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来源: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教学 工具】: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 支架、钩码、测力计。2.挂图或投影片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示意 图。3.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教学情景导入 一、导入新课谈话 :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
2、移动一下,怎么办?二、学习新课认识杠杆讲解: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出示杠杆示意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 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一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提问: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讨论:用手搬不动大石头,
3、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 都能省力?实验 1学习实验方法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分组实验:(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我们用 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 1个钩码有多重,2 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来源: 然后,把 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 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 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 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
4、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 可以在动力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 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 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讲解:当杠 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 省力也不费力。提问:来源: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来源: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
5、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实验 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讲解: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 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 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使用杠杆提起重物有什么规律?教师小结: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指导学生填写本课关于杠杆作用的空白。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 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哪些装置像用棍子撬石头一样?哪些装置像杠杆一样?来源:讨论:(出示剪子)剪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剪一块很
6、厚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刃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演示)为什么?(出示钳子)钳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为什么用钳子能截断很粗的铁丝?(演示)来源: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很结实,怎样把它拔出来?(如果学生说用钳子,可以接着问“除了用钳子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待学生提出起钉锤后,演示用起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地把 钉子拔出来? 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动力臂长还是阻力臂长?(出示指甲剪)这是什么?(指甲剪)指甲剪是不是杠杆?在指甲剪上,哪里是支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指甲剪上有
7、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还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工作时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了使工作方便。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三、巩固应用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2.提问:来源:什么样的装置属于杠杆?在杠杆上,哪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来源: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
8、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课堂板书设计9.1 杠杆1.杠杆定义:2.杠杆的五要素:3.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反思通过探讨这节课,我领悟深刻: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 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 力的帮助。在学习杠杆种类 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实物、多媒体画面、实验、观察进行大胆的猜想,一改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大胆猜测,敢于提出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给学生
9、提出问题、充分思考讨论交流解答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解决有关问题。我没有想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如各类剪刀)不能正确分类,对于画其杠杆的力臂更是犯了难。故在这个问题处理上用时较长,考虑到课 堂教学时间上较紧张,我只举几个进行探讨,然后安排作业让学生自己下去进行,下 节课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四、布置作业观察 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 力臂、阻力臂。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2.画出图 8中 和 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与 的大小来源:来源:数理化网3.图 9所示杠杆, OA长 20厘米, AB长 60厘米,现在 A处挂一重 200N的物体,若使 B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 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