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的常春藤叶设计思想:以尊重学生为原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以文本为基础,分析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引申阅读及作业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掌握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把握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通过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一)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二) 、过程与方法: 4.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
2、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5.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6.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 复述故事情节。 3、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蹑手蹑脚 纳闷 邪恶 二、课堂教学 (一)导语设计 秋风萧瑟,黄叶飘飞,这是自然规律。而有那么一片叶子,任你北风怒号,暴雨如注,它依旧傲然
3、地在枝头驻留,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 ,理解这是怎样的一片叶子。 (二)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 ,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 (1906)和麦琪的礼物 (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
4、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 ,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 (麦琪的礼物 、 警察与赞美诗 ) 、莫泊桑(法)(项链 、 羊脂球 ) 、契诃夫(俄) (变色龙 、 小公务员之死 )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 1 至 11 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 12 至 36 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5、 高潮(第 37 至 50 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 51 至 55 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状态和行为。明确: 时间 人物 情节十一月: 琼珊染病;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整个故事发生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在四天里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四)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琼珊染病,医生是怎么说的,她自己又是怎么觉
6、得的?医生: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琼珊:22 “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24“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28, “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41“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琼珊已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只是在望叶等死,她的生命似乎确认走到了尽头。 )2、讨论、交流:琼珊死了吗?是谁挽救了琼珊?在她计划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在她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的时候,到底是谁挽救了她?(1) 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2) 苏艾:
7、无微不至的照顾琼珊,鼓励他,用她的友谊温暖琼珊。(3) 医生:尽力医治琼珊(4) 琼珊自己: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 ,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 。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既是有这片叶子也是无济于事。琼珊得康复仅有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做出努力才能得胜。小结:琼珊病愈需要她自己坚定地信念,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也需要苏艾的精心呵护,更需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精神支持。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都不是琼珊的亲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
8、感情使得他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挽救了琼珊嫩?是爱,是一种对他人无私的关爱之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至爱真情,闪烁着人性的光辉。3、作为琼珊的精神支柱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样一片叶子为什么能挽救琼珊得生命呢?找出描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语句,读读。第 40、44、46 节,齐读这叶子被琼珊看做生命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而“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了几天几夜秋风秋雨的侵袭依然是深绿的、傲然的挂在枝头!顽强的生命力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重度词:仍旧、深绿、傲然、依旧、仍在小结:最后的常春藤叶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生命的勇气。而这片叶子正式贝
9、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上的。4、小说重点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到底是谁? 说说你的理由。点拨:苏艾、琼珊、贝尔曼探讨: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学生自由讨论,可能会认为:琼珊:故事是围绕她展开的,她目睹那不落的最后一片叶子,最终康复,通过她说明生命要充满期待,要依靠自己的主题。苏艾:琼珊病了,是她照顾,琼珊绝望,是她想方设法拖延,病把情况告诉了贝尔曼。主题是歌颂珍贵的友情。贝尔曼:最后一片叶子是他画在墙上的,是她拯救了琼珊,主题是歌颂他舍己救人的品德。(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
10、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贝尔曼在挽救琼珊得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着力表现的人物也是贝尔曼。那么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5、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1)老贝尔曼是住在楼底下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曲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都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以外,几年来都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
11、肚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他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2)什么话!”他嚷道, “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 。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 明确: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外表丑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12、 ,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3) “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的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明确: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
13、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欲扬先抑)6、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明确: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也可结合全文进行拓展思考: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7、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明确: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
14、,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欧亨利式结尾 小说的意外结局)8、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 ,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9、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长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注:200 字左右,开篇如下) 。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老贝尔曼的屋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看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 ( 五)文本引申 1、在听完苏艾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什么始终没有凋零的解释后,琼珊的心理是复杂的,请对琼珊
15、的心理作一片段描写。有人说:老贝尔曼用牺牲自己来救活他人,不值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老贝尔曼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可敬,琼珊绝处逢生的结果令人可喜。但当个体生命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如果总是要以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这同样是对个体生命的践踏。那么当我们个体生命面临绝境时,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呢? 测试与反思:(能力测试) (1) 、事例展示: 二十世纪 70 年代国外某地区发生了历时六点八级大地震,蓝光闪过后,某医院 70 多名医务人员全部罹难。然而,奇迹出现了,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 15 日,一 位名叫埃尼撒希尔的女药剂师重见天日、幸免遇难、最后获救。 (2) 、情景呈现:
16、(读详写略) 药房整体陷入地下,两名医护人员的死尸横卧地上,药柜里有少量药品撒落在地,墙上挂钟的指针在地震发生时,指在三时十五分的位置,药房内没有蜡烛、没有手电筒,只有一盒火柴,房内一 片漆黑,好在仍有空气流入。 (3)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a、是谁创造了废墟下存活 15 日的伟大奇迹? (创造奇迹的不是别人,是女药剂师埃尼撒希尔自己。 ) b、奇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学习琼珊的“经验教训” ,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为女药剂师埃尼撒希尔创造奇迹寻找理由。 板书设计: 不利因素 : 我陷入地下,获救的希望十分渺茫。要是得不到及时解救,我会憋死、饿死。房内一 片漆黑。
17、外边的人听不到我的呼唤,如何来救我? 有利因素 :起码我现在还活着,不像我的同事她们,现在已经倒下了。至少现在不会死。因为房内还有空气;我还知道葡萄糖放在哪里。我有火柴,并可找见酒精、纱布,能制作一 盏酒精灯用来照明。我要利用挂钟,牢记时间,在夜深人静时敲打墙壁,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声明有人现在还活着。 3、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在于生命本身有一天傍晚,他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的孤独和艰辛。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要把坛子冲破的冲动。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忽然,有什么独特的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静听。噢,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
18、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奔去。那是他命运里最耀眼的一次闪电。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俄罗斯及世界。他就是屠格涅夫。4、生命因抗争而尊贵死亡日记的作者陆幼青生于 1963 年,华东师大毕业。生病前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陆幼青 1994 年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 4/5。但 3 个月后,他拖着轻轻飘飘的身体顽强地走进公司大门,微笑如旧。他对朋友说:“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有自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 ”2000 年夏天,陆幼青再度发病入院时,医生预言他“还有 100 天。 ”此时,他出奇地平静,思考良久,决定以
19、日记的形式记载这 100 天的经历、过程和心理变化。 “自己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很容易地就会逃避。日记像考勤卡似的,勤奋与否一目了然。 ”他将日记定名为死亡日记 ,并决定“网上直播” 。陆幼青在病床上共写了 34 篇日记,数十万字。 “一篇两三千字的日记,要用去我四五个小时。我躺着、坐着、倚着,以各种姿势坚持写完它。”日记一发表,网友们的贴子纷至沓来,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陆幼青和死亡日记在网上被说成是:“2000 年中国民间的特殊事件” ,毕竟,这个普通人引起了太多的思考。(4) 、总结: 一 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齐声朗读、强调学以致
20、用) 课后练习: a、回忆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 两件不幸或挫折,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b、假如你身处逆境,你会怎样想?你会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 篇短文。 倡 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不怕困难。 (六)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1、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2、 “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 3、 “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 明确: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