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1 Word版含解析.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6680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1 Word版含解析.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1 Word版含解析.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1 Word版含解析.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1 Word版含解析.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修纂( zun) 奠定( din)底蕴(yn ) 扎扎实实(z)B.载体(zi) 拓展( tu)烙印(lo) 越堆越高(du )C.阐发(chn ) 祛除( q)崛起(ju) 踌躇满志(ch)D.频繁(pn ) 编撰( zun)衔接(xin) 提纲挈领(qi )解析 A 项,“扎”应读“zh ”;B 项,“载”应读“ zi”;D 项,“撰”应读 “zhun”。答案 C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体裁 崇高 内涵 承前起后B.顶盛 巅峰 颁布 著书立说C.涌现 赋与 贬值 一脉相承D.相继 利弊 浮躁 责无旁贷解析 A 项

2、,起 启;B 项,顶鼎;C 项,与予。答案 D3.导学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学著作汗牛充栋,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B.中央希望经济战线上做实际工作和做理论工作的同志,和衷共济,通力协作。C.艺术创作没有终南捷径,急功近利千万要不得。人一旦踏上了追求艺术的道路,就需要做好准备:只管耕耘别问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 ,才能锤炼出好的艺术修为,才能创作出好作品。D.当这个小偷升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 ,被警察逮个正着。解析 D 项,“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属于望文生义。答

3、案 D4.导学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经济有了发展,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B.德国是西方现代化大国,不仅以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闻名世界,而且在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拥有许多享誉全球的巨擘。C.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D.在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的山区搞开发的最大难处 ,在于既不能以牺牲“子孙饭”的代价发展,又必须解决和改善当下人们的实际困难。解析 A 项,成分残缺,“让”前应加“如何”;C 项,不合逻辑,“日前 ”是“以前

4、”“几天前”的意思,不能与“正在”连用;D 项,搭配不当,“ 改善”与“困难”不搭配。答案 B5.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评论,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都是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 长期闭关锁国的局面,被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所打破 在这方面,王国维和鲁迅的研究以及黄遵宪的创作与实践就很有代表性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 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A. B.C. D.解析 是总括性的句子,应作为第一句;其他各句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答案 B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导学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8 题。文化消费就是消

5、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 ,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 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

6、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

7、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选自资树荣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

8、的过程。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 ,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中 A、B、D 三项的表述均与文本内容相符。C 项,“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表述不正确,原文第 1 段的表述是“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答案 C7.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 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 ,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

9、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 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 ,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解题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题中 A、C、D 三项的表述均与文本内容相符。B 项,“ 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表述错误,原文第4 段的表述是“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答案 B8.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

10、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 ,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由文章第 1 段“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可知“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的说法错误;B 项,由原文第 3 段“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

11、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可知“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的表述错误。 C 项,由原文第 4 段“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可知“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的结论错误。答案 D二、语言表达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字。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令人如沐春风

12、,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诗句 )“ ”的奇效。参考答案 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 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10.(2016全国高考卷)下面是某校团委 “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首先要把握框架图的结构,然后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逐层介绍。该图共四个层级,由第二层“5 月 4 日”可知是举办时间,由“组织工作”“ 宣传工作”可知分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据此整理作答即可。不能漏掉框架图所包含的要点,注意题干中的字数等其他的要求。答案示例 “中国梦演讲赛” 拟于 5 月 4 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 20 名参赛者,最后评出 6 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