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保中学 地理 组集体备课卡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总序第 节课 题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研讨时间 执行时间三维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主备)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1、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 ,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二、授课与活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美丽的歌声描述着中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歌声中的“田野”指的是?1、为什么说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2、歌声中的土地属于农业用地还是非农业用地?土地资源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 ,分组回答以下几个
3、问题: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 ,教师可进一步指出林地与森林、草地与草场、草原的区别。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世界上 26 个人口 5000 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4、1/3。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转折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布的。活动安排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品种上有什么地区的差异?学生讨论回答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转折土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板书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读资料,讨论略教师
5、小结1.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问题(1)土地资源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总量减少。(2)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3.采取的措施(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 13 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每年 6 月 25 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天保中学 地理 组集体备课卡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6、总序第 节课 题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研讨时间 执行时间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以及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2、能力目标: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2.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难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主备) 学生活动 二次
7、备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问:“母亲水窖”项目为什么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或者就算没生活在城市的西双版纳人是不会知道在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因为我们只要随手一开水龙头就会有清水流出。而西部干旱地区的人们却要走上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取水。所以,挖水窖以此来储蓄雨水,就成了获取基本用水的有效办法。(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 。学生读图分析得出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 0.3%。2.接着提问:什么是水资源?请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哪里?得出结论: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教师过渡:我国水资源
8、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就像我们开篇提示的一样,我们西双版纳可以每年都过泼水节而西北地区却只能靠建水窖来储存水。 ) 合作探究,突出重点: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到底怎样分布不均呢?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出示课件点拔评价。1.多媒体出示图片:“长江宜昌水文站径流量图”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出示图片鄱阳湖的“丰水期”和“枯水期”让学生更加理解年际变化大的意思。(教师过渡:我国水资源的分配除了时间上的不均匀还有空间上的不均匀)3.出示图片:“中国的径流带分布”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是:东多西
9、少、南东北少的特点,呈现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规律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多水带,华北平原处于平水带,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的结论。接着出示幻灯片: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作为小结。(教师过渡:还记得前面一节我们学过的土地资源中的耕地利用类型,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以旱地为主,以南主要以水田为主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看到 65 页的思考题)4.出示图片:“中国南、北方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得出南方地区水 80耕地40 人口 54 ,北方地区 水 20耕地 60 人口44这种匹配关系,是我国水资源南方有余而北方不足,严重制约北方经济和
10、社会的发展。(教书过渡:面对这样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我们能采取什么措施呢?) 先让学生试着说出解决措施。接着出示幻灯片:“2.合理配置水资源” 。5.接着出示图片: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继续出示“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帮助学生找出 66 页活动题当中 1、2 题的答案。(教师过渡:想想既然我们国家愿意投入那么多资金进行南水北调这一工程,肯定说明我国水资源存在一些问题。 )6.出示幻灯片“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排位及人均占有量对比图”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紧接着出示关于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的简介。(教师过渡:我国不仅是一个缺水的我国,
11、在水资源的利用中也出现的很严重的问题。大家想想都有什么问题?)7.接着出示图片:水污染和浪费的图片,最后总结水资源的特点即: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水污染和浪费严重。(三)角色扮演,突破难点:学生从以下角色中任选一个,谈谈如何节约用水。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工厂厂长、你自己。(教师过渡:你们发表的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国家中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样做的?)8.出示关于农业、工业和家庭用水的一些节水措施的图片。9.简单介绍 3 月 22 日节水日和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图的意义。(教师过渡:学了就要用到实际生活中,现在大家看到课本 68页活动题,看看你们对节水的意识到底到什么程度了。 )10.接着出示幻灯片:“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行动”使学生进一步将强节水意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