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63117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语文复习讲座(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的试题,近几年大多是指虚词、实词、成语分题考的。过去有把实词、虚词放在一题内考的。如 1995 年全国卷第 3 题: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了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A犹豫 逐步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C迟疑 逐渐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也有把一般词语和成语放在一起考的,如 1998 年全国卷第 3 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这家企业改革

2、的任务, 是“减员” ,更重要的是“增效” 。预算即使制定得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这两道题都是着眼于近义词语的比较,并结合语境来选用的。前一题的答案是 A,后一题的答案是 C。但这里所说的 “综合练习” ,固然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但更指增加实词、虚词、成语使用的练习,以弥补前三讲练习题数量的不足。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李政道教授列举的另一个艺术与科学统一的 例子就是屈原的天问 。因为天问是基于几何的分析,应用精确的推理,并以气

3、势磅礴的诗句写成的宇宙论文。有些人片面理解“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就是大量减少作业 取消作业。三峡水库工程修建完工后,整个长江下游地区 很大。张老师在国外学习期间, 节省下来的经营购买了一批英文原版图书,供大家使用。A突出 和 受益 用B杰出 或 受益 用C突出 或 收益 把D杰出 和 收益 把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长年无敌情,不可一日不防备。无论国际风云如何 ,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不变。这场比赛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他们接受教训, ,争取胜利。A宁愿 变换 卷土重来B宁愿 变换 重振旗鼓C宁可 变幻 重振旗鼓D宁可 变幻 卷土重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

4、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近几年我国出土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A误解 甄别 周游 B曲解 甄别 漫游C误解 鉴别 漫游 D曲解 鉴别 周游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夏秋之交,长江水位 涨了上来。在冷酷和仇恨充斥社会生活的那些岁月,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受到了严重的 。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A逐渐 摧残 徜徉B逐渐

5、 摧折 徘徊C逐步 摧折 徜徉D逐步 摧残 徘徊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 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最近上演的表现当代戒毒工作中的电视剧红处方 , 了众多的观众。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 的白光。A限制 感染 剧烈B限制 感化 强烈C制约 感染 强烈D制约 感化 剧烈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前不久,前江地区山洪 ,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毁,交通瘫痪。张教授把分散在各处的资料卡片 在一起,加以分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指出,对于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

6、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这种现象。A爆发 收集 禁止B暴发 收集 制止C爆发 搜集 制止D暴发 搜集 禁止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如何 住呈强蔓延的腐败之风,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理说,谁有本事,谁对国家的贡献大,谁就应该得到高收入的 。十年过去了,这里的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情况并无多大 。A遏止 回报 变异B遏制 回报 变易C遏制 汇报 变异D遏止 汇报 变易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我校成绩较为理想, 与上届持平去 不去北京?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今天在书店 发现了我寻找近半年的

7、悲惨世界 ,真是喜出望外。A大致 还是 偶然B大致 或者 偶然C大概 还是 偶尔D大概 或者 偶尔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必须保留的一句是 ( )A咱们厂所需要的原料早已运来,并被存放在库房里。B老先生很有度量,他和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休的人也能交朋友。C北京地区今年少雨,大风也比前两年的要多。D天黑得这么厉害,怕是要下大雨,所以你出门还是带把雨伞。10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内因特网方面的政策法规亟待完善,不少业内人士因为在政策中得到的支持不够,做起来缩手缩脚。B既然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周期性节奏,那么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活动也要符合地球上昼夜循环的规律。C人们对教育和

8、科技和投资看成最重要的战略投资,终身学习将成为时代潮流。D自从教育部的“减负 ”通知下达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不只要解决其进修的问题,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流动的优化的人事制度。B人类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才能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发展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C小客厅收拾得干净利落,连挂画的钉子都像含着笑。D只要把改革开放比着一部激越的交响曲,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才成了最强音。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为训,重要的是

9、承认并改正错误。B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C “苏宁公司”以销售空调起家,过去默默无闻,其董事长也没有什么知名度。人们对苏宁公司刮目相看,是近几年的事。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师范大学新建的图书馆正对着学校大门,看上去典雅庄严,气宇轩昂。B为了迎接第六届华商大会,青年志愿者队伍粉墨登场,大显身手。C古今中外,仅凭优越的先天条件,不下苦功而终成大事者寥若晨星,相反,以勤补拙而获得成功的却大有人在。D这次医疗故事给患者及其实属

10、带来了无可非议的痛苦,所有医护人员应作出深刻的反省。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有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B会议开始比较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发言积极起来。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一条小巷不期而遇,又是拥抱又是问好,别提多高兴了。15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问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别人。B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一句心里话:“我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全是自找的

11、。 ”C地质勘探队员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D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答 案1B(杰出,突出的人、事,也可用于作品;突出,超出一般。和,表并列;或,表选择;收益,生产或商业上的收入;受益,得到好处。用,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方法、手段;“把”带的名词是后面动词的宾语)2C(宁可,权衡两方面利害得失选取的一面,往往与上文“与其”或下文“也不” 、“不可”呼应,所以选“宁可” 。 “变幻”意谓不规则地改变。卷土重来,有贬义)3A(误解,理解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 “曲解” ,错误地解释。

12、甄别,审查辨别或考核鉴定;鉴别,鉴别真假好坏。周游,游遍;漫游,随意游玩)4A(逐步,一步一步地;逐渐,渐渐。摧残,使政治、经济、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摧折、折断、挫折。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徘徊,在某一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5C(限制,约束或规定范围;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感染,受到传染或语言,行动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感化,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思想或行为向好的方面变化。剧烈,猛烈,强烈,极强的、力量很大的或鲜明的、程度很高的)6B(暴发,突然发作;爆发,强调其规模、影响更大,有爆炸性。收集,把分散的集中起来;搜集,

13、搜寻并集中起来。禁止,不许可;制止,强迫使停止,不许继续行动。7B(遏制,制止;遏止:用力阻止。回报,报答;汇报,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变易,改变,变化;变异,同性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点、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8A(大致,大约或大体上;大概,大致的情况,不十分明确或有可能。还是,用在疑问性质的句子中表示选择;或者,用在陈述句中表示选择。偶然,与“必然”相对;偶尔,有时)9B(A 项不用“被”也有被存放之意;C 项不加“的”意思明确;D 项因果关系明确,可不用“所以” 。B 项去掉 “与”意思变了)10B(A 项“在中”应改为“在上” ;C 项“对”应改为

14、“把” ;D项应改为“并且” ,因为“并且”表同时或先后进行, “而且”表递进)11D(“只要 才”应改为“如果就” )12C(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 “连篇累牍”有贬义;“安土重迁” ,指在一地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13C(气宇轩昂,形容人的气度不凡;粉墨登场,含贬义;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责议论的)14D(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抛砖引玉,自谦之词;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15D(门户之见,学术、艺术等领域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起以前的痛苦;不以为然,不认为对,表示不同意)附录(近义词语辨析举例)涵养 修养 “涵养”着重指在受

15、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欢迎 迎接“欢迎”指很高兴地接待,也可指乐意接受。 “迎接”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也可是抽象事物,如迎接考验等。从程度比较,具有特别隆重,特别欢欣的心情的接待,用“欢迎” ;如一般的用“迎接” 。回答 答复 “回答”指对一般问题的回话。 “答复”用于比较严肃场合。 “回答”多指口头的, “答复”可指口头,也可指书面的。会晤 会面“会晤”指会面,用于比较郑重的场面, “会面”适用范围广,亲戚朋友间的一般见面均可用。几乎 简直 “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如:几乎折磨死;“简直”强调语气比

16、“几乎”强,带夸张语气,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如:简直是受骗了。矫正 改正 纠正“矫正”的对象是某方面的。 “改正” 的对象是偏差或错误, “纠正”语气比“改正”重,带强制意味。坚苦 艰苦 “坚苦”指能够忍受,能够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讲究 讲求 “讲究”重在重视, “讲求”重在追求。激烈 强烈 猛烈 剧烈“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搏斗等;“剧烈”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常形容药性,疼痛等;“猛烈”着重指强而有力,也指程度高,浓度大,适用范围较广,能形容光线、色彩、对比等客观

17、事物,也能形容欲望、感情等。精华 精粹“精华”指事物最精美的部分,比“精粹”更精美些, “精粹”含有去粗存精的事物,多指导单一的事物,如:文章很精粹。眷恋 眷念“眷恋” (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如: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如: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截止(zh) 截至(zh ) “截止” (到一定时期)停止。如:报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 。如截至 9 月中旬。界限 界线“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 “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精密 严密 周密 “精密”指准确精细,常形容仪器,机械、语言、测量、计算等。“严密

18、”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毫无疏漏,也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又形容防卫性的行为,如封锁、防守、注视等。 “周密”着重指处处照顾到,没有遗漏,不疏忽大意,常形容人的行为,如计划、部署、安排等。局部 部分“局部”多指形势、战局、文章等的一部分。 “部分”着重于全部的一部分,常用于物品、工具、任务、工作等。 “局部”与“全局”相对, “部分”与“全部”相对。及时 即时“及时”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 “即时”立即,如:即时投入战斗。交待 交代 “交待”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请把问题交待清楚。 “交代”移交,嘱咐。如:交代工作。开辟 开拓 “开辟”强调从无

19、到有地打通、创建,常说开辟航线;“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如:开拓新局面,它用于比喻义时,对象可指领域也可指胸怀,如开拓人的心胸。夸耀 夸奖 “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不带褒贬色彩。恳切 殷切 “恳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 “殷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领会 领悟“领会”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精神、意图、心情”等。 “领悟”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含义、道理等。拉笼 笼络它们都是贬义词, “拉笼”着重于耍手段使人家靠到自己方面来,使自己得到;“笼络”指用不正当的方法拉笼人,使对方从思想上,感情上靠拢

20、自己。乱用 滥用“滥用”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类似 相似“类似”仅是情况,形态等的大致相像。 “相似”则是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程度比“类似”更像。连续 陆续“连续”多指事物或行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比较紧密均衡。 “陆续”则指时间上有间隔,前后的连接不均衡。屡次 一再“屡次”强调动作或活动的次数多。 “一再”语气比“屡次”重,它强调动作或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显的次数。利害 厉害 “利害”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如:这人可利害;天热得利害。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与利害相同) 。

21、陌生 生疏“陌生”的对象多是没有见过的人或物。 “生疏”指的可能是见过的,但长期不接触了,如业务生疏。名气 名声 名望 “名气”褒义词,多用于口头语体。 “名声”中性词,口头语和书面语都用, “名望”褒义词,书面语。渺小 微小“渺小”指精神、思想、力量等。 “微小”着重于形体、数量,常形容具体事物,也形容作用、数量等抽象事物。捏造 伪造 假造 “捏造”对象常是不存在的事实、事情、证据等。 “仿造”着重指暗中模仿真的,造出假的。 “假造”着重指无中生有,捏造或模仿真的。凝视 注视“凝视”多指较长时间地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地看着,包括人或物。 “注视”运用范围比“凝视”广,多指注意力集中在具体人或物

22、的某一点上,它还可用在抽象事物上。年纪 年龄 “年龄”指生存的年数,适用范围比“年纪”大,它常用于人,也可用于动植物。而“年纪”则一般只用人。偶尔 偶然“偶尔”也作“偶而” ,跟“经常”相对。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它还有形容词用法。讴歌 歌颂 “讴歌”指赞美。 “歌颂”指颂扬功德。培育 培养 培植 “培育”多用于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也用于人。 “培养”多用于人,常指培养人才、崇高思想、优良品德、良好习惯;也用于万物。 “培植”多用于植物;也还指权势地位,含贬义。如:培植私人权势。盘算 打算 计算“盘算”一般用于事情发生前;“计算”可用于事情发生后,也可用于事情发生前,含有

23、“预先计划”的意思。 “打算”多指行动的方法或将办的事加以考虑。品味 品位“品味”是动词,是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破除 解除 废除“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特别重视的信仰或蒙蔽人们的不合理的不好的东西。 “解除”的对象常是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束缚人身心的东西,多是抽象的事物。 “废除”对象多是制度、法令、规章等不合理的或无用的东西。气魄 气概“气概”指豪迈态度,如英雄气概, “气魄”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作敢为的办事魄力。切实 确实“切实”指事情本身符合实际的,如:切实有

24、效。 “确实”指事情真实可信,毫无疑问,如:确实可信。强制 强迫 “强制”用于法律上也用于其他。 “强制”的施动者是国家、政府、组织。“强迫”除“强制”用法外,还用于其他方面。 “强迫”除组织、集体外,也可以是个人。启用、起用 “起用”多指退职,免职等人员的任用,支配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缺乏 缺少 “缺乏”强调少或没有,消极色彩浓。它可带抽象事物作宾语,如勇气、经验等;又可带集体概念作宾语,如书籍,布匹,人员,弹药等;还可带行为动词作宾语,如:调查,观察。 “缺少”指在数量上少一些,有时指没有,宾语是具体名词,如教师,用品等。轻率 草率 “轻率”常形容处理问题不认真严肃的态度。 “草率”常形容办事的态度。清净 清静“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启事 启示“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这里用作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