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了解离子的形成,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3. 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难点,1.原子的内部结构,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2.离子的形成。,学习内容一 原子的构成,【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电的 和带 电的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两种粒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中子 ,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内 。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由电子和原子核(质子和中子)构成,1
2、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电子的相对质量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为1.,正,原子核,负,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正电荷,不带电,质子数,讨论交流,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 2.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5.不同种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温馨点拨】1.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电子质量较质子和中子小得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不带电。因为原子核
3、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显电性。 3.氢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而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5.ZK(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名师归纳,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反馈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某原子中共有82个粒子,其中30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核外电子数是( )A.2
4、6 B.30 C.52 D.56 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分的粒子;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原子核具有很高的密度;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D,A,C,4.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0 B.86 C.136 D.222 5.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 (3)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 (4
5、)带正电的粒子是: 。 (5)带负电的粒子是: 。 (6)不带电的粒子是: 。,B,原子,原子、分子,质子、中子,质子、原子核。,电子,分子、原子、中子,学习内容二 离子,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为了达到 ,金属元素容易 电子,这时质子数 核外电子总数, 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 电;非金属元素容易 电子,这时质子数 核外电子总数,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 电。 带电荷的 叫做离子。 2.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3.离子符号中数字的意义:,稳定结构,失去,大于,正,得到,小于,负,原子或原子团,正电,负电,讨论交流,1.在化学反
6、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有什么关系? 2.如何表示离子?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温馨点拨】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2.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和“-”号。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名师归纳,离子的特征:都具有稳定结构;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反馈练习,1. Ca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 ) A.钙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B.钙原子有2个电子层 C.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2个钙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干冰 B.黄金 C.红磷 D.氯化钠 3.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和H3,请回答: (1)1个H3+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H3+和H3具有相同的 (填序号)。 A.质子数 B.化学性质C.电子数 D.质量(3)H3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C,D,3,2,A,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