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眼睛和眼镜 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 了解眼镜时怎样校正视力的2、 过程与方法:(1) 利用眼球仪或教学软件,了解眼球的构造、成像原理。(2) 利用眼球仪或教学软件,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3) 通过学习了解眼睛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源:(1) 通过学习,使学生有保护眼睛的意识(2)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眼球的构造、成像原理;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课前复习】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它的成像原理是_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拍照物体
2、照得大些,应如何调节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否也调整?会做以上题目吗?上述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照相机镜头是一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是:当物距大于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想使被拍物体的像变大,应调节镜头到物体的距离近些,同时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也应调整好了,现在你可以看看本节的内容,做一做下面几道题:1眼球好像一架_和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形成物体的像2眼晴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靠_来改变_ _的厚度,从而改变这架高级相机镜头的焦距3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_,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_ _前,可利用_的发散使用来矫正4产生远视眼的 原因是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
3、在_后,可利用_的会聚作用来矫正【基础知识】1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眼睛能看见物体,从物理方面来说跟凸透镜成像的道理是一样的眼睛的主要构造如图 1 所示,最外层是无色透明的角膜,中间的透明囊状物叫做晶状体,晶状体和前面的角膜之间有透明液体,晶状体和后面的视网膜 之间充满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玻璃体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个透镜的焦距约 15 cm,用眼睛观察物体,距离都大于二倍焦距,所以从物体射进眼睛的光线经过这个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 感光细胞,产生视觉从而看到物体2眼睛的调节眼睛要看到物体必须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位置是不变的,而物体
4、到眼睛的距离却远近不同,眼睛是怎样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呢?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的弯曲程度可以靠周围的肌肉睫状体来调节在观看远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变得扁平 ,焦距变大,相反看近处物体时,变得凸些,焦距变小因此 无论是远处物体还是近处的物体 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就像一架可以变焦距的高级照相机3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的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太远或晶状体比正常眼睛凸一些,从无限远处射来的光线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而是会聚在视网膜前,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一定距离内的物体如图 2 为了矫正近视眼,使它的成像点后移应该利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 用,使入射光线先经凹
5、透镜变得发散些,再进入眼睛,会聚点就移到视网膜上4远视眼及 其矫正远视眼的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过近,或晶状体比正常眼扁些,光线经会聚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 物体如图 3 来源:矫正方法是用凸透镜做眼镜,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射入的光线先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再进入眼睛,会聚点就向前移到视网膜上青少年中的近视眼,多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预防近视眼要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以及光线的强暗,防止眼睛过度疲劳等来源:图 1图 2图 3【学习方法指导】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生物学中已详细学过它的结构,但物理课上学习它时应注意围绕凸
6、透镜成像的知识,运用类比法,将它比做一架照相机【拓展训练】视角物体对眼 睛的光心 O 所张的角,叫做视角从图 4 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决定于视角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看物体越清楚同一物体离透镜近成像越大,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就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这就是物体离眼睛近比远时看物体清楚的原因,人们在观察微小物体时总是把它放在离眼睛近的地方,以增大视角,使像大些随堂练习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之一是晶状体太厚,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利用_镜能使光线_的特点来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_了。我们可以利用_镜能使光线_的特点来矫正。正常人眼的明视距 离为_cm;要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脸部,平面镜到人脸的距离最好是_cm。答案1、晶状体 视网膜 2、的前方 凹透镜 3.视网膜 凸透镜 会聚 25 25来源:来源: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