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伴你行2014年春高中语文(知能导学_合作讨论_疑点探究)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45627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伴你行2014年春高中语文(知能导学_合作讨论_疑点探究)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名师伴你行2014年春高中语文(知能导学_合作讨论_疑点探究)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名师伴你行2014年春高中语文(知能导学_合作讨论_疑点探究)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名师伴你行2014年春高中语文(知能导学_合作讨论_疑点探究)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名师伴你行2014年春高中语文(知能导学_合作讨论_疑点探究)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元 曲 五 首,正宫醉太平 刺世越调天净沙 秋 双调大德歌 春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双调夜行船 秋思,导 语,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文人低微的地位,以及对政治专权、社会黑暗的不满,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学案1 正宫醉太平 刺世越调天净沙 秋双调大德歌 春,走近作者1,张可久(约12701348后),元

2、代散曲作家。字小山。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人。专力写散曲,留存作品八百五十余篇,为元人中最多者。多描绘自然风景,咏歌颓放生活,也有不少写闺情及应酬之作。有小山乐府。他还曾为桐庐典使,70多岁时曾为昆山幕僚,约80岁左右尚为监税松源。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奔波,不太得志。,走近作者2,白朴(12261306后),元戏曲作家。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寓居真定(今河北正定)。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六种,另有词集。,走近作者3,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其戏曲作品大多暴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特

3、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炼。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曾任太医院尹。与戏曲作家杨显之、散曲作家王和卿、杂剧女演员珠帘秀等交,关汉卿,游,系大都杂剧写作组织玉京书会的最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走近作者3

4、,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命窘( ) 水晶环( ) 面糊( )盆 沾黏( ) 钱囤( ) 清廉( ) 迷魂( )阵 残( )霞 寒鸦( ) 飞鸿( ) 憔( )悴( ) 柳絮( ) 衔( )泥,jin,lin,h,tn,hn,cn,识记字音,hun,nin,y,hn,qio,cu,x,xin,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 嫌命jin 盛钱tn 迷hn 阵 村落日 葫芦t 添qio 悴 柳x 飞 老树hn 鸦,囤,魂,孤,憔,窘,絮,提,识记字形,寒,默写名句:文章糊了盛钱囤, ,清廉贬入睡馄饨。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刺世) 。青山绿水, 。(白朴越调天净沙 秋)几日添憔悴,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

5、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春),名言名句,门庭改做迷魂阵,葫芦提倒稳,一点飞鸿影下,白草红叶黄花,虚飘飘柳絮飞,正宫醉太平 刺世:世人都嫌命不好,有谁见到钱不亲呢?清白的人一踏入污浊的社会,很快就会随波逐流。读书人把文章用作升官发财的手段,贪财的人一旦做了官,他们的门庭就会变成坑人的迷魂阵,清廉的人被贬斥为糊涂不懂事。糊里糊涂反倒能安安稳稳的。越调天净沙 秋:遥看天际那一抹红霞,一座村庄孤独地坐落在夕阳下。在那轻淡的烟雾下,只见几只受冻的乌鸦栖息在老树上。想起了白天飞行着的鸿雁。飞翔在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中。,全曲大意,双调大德歌 春: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

6、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天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几天的时间增添了几分憔悴,心绪不定,正如虚幻飘渺的柳絮随风飞扬,无所适从。等了整整一个春天,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百无聊赖,却见双燕正在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全曲大意,1.试解说正宫醉太平 刺世这首元曲中五、六、七句“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的意思和特色。,提示:这三句的意思是:读书写文章,本应经时济世,恩泽后人,可现在竟成了升官发财、狗苟蝇营的手段;门庭本是用以接待亲友宾朋之地,可现在竟变成专门坑害别人的陷阱和设置机关的场所;清正廉洁的人本应受到晋升褒奖,可现在竟被贬斥打击,让你倒在地上站不起来。这三句运用了排比的

7、手法,音节铿锵有力,语调冷峻,在辛辣的讽刺中充满愤激不平之气,不仅对拜金主义者之卑劣无耻极尽嬉笑怒骂的谴责,同时对社会上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现象,也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鞭挞。,2.你是如何解读越调天净沙 秋这首元曲的?,提示:这首元曲写了秋天的景色。秋天是萧瑟的,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眼里是“悲秋”。作者先用了“孤村”“落日”等六个描写景物的词,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接着,用“飞鸿”句,把静寂的景物和活动的飞鸿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句,把美丽的秋景呈现在眼前,使人觉得清新可爱。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不愿在元朝做官的心情和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3.你是如

8、何解读双调大德歌 春这首元曲的?,提示:开篇两句,即状景物,兼点时令。子规似言“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深深地触动了闺中少妇怀念远人的情怀。“几日”两句是对少妇愁苦的描述,盼人不至,心烦意乱,精神受尽折磨。前一句从外形上描绘少妇的愁苦,面色显得枯槁瘦弱,明显憔悴。后一句表面写景,实际暗喻少妇的心理状态。柳絮杨花,巧妙地暗示出少妇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少妇一等再等,不仅人未归,连信息也没得到,所以只能伤感地点出“一春鱼雁无消息”。这七个字,,虽未着一“思”字,但已足见少妇思念远人的炽烈感情。最妙的是,作者并没从正面明白地写出这种感情,而是用“则见双燕斗衔泥”加以反衬。双燕为筑爱巢比赛衔泥,这

9、和少妇的孤居独处形成了鲜明对照。全篇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惜墨如金,不蔓不枝。,学案2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双调夜行船 秋思,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元戏曲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完整地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名一折。至于其他作品,均已散佚不传。大多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走近作者4,马致远(约12511321后),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汉宫秋较著名。剧作文词豪放有力,内容显示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也带有逃避现实、向往仙道的思想倾向。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走近

10、作者5,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颓( )放 粼( )粼 夜阑( ) 销( )魂 啼( )痕 辜( )负 香肌( ) 缕( )带 堪嗟( ) 渔樵( ) 莫太奢( ) 密匝( )匝,识记字音,j,l,ji,ln,sh,qio,z,tu,ln,t,xio,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 水ln ln 急f 盏 醉脸xn xn 香j 瘦 秦宫汉qu 竹l 茅舍 密z z 狐zn 兔穴 急rn rn 迷hn 阵 雨纷纷 jn 堂风月,魂,锦,阙,醺醺,篱,肌,粼粼,踪,暮,罚,匝匝,识记字形,攘攘,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忽地又黄昏,瘦:形容词用作动词,消瘦。,宽:形容词用作动词,

11、增宽。,词类活用,黄昏:名词用作动词,到了黄昏。,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天教你富,莫太奢眼前红日又西斜,富:形容词用作动词,富贵、走运、发财。,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词类活用,熟语释义,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随波逐流: 神魂颠倒:离情别绪:,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指离别的情绪。,熟语释义,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波光粼粼:醉生梦死:失魂落魄:,波光明净。,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熟语释义,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不堪回首:酣畅淋漓

12、:,不忍回头再想过去的事。形容境遇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对往昔的感慨。,形容非常畅快。,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更哪堪远水粼粼,定语后置句,即“更哪堪粼粼远水”。,定语后置句,即“透内阁阵阵香风”。,定语后置句,即“掩重门纷纷暮雨”。,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绿树偏宜屋角遮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主谓倒装句,即“蝇争血急攘攘”。,宾语前置句,即“绿树偏宜遮屋角”。,主谓倒装句,即“蜂酿蜜乱纷纷”。,文言句式,怕黄昏忽地又黄昏, 。新啼痕压旧啼痕,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 ,煮酒烧红叶

13、。 ,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秋思),默写名句:,名言名句,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断肠人忆断肠人,带霜烹紫蟹,想人生有限杯,道东篱醉了也,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自从别离后,相隔着重重的山峰,更哪能忍受粼粼的远水。看见杨柳绵延飞舞,对着桃花脸上显出陶醉的神情。透过闺阁散发出一阵阵的香气,将傍晚纷纷的细雨关在门外。害怕黄昏过后又是黄昏,不想失魂落魄似的思念心上人,但怎么能做得到呢!新的叫声压着旧的叫声,断肠人思念着断肠人。今年春天,面容又消瘦了几分,束腰的带子又宽了几寸。,全曲大意,双调夜行船 秋思:夜行船百年的时光很短暂,再回首以前的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14、今天春来了,明天花又凋谢了,急忙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乔木查想到秦宫和汉阙,现在却是衰草牛羊,一片荒凉了。如果没有那些兴衰成败的历史,打鱼的和砍柴的就没有故事给人讲了。荒坟和断碑横躺竖卧,已经看不清墓碑上的文字。庆宣和等到狐狸(在荒坟上)出没、野兔(在荒坟 上)打洞的时候,不知道已经埋葬了多少英雄豪杰!三国 时期的对峙局面虽然强大但中途崩溃,是魏国强大呢,还是晋朝强大呢?,全曲大意,落梅风老天爷让你走运、发财,不需要太奢侈,没有多久的好日子。有钱人即使是吝啬得要命,如果争夺也就失去了富贵人家的美好生活?风入松眼前火红的太阳又要落山了,快得好像下坡的车子一样。不料镜里的自己又多了些白发,生死是

15、说不定的,每天睡觉时都要跟鞋告别,因为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再穿它。不要笑话斑鸠占据了喜鹊巢的笨拙,就这样糊里糊涂、装痴作傻。拨不断名利衰竭,是非断绝。世俗不到门前招惹,绿树非常适宜地遮住屋角,墙头残缺就残缺吧,正好可以望见远处的青山;哪里能忍受那竹篱茅屋呢?,全曲大意,离亭宴煞蟋蟀叫了一夜才安稳,天还没亮,听到鸡叫就起床,整天为各种事务奔忙。争夺名利哪年才能到头呢?看着寻食的蚂蚁密密麻麻,像排兵布阵一样,酿蜜的蜜蜂胡乱地纷飞,争夺血的苍蝇急急忙忙。唐朝的裴度退居洛阳,筑绿野堂,不问政事;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建白莲社,邀请陶渊明等名士参加。喜欢秋天的那种情景:伴着露水摘黄花,在霜日里煮蟹子,烧着

16、红叶煮着酒。想到人生还能喝有限的酒,还有几个重阳节呢?别人若问我请记着:孔融来探望我时,就说东篱醉了!,全曲大意,1.正宫醉太平 刺世和双调夜行船 秋思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提示:正宫醉太平 刺世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嬉笑怒骂,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不合世俗的处世态度。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双调夜行船 秋思语言典雅瑰丽,善于化用典故,不离本色,押韵尤妙。全曲充满了文采。这表现了马致远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表面上似乎作者与世无争、及时行乐,实际上是作者愤世嫉俗、牢骚太盛之语

17、。,2.双调夜行船 秋思这首元曲有怎样的艺术魅力?,提示:这首元曲的艺术魅力突出地表现在语言、形象与情趣三个方面。语言俗中透雅,既明快率直,又优美富于韵味。别致的设色字,如“衰”“铁” “惹”“遮”“缺”等;精巧的鼎足对,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都显出作者驾驭语言的扎实功力。曲中意象准确而有代表性,如以,“衰草牛羊野”“荒坟横断碑”表现帝业成空,以“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比喻名利场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自我写照里,字里行间情趣盎然,如“青山正补墙头缺”的调侃意味,“道东篱醉了也”的潇洒任性,皆可令读者会心一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