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年11月企业培训师二级真题(有答案)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0861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11月企业培训师二级真题(有答案)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11月企业培训师二级真题(有答案)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11月企业培训师二级真题(有答案)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11月企业培训师二级真题(有答案)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11月企业培训师二级真题(有答案)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讲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26、 ( C)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上P4 (A)态度 (B)法律 (C)道德 (D)规则 27、道德的性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与一定的( BBBB )相适应。上 P4 (A)社会科学发展 (B )社会经济基础 (C)社会科学技术 (D)工业化进程 28、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C ) 。上 P4 (A)崇尚科学 (B)诚实守信 (C )集体主义 (D

2、)为人民服务 29、 ( A )第一次将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概念。上 P21 (A) 劳动法 ( B) 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 (C) 职业教育法(D) 就业促进法 30、2006 年 4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办【2006】15 号)文件中强调,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 ( B ) ,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上 P40 (A)市场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 (B )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 (C )市场是主导,政府是主体 (D )行业,企业是主导,高校是主体 31、

3、( D )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上 P45 (A)技术水平 (B)职业能力 (C)工作能力 (D)职业资格证书32、 ( A )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上 P60 (A)劳动力市场 (B)经济规律 (C)供求变化机制 (D)就业预警机制 33、 ( A )是指由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使一部分产业消失或缩减,导致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失去工作。上 P62 (A)结构性失业 ( B)季节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摩擦性失业 34、 ( A )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上 P67

4、(A)知识经济 (B)农业经济 (C )计划经济 (D )市场经济 35、教育的基本特性是永恒性、历史性和( C ) 。上 P73(A)经济性 ( B)统一性 (C)相对独立性 (D)排他性 36、 ( B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训活动。上 P74 (A)专业培训 (B)素质教育培训 (C)技能培训 (D)岗位培训 37、 ( DDDD )是对新生劳动力和转岗再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上 P77 (A)岗位培训 (B)学徒培训 (C)再就业培训 (D)就业前培训 38、 ( BBBB )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指导和进行人的管理工作,是通过招聘、

5、选拔、培养等管理形式来对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上上上上 P114P114P114P114 (A)岗位培训 (B)人力资源管理 (C)企业质量管理 (D)人员素质测评 39、职业培训师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成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 BBBB )的一种活动。上上上上 P76P76P76P76 (A)劳动者生活的需要 (B )职业岗位的需要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劳动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40、 ( DDDD )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

6、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上上上上 P124P124P124P124 (A )团队作用 (B)团队精神 (C)团队利益 (D )团队建设 41、 ( CCCC )是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感,它是人际交往的天敌。上上上上 P133P133P133P133 (A)偏见心理 (B)猜疑心理 (C)嫉妒心理 (D)自私心理42、 ( AAAA )将生活工作的同类事情提升为典型性、游戏化的活动,让受训者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活动中,在趣味盎然的“玩”中,在潜移默化当中,灵魂深处受到冲击和洗礼,将获得的体验迁移到工作中,行为得到改变。上上上上 P145P145P145

7、P145 (A )拓展训练 (B)讨论法 (C )系统讲授法 (D)案例分析法43、 ( DDDD )强调的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上上上上P165P165P165P165 (A)职业教育 (B )职业能力 (C)职业品质 (D )学习型组织 44、岗位描述工作的( B )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和调查的结果,综合提出岗位职务描述和岗位规范意见,并据此制定岗位描述的相关技术性文件。下 P201 (A)准备 (B)完成 (C)分析 (D)调查45、由于( A )必须涉及到有关工作的实际信息,在设计时应考虑从事岗位工作的经验因素、教育因素、个人特质因素,以及岗位责任

8、等。下 P201 (A)岗位规范 (B)岗位名称 (C)工作环境要求 (D)培训标准 46、岗位分析报告的( A )即按照岗位分析问卷的格式如实填写,按照问卷原有的格式形成报告。下 P210(A)实录法 (B)模拟法 (C)体验法 (D)再加工法47、 ( A )的目的,从培训的角度看,就是更好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P213 (A)岗位职务分析 (B)岗位责任 (C)岗位规范 (D)岗位规范书48、测评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出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而( B )是一个人是否胜任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下 P218 (A)个人风格 (B)能力 (C)动力 (D)行为 49、 ( D )是霍兰德根据其人职匹

9、配理论,编制而成的测验。下 P229 (A)人格因素测验 (B)16PF 测验 (C)能力因素测验 (D)人职匹配测验 50、 ( B )是对经过试验选拔出来的性能优良的题目加以适当的编排,组合成完整的测验。下 P239 (A)测验的设计 (B)测验的合成 (C)测验的试测 (D)测验的分析 51、 ( D )指变量只存在两种变化情况。 248(A)联系变量 (B)间断变量 (C)综合变量 (D)二分变量52、 ( A ) ,包括信息搜集、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开发方案的论证审定等一整套环节。下 P257 (A)培训项目开发 (B)课程的选择 (C)教材的确定 (D)项目

10、的考核53、 ( B )是培训的具体操作运作过程,是将项目开发成果落实在实处的执行力的体现。 263(A)培训目的 (B)培训项目实施 (C )培训需求 (D)培训评估54、 ( C )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271 (A)组织 (B)控制 (C)计划 (D)制度 55、在培训课程目标的要素中, ( C )是指学员达到课程目标所需的设备、材料、操作手册等物质保障。 (A)标准 (B)教学策略 (C)条件 (D)教育评价 56、 ( D )是将课程内容分为依次衔接的三段;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考核。 (A)授课计划 (B)小分段 (C)备课计划 (D)大分段57、培训课程

11、教学大纲一般由( A )和大纲本文两部分组成。 (A)说明部分 (B)项目计划 (C)培训计划 (D)需求分析 58、培训教材的组织开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经费、相关保障条件等各个方面。因此,要遵守( D )原则。 (A)灵活性 (B)统筹计划 (C)先导性 (D)组织性 59、设计开发以听觉为主要传输信息形式的教材,主要有录音教材、 ( A ) 。(A)广播教材 (B)书本教材 (C)图片教材 (D)纸质教材 60、培训教材的系统性体现在教材内容既要相对独立,又要注意( D )的相互联系。 (A)技巧上 (B)方法上 (C)理论与技能 (D)内容间61、 ( D )既有内部各项内

12、容的相对独立性,又是综合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335(A)课程设计 (B)教学大纲要求 (C)教材设计 (D)教学系统设计62、 ( A )应针对企业培训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各种企业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 340(A)企业培训教学活动 (B)企业培训课程设计 (C)企业培训项目开发 (D)企业培训需求预测 63、 ( D )是一堂课的起始和对教学内容的引入,就像序幕或序曲一样,具有启动、提醒、吸引、导向、鼓励及说明主题,明确任务的功能。 347(A)授课计划 ( B)结束语 (C)课程计划 (D)导语 64、企业培训( C )是指保

13、证和满足企业培训教学实施需要的各类工具、材料和技术手段。 339(A)软要素 (B)教学经费 (C)教学设备 (D)教学预算65、 ( D )的任务是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写教学方案。 346(A)教学 (B)上课 (C)授课 (D)备课 66、编写教案的类型一般有三种:文字表达法、表格法和( B ) 。 334(A)演练法 (B)卡片提示法 (C)提问法 (D)角色扮演法 67、 ( B )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独立工作的能力。 350(A)巩固新课 (B)布置课后练习 (C)讲授新课 (D)组织教学 68、培训教学效

14、果的检验和评价包括( D )方面的内容。 351(A)书面测试和书面报告 (B )业务日志和面谈 (C )实际操作和上司审查 (D)效果测定和业务评价69、 ( A )是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种应用软件。 427(A)计算机多媒体教材 (B )案例法教材 (C)角色扮演法教材 (D)讲授法教材 70、一般来说,软件系统开发应该包括:技术技能、团队合作和( C )三个因素。 435(A)计划落实 (B)项目选择 (C)方法过程 (D)人员要求 71、建设( D )是共享优质资源、降低培训成本的重要手段。 453(A)学习环境 (B)专题课件 (C)系列课件 (D)远程教育网络 7

15、2、 ( D )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443(A)激光技术 (B)扫描技术 (C)打印技术 (D)虚拟现实技术 73、网上答疑讨论是以( A )或开辟分类讨论区的形式,实现学员与培训者、学员与学员之间网上答疑讨论功能。 454(A)电子邮件 (B)多媒体教材 (C)考试评测 (D)作业管理 74、广义的( C )泛指所有远距离培训,既包括正规培训,也包括非正规培训。454 (A)企业培训 (B)学校教育 (C)远程培训 (D)社会教育 75、 ( B )是回答为什么要评估、谁来评估、在什么时候评估这一问

16、题的。375 (A)评估目的 (B)评估标准 (C)评估形式 (D)培训评估的考核76、 ( B )是对培训质量、培训工作要求的具体规定,是衡量整个培训工作的尺度。下下 P381 (A)培训评估的计划 (B )培训评估的标准 (C )培训评估的实施 (D)培训评估的考核77、 ( B )是从开展职业培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这一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下 P384 (A)效益指标 (B)素质指标 (C)效能指标 (D)职责指标 78、培训评估的一般步骤分为预评估和( C ) 。下 P393 (A)初级评估 (B)终极评估 (C)再评估 (D)自我评估79、 ( A )是指通过对调查所得的原始数据归类、制

17、表、绘图等工作,使原始数据以简单、直观、形象的形式,初步反应出分布的面貌和特征。下 P397 (A)评估数据的整理 (B)评估数据的分析 (C )评估数据的收集 (D)评估数据的分配80、通过分析( B ) ,体现培训师对培训对象是否定位准确、培训内容是否界定清楚。下 P406 (A)培训项目 (B)培训需求文件 (C)培训计划 (D)培训课程体系81、培训的五大控制过程是细化分解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组织和实施培训、评价培训效果和( B ) 。下 P408 (A)培训应用 (B)培训监视 (C)培训总结反馈 (D)培训可行性分析82、 ( C )包括为培训师服务、为学员服务、处理突发事件

18、、创建学习环境。下 P409 (A)培训监控 (B)培训环境 (C)培训服务 (D)培训控制83、 ( A )是在培训质量方针指导下制定的培训质量管理文件。下 417 (A)培训质量管理方案 (B)培训模式 (C)培训技巧 (D)培训结构 84、 ( )是在培训质量管理控制运行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将整个培训过程的所有信息,传递给企业有关部门,使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和改进培训工作的意见。 (A)输入信息 (B)培训模式 (C)培训技巧 (D)信息搜集85、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预防性原则、协作性原则、 ( D ) 。下 P419 (A)时效性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操作性原则

19、 (D )全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86、考核评估是检查工作效果、员工表现、经济效益等成果的有效方法,评估结果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确定( A )是评估的基础性工作。下 P13 (A)评估尺度 (B)评估程度 (C)评估过程控制 (D )评估制度及专家素质 87、 ( A )是岗位职务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下 P23 (A)岗位设定 (B)岗位分工 (C)岗位标准制定 (D)岗位技能培训88、以下属于企业员工群体素质描述的是( D ) 。 (A)事业心、责任感 (B)大公无私 (C)身体状况 (D)专业结构能力 89、在培训素材基础台账的建立方法上,一般有三种:“拿来”法、改进法

20、、 ( B ) 。下 P53 (A)估算法 (B)独创法 (C)实录法 (D)演绎法90、培训项目目标主要取决于( A )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两个方面。下 P55 (A)组织需求 (B)培训内容 (C)培训评估 (D)培训师资 91、培训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表述为:培训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 A ) 。下下P63 (A)劳动实践行为 (B)领导行为 (C)控制行为 (D)评价行为92、 ( D )是指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参加各种户外的训练项目,然后在培训师的组织下进行分析总结,发现训练中的问题,并从中认识平时工作中的道理。下 P107 (A)参观访问 (B)工作轮换 (C)头脑风暴法 (D

21、)户外体验式训练93、以下属于现场教学制的是( A ) 。下 P111 (A)师徒培训 (B)仿真教学 (C)情景教学 (D)模拟教学 94、考察企业培训师对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能力的具体做法是:让其按照要求准备相关的( B ) ,并进行提前审定。下 P116 (A)教学方法 (B)教学讲义 (C)教学评估方案 (D)教学大纲95、科学的培训工作过程是( A ) 。下 P131 (A)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 考核评估 -反馈总结提高 (B)制定培训计划-培训需求分析-实施培训-考核评估 -反馈和总结提高 (C)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考核评估-反馈和总结提高 (D)实施培训-培

22、训需求分析-考核评估- 反馈和总结提高 二、多项选择题(第 96-125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96、社会主义道德是由( BDE )具体形式体现的。上 P4 (A)劳动纪律 (B)社会公德 (C)法律法规 (D)职业道德 (E)家庭美德97、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 ( ABCD )等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下 P40 (A)使用 (B)流动 (C)交流 (D)保障 (E)评估 98、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 ACE )等方面

23、的保障措施。 (A)经费来源 (B)各级政府的职责 (C)师资建设 (D)企事业单位的职责 (E)设施服务99、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表现类型有( CE ) 。(A)企业内部性 B)企业外部性 (C )正外部性 (D)企业联合性 (E)负外部性 100、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DEABDEABDEABDE ) 。上 P87 (A)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 (B)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 (C)对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影响 (D)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 (E)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101、人力资源的结构主要包括( ABCDE )等

24、内容。上 P105 (A)年龄结构 (B)职称结构 (C)性别结构 (D)文化结构 (E)技能结构102、培养与构建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 BDE )等方面做起。上 P136 (A)注重自身利益的保证 (B)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 (C)处理好个人的问题 (D)处理好与上下级的关系 (E)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103、拓展训练可以使企业实现以下哪些培训目标(ABCDE ) 。上 P148 (A)使新员工尽快地适应其工作岗位 (B)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 (C)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多好准备 (D)以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 (E)

25、促进团队变革与发展,使团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104、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ACDE ) 。上 P171 (A)班组工作制度建设 (B )生产技能培养 (C)班组学习制度建设 (D)班组激励机制建设 (E)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105、岗位规范书中的岗位责任因素,主要是指从事岗位工作时所负的若干方面责任,具体包括( ABC ) 。下 P201 (A)在管理训练和指导方面,对其他员工所负的责任 (B)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其他员工安全所负的责任(C)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机器设备、生产材料所负的责任(D)在工作过程中,对顾客所负的责任 (E)在社会生活中,对政府、家庭所负的责任 106、命题

26、笔试测验的基本步骤是确定测验的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制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测验的合成、 ( ACE ) 。下 P239 (A)测验的标准化 (B)测验的环境布置 (C)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 (D)测验的人员构成 ( E)编写测验手册 107、测验的主要指标有信度指标、效度指标、 ( ABCDE ) 。下 242 (A)标准化 (B)常模 (C)难度指标 (D)区分度指标 (E)测量的公平性108、培训项目的构成要素有( ABCDE ) 。下 P262-263 (A)培训项目名称 (B )培训需求预测 (C)培训项目系统设计 (D)培训项目实施 (E)项目实施效果评估109、开发培训课程的原

27、则有一致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 CDE ) 。下 P290 (A)统一性原则 (B )广泛性原则 (C)技能性原则 (D)操作性原则 (E)针对性原则 110、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关系包括( ACE ) 。下 P309 (A)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始依据。 (B)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培训项目实施制定的前提 (C)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促进培训项目实施计划落到实处 (D)培训课程教学大纲和培训实施计划共同构成培训课程开发文件 (E)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够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111、在组织开发培训教材时,要做到组织管理的落实,具体指( BCE ) 。下 P316 (

28、A)教材落实 (B )人员落实 (C )任务落实 (D)课程落实 (E)经费及保障条件落实112、培训教材开发的组织机构一般是临时的,主要包括(ABCDE ) 。下 P315 (A)主管部门 (B)协办单位 (C)主编 (D)副主编 (E)参编人员 113、建立听课制度,可以使培训主办方最为直接地了解企业培训师的教学效果和水平。通过听课,可以直接了解(ACE ) 。下 P366 (A)企业培训师的语言运用情况 (B)企业培训师的学习能力 (C)企业培训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D)企业培训师的操作能力 (E)企业培训师的应变能力 114、教学方法中,讨论法的缺点在于( ABCD ) 。下 P360-

29、361 (A)需要时间,不经济 (B)系统化有困难 (C)参加人数受限定 (D)受指导者的能力所左右 (E)受环境的制约115、备课要特别把握的要素有( BCE ) 。下 6P346 (A)把握好教学环境与课堂气氛 (B)明确备课的目的任务 (C)掌握好备课的基本原则 (D)注重分析项目计划 (E)吃透备课的基本要领116、教学模式定义的要点为(ADE ) 。下 P356 (A)模式是现实的再现 (B)模式即培训计划 (C)模式即培训内容 (D)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 (E)模式是简化的形式117、教学效果测定法的种类有( ABCDE ) 。下 P351-352 (A)书面测试法 (B)报告法 (

30、C )作品审查法 (D )实际操作法 (E)听取受训者上司的意见 118、企业培训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ADE ) 。下 P338 (A)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B)企业发展的领导者 (C)教学研讨的监督者 (D)学员疑问的解答者 (E)实习活动的指导者119、远程培训的基本特征是双向通信机制、培训组织的影响、应用技术媒体、 ( ADE ) 。下 P452 (A)培训师和学员分离 (B )教师向学员当面传授教学内容 (C )作业管理 (D)可能有面授交流的机会 (E)培训工作的工业化形态120、按照培训评估的主体划分,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可分为(ABE ) 。下 P386 (A)以学员为主体的

31、评估方案 (B )以培训组织单位为主体的评估方案 (C)诊断性评估方案 (D)形成性评估方案 (E)以培训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为共同主体的评估方案 121、评估实施阶段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ACDE ) 。下 P394-395 (A)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 (B )评估提案分析 (C)收集信息 (D)评分 (E)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122、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下 P394 (A)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 (B)明确评估目的 (C)明确制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 (D)选择评估者 (E)明确参与者123、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 ADE ) 。下 P419 (A)预防

32、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协作性原则 (E)全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124、控制培训质量的 16 个控制环节中,培训评估要做的工作包括( ABCDE ) 。下 P410 (A)组织学员填写办班水平评估问卷,并整理分析评估报告 (B)请培训师填写意见反馈表,了解培训师的满意度及对培训班的意见和建议 (C)召开学员座谈会,分析培训效果 (D)分析学员培训前后技能对比数据,审视需求分析及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E)培训成本分析,看投入产出是否合理 125、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有(ABDE ) 。下 P410 (A)标准化的培训流程 (B)程序化的过程控制 (C )质量

33、管理的控制 (D)具体化的指导文件 (E)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论述题: 1、请联系实际说明,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如何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10 分) (P309)2、结合实际谈谈,决定培训质量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5) (P406)3、结合您单位的实践,谈谈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的重要意义。下 453二,案例分析题(共 2 道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案例内容简介: 以下是某企业人力资源部 2010 年“企业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的确定过程。 1、 背景 某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科技含量高,操作技术、作业程序、管理标准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求职工队伍素质

34、、专业技能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而提高培训师的业务能力,保证科学、准确地确定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是实现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提升的关键,为此,该企业拟开展“企业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 2、 培训项目开发的确定过程 第一步,拟就企业培训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经企业的培训主管发放至每个培训师的手中,请他们填写。要求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对一下问题做出回答: 您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提高的是那些方面的能力? 您认为,为使企业快速发展,就该企业的现状,应该开展哪些项目的企业培训师培训班? 第二步,同时向专业指导小组的各位专家们发放了一份企业培训师培训需求征询表。 第三步,对上述企业培训师培训需求调查问

35、卷和征询表及时收回。从收回问卷和征询表情况看:绝大部分企业培训师在管理能力提升方面提出了自己培训意愿;专家们通过对企业生产及发展的把脉、分析,也对企业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应开设的培训项目及培训方面提出各自的看法。 经过统计、分析,人力资源部门整理出了两份培训项目汇总表:一是培训师为提升自己能力想参加的培训项目表;而是专家们认为培训师能力提升必须参加的培训项目表。这两份汇总表中,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师自己想要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班,也是专家们认为他们必须参加的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即专家与学员的共识部分) ,这部分培训项目无疑将会受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根据掌握共性的培训需求信息,即:培训师在管理方面

36、的能力有急待提升。 对培训师能力提升的培训采用全脱产方式较好。 为提高企业的管理培训效果,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同时,了解到大家希望采取的,也是企业领导同意的培训方式是全脱产。 第四步,培训项目开发小组适时地召开了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对下一步的培训项目开发工作做了认真充分的探讨和研究,最终确定了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项目,即“企业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 。 问题 1: 通过分析案例,请谈谈该企业 “企业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工作的可取之处有哪些?(15 分)问题 2: 该企业的培训项目开发过程体现了培训项目开发的什么原则,为什么?(15二、方案设计题(共 2 道题,其中第 1 题 15 分,第二题 20 分,共 35 分)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案例有关内容,自命题,撰写一份 2 学时的教学课程设计框架。 (15问题 2:请结合上述案例,拟定一份企业培训师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案。(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