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亭集序 (二课时)第一课时I、教材分析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II、学情分析经过上个专题的学习,
2、学生的文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疏通文句的工作交给学生,教师在旁指导写作共同完成,本文主要在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游若惊龙”的书法的同时,品味兰亭集序中清淡的风貌,朴实的语言,从文中写景的 16 个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到抒发“死生亦大矣”,接着深沉地感叹“岂不痛哉”,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III、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
3、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IV、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等文言现象,初步体味王羲之在这次集会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难点:深入体味王羲之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对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但是有力地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在东晋时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V、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谢安、孙绰和本家子侄王凝之、王献之等 41 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修禊”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
4、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就是与会 41 人诗作的结集。王羲之还当场精书了这篇序文,这就是有名的兰亭序法帖。手迹为行书,笔画圆润挺拔,风格流丽妩媚,是书法史上的珍品。唐初为唐太宗所得,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瞻仰下,这位书法圣人的“真迹”。二、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5、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三、解题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四、疏通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主要可分为几部分?明确:第一部分(1、2 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 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
6、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2、找出文中原句来回答此次集会的时间、目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活动: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古人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洗涤以拔除妖邪,禊:洁也。)也。3、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4、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 25 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五、再读课文,深入体味1、第一、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
7、”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明确:死生亦大矣。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明确: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
8、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六、课堂小结生与死的话题,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期。作者在感时之余,转为伤逝。把庄子之言斥为“虚诞”和“妄作。”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忘掉生和死的界限。七、板书设计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活动: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古人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洗涤以拔除妖邪,禊:洁也。)也。七、分层作业(A B C):临摹兰亭集序,并背诵全文。良辰美景乐事赏心感慨暮春之初崇山峻岭(16 字)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物之盛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咏怀之雅仰观俯察 视听之娱游目骋怀乐悲第二课时I、教材分析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
10、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II、学情分析经过上个专题的学习,学生的文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疏通文句的工作交给学生,教师在旁指导写作共同完成,本文主要在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游若惊龙”的书法的同时,品味兰亭集序中清淡的风貌,朴实的语言,从文中写景的 16 个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到抒发“死生亦大矣”,接着深沉地感叹“岂不痛哉”,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III、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
11、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IV、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等文言现象,初步体味王羲之在这次集会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难点:深入体味王羲之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对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但是有力地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在东晋时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V、教学流程一、教学情况检查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文本探究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以及与前文怎样联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集会联想到现
12、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2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
13、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3、为什么说“一生
14、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三、课堂讨论1、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
15、认为:“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教师点拨: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人生无常,欢乐短暂。同游孙绰也有同感,在兰亭后叙中说:“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
16、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四、课堂小结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
17、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会如此悲叹,回过来我们在看王羲之,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文章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五、分层联系A 层: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 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
18、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B 层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注意其用法。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
19、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或取诸怀抱:7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8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10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 第三层写后人_;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 11填空下文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已经盛行。本文在修辞上_藻饰,_典故;在句法上_兼行而以_为主,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_构成了和谐统一,确实是一篇“不类常流”的佳作。 12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
20、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答案提示:1.D 2.A 3.A 4.D 5.C6指春季最后一月。副词,皆。以此来。泛指乐器,这里指音乐。 “所以”,因此;“致”,达到,此指达到的效果。尽,尽情享受。兼词,相当于“之于”。 7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8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9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10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慨;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11不尚 不堆砌 骈散 散 内容 12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