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244111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的政策及影响。,1.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 2.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 3.周朝:“工商食官” 4.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5.临淄(z)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g)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战国策齐策,视角一:文献中的古代商业和城市,梳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

2、发展历程。,古代商业的发展,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官府控制商业。,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大商人,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视角一:文献中的古代商业和城市,梳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6. 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藩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元稹估客乐,7. “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 “马行街”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方罢。 铁围山丛谈(宋),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如晋商等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开办

3、了一些票号。随着票号业务的发展,在大量兴起的、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分号。当时,农民须用广泛流通的白银纳税,这促使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票号通过为各地商人汇兑资金,获利丰厚。,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市场、城市、海外贸易,繁荣:,新特点:,外商云集、海陆丝绸之路空前繁荣;长安、洛阳、扬州成为国际大都会,高峰:,工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区域性商人群体涌现; 劳动力成为商品。,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 秦统一前各国不同的货币 北宋的交子和秦圆形方孔钱,思考: (1)从中分析总结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探究

4、一】从货币的发展演变中解读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趋势: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因为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由不统一走向统一。因为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货币。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转化。因为北宋时,商业空前繁荣,使得货币的流通量增大,携带金属货币不便。,材料二 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乃国家经赋,专以收花纹银为主,而银遂踞其极重之势,一切中外公私咸收给焉。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思考: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的货币有何新变化?试分析原因。 (3)上述变化有何积极意义?,(2)新变化: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白银。原因:商业

5、贸易和政府征税俱用白银。当时由于中国在与西方的多年贸易往来中 一直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使中国的白银储备大量增加。 (3)方便了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探究二】 从城市的沿革中感受商业的发展,图1 唐朝长安城,图2 北宋汴京城,图3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4 明朝苏州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思考: (1)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汴京城与唐朝长安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原因 。 (2)结合图4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的城市发展又有何新的特点? (3)以明清时期为例,说明城市经济的活跃带来哪些影响?,【参考答案】 (1)变化:.打破坊市制的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坊

6、市格局的空间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原因: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城市生活发展的需要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 (2)新特点: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突出,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南方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影响: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并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文学艺术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政治上、经济上)。,小结:城市的发展,1.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时间:地点:管理:城市:,宋代城市中的市,有时间的控制,凡县治以上的城

7、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受官府严格控制,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鱼市),分散 在城中,明清,市镇商业繁荣,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主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职能加强,职能,2.经济城市:,唐、宋、元港口城市,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探究古代的商业政策,视角二:统治者眼中的古代商业,解读史料,探究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材料二 上农除末。 秦材料三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 汉材料四 “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 “重则杀身 ”,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

8、民间出海贸易。 明材料五 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开放广州一处。 清 思考并回答: (1)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会觉得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反映的是什么政策?统治者为什么会实行这种政策? (2)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是利还是弊?说说你的理由。,小结: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在社会经济和财政 税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定的重视 和鼓励,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 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 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矛盾,重农抑商, 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汉初民生凋敝, 商人却囤积牟利,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严禁购土地,避免商人因非法牟利对恢复经

9、济造成阻碍,重农抑商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提高,经济繁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 不能创造新的财富,抑商,海禁 盘剥商人,不能遏制民间商品经济,但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落后,商品经济发展,探究古代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1、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 2、政府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重农抑商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目的),如何评价“重农抑商”,封建社会初期: 明清时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封建统治,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

10、原因。,1起源早,历史悠久,发展水平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商业都会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交通和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北宋之前以铁钱为主,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7. 商业地位低下。由于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发展道路曲折,始终作为农耕

11、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8. 阶段性特征明显,发展不平衡。,探究古代商业的特点,【探究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提示:从时间、城市、交通、货币、商人、市场、地位等方面分析),【探究四】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古代商业文化遗产是否有现实意义?,传承古代优秀商业文化,视角三:现代人视野下的古代商业,视角三:现代人视野下的古代商业,反思历史,启迪未来,传承古代优秀商业文化,明清著名商帮信条,山西商帮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 灵活善变,

12、开拓创新,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广聚财源、汇通天下,乔家大院,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也叫汇兑庄,主要经办存取、异地汇兑等业务,类似于今天的银行。,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古代商业文化遗产?,传承古代优秀商业文化,视角三:现代人视野下的古代商业,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古代不同时期的商业政策。,利:弊:,反思历史,启迪未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史悠久, 为什么近50年来只有一位中国企 业家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只是农耕经济的补充。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建国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认为商业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 政治稳定、政策支持、工农业发展、交通

13、发达、市场开拓、城市建设、货币流通、经营理念,以史鉴今,(2011浙江文综)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解析】 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 【答案】 B,【感悟高考】,(2011福

14、建文综)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 题干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这清楚地表明,政府的抑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实际上反而使本来打算防止的局势更加恶化,故选D项。 A项,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

15、;B项,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项,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 【答案】 D,近几年高考中,山东、福建、四川、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卷在本考点上命题,凸显了本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在复习备考中应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1)中国古代的商业,在高三复习时应注意按时间线索,分门别类(商人、市场、城市、货币、商品等)进行归纳总结。(2)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比较,以及这两项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2联系角度:把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等重要知识,按时间顺序进行纵向整合。 3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理解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力量的对比迅

16、速发生逆转的根本原因,以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视角分析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4史论角度(1)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古代商业的发展对宋词的繁荣、戏剧的发展和小说的兴起都有推动作用。(2)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产生有推动作用,高考试题重视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经济的发展状况。 5热点角度:注意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6区域历史角度(1)经济都会临淄、陶是战国秦汉时的著名经济都会。被称为商人之祖的范蠡在陶发迹致富,被称为陶朱公。(2)山东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区域。明清时期运河沿岸的临清、聊城、德州、济宁都因得益于运河而发展成为经济重镇。,课堂总结,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顺利的迈向近代工业文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反差?是什么扼杀了商业的强大活力?这些问题留待下一节课,去思考、去探索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