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语文教案: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 (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4423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教案: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教案: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教案: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教案: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教案: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解决办法通过对情节、环境、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来解决。难点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解决办法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来共同分析归纳,并辅之以写作练习共同加强。教学思考1鉴于本文是节选,有必要对小说前面的情节作必要的交代,这样

2、有助于了解林冲性格发展的全过程。可安排对水浒传感兴趣且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在课堂上复述故事梗概,也可由教师简介故事梗概。2注意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3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4可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比较水浒传中人物不同的个性,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各种不同表现。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浏览课文,了解水浒传相关情节。二、导入播放好汉歌 。一曲高亢激昂的好汉歌 ,表达了人们对梁山好汉的歌颂。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看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一段故事。三、铺垫1介绍水浒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

3、小说是在宣和遗事 、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 9- 2 -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4、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 、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

5、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 ,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四、疏通语言结合课后练习三,掌握生字生

6、词,掌握古白话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五、分析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关键。人物性格又是受人物的阶级地位和所处环境所制约。小说所刻画的人物,有的自始至终是某一性格特点,如葛朗台的贪婪爱财,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有的性格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尼洛夫娜,叶圣陶作品中的老母亲形象。林冲性格也是发展变化的。1林冲含冤受屈刺配沧州,邂逅故旧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林冲发配沧州,被派去看管天王堂,一日“闲走间”邂逅曾受他救济过的李小二。李小二遇见林冲喜出望外,欲报当年救助之恩。这反映出

7、林冲同情下层人民,能为人解忧排难,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当李小二询问林冲, “恩公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说明他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由于冒犯了“高太尉”才落得如此。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复仇之意。课文开头一段,可算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引子,为以后情节发展作了交代。2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从故事情节上看处于哪个部分?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尽管林冲并无反抗复仇之意,但高俅父子未死杀人夺妻之心。随着

8、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进入李小二开设的酒店,矛盾斗争又起, “风雪山神庙”的故事便开场。这二人一前一后“闪”将进来,行迹诡秘;要酒要菜,专请管营、差拨;待管营、差拨来到却素不相识,问其姓名又避而不答,只道“有书在此,少刻便知” ,并支开李小二,“不叫” “休来” 。这真是疑云迭起,迷雾丛生,不能不引起李小二的猜疑。李小二从来人口音判断其来自东京,又“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 ,便联想到“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李小二不去营中给林冲报信,安排老婆暗中监听,使情节得以迂回发展。而李小二老婆偷看到来人以金银相赠,偷听到差拨“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的保证,使我们隐隐约约看到疑云迷

9、雾中显露出一只魔爪,已由东京伸到沧州,威胁林冲的性命。来人走后不多时,林冲走进店来,故事情节往前发展。当李小二告知林冲事情的原委,二人核对来人相貌,证实来人其中一个确系陆谦,林冲始而“大惊” ,继而“大怒” 。 “大惊”是因为他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忍辱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这也为高俅等所不容;“大怒”是因为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归,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追到沧州害他,必欲置于死地。此时的林冲已不像在发配沧州途中甘受折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凭两个押差在野猪林将自己连手带脚和枷一起紧紧地捆在树上眼睁睁地等死,他的思想中已爆发出反抗求生的火花,恨不得将仇敌骨肉剁为泥。他“去街上买把解

10、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苍一地里去寻” 。次日天明, “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不过, “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复仇的火焰渐自减退。陆谦等人在李小二酒店一“闪”之后也消失得无踪无影。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3林冲被换去看守大军草料场时的态度和到达草料场后的内心自白,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到了第六日,管营换林冲去看管大军草料场。林冲虽也疑惑,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然而他还是领命前往。这不能不说他还存有“只要没事便好了”的侥幸心理,不过有了警惕,是带了尖刀,提了花枪去的。表面上看一切似乎平静下来,实际上“彤云密布,

11、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一场精心策划的杀人毒计正在暗中付诸实施,矛盾冲突将推向高潮。林冲在风雪中同差拨来到草料场,接替老军看管。这里草屋、草厅,四下里都是草堆,却又离不开火,真令人担心。面对破败的草屋,林冲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准备长久在此安身。为了御寒沽酒,途经古庙,他顶礼祝愿“神明庇佑”!待沽酒归来,风雪已压倒草屋,林冲拣了性命。他小心谨慎检查火盆内火种,确认已被雪水浸灭了,只拽得一条絮被到古庙栖身。他掩上庙门,用大石头将门靠住,放下枪,扯了被子盖了半截下身,拿着酒葫芦,就着怀中牛肉,慢慢地吃酒。他平静地苦苦挣扎,只要有条生路,他就不放弃幻想。4火烧

12、大军草料场逼得林冲面对着什么样的现实?他手刃仇人的行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高俅及其走狗陆谦等并不因林冲隐忍退让、委曲求全而放过他。草料场起火了, “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在这漫天风雪的旷野,又值草料场无端起火,自然引起林冲的警惕。一门之隔,仇人相对。陆谦等得意忘形,表功/ 9- 4 -邀赏,作了绝妙的自供,揭示出事情的真相;原来为了高衙内达到霸占林冲娘子的罪恶目的,他们火烧草料场, “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 ,企图烧死林冲;即使逃得性命, “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多么凶残,多么歹毒,多么残酷的现实!仇人给林冲上了难得的一课:生路绝了,

13、幻想灭了。新仇旧恨如山崩似海啸一齐激荡心头,他掇开大石,挺着花枪,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在旷无人烟的山神庙前,在火光白雪的映照下,怒火中烧的林冲喊出“杀人可恕,情理难容”!他将仇人劈胸一提,丢翻在雪地,脚踏胸脯,扯开衣服,尖刀直刺心窝。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快事!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他“提了枪” , “投东去” ,坚定地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农民革命的道路。故事情节在达到高潮后到此结束。5刻画林冲性格的转变具有什么社会意义?提示: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

14、字, “官逼民反” 、 “逼上梁山” 。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板书设计逼上梁山杀死陆谦听说陆谦到沧州 (奋起反抗)(复仇怒火燃烧)心下慢了沧州遇旧 接管草料场(善良安份)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第二课时一、赏析景物描写(一)温故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

15、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着青白的光。 (鲁迅药 )渲染一种阴暗、凄清的气氛。同时通过环境描写反映时代的沉寂、肃杀。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文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有如铜丝。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中,仰面看那乌鸦;也似的飞去了。 (鲁迅(药) )烘托了环境的荒凉与阴冷,反衬人物的失望与茫然。日历的年底毕竞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声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

16、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祝福 )交代了祥林嫂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封建习俗根深蒂固的环境。整个的环境非常沉闷,令人窒息。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又隐约地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瞒珊,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 (鲁迅祝福 )呼应开头,用沉闷的祝福环境来反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同时烘托作者愤激、沉痛的心理。(二)鉴赏在烈日和暴雨下 ,用恶劣的环境来烘托样子生活的困苦与艰难,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出色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的思

17、想、性格、身份、心理,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真实的反映社会背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文中对“风雪”的值得鉴赏。1作者是如何描写风雪的?主要是正面和侧面对风雪进行不同角度的描写。(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纷纷扬扬” ,写雪花之大;“卷” ,写朔风之烈;“一天” ,写范围之广。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

18、,描写得非常清楚。(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 “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 “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2对“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

19、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 9- 6 -草料场后,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 “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 “那雪正下得紧” ,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 “仍旧迎着朔风” ,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

20、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

21、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 ,它体现了我国

22、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二、布置作业课外选读水浒传的精彩章节,或阅读全书。板书设计正面描写 渲染浓重气氛风雪 推动情节发展侧面衬托 烘托人物形象参考资料一、施耐庵与水浒传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 施耐庵传等。 墓志说他生于 1296 年,死于 1370 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

23、,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 ,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 ,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

24、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

25、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 100 回本和 120 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 70回本。二、 水浒传的结构和语言(茅盾)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如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用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

26、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却从一连串的一正一反螺旋式地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于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 ,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自然, 水浒传也还有许

27、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节选自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三、 水浒传中三个人物形象的比较在论人物描写的选例中,林冲、杨志、鲁达三人在遭遇、思想意识和阶级出身上都不同,三人的紧密映照,便有其他人替换不得的地方。例如,与杨志、林冲在遭遇、思想、出身上构成比较关系的鲁达,与武松比较,一个因拳打镇关西出逃,一个因杀嫂刺配;一个是大闹野猪林而再次出逃,一个是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而不得不夜奔。若论始终只是为了“仗义救人”这一点,鲁达自然比武松显得更完全、更彻底,当然更能与杨志、林冲形成更鲜明

28、的对照。再从出身阶层来说,从“横海郡柴进留宾”一回里武松对宋江的自叙来看,武松原来是社会地位、出身阶层也要比鲁达好。从选例的精当来说,当然以鲁达与林冲、杨志构成比较关系为更恰当。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节选自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第十回。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激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 9- 8 -传说他和元末的农民起义军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明王朝建立后,他在史实、民间传说、话本、剧本的基础上,编写创作出这部文学巨著。林 ,写的是林冲终于被逼走上梁山的故事。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其父做

29、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家有贤妻,生活美满。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安于现状,软弱妥协。妻子遭人调戏,他正要怒打歹徒,一看是高衙内,提起的拳头又自行放下,慑于权势,忍辱息事;对头布下陷阱,赚他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他仍逆来顺受,不想反抗。两个解差在途中百般折磨,他甘受凌辱, “野猪林内几乎丧命,他反劝鲁智深勿杀解差,仍然幻想能够“挣扎着回来” ;他一直委曲求全,但总是得到对头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节选部分着重表现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水浒 ,在统治集团腐朽凶残、官吏土豪无法无天、广大人民苦难深重的典型环境中,描写各个英雄人物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典型性格。 林这

30、个节选部分,则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由陆谦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狠毒谋害林冲,又具体地揭示出统治阶级凶残永无止境、善良人民委曲不能求全的社会环境,揭示了促使林冲思想性格产生飞跃的典型环境。本篇开头写出林冲发配到沧州以后遇到李小二的情景,表明了林冲当年救过李小二,小二不忘相救之恩,常常往来。这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生活实感,而且为后文描写陆谦、富安在小二的酒店出现,小二夫妇窃听谈话,告知林冲,作好了捕垫。叙写这些,看似脱离故事主干,实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的必要的情节安排。本篇从李小二的视点,描写陆谦、富安在酒店出现的情景,写出二人在沧州的出现。通过描写二人鬼鬼祟祟地让小二去邀请管营、差拨,他们之间交

31、头接耳地诡秘交谈中泄露出“高太尉”这个名字,差拨还表示“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似明又暗地表明了二人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来谋害林冲。这样写出二人在沧州出现,不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而且自然地引出林冲听小二述说情况后,断定二人来害自己,突出了尖锐激烈的矛盾,过渡到描写林冲对二人追来谋害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既揭露了高俅及其爪牙的阴险恶毒,又给具体描写林冲的反应提供了条件。本篇多次描写朔风大雪,虽然着墨不多,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林冲得知陆谦买通管营、差拨谋差他性命后,反被“抬举”去看管大军草料场。他带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 “正

32、是严寒的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满天低压的乌云,凛冽呼啸的寒风,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渲染出天地茫茫的环境气氛,烘托着林冲前途未卜的心情。林冲来到草料场,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 “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寒冷难耐,只得出门沽酒,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沽酒后, “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肆虐的狂风,飞扬的大雪,茫茫的原野,渲染出险恶凄凉的气氛,烘托着林冲踽踽独行的凄惨心情。朔风大雪,林冲才难耐寒冷,只得出门沽酒;大雪压倒了朔风摇振得动的草屋,林冲才只得到古庙栖身,并且为免风雪侵袭,掩上庙门后,又用

33、大石头“靠了门” ;因而得以免被陆谦等人放的那把火烧死,并且隔门听到陆谦等人自己说出恶毒用心、凶狠行径。这样一门之隔,仇人相遇,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矛盾斗争达到了顶点。本篇细致描写出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飞跃过程。林冲被屈衔冤,饱受折磨,被发配到沧州以后,本来安心作囚,希望能够再回东京。但高俅并不因林冲遭际悲惨、逆来顺受、安心作囚而放松对他的迫害。陆谦、富安又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必致林冲于死地。听到李小二述说陆谦等人鬼祟情景后,林冲为对头追踪而至、继续迫害而既惊且怒,脱口说出“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并且“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 。他心中燃

34、起了反抗的怒火,带上了武器,急欲报仇了。但“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反抗怒火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猛烈。他对派他去看管大军草料场,起过疑心,还是“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去了,而且准备修理草屋,好度严冬;虽然未忘携带武器,却也又想安心作囚。寒冷逼得林冲到市井沽酒,风狂雪骤,天地茫茫,英雄困厄,可悲可叹。雪压厅倒,林冲只得到古庙栖身。草料场起火,他“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一门之隔,仇人相遇,陆谦等人不打自招,和盘托出了恶毒用心、凶狠行径。烧了大军草料场又是个死罪。仇人逼得林冲想安心作囚也不可得,统治阶级的恶毒凶残打掉了林冲对他们的幻想。林冲奋起反抗了。他一扫以前的委曲求全之态,思想性格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大喝“泼贼那里去” ,石破天惊,鬼蜮丧胆,陆谦等想跑却迈不开步;他略施武艺,如虎搏狗,手刃仇人,陆谦等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才显出了他那英雄的本色。从此,林冲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成为梁山一员叱咤风云的大将,以他那超群的武艺歼丑除恶了。作品细致地描写出林冲思想性格飞跃的过程,反映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这也正是林冲这个典型性格深刻社会意义所在。选自培养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