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语基落实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无道(暴虐,没有德政)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z)B.孔子过(拜访)之,使子路问津(jn)焉C.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来者犹可追(追寻,追思)D.止(使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之,见(xin)其二子焉解析 A 项,“铎”应读“du”;B 项,过:经过,路过;C 项,追:改变,挽救。答案 D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C 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A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B 项,介词,表对象,对/介词
2、,表处所,在。D 项,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答案 C3 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长沮、桀溺耦而耕 是鲁孔丘之徒与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植其杖而芸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A. B.C. D.解析 桀,通“杰”;与,通“欤”;而,通“尔”;辟,通“避”;芸,通“耘” 。答案 D4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子路宿于石门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B.子路行以告C.隐者也 D.晨门曰:“奚自?”解析 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A 项,介词结构后置;B 项,省略句;C 项,判断句;D 项,宾语前置。答案
3、A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8 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D 项,均为句末语气词,不译。A 项,连词,表出乎意料,却,竟/连词,表承接,那么。B 项,介词,用/连词
4、,表承接,相当于“而” 。C 项,助词,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介词,在。答案 D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B.止子路宿 C.道芷阳间行 D.既来之,则安之解析 C 项,道:名词活用为动词,取道。A、B、D 三项都是使动用法。答案 C7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蓧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的。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
5、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解析 C 项,“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理解错误。答案 C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参考答案 (1)他留子路住下来,杀鸡、做黍米饭给子路吃,又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2)孔子让子路返回去再见老人。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走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
6、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钅且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
7、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选自史记孔子世家)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B.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C.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D.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根据句意断句,同时
8、,参考句子的结构。此句只有一个主语“季桓子”,可根据谓语断句。答案 C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世家”是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的事迹。B.西周时期始设司寇,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C.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不世袭,有封地。D.(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报告,并决定政事,称为“听政” 。解析 C 项,“大夫不世袭”错。答案 C11 下列对文章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门人批评了他
9、,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B.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钅且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舞女和骏马给鲁国。C.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鲁君三日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守礼制,孔子就离开了鲁国。D.师己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解析 A 项,“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理解错误,“乐其以贵下人”的意思是“以有了高位能礼贤下士为乐” 。答案 A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
10、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参考答案 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官员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三、表达交流1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你认为“庶人不议”指的是“庶人不敢议”还是“庶人无可议”?请做比较评析。参考答案 应是“庶人无
11、可议” 。因为天下有道,天下太平,政权稳定,百姓相安无事,无所指摘。所以庶人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当然,就是“议”也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社会更加美好。如果是“庶人不敢议”,那么这样的社会实行的是暴政,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正如孔子所说“天下无道” 。14 请在下面几位作家中,任选一位,谈谈其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孔丘,字仲尼。班固,字孟坚。晏殊,字同叔。舒庆春(老舍),字舍予。答案示例 孔丘,字仲尼。以“丘”为名,以“尼”为字,据传孔子出生于尼丘山下,这是用名和字来记事,“仲”表排行。班固,名固,字孟坚。 “固”有坚固之意,“坚”与“固”同义,这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孟”表排行。晏殊,字同叔。名“殊”字“同”,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叔”表排行。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舍予”是由老舍的姓“舒”字拆开而得,用的是拆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