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中医]中医急诊科特色疗法培训手册.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46423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中医]中医急诊科特色疗法培训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学][中医]中医急诊科特色疗法培训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学][中医]中医急诊科特色疗法培训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医学][中医]中医急诊科特色疗法培训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医学][中医]中医急诊科特色疗法培训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录前言 3内科部分 4外感发热 4颈性眩晕 5失眠 8寒性腹痛 9炎性腹痛 .10腹针在急诊的应用 .13骨科部分 .15桡骨远端 Colles 骨折 15急性腰扭伤 .17落枕 .19急性踝关节扭伤 .20肩关节脱位 .21肘关节脱位 .23下颌关节脱位 .24痛风性关节炎 .262前言大学城急诊科成立于 2007 年,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宗旨,在中医特色疗法方面,内科运用平衡针、四黄水蜜治疗各种痛症、眩晕、意识障碍等急症;运用沐足治疗外感发热;骨科运用平衡针、穴位注射治疗各种痛症、急性软组织挫伤等急症;运用手法整复治疗各种关节脱位、骨折、脊柱小关节紊乱,取得良好的疗效

2、与患者的好评。今年 3 月 12 日,在科室业务学习会上陈伯钧主任提出要把我科建设成为“银针飞舞, (药)香气袭人”的具有浓郁中医氛围、鲜明中医特色的科室,为此提出大学城急诊科中医特色疗法方案,规范、统一操作规范和流程,发挥中医简、易、便、廉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同时,希望各位急诊科同仁,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更新、完善多种急诊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与方法。 观察表填写说明:观察表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同时填好电子版登记表,在医生办公室外网机“E:大学城急诊科工作表一值填表”的相应文件中。3内科部分外感发热 定义: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

3、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 、 “寒热” 、 “壮热”等。 诊断标准:1. 体温升高,口腔温度在 373 度以上,或腋下温度在 37 度以上,直肠温度在 376 以上,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2. 起病急,一般在 3 日之内。病程较短,约 2 周左右。3. 具有相关脏腑为热所扰的功能紊乱症状,如咳嗽、胸痛、喘息、泄泻等症。4. 具有感受外邪、疫毒史,或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等。 5. 具有西

4、医学感染性疾病的有关实验室检查依据,如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加,尿中有脓细胞,大便中有脓细胞、吞噬细胞,血、尿、骨髓细菌培养阳性,X 线检查肺部有炎性改变,B 超检查胆囊体积缩小,收缩及排泄功能差等炎性改变等。 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沐足 +生姜擦浴。 沐足药液组方外感风寒:麻黄粉 30 克、桂枝粉 30 克、防风粉 30 克、柴胡粉 30 克、生姜粉 30 克;外感风热:金银花粉 30 克、连翘粉 30 克、石膏粉 30 克、麻黄粉 30 克、桂枝粉 30 克。 中药汤剂协定方外感风寒无汗患者:麻黄 5 克、 桂枝 10 克、防风 15 克、柴胡 15 克、生姜 30 克外感风热

5、无汗患者:金银花 15 克、连翘 15 克、石膏 30 克(先煎)、麻黄 5 克、桂枝10 克。 生姜擦浴取汗外感风寒风热无汗患者:嘱患者回家取生姜半斤剁碎煮热水洗澡,擦浴全身肌肤潮红擦干穿厚衣盖厚被取汗 适应症外感发热。年龄 1460 岁就诊发热无汗病人,体温 38-39.5者。4 禁忌症1. 妊娠;2. 有已知的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病史患者及精神障碍者;3. 凡烧伤、烫伤、脓疱疮、糖尿病足、皮肤病者;4. 空腹、饭后以及儿童不宜沐足。 操作规范1. 物品准备:5000 ml容量的塑料盆1个,一次性耐热塑料膜一张,盛4045 热水4000 ml,备用科室协定方粉末剂。2.

6、沐足方法:将科室协定方粉末剂放入 4O43热水中给患者泡足至踝上 1O cm。每次泡足持续时间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而定,体质强壮、肥胖者泡足 20 min 以上至全身透汗即止;消瘦体弱者则泡足 10 min 后全身汗湿即可。3. 中药内服汤剂为煎好真空包装汤剂冲温水即喝.4. 生姜擦浴取汗为家中执行, 电话随访. 疗效观察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效。1. 体温下降情况:记录沐足前、服中药及沐足后 30min、60min、120min 体温变化情况;2. 出汗时间:记录服中药及沐足后出汗时间,以及出汗持续时间和出汗程度。3. 电话随访生姜擦浴情况并记录。 登记表姓名 性别 年龄 就诊时间地址

7、 电话主诉 发热_天既往史 无特殊体征 T: _ P: _次/分 R: 次/分 Bp: mmHg症状1.无汗 2.恶寒 3.头痛 4.周身酸痛 5.咽痒咽痛 6.鼻塞流涕 7.咳嗽8.腹痛 9.腹泻 10.呕吐 11.尿频急痛 12.其他口舌脉 舌质( ) 舌苔( ) 脉象( )辨证分型 风寒( ) 风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LYM: GRAN%:其他:用药 科室协定方() 风寒( ) 风热( )体温观察 沐足后 30 分钟:_ _ 1 小时:_ _ 2 小时:_出汗时间 服药及沐足_分钟后开始出汗 ; 持续时间(半小时 1 小时 1 小时以上) 程度(微汗 壮汗) 其他用药出观体

8、征 T: _ P:_次/分 R: _次/分 Bp:_ _mmHg生姜擦浴情况擦浴后 30 分钟:_ _ 1 小时:_ _ 2 小时:_擦浴_分钟后开始出汗 ; 持续时间(半小时 1 小时 1 小时以上) 程度(微汗 壮汗)5执行人备注 是否用过何种西药退热?颈性眩晕 定义: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眩晕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近年来本病有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

9、诊断疗效标准”)1.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2. 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4. 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 X 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 CT、磁共振检查。5. 应注意排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2 年 10 月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定的标准):1. 呈发作性,常因体位变化如头部过度旋转、屈曲时诱发或加剧,发作时间长短不等,可一瞬间也可达数小时或数天,还可发生卒倒;2. 旋颈试验阳性;3

10、. X线摄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 经颅多普勒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其他原因(内耳疾病、脑部炎症、出血、外伤以及全身性中毒、眼源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眩晕者。 治疗方法:平衡针、药枕或平衡针+药枕。 操作规范1. 平衡针治疗病人取卧位行平衡针刺疗法。针具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径 0.35mm,长40、75mm。主穴取升提穴、颈痛穴,有针感即出针,并压迫针孔以防出血。伴耳鸣及听力减退:加用耳聋穴;伴恶心呕吐者:加用胸痛穴;伴有头痛者:加用头痛穴。2. 药枕治疗:临床辩证施治:A、证候: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加重,甚则扑倒,

11、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6选用肝阳上亢枕,枕心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 钩藤12克, 栀子9克, 黄芩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 益母草9克,夜交藤9克,茯神9克, 川牛膝12克,石决明18克。用以上药物以及比率粉碎取250克装入20cm10cm的棉布袋的枕芯中,将布袋每隔2cm一行缝制,使药粉在枕芯内固定减少移动,枕芯下采用电热垫加热装置,保持高度约10cm,药袋垫于颈部,使头稍后仰,颈部处于松弛状态。方解:“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方中天麻、钩藤二药为君,均入肝经,均有平肝熄风之效,且天麻有定眩晕之专长。石决明性味咸平

12、,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平肝熄风之功。配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炎内扰;伍益母草活血利水,有利于肝阳之平降;再用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以上均为佐药。诸药共奏平肝潜阳,清热熄风,补益肝肾之功。B、 证候:风痰上扰症状:眩晕,头重昏蒙,或伴有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选用风痰上扰枕,枕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9克,天麻6克,白术6克,茯苓6克,橘红6克,生姜10克,甘草3克,大枣6克。用以上药物以及比率粉碎取250克装入20cm10cm的棉布袋的枕芯中,将布袋每

13、隔2cm一行缝制,使药粉在枕芯内固定减少移动,枕芯下采用电热垫加热装置,保持高度约10cm,药袋垫于颈部,使头稍后仰,颈部处于松弛状态。方解:“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治痰要药;天麻平肝潜阳,以息肝风,为治风要药。二味共为君药。因脾为生痰之源,故又用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使脾旺健运,湿去痰消;橘红理气化痰,与半夏相伍,又可降逆和胃止呕,使痰消浊降。三味共为臣药。生姜、大枣和胃益脾,调和营卫;甘草健脾和药,并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燥湿化痰,平肝熄风,健脾和胃之效。C、 证候:瘀血阻窍症状: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有

14、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法:活血祛瘀,活络通窍。选用瘀血阻窍枕,枕心方药:通窍活血汤。赤芍3克,川芎30克,桃仁6克,红花9克,生姜9克,大枣10克,麝香0.15克,老葱6克,黄酒适量。用以上药物以及比率粉碎取250克装入20cm10cm的棉布袋的枕芯中,将布袋每隔2cm一行缝制,使药粉在枕芯内固定减少移动,枕芯下采用电热垫加热装置,保持高度约10cm,药袋垫于颈部,使头稍后仰,颈部处于松弛状态。方解:“通窍活血汤”出自医林改错,方中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祛瘀通络;麝香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共具开窍通阳之功;黄酒辛窜,以助血行;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

15、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全方共具祛瘀生新,活络通窍之功。7 操作注意事项:1. 药枕加温后使用前让病人试温,以能接受为宜,防止烫伤。2. 注意药枕治疗过程中,如有瘙痒、红疹、水泡等皮肤反应,应停止使用。3. 针刺时避免患者空腹,出现晕厥,面白、汗出,烦躁,肢厥,心悸,恶心、呕吐等晕针表现时停止针刺;4. 药枕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 12 小时,症状改善明显无不良反应者可使用 8-10 小时。 安全性评价心率、呼吸、血压治疗前及治疗后 0、5 、10、30 、60 分钟进行测定。 评估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效。1. 眩晕改善情况:采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的眩晕评分标准,分别于治

16、疗前及治疗后0、5、10、30、60 分钟进行进行评分。2. 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即病人症状改善持续时间。3. 针刺操作时间:计算每例病人进行针刺操作所需时间。 登记表治疗前 治疗后0min治疗后5min治疗后10min治疗后30min治疗后60min操作者眩晕评分症状缓解持续时间针刺操作时间失眠 定义: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

17、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 诊断标准:1. 入睡困难;2. 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83. 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4. 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5. 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6. 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7. 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治疗方法切脉针灸结合耳穴贴压。 操作规范1. 切脉针灸取穴:百会 、四神聪、安眠穴。手法:平 刺 0.5 0.8 寸 ;2. 耳穴:神门、心、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区。操作:先 行 常

18、 规 消 毒 , 左 手 托 住 耳 廓 , 右 手 用 止 血 钳 将 粘 有 王 不 留 行 的 胶 布 对 准所 选 耳 穴 贴 压 , 并 用 手 指 轻 压 耳 穴 1 2 分 钟 。 留 压 3 天 , 每 天 上 、 下 午 由 患 者 自 行轻 压 敷 贴 部 位 各 一 次 , 每 次 1 分 钟 左 右 。 原理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使卫气独留于阳,不得入阴,致阴不潜阳,阴阳不能相合而不能入眠,症见夜间毫无睡意,日间疲乏。中医以调和阴阳,养心安神为本病的主要治法,因此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 ,重在养心安神,安眠穴属奇穴,有镇静安眠之功,神门穴属心之原穴,手少阴之脉所注为输,

19、宁心除烦安神;耳穴取心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通过耳穴的刺激使之转成正常生理性睡眠。 疗效观察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治疗前、治疗后 1 天、3 天、6 天记录睡眠时间和质量,评估疗效。疗效标准:痊愈:睡眠正常,无夜醒,伴有症状消失;显效:睡眠接近正常,睡眠深度加深;有效:睡眠有明显改善,但有时自感疲乏;无效:症状无改善。 登记表治疗前 治疗后 1 天 治疗后 3 天 治疗后 6 天 操作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疗效寒性腹痛 定义:以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暖喜按、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紧为主症 ,或和有生冷饮食、腹部受凉之诱因为辨证要点,胃肠炎、胃痉挛多见

20、。9 治疗方法:平衡针结合温热中药包外敷 原理温热中药包是将药物(吴茱萸、干姜、小茴香、粗盐等)加热后敷布于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温热中药包主要由吴茱萸、干姜、小茴香、粗盐组成,上述四药按等分比例制成粉剂,混合后缝合包中,使用时微波炉加热,外再包一层可换洗的即可外敷患处,直接使药力在病变处发挥作用,具有温通经络、温中止呕,行气止痛功效;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使疾病得到治愈。 适应症各种虚、寒腹痛证。 禁忌症1. 外科急腹症、腹痛原因不明者、孕产妇、皮肤破损处均禁用。2. 热症、实症患者慎用。 操作规范1. 平衡针:主穴:腹痛穴;配穴

21、:伴上腹痛,配胃痛穴;伴胸闷恶心呕吐,配胸痛穴;疼痛剧烈、选用前述穴位效果欠佳,配头痛穴;2. 温热中药包:吴茱萸 60g、干姜 60g、小茴香 60g、粗盐 250g 缝合于脉诊包大小的药包中,使用时微波炉加热,外再包一层可换洗的布,即可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1. 敷药前让病人试温,以能接受为宜,防止烫伤。2. 注意敷药后的情况,如有瘙痒、红疹、水泡等皮肤反应,应停止敷药。3. 每贴药敷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 12 小时,症状明显者每日三次,效果更明显。 评估标准划线记录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法) 。VAS 法将疼痛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 10 段,0 为

22、无痛,13 为轻度疼痛,46 为中度疼痛,79 为重度疼痛,10 为极度疼痛。在线上标出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测量 0 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 疗效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扎针前及扎针后 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3 小时由医生和患者自己对疼痛强度进行判断,取两者平均值。痊愈:患部疼痛完全消失,VAS 评分为 0。显效:患部疼痛明显减轻,VAS 评分减轻两个等级以上。好转:疼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VAS 评分减轻一个等级。无疗效:治疗后疼10痛无改善,VAS 评分无改变,或疼痛稍减轻但反复发作。 登记表时间 VAS 评分 操作者治疗前治疗后 1

23、5min治疗后 30min治疗后 60min治疗后 3h炎性腹痛 定义以疼痛位置相对固定,拒按、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症,胆囊炎、阑尾炎、盆腔炎多见。 治疗方法:平衡针结合四黄水蜜外敷。 原理四黄粉主要由大黄、黄芩、黄柏、黄连组成,混合后加蜂蜜、温开水调敷,直接使药力在病变处发挥作用,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使疾病得到治愈。 适应症凡毒邪散漫不聚,或结毒不化所引起的各种痛证。 禁忌症1. 外科急腹症、腹痛原因不明者、孕产妇、皮肤破损处均禁用。2. 寒症、虚症、阴症患者慎用

24、。 操作规范1. 平衡针:主穴:腹痛穴配穴:伴上腹痛,配胃痛穴;伴胸闷恶心呕吐,配胸痛穴;疼痛剧烈、选用前述穴位效果欠佳,配头痛穴。2. 四黄水蜜外敷:准备用物:四黄粉、油膏刀、蜂蜜、透明玻璃纸、一次性治疗巾或棉垫、胶布、绷带、剪刀、棉纸。将适量的四黄粉与蜂蜜调好,取大小合适的玻璃纸或棉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平11摊于玻璃纸或棉纸,约 1CM 厚。将摊好药物的玻璃纸或棉纸四周反折后覆于患处,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操作注意事项药量摊制约 1cm 厚,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药物须随摊随用,搁置时间过长则干结变硬,有擦伤皮肤之虞敷药前让病人试温

25、,以能接受为宜,防止烫伤。注意敷药后的情况,如有瘙痒、红疹、水泡等皮肤反应,应停止敷药。每贴药敷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 46 小时,红、肿、痛症状明显者每日三次,效果更明显。关节部位包扎时应保持关节功能位,包扎完应询问病人松紧度是否适宜,有无不适。操作时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直接吹风受凉。 评估标准划线记录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法) 。VAS 法将疼痛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 10 段,0 为无痛,13 为轻度疼痛,46 为中度疼痛,79 为重度疼痛,10 为极度疼痛。在线上标出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测量 0 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

26、疗效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扎针前及扎针后 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3 小时由医生和患者自己对疼痛强度进行判断,取两者平均值。痊愈:患部疼痛完全消失,VAS 评分为 0。显效:患部疼痛明显减轻,VAS 评分减轻两个等级以上。好转:疼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VAS 评分减轻一个等级。无疗效:治疗后疼痛无改善,VAS 评分无改变,或疼痛稍减轻但反复发作。 登记表时间 VAS 评分 操作者治疗前治疗后 15min治疗后 30min治疗后 60min治疗后 3h12腹针在急诊的应用操作方法和针刺手法:1,进针方法与要求:取穴要准,刺皮要快。病位浅的应当针刺得浅,

27、病位深的应当针刺得深。2,留针时间:一般为 2030 分钟。3,疗程:6 10 次之间,治疗的第 13 次连续针灸每日 1 次,第 3 次后隔日针灸 1 次。4,针刺手法1)捻转手法:只捻转不提插;轻捻转慢提插2)补泻手法:补泻手法依刺激的强弱而定,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因腹针的适应证以慢性病为主,二慢性病又“久病则虚” ,因此腹针治疗时补多泻少。腹针的常用穴位取穴方法一、腹针腧穴的定位方法(一)腹部分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 中庭穴制神阙穴之间的距离,定为 8 寸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 神阙穴至曲骨穴之间的距离,定为 5 寸3、腹部横分寸的标定 两个乳中穴之间的距离,定为

28、8 寸(二)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之间的距离,定为 8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8 寸2、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之间的距离,定为 5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5 寸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 6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6 寸。二、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1 中脘 定位:神阙穴上 4 寸的任脉上。功能: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

29、等疾病。2 下脘 定位:神阙穴上 2 寸的任脉上。功能:主治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3 水分 定位:神阙穴上 1 寸的任脉上。功能:主治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4 神阙 定位:脐之正中。功能:主治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鼓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5 气海 定位:神阙穴下 1.5 寸的任脉上。功能:主治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6 石门 定位:神阙穴下 2 寸的任脉上。功能:主治腹胀坚硬、水肿、

30、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7 关元 定位:神阙穴下 3 寸的任脉上。功能:主治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人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8 商曲 定位:下脘旁开 5 分处。功能:主治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13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9 气旁 定位:气海旁开 5 分处。功能:主治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10 气穴 关元穴旁 5 分处。功能:主治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

31、尿路感染、泄痢、腹泻等疾病。11 滑肉门 定位:水分穴旁开 2 寸处。功能:主治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12 天枢 定位:脐正中旁开 2 寸处。功能:主治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癫痫等疾病。13 外陵 定位:阴交穴旁开 3.5 寸处。功能:主治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14 大横 定位:脐正中旁开 3.5 分处。功能:主治多恐善悲、惊悸、心松少力、下痢、便秘、小腹寒痛、中焦虚寒、四肢不举、小腹热、欲走太息等疾病。15 上风湿点 定位:滑肉门穴外 5

32、 分上 5 分处16 上风湿外点 定位:滑肉门穴外 1 寸处17 下风湿点 定位:外陵穴下 5 分外 5 分处18 下风湿下点 定位:下风湿点下 5 分外 5 分处。 、复诊治疗常见病一、复诊治疗外感发热病1、外感发热的腹针治疗主穴:中脘、下脘。辅穴:上风湿点(双) 。2、外感发热头痛的腹针治疗主穴:中脘、下脘、阴都(双) ,上风湿点(双) 。辅穴:气海、关元。3、外感发热咽痛的腹针治疗主穴:中脘、下脘、下脘下(下脘下 5 分,患侧) ,上风湿点(双) 。辅穴:气海、关元。二、腹针治疗高血压病1、 高血压头晕的腹针治疗主穴:引气归元(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辅穴:商曲(双) 、气穴(双) 、

33、滑肉门(双) 、水道(脐下 3 寸,旁开 2 寸,双) 。2、 高血压头痛的腹针治疗主穴:中脘、气海、关元)辅穴:阴都(中脘旁开 0.5 寸,双) 、天枢(双) 、滑肉门(双) 。三、腹针治疗颈椎病1、基本处方主穴:天地针(中脘、关元)辅穴:商曲(双) 、滑肉门(双) 。2、处方加减神经根型加石关(双) 。椎动脉型加下脘上(下脘上 0.5 寸) 。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加气旁(双) 。14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心悸、心慌症状较重加气穴(双) 。交感型加气旁(左侧) 。骨科部分桡骨远端 Colles 骨折 定义:Colles 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 2.5cm 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

34、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1814 年 Abraham Colles 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 Colles 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 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 诊断标准:1. 腕关节有明显外伤史,尤其是跌 倒 时 肘 部 伸 直 位 , 前 臂 旋 前 , 腕 关 节 背 伸 , 手掌 撑 地 的 受 伤 机 制 ;2. 腕 关 节 疼 痛 剧 烈 、 肿 胀 、 活 动 受 限 ;3. 触 痛 明 显 , 有 骨 擦 感 ;4. X 光 提 示 : 桡 骨 远 端 距 关 节 23cm 处 的 骨 折

35、 , 骨 折 远 端 向 背 侧 、 桡 侧 移 位 ,背 侧 皮 质 嵌 插 , 前 缘 皮 质 分 离 , 可 合 并 尺 骨 茎 突 骨 折 和 下 尺 桡 关 节 脱 位 。 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桡骨远端小夹板固定。 手法整复操作规范患者取坐位。复位前采用手摸心会法结合按摩手法,沿骨折及肌肉走行方向,由上而下、由远及近、先轻后重按摩患肢,从而散瘀活血,放松软组织。同时了解骨折端在肌肉内的方位及肌肉紧张程度,配合 X 线片指示,确立整复手法。局部浸润麻醉后,患侧肩关节外展,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助手握肘,术者握腕,沿前臂纵轴对抗牵引 58 min,以同时矫正旋后及短缩畸形。然后术者双拇指骤然

36、下压远折端,加大背成角。随之余指上提近折端,使腕屈并尺偏,矫正桡背侧移位。对桡背侧仍难复位者,加用折顶法及叩击法。对折线经关节,折块粉碎者,在充分牵引下采用轻柔提按手法即可。复位成功后,以小夹板固定于中度掌屈尺偏与前臂旋前位,2 周后改为功能位再固定2 周。老年患者及不稳定骨折者首次固定时间适当延长。术后第 1 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04 周多活动肩及肘关节;48 周进行无痛范围内腕关节活动,张手握拳练习,腕掌屈、背伸、桡屈、尺屈练习及抓握练习,手指关节活动度练习;812 周强化腕关节活动度、肌力练习及功能化练习;12 周后视骨折愈合情况,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评价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

37、踪随访,评估疗效。15X 光:治疗前、整复后、夹板固定 1 月、2 月、3 月后摄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远端桡尺关节间隙,记录解剖评估情况,累计 0 分为优,13 分为良,46 分为可,712 分为差。临床疗效:治疗前、拆夹板时、治疗后 2、3 月,参照 Dienst 功能评估标准评价疗效,疗效分为优、良、可、差 4 个等级。 安全性检查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者患肢皮肤情况、肢端感觉、血运等,重点观察腕管综合症、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情况,不良反应随时记录。 影像学、临床疗效评估标准解剖评估:评分项目 0 分 1 分 2 分 3 分背侧倾斜(度) 0 1-10

38、11-14 14尺侧倾斜减少(度) 0-4 5-9 10-14 14桡骨轴向缩短(mm) 0-3 4-6 7-14 14合计注:二项累计 0 分为优, 1 3 分为良, 4 6 分为可, 7 12 分为差Dienst 功能评估:主观评估 客观评估评估疼痛 活动 功能 握力 掌屈或背伸减少优 无 不受限 无损伤 同对侧 15 度良 偶尔 剧烈活动受限 接近正常 接近正常 15-30 度可 经常 工作时轻度受限 减弱 减弱 30-50 度差 持续 工作能力减弱, 正常劳动受限 明显减弱 明显减弱 50 度评估登记表:时间 解剖评估 Dienst 功能评估 操作者(记录者)0d1 月2 月3 月16

39、急性腰扭伤 定义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多系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本病中医认为“腰者,一身之要,仰俯转侧无不由之。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采用推拿、针灸、理疗、中药内服等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治疗上为非手术疗法。 诊断标准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 急性腰扭伤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

40、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治疗方法1. 平衡针;2. 耳针;3. 理筋手法。 禁忌症出血体质,血液病患者、凝血机制有问题者禁用;孕产妇、婴幼儿、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慎用。 平衡针操作规范1. 取穴:腰痛穴(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 、阿是穴。2. 针 灸 治 法 : 腰 痛 穴 : 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夹脊穴、阿是穴:用 28 30 号 1.5 寸 长之 毫 针 , 直 刺 1 寸 , 并 要 求 产 生 一 定 针 感 (多 为 酸 、 痛 、 胀 ), 然 后 持

41、 续 捻 针2 3 分 钟 , 捻 转 频 率 控 制 在 100 150 次 /分 之 间 , 留 针 15 分 钟 。3. 疗程:隔日一次,疗程 1 周。 耳针操作规范两侧腰痛取双耳,一侧腰痛取同侧耳。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 28 号 0.5 寸毫针分别刺入神门、腰痛点、枕三穴,应用捻转手法, 使针刺局部产生胀、麻、热感。同时令患者站立做前屈、后伸、侧弯等方位的腰部活动。留针 20 分钟, 间隔 10 分钟行针 1 次,隔日 1 次。 手法操作规范a.掌按法:用双掌重叠掌根部沿骸棘肌自上而下向对侧推按,力量由小到大,反复 5 遍,时间约 3 分钟。b.摇腰法:两手掌置于患者腰臀部,推摇患者

42、身躯,使之左右摆动,并患者放松配合摇晃,时间约 3 分钟。17c.指揉法:针对检查出的患部,主要包括骸棘肌及周围软组织、腰骸关以及骼骼关节等部位,病变部位手下感觉有不光滑、小条索状或块状增生性改纤维变性的肌肉组织有砾轧感;在侧后方关节囊病变部及关节突对位不良的位,做轻柔的小幅度的回旋运动,力要轻巧柔和,直至患部压痛减轻为止。左各一次,时间约 10 分钟。d.拉肩推腰法:以拉患者右肩推腰为例,医者站在患者左侧。左手放于者肩关节前侧,右手以掌根从胸 7 棘突对侧旁,随拉肩向后角度的增大,右手由上到下按压至腰 3 棘突。每侧操作时间控制在 30 秒,两侧操作时间控制在 1 分钟。e.拉腿推腰法:以拉

43、患者右腿推腰为例,医者站在患者左侧。左手以掌特色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于在患处腰骸部,右手放于患者膝关节上方 3cm,随拉腿向后角度的增大,左有节律固定于患处推按。操作控制在 30 秒。每侧操作时间控制在 30 秒,两侧操作时间控制在 1 分钟。经以上手法理筋,可放松肌肉、松解组织粘连。 健康宣教掌握正确的劳动姿势,如扛、抬重物时要尽量让胸、腰部挺直,髋膝部屈曲,起身应以下肢用力为主,站稳后再迈步,搬、提重物时,应取半蹲位,使物体尽量贴近身体。加强劳动保护,在做扛、抬、搬、提等重体力劳动时,应使用护腰带,以协助稳定腰部脊柱,增强腹压,增强肌肉工作效能。若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工作后,应洗热水澡

44、以祛除寒湿,消除疲劳。尽量避免弯腰性强迫姿势工作时间过长。 评价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效。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 1 天、3 天、1 周记录腰部 VAS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法):在纸上面划一条 10 cm 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 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 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疗效评估痊愈:患部疼痛完全消失,VAS 评分为 0。显效:患部疼痛明显减轻,VAS 评分减轻两个等级以上。好转:疼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VAS 评分减轻一个等级。无疗效:治疗后疼痛无改善,VAS 评分无改变,或疼痛稍减轻但反复发

45、作。 登记表时间 VAS 评分 操作者(记录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 1 天治疗后 3 天治疗后 1 周18落枕 定义落枕是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 诊断标准1. 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2. 查体:颈部肌肉有触痛,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 治疗方法1. 局部照红外线;2. 平衡针。 禁忌症出血体质,血液病患者、凝血机制有问题者禁用;孕产妇、婴幼儿、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慎用。 操作规范1. 取穴:颈痛穴(半握掌,第 4、5 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

46、处) 、肩痛穴(腓骨小头与外踝最高点连线的上 1/3 处) 、疲劳穴(肩峰与大椎连线的 1/2 处) 。2. 针 灸 治 法 : 颈痛穴、肩痛穴、疲劳穴: 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 3. 红 外 线 治 疗 : 以 红外线于局部照射 15min,以病人感觉温热为度,避免过热灼伤皮肤。4. 疗程:隔日一次,疗程 1 周。 评价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效。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 1 天、3 天、1 周记录腰部 VAS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法):在纸上面划一条 10 cm 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 0,表示无痛;另一

47、端为 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疗效评估痊愈:患部疼痛完全消失,VAS 评分为 0。显效:患部疼痛明显减轻,VAS 评分减轻两个等级以上。好转:疼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VAS 评分减轻一个等级。无疗效:治疗后疼痛无改善,VAS 评分无改变,或疼痛稍减轻但反复发作。 登记表时间 VAS 评分 操作者(记录者)治疗前治疗后19治疗后 1 天治疗后 3 天治疗后 1 周急性踝关节扭伤 定义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

48、、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 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骨伤科手册 。1. 有明显踝关节外伤史,损伤时间不超过 1 周;2. 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3. 局部压痛明显,若内翻扭伤者,将足做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扭伤者,将足做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4. X 线片排除踝部骨折及脱位。 治疗方法平衡针+驳骨油纱外敷 +林氏手法理筋。 平衡针操作规范1. 平衡针取穴:踝痛穴(前臂掌侧面、腕横纹正中央桡侧端,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阿是穴。2. 针 灸 治 法 : 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不要求采用

49、补法、泻法,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 手法理筋操作规范林氏手法进行理筋整复:旋后型伤者取健侧侧卧位,患肢伸直,健肢屈髋屈膝 90,患踝部内侧垫软枕。助手将患足与小腿固定成 90位,术者双手叠掌,掌心按住患处用力下压,力度的轻重视患者耐受程度及踝关节损伤情况而定,当胫、腓、距骨的位置关系已正常时即停止,然后再检查患踝外侧韧带有无因损伤而扭转、紊乱等情况,如有则理顺拨正,整复后嘱助手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呈“8”字型将踝关节以弹力绷带捆缚、包扎。若为旋前型则在相反方向给予理筋整复。以驳骨油纱外敷患处, “8”字型将踝关节以弹力绷带捆缚、包扎。隔日一次,疗程 1 周。1 周后解除包扎。1 周内减少走动,禁止剧烈运动,以软枕抬高患肢。 评价标准由首诊医生负责跟踪随访,评估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