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课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 简 案 )成 化 高 中 汤 春 红三 维 目 标 :【 知 识 与 能 力 】理 解 秦 统 一 的 条 件能 表 述 “皇 帝 ”的 由 来 、 含 义 。明 确 “三 公 ”的 具 体 职 责 。评 述 秦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影 响 。知 道 秦 朝 郡 县 制 度 建 立 的 史 实 , 比 较 郡 县 制 和 分 封 制 的 异 同 。【 过 程 与 方 法 】运 用 教 材 的 材 料 作 为 证 据 去 理 解 过 去 , 能 从 材 料 中 提 取 有 效 信 息 , 应 用 有 效 信 息去 论 证 问 题
2、 。能 够 轻 松 地 在 课本上做各种标记,以突出知识重点。能 对 知 识 进 行 结 构 化 处 理 , 如 运 用 结 构 图 掌 握 秦 代 中 央 到 地 方 行 政 系 统 。 通 过 质 疑 、 解 疑 , 培 养 学 生 发 现 、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对 历 史 学 习 有 正 确 的 认 识 , 能 够 主 动 地 参 与 学 习 , 勤 于 思 考 。通 过 古 代 赞 颂 秦 始 皇 的 诗 歌 和 图 片 , 感 受 秦 朝 初 步 实 现 统 一 的 宏 大 气 象 。通 过 秦 朝 始 创 的 “皇 帝 制 度 ”、
3、 三 公 九 卿 制 度 、 郡 县 制 度 等 内 容 , 体 会 制度 建 设 对 国 家 稳 定 和 统 一 的 重 要 意 义 。重 点 : 皇 帝 制 度 、 三 公 九 卿 制 度 、 郡 县 制 度 、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影 响 。难 点 :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影 响 。教 具 : 多 媒 体 课 件 导 入 china 的 由 来 : 瓷 器 、 支 那 、 秦 朝 等 含 义 。 那 么 秦 朝 有 哪 些 成 就 著 称 于 世呢 ? 学 生 回 答 后 , 强 调 两 点 :秦 的 统 一 和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 这 就 是 本 课
4、 学 习 的 内容 。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是 在 怎 样 的 背 景 下 建 立 的 ?利 用 三 幅 地 图 引 出一 、 从 诸 侯 争 霸 到 秦 朝 统 一1、 分 析 统 一 的 条 件 ( 经 济 发 展 、 民 心 所 向 、 局 部 统 一 、 秦 国 实 力 )2、 地 图 展 示 灭 六 国 、 统 一 秦 王 朝 的 建 立以 结 构 图 探 究 秦 怎 样 来 巩 固 统 一 ? 分 析 割 据 争 霸 的 原 因 , 由 分 封 制 的 弊 端 制 度 问 题 造 成 , 那 么 为 防 止 割 据 , 巩 固 统 一 就 必 须 进 行 制 度 的 创 新 ,
5、 引 出二 、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要 确 立 这 套 制 度 首 先 从 何 做 起 ? 以 音 乐 、 图 片 烘 托 秦 始 皇 中 国 第 一 位 皇帝 出 现 , 他 首 创 了1、 皇 帝 制 度 问 题 导 学 ( 投 影 问 题 )( 1) “皇 帝 ”这 一 名 称 是 怎 样 而 来 ?秦 王 从 “三 皇 ”“五 帝 ”中 各 取 一 “皇 ”字 和 一 “帝 ”字 , 组 成 了 “皇 帝 ”这 一 名号 。( 2) 赢政为什么重定尊号?自认为功德无量,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3)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尊君的做法? 要 点 : 朕 、 制
6、 、 诏 、 玺 ; 强 调 皇 帝 的 与 众 不 同 , 皇 帝 独 尊 。( 4) 阅 读 材 料 , 指 出 皇 帝 制 度 的 重 要 特 征 。材料 1:“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 料 2: 全 国 的 政 治 、 经 济 、 军 事 等 一 切 大 权 , 由 皇 帝 总 揽 ; 中 央 和 地 方 的 主 要 官 员 ,都 由 皇 帝 任 免 ; 军 队 调 动 以 虎 符 为 凭 据 , 虎 符 由 皇 帝 控 制 、 发 给 。要 点 : 皇 位 世 袭 显 示 了 权 力 的 不 可 转 移 ; 另 一 方 面 以 皇 权 至
7、 上 显 示 了 地 位 的 不 可僭 越 。 这 是 中 国 封 建 专 制 制 度 的 重 要 特 征 。这 样 的 皇 帝 制 度 有 无 弊 端 ? 学 生 发 言 后 , 如 决 策 失 误 、 政 务 繁 忙 等 , 以 材 料 辅 证 。秦始皇统一天下後,政务十分繁忙,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石”是 120 斤,这是说秦始皇每天要看 120 斤(相当于今天的 60 斤)竹木简写成的官文。皇帝看的公文是经过筛选的,每天要往宫廷送的公文则难以胜数。秦始皇势必需要助手辅助,引出2、中央官制。(1) 中央官制的设置
8、及职能提出要求,明确中央官制的设置及职能,学生自学。接下来帮秦始皇解决三件事情。A 秦 始 皇 要 在 全 国 征 发 民 工 修 筑 长 城 , 谁 应 来 协 助 : 丞 相 。B 秦 始 皇 要 下 达 一 道 “焚 书 ”的 诏 令 , 有 权 下 达 者 应 是 : 御 史 大 夫 。C 秦 朝 军 权 由 何 人 掌 管 : ? ( 由 歧 义 起 疑 , 使 学 生 发 现 、 解 决 问 题 )展 示 中 央 官 制 图 、 同 心 圆 图 , 分 析 其 最 显 著 的 特 点 : 皇 权 为 中 心 。 以 此 引 出( 2) 中 央 官 制 的 作 用 。A 维护君主专制
9、B 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两 个 作 用 中 最 主 要 的 是 第 一 点 。 分析“学 思 之 窗 ”, 反 映 了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度 相 权 与 皇 权 这 一 矛 盾 , 那 还 有 一 个 什 么 矛 盾 ? 中 央 与 地 方 。如 何 解 决 这 一 矛 盾 ? 回 到 四 千 多 年 前 的 秦 朝 群 臣 的 一 场 大 辩 论 。 分 析 本 课 引 言 ,秦 统 一 之 初 , 群 臣 围 绕 什 么 展 开 一 场 讨 论 ? 秦 始 皇 最 终 同 意 哪 一 种 观 点 ?3、 郡 县 制 :以 官 制 图 讲 解 本 目(1) 郡 县 制 的
10、 全 面 推 行 ( 为 何 说 全 面 推 行 ? )秦 始 皇 设 多 少 郡 ? 郡 受 到 中 央 政 府 的 直 接 管 辖 。 郡 下 又 设 县 , 县 以 下 设 置 哪 些 主要 行 政 机 构 ? ( 历 史 纵 横 ) 结 合 沛 县 、 江 阴 县 级 市 例 子 谈 谈 。秦 朝 在 郡 县 设 置 的 主 要 官 员 有 哪 些 ? 各 负 何 责 ?( 2) 地 方 官 制 及 职 能 ( 举 例 老 百 姓 到 衙 门 告 状 先 找 谁 ? )(2) 郡 县 制 的 作 用 (由官制图: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入手)地方服从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权最终掌握在皇帝的手
11、中,从而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的防止出现割据。这显然不同与哪种制度?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不同,表格展示。由两制的影响比较,引出一个问题,历史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秦二世而亡。投影材料:“夏商西周封建而延,秦郡专权而促。 ”秦的短命是不是郡县制惹的祸?学生发言。最后,以柳宗元话“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展示)秦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权力结构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但最终受制于皇帝专制主义,这就是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开创的这套政治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补充:也巩固了统一,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除了以上政治方面,还有哪些?历史纵横强调本课要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