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比较 探究一导入展示:你知道我国最有底线的教育口号是什么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些偏远农村的残墙上还留有“不读完初中,不外出打工”的口号,其实孩子对于父母来说真的意味着一切。无论在城里还是农村,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一流的学校,接受一流的教育,成为一流的人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教育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如下:学习提示:解决本课字词,了解文体知识。1.读准下列字词的拼音。 震撼 宽裕 简陋 陡然升起 趋之若鹜(hn y lu du w)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宽裕: 震撼: 趋之若鹜: 力所能及: 广为人知: (宽绰、
2、富裕。震动,摇撼。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鹜,鸭子。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广泛地被人们知道。 )3文体知识。这篇文章是新闻吗?为什么?(是或不是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答案 )明确:是,这篇文章是一篇广义上的新闻,即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也是报刊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就是对 进行评论,表明作者的看法或态度。它的材料可以是新闻所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调查来的。但是,材料的运用往往是选择性的,它的目的不是讲述事实,而是阐明 。新闻评论的特点:阐明道理,分辨是非,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支持什么 ,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新闻 对事实所持的观点)4.在本文中,记者根据调查数据得出
3、怎样的结论?(再苦也没有苦孩子。 )三交流研讨任务一:研读课文,探究内容。1.文章第一段写道“调查设计与统计出来的真实结果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并不算小” ,为什么这么说?提示:可以从调查者最初的想法和实际的调查结果,对比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来回答。明确:因为调查设计和统计出来的真实结果反差强烈, 调查结果 出乎人们意料,调查设计是“民工子女失学率极高,在百分之多少多少之上” ,统计结果是 “农民工们生活并不宽裕,但他们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孩子们都在上学” 。2.作者是怎么论述这一件事的?提示:找出作者的论点,再列出作者得出这个观点的依据以及论据,论述的过程便一目了然。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调查结果告
4、诉我们一个事实:虽然农民工的收入奇低,但是他们的子女都在上学。居此,作者提出: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为: 因为家长的收入相 对较低,1000 元以下 和一般城市居民相比,教育投资率相对较高所以,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农民工“再苦也没有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一般地说,这个结论,揭示了通常舆论所忽略了的一面,已经很新了,文章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结论,基本上已经能够成立了。但是,作为议论文,不能光以基本上成立为满足。议论文所追求的是新度和深度的结合。有了一点新度,还要往深度里发展。有了一个层次,还要往第二个层次发展。文章提到,在 159 个孩子中:在民办农民 工学校就读者 81 人在一般学校就
5、读者 30 人在重点学校就读者 5 人这第二个层次的议论就是问题的另外一面:虽然都在上学,但是学校的档次很不相同,文章强调:“这是本次调查中最为有价值的一组数据。 ”为什么最有价值呢?作者就此提出了平等受教育的矛盾,不是通常所设想的那样只是能否受教育,而是优质教育的比例。这个问题当然是比较新的,也完全符合新闻评论的要求。任务二:比较探究本文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异同。(可以回顾新闻的特点,找出相同点)明确:相同点,都以写事实为主,都列出了大量的调查来的数据(事实) 。不同点:前两篇课文属于消息,本文是一篇新闻评论(也称新闻分析) 。前面两篇
6、文章基本没有议论,其写作目的主要是 摆事实。第二篇文章有个别地方的议论,如“为了这神圣的一刻,中国人民奋争了一个半世纪” ,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叙述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个事实。本文虽然也是以写事实为主,但是目的却是在阐明自己的看法“再苦也没有苦孩子” 。调查来的事实和整理的数据,都是为了作为支撑观点的材料。这篇新闻评论中在讲述调查者认识的转变,从以为农民工子女失学率极高,到认识到其实正相反,农民工虽然收 入低,但是子女没有失学,从而表明了“他们值得让人们骄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的看法。任务三:文章的评论与议论文是不同的,客观中带有主观感情,试找出一、二加以品味。明确:新闻是客观的,
7、是用事实说话的,但是,即便是新闻写作也是不能完全排除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新闻评论更是如此。家庭全部靠我,每月月收入千元以下,在大城市打工,交通、居住的相对较高成本让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一个个在烈日和寒风中工作的辛勤劳动者,况且他们还要拉家带口,供子女上学。作者在描述了农民工收入和生活状况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工作与生活的同情,作者没有直接地议论或抒情,而是在叙述中渗透着对他们的观感。这种隐蔽地流露出的感情比直抒胸臆更为感人。四、探究交流本篇文章提出“农民的子女都在上学,只是所在学校档次不同” ,这个提法是否全面?为什么?另外,文章的题目是否值得商榷?(此问题可供学生开放式讨论,最后对其进行引
8、导,让学生关注到我国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明确:这个提法是否全面,还是值得思考。120 多份问卷的调查范围太小,缺乏足够的涵盖面。文章写于 2004 年,事实上,到 2006 年,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并不是已经没有问题了,农民工子女庞大的数量与城市小学容量之间的矛 盾,一直还没有得到解决。其次,国家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至今尚未达到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在 2000 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的规定,与世界发展中国家水准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就注定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短期内自然不可能彻底解决。在数量尚未解决的时候提出入校的质量问题,是不是脱离现实?是不是有掩盖矛盾、唱高调之嫌?另外,本文的标题“再苦也没有苦
9、孩子” ,意思不明确。 “没有苦孩子” ,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没有受苦的孩子,这显然与本文的原意不合。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没有苦(了)孩子” ,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前面一种解释可能占据优势。但读完了全文,有了具体的语境,特别是有了和它对应的“再穷不能穷教育”相联系,才知道作者的意思是后者。这无疑是本文的一个缺陷。五布置作业1.再次比较消息、通讯、新闻评论的不同。2.预习“鉴赏评论”两篇课文,解决生字生词。板书设计:再苦也没有苦孩子新闻评论的特点:阐明道理,分辨是非,直接表达自 己的态度和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结论:农民工“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再穷也没有穷教育”思路:公布结果调查过程展开评论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新闻评论,上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感受作者新颖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新闻评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