均配置了多媒体实物投影平台,每个办公室都能上互联网,2 个机房也都接入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极大方便了教师的办公和学生的学习,2004 年被评为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2005 年获市“十佳”校园网站。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软件建设,先后组织了现代教育技术、自助建站系统的培训。目前在岗教师都已获得现代教育技术合格证书。一至六年级均开设了微机课,学生有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学校领导勇于创新,在学校教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本课题将至少投入经费 5 万元,预计 2 年时间完成课题研究。活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