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4719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课程通识学习材料(20 分)主要参考资料: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 学科德育实施纲要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专家报告讲义等,如无现成资料,可借助网络查阅学习。基本题型六类:填空、判断、选择、简答(理解说明) 、案例(情境)分析、论述(结合教学实践) 。希望老师们认真学习,认真背诵,不能存侥幸心理!教师课程通识测试考点参考一、关于新课程观、新教学观1.概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体现课程结

2、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3、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了解义务教育课程结构,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答: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4、。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 、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

5、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

6、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

7、察” “实验” “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

8、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

9、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10、、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

11、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3.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阐述课程标准的功能、意义。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程标准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

12、容框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要求;规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所作的规定。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陈述的角度必须从学生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4.阐述新课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理解领会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教学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

13、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4) 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学生观?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

14、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15、。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助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

16、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 ,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

17、显不同。所以, “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

18、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三,学生是责权主

19、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一、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

20、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强扭的瓜不甜” ,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

21、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本次教学改革 要

22、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 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

23、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

24、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 “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 。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四、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

25、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中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 ,强调“操作” ,强调“实践” ,强调“考察” ,强调“调查” ,强调“探究” ,强调“经历” 。第二,重视直

26、接经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 ,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就会失去其教育意义和发展人的价值。五、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

27、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

28、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显然,上述五点特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正是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了解信

29、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结合对教学改革的意义,正确把握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关系。意义 1.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可以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校园围墙的学习。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信息媒体

30、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关系 纲要 第十一条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从而既防止技术至上主义,又避免陷入技术无用论(技术害怕论)的泥坑。我们一定要提倡

31、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可以说,现实中存在和使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总之,所有教学技术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我们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

32、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6.明确目标(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能完整准确地表述教学目标。目标表述的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标准(1)行为主体:正确的是“学生应该” ,而不是“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 。 (2)行为动词:分为含糊的与明确的动词。含糊的动词有知道、了解、欣赏、喜欢等;明确的动词有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解决、比较等。 (3)行为条件:如:借助字典;根据下图写 200 字的短文。(4)行为标准:标准分三类 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准确性(即正确率);成功的特征。7.通过参与高效课堂达标和“一师一优课”活动,明确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33、1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书育人。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引领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先进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3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34、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教学目标具体、可测、针对性强,达成度高。4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坚持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

35、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6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等。7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在教师素质与能力方面表现出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8.了解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四位一体”的基本体系,记住本学科的德育特点和德

36、育范畴。纲要的指导思想:为解决中小学德育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的问题,省教育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编制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四位一体”的基本体系: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 。本学科的德育特点和德育范畴:(见各学科测试考点)9.能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学科德育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案例(德育目标、活动设计、评价方法、观测点)(见各学科测试考点)10.理解掌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要素,了解 18 个基本要点。三个方面:1、文化基础 2、自主发展 3、社会参与六大要

37、素:1.人文底蕴 2.科学精神 3.学会学习 4.健康生活 5.责任担当 6.实践创新十八基本要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2017.8(李清季主任报告 PPT 摘要)课程建设包含课程规划、开发、实施与评价等。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开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其次是规范实施地方课程,再次是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不要误认为开发课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一、课程的含义1.课程:以课的方式,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的进程。四个要素:课程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38、不是目的,目标要具体,是可评价的、预期的学习效果,主语一定是学生。 )课程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达成目标的载体)课程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选择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基于目标的评价)2.课程分类分类之一:刚性课程:如数学、历史、美术等;弹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自主课程:校本课程3.课程资源与开发路径(1)课程资源:指构成课程内容的基本素材和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前者叫“素材性课程资源” ,后者是“条件性课程资源” 。(2)资源意识: 高质量的课程需要教师运用多种课程资源和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实现;(3)开发路径路径一:在教科书中梳理出基本的课程资源;路径二:发掘

39、学生经验中的课程资源;路径三: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路径四: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路径五: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4.课程标准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要求;规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所作的规定。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陈述的角度必须从学生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教学大纲是对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所作的规定。陈述方式多采用的是“使学生” 、 “提高学生” 、“培养学生”等方式,这种陈述方式。意味着行为的主体是教

40、师而不是学生。二、国家课程实施课程规划纲要: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对国家课程来说就是学科内课程整合,常见的是学期课程规划纲要 。课程规划纲要:常用格式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课程元素:课程目标:4-6 点;全面而具体;陈述格式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资源利用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案评价;主体多元;过程与结果评价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课程实施运作流程课程标准的分解策略替代策略:即利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直接将课程标准作为学习目标,或者以某主题替换原有课程标准中的关键名词,形成新的学习

41、目标。如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正确应对运动中遇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我们可以用“足球比赛”替换“运动” ,即可形成足球单元的一条学习目标。拆解策略:即利用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将课程标准拆解成几个互有联系的细项指标,以此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我们可以将“说明”拆解为“用言语说明” 、 “用图表说明” 、 “用实验演示说明”等,将“其他形式的能”拆解为“电能” 、 “热能” 、 “光能” 、 “化学能”等,即可形成“机械能”教学单元中多条具体的学习目标。组合策略:即利用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合并多条课程标准,或选取多条课程标准中具有关联性的

42、某一目标元素,形成一条新的学习目标。如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展的影响” 、 “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发展的影响”两条标准,我们可以通过组合,从而形成“理解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意义”这一新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2、技能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

43、、拒绝、摈弃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学习目标的叙写内涵:学习目标是指预期学习者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的结果或行为变化,也是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并确定了教学评价的依据。目标确立依据:课标、教材、学情目标表述的四个要素:行为主体:正确的是“学生应该” ,而不是“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 。 行为动词:分为含糊的与明确的动词。含糊的动词有知道、了解、欣赏、喜欢等;明确的动词有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解决、比较等。 行为条件:如:借助字典;根据下图写 200 字的短文。行为标准:标准分三类 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准确性(即正确率);成

44、功的特征。课程层级的分析 课程运作系统1、理想的课程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课程方案 3、课程标准2、正式的课程 4、教材(模块) 5、学期课程纲要3、教师理解的课程 6、单元/课时计划4、师生实际运作的课程 7、课堂教学5、学生体验到的课程 8、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属国家必修课程。学生有选择活动主题的权利,没有不选修的权利,并且四个指定领域要均衡。三、地方课程山东省必修地方课程:安全教育(1-9) , 0.5 节/周;传统文化(1-8) , 1 节/周;环境教育 (3-8), 0.5 节/周;人生规

45、划(9 年级) ,1 节/周。日照市小学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36 年级)课时安排(地方校本):1-9 分别为 3、3、3、3、2、2;4、3、2。四、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设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 主要目标在于改变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的模式,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领域权力下放的趋势,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二)区别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从课程分类的角度提出的,是“三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体系中由学校独立开发实施

46、的课程,其标志是校本课程纲要 ,载体是校本教材(课程资源) ,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学校课程是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提出的,是“三级” (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中赋予学校的课程管理自主权,也 即校本的课程,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它包含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以及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 (三)区别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四)区别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五)区别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定位 国家(必修) 学校 (可必可选)功能 补短(学科) 扬长(学校)目标综合运用知识的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满足个性发展的多样需求,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 指定领域

47、和非指定领域;与学科课程互补没有指定的领域,既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综合课程;与国家课程互补实施 教师和学生合作创生,以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为主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校的传统、师资条件、课程资源等把校本课程等同成活动课与选修课是一种误解。在现阶段,现实存在着一种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按学科性质来分,课程可以分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从学生是否可以自选这个角度分,校本课程可以分成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般来说,校本课程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六)校本课程的特点特点一:满足本校学生的

48、发展需求特点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点三:与国家、地方课程优势互补特点四:充分利用本校或当地的课程资源特点五:补偿性、多元性、可选择、有特色(七)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学生需要选修 )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学校实际可选可必 )目标主导模式学校想要什么(办学理念必修) (八)操作流程建立组织分析现状拟定目标编制纲要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九)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对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要素 :课程规划的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保障措施(十) 课程纲要1.含义:

49、课程纲要: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校本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它类似于国家课程的课标 。 2.意义:(1)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3)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框架 ;(4)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五、课程整合1.课程整合 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狭义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2.课程整合的类型 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超学科整合3.课程整合的流程: 对课程标准进行整合、研制学习目标、创建合适的主题、集合学科资源、设计学习过程、开展评价4.课程整合的定位 理念 先有学生后又课程 课程因为学生而存在。课程整合不仅仅是减少学习内容的交叉重复和减少课程门类。课程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