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最新】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2.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48493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制氢单元今冬明春安全检查表检查时间: 编号:序号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限期整改情况 备注装置内设施(管线、阀门等) 防冻措施 是否实施保温防护,保温齐全有效;装置内工艺管线、设备跑冒滴漏情况 工艺管线无跑冒滴漏情况;设备无跑冒滴漏情况;压缩机厂房 是否渗漏,房顶排气扇是否完好;各运行及停运机组、设备或系统 防冻防寒措施是否齐全并落实;装置现场地面 地面清洁干净,无油污、无积水、无积冰;现场作业情况 是否严格按照规定作业;装置现场监测仪器 按规定配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并有效使用;1 制氢装置生产现场特种设备运行情况 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及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按规定检查检测

2、,保证齐全完好;消防组织、规章制度与消防安全责任制 组织、制度是否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个人;灭火器设置合理,状态完好;消火栓供水通畅,水压充足阀门试开正常;消防水炮完好备用;消防安全设备设施 消防水带数量充足,完好;按规定要求配置消防器材,是否按时检查维护保养;装置现场消防器材配备、维护保养情况 现场火灾报警按钮是否正常;现场喊话器完好备用;现场应急柜器材配备、检查维护保养完好情况按规定配置应急防护器材并完好;是否按时检查维护保养;2制氢装置现场消防安全装置现场安全通道情况 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紧急撤离标志是否指示准确完好;装置内防火防毒、防事故隐患情况重点防火部位防火措施落实到位;易

3、燃易爆物品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存放;电缆沟、地漏、消防井内无泄漏可燃有毒气体;紧急泄压排气装置系统正常;加药区域危险化学品是否按照规定管理;禁火区域作业情况 是否按规定执行动火审批手续,并落实了相关措施;办公室安全情况 严禁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及私拉电线等不安全行为;3制氢装置现场防火防爆、防毒、防事故隐患 外操室、临时库房、中控室安全情况防火措施齐全,电气线路、刀闸、开关等整齐无老化,无乱接、乱拉临时线路现象车辆防寒、 防冻、防滑措施到位,保温系统有效人员上下班行车安全 加强车辆管理,严格遵守车辆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培训和教育情况新入厂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

4、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是否对全体员工进行以冬季安全生产措施、操作规程、安全常识及应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冬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否召开班组的安全会或班前、班后会上进行冬季安全生产安全教育;交接班会是否针对作业任务及冬季施工作业特点进行安全讲话;在岗员工是否掌握操作规程和冬季安全生产措施并严格执行;应急机制建设情况 各级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落实情况;事故演练情况 是否定期组织了反事故演习并记录和评价演习结果;异常情况处理 有无异常情况,处理是否得当;工艺管理方面 工艺规程、指标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工艺规程制定、修改是否按照公司规定执行;上班前、班中严禁饮酒 ;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准穿拖鞋、高跟鞋

5、、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工作;劳动纪律情况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女同志必须将头发盘起;4 安全管理班组标准化建设情况班组标准建设工作必须按照方案如期进行,各种台账建立完善。参加检查人员签字备注:参加检查人员必须如实记录检查情况,符合检查标准的“” ,不符合检查标准的,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并落实责任人员,要求限期整改。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 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1 制氢站应单独布置,并应远离散发 火花的地点或位于明火、散发火花 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宜布置在厂区边缘。泄压面不应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火力发电厂劳动 安全和工业卫生

6、设 计规程3. 2. 22氢气站、供氢站、氬气罐与建筑物、 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3. 0. 2 的规定。氢气站、供氢站、氢气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3.0.3 的规定。氢气站工艺装置内的设备、建筑物 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6. 0. 2 的规定。 氢 气 站 设 计 规 范 3. 0. 2、 3. 0. 3、 6. 0.23 制氢站储氢罐周围(距 10m 处)应设 有围墙。 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 7. 2. 224 氢气站、供氢站、氢气罐区,宜设 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其高度不 应小于 2. 5m; 氢气站设计规 范3. 0. 15 氢气站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7、二级, 并宜为单层建筑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1。氢气站内有爆炸危险房间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规定,设置泄压设施。氢气站、供氢站有爆炸危险房间的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泄压设施宜釆用非燃烧体轻质屋 盖作为泄压面积,易于泄压的门、 窗、轻质墙体也可作为泄压囱枳;2 泄压面积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的要求;3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 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 爆炸危险的部位;4 氢气压缩机间宜釆用半敞开或敞 开式的建筑物。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16 氢气站内有爆炸危险房间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规定

8、,设置泄压设施。 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37氢气站、供氢站有爆炸危险房间的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泄压设施宜釆用非燃烧体轻质屋 盖作为泄压面积,易于泄压的门、 窗、轻质墙体也可作为泄压囱枳;2 泄压面积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的要求;3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 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 爆炸危险的部位;4 氢气压缩机间宜釆用半敞开或敞 开式的建筑物。氢气站设计规 范7.0.48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安全出入口,不 应少于 2 个,其中 1 个应肓通室外。 但面积不超过 100m2 的房间,可只 设 1 个直通室外出入口。 氢气站设计

9、规 范7.0.59 有爆炸危险房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 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h 的不燃烧体防爆防护墙隔开。有爆炸危险房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 之间,当必须穿过管线时,应采用 不燃烧体材料填塞空隙。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610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门窗均应向外 开启,并宜釆用撞击时不产生火花 的材料制作。 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711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上部空间,应通 风良好。顶棚内表面应平整,避免 死角。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1012 制氢间、氢气压缩机间、氢气纯化 间、氢气灌瓶间等的厂房跨度大于 9.0m 时,宜设天窗。天窗、排气 孔应设在最高处。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11

10、13 制氢间的屋架下弦的高度,应满足 设备安装和排热的要求,并不得低 于 5. 0mo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1114 氢气站、供氢站严禁使用明火取暖。 当设集中采暖时,应采用易于消除 灰尘的散热器。 氢气站设计规 范11.0.115 供氢站电解间的门和窗应采用不发 火花的材料制作。 火力发电厂设计 技术规程16. 8. 316 供氢站应设赛灭火器,宜设置推车 式灭火器。 火力发电厂与变 电站设计防火规 范7.10. 117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设 套管。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 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非燃材料填 塞;氢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 配电室、控制室、仪表室楼梯间和 其他不

11、使用氢气的房间。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1418制氢站(供氢站)应通风良好,保证 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 1%,建 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楼) 或排气孔(通风口),排气孔应面向 安全地带;采用自然通风时,排气 孔应设在屋顶最高部位。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2.24、 7. 2. 2519制氢室(供氢站)应采用防爆型电气 装置,并采用木制门窗,门应向夕卜 开。电线应穿密封金属套管,并经气密试验检查合格。仪表等低压设 备应有靠绝缘,电话电铃应安装在室外。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2920 氢气设备生产系统各部位。必须使 用铜质或铍铜合金工具。 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12、 2. 30三 防雷及接地21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 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 1 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 置应当每半年检测 1 次。防雷减灾管理办 法气象局令第 8 号第十九条22氢气站、供氢站的防雷分类不应低 于第二类防雷建筑。其防雷设施应 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 侵入。防直击雷的防雷接闪器,应 使被保护的氢气站建筑物、构筑物、 通风风帽、氢气放空管等突出屋面 的物体均处于保护范围内。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223氢气站、供氢站内按用途分有电气 设备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 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不同 用途接地共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 时,其接地电阻应符

13、合其中最小值。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324氢气站、供氢站内的设备、管道、 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和突 出屋面的放空管、风管等应接到防 雷电感应接地装置上。管道法兰、 阀门等连接处,应采用金属线跨接。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425室外架空敷设氢气管道应与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 100m 内管道,每隔 25m 左右接地一次,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20Q。埋 地氢气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 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526有爆炸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 险的物体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在进 出氢气站和供氢站处、不同爆炸危 险环境边界、管道分岔处及长

14、距离 无分支管道每隔 5080m 处均应设 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Q。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627氢气罐等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 闭容器,当其壁厚大于 4mm 时可不 装设接闪器,但应有可靠接地,接 地点不应小于 2 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宜大于 30m,冲击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 10Q。氢气放散管 的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的要求。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728氢气生产系统的厂房和贮氢罐等应 有可靠的防雷设施。避雷针与自然 通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少于 1. 5m。 与强迫通风口的距离不应少于 3m; 与放空管口的距离不应少于 5m。避 雷

15、针的保护范围应高出管口 lm 以 上。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28四 制氢单元29 水电解制氢系统每台水电解槽均应 独立配置直流电源。 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5.1. 3. 430水电解用原料水的水质应符合下列 规定;电阻率彡 1.0X105cm Q ;铁离子含量1. Omg/L;氯离子含量2. Omg/L;悬浮物浓度1. Omg/L。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5.1. 3. 531密封垫片的选择应确保水电解槽在 工作状态不渗漏,并能承受槽体开、 停车时的工作状态变化 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5. 2. 2. 532铸件外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气泡、 裂纹及厚度显著不均的缺陷。 水电解制

16、氢设 备5. 2. 2. 733主要焊接结构的焊缝不得有气孔、 夹渣和裂纹等缺陷。 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5. 2. 2. 834镀件的镀层表面不得鼓泡、起皮、 局部无镀层和划伤等严重缺陷。 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 5. 2. 2. 9. 135水电解制氢系统的氢气排空口前, 应装设阻火器。 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 5. 2. 2. 9. 136氢气阻火器宜安装在靠近氢气排空 口处。阻火器后的氢气管道应采用 不锈钢管材。 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要求5. 2. 9. 337每台水电解槽的直流电源一般单独 地采用晶闸管整流器或硅整流器。 整流器应设有调压功能,并具备自 动稳流功能。水电解制氢系

17、统 技术要求5. 4.1.138每套水电解制氢装置的氢出气管与 氢气总管之间、氧出气管与氧气总 管之间,应设放空管、切断阀和取 样分析阀。氢气站设计规 范4. 0. 2 火力发电厂化学 设计技术规程 13.2.239氢气站、供氢站的氢气罐安全设施 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 等;2. 氢气罐顶部最高点,应设氢气放 空管;3. 应设压力测量仪表;4. 应设氮气吹扫置换接口。氢气站设计规 范4. 0.1040氢气放空管阻火器应设在管口处。 放空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 应引至室外,放空管管口应高出屋 脊 lm;6. 应有防雨雪侵入和杂物堵塞的措 施;7. 压力大

18、于 0.1MPa 时,阻火器后的管材,应采用不锈钢管。氢气站设计规 范12.0.941制氢站的电解间及贮气间,应设置 事故排风装置。有爆炸危险房间内,应设氢气检漏 报警装置,并应与相应的事故排风 机联锁。当空气中氢气浓度达到 0.4% (体积比)时,事故排风机应能 自动开启。火力发电厂设计 技术规程4. 0. 23 氢气站设计规 范8. 0. 642有爆炸危险房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次 数,每小时不得少于 3 次;事故排 风装置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 12 次,并与氧气检漏装置联锁。氢气站设计规 范11.0.543有爆炸危险房间,事故排风机的选 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 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

19、规范 GB 50058 的规定,并不应低于氢气爆炸混合物的级别、组别(IICT1)。氢气站设计规 范11.0.744放空管出口应在远离明火作业的安 全地区。若室内放空管出口近屋顶, 应高出屋顶 2m 以上,在墙外的放空 管应超出地面 4m 以上,周围并设置 遮栏及标示牌;室外设备的放空管 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 2m 以上,排放时周围应禁止一切明火 作业;放空管出口应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外 来异物堵塞放空管和排污管的措 施。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1345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 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4962-2008)。氢冷系统中氢气纯度需不低于 96%,含氧量

20、不应超过 2%;制氢设 备中,气体含氢量不应低于99.5%, 含氧量不应超过 0.5%。防止电力生产重 大事故的二十五项 重点要求1. 5. 2五 供电及公用工程46 电厂氢气站、供氢站的供电宜为三 级负荷。 氢气站设计规 范8. 0.147氢气站的冷却水排水,应设水流观 察装置或排水漏斗。 氢气站设计规 范10.0.348氢气站排出的废液,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的规定。 氢气站设计规 范10.0.449制氢间属 1 区爆炸危险区。上述场 所所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 符合下列规定:8. 同步电动机应为正压型或隔爆 型;9. 刀开关、断路器应为隔爆型;10. 不

21、应设置移动式灯具,固定式灯 具应为隔爆型;11. 信号报警装置应为正压型或隔爆 型。氢气站设计规 范附录A. 0.2 爆炸和火灾危险 环境电力装置设计 规范2. 5. 350氢气站、供氢站内的冷却水系统应 装设断水保护装置。 氢气站设计规 范11.0.251贮氢罐不应设在厂房内。在寒冷地 区,湿式氢气罐和固定含湿氧气罐 底部,应采取防冻措施。 火力发电厂化学 设计技术规程 13. 3. 552立式贮氢罐之间净距不应小于相邻 较大罐的直径。卧式贮氢罐之间的 净距,不应小于相#校大罐直径的 2/3。火力发电厂化学 设计技术规程 13.3.6、13.3.853下列可燃气体释放源,应设检测器:1. 甲

22、类气体压缩机;2.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 体的液体排液(水)口;3.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 体的设备或管法兰、阀门组。石油化工企业可 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检测报警设计规 范4.1.154第 4.1. 1 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 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 15 m 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 释放源不宜大于 7. 5m。石油化工企业可 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检测报警设计规 范4.1. 355第 4. 1.1 条规定的比空气轻的可燃 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 内,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器, 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 气体处设置检测器。石油化工企业可 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23、检测报警设计规 范4.1. 556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 于在线分析仪表间内最髙点易于积 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石油化工企业可 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测报警设计规 范4. 3. 357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照明应采用防爆 灯具。 氢气站设计规 范8. 0.458氢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12. 厂区、氢气站及车间架空氢管与 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 合附录 J 的规定;13. 厂区架空氢气管道与建筑物、构 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宜按附录 K 规 定;14. 氢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 时,氢气管道应布置在外侧并在上 层。火力发电厂化学 设计技术规程 13. 3.10六 安全

24、管理59制氢设备要动火检修或进行能产生 火花的作业时,应尽可能将需要修 理的部件移到厂房外安全地点进 行。如必须在现场动火作业应按各 单位“动火工作票”制度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3160制氢站和其他装有氢气的设备附近 均严禁烟火,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 品,并应设“严禁烟火”的标示牌。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2261制氢站和其他装有氢气的设备附近 均严禁烟火,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 品,并应设“严禁烟火”的标示牌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22表 1-2 制氢站周边距离表实际距离(m) 规范要求距离(m) 评价结果 备注(周边建筑 物耐火等级)方位东面西面南面北面有无电力线有无铁路线表 11-3 制氢储罐距离表页目方位实际距离(m) 规范要求距离(m) 评价结果 备注(周边建筑 物耐火等级)东面西面 0南面北面有无铁路线有无电力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