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hapter_01_空间设计导论.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2433738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_01_空间设计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Chapter_01_空间设计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Chapter_01_空间设计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Chapter_01_空间设计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Chapter_01_空间设计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吉迪恩的“空间时间” 美国建筑史学家吉迪恩在建立建筑空间概念上恐怕是最有贡献的理论家。 他于1941年出版了空间时间建筑一书,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文献。在书中,吉迪恩提出了具体的“空间时间”概念,并以这种新的时空观念对建筑史特别是现代建筑进行了研究。,吉迪恩把人类的建造历史划分为三个空间概念的阶段: 公元前2000年,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空间,可称为第一个空间概念的阶段。 公元100年左右,罗马万神庙第一次展示了一个被塑造的内部空间,可称为第二个空间概念的阶段。 1929年,密斯设计的德国馆,创造了“流动空间”,可称为第三个空间概念的阶段。,吉迪恩着重分析了5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他

2、们是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埃、密斯凡德罗、阿尔瓦阿尔托、伍重,以此来发展并印证新建筑中的时空观念。 他认为,新的空间概念是新建筑最典型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是两方面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是使用新材料、新建造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立体派、未来派以及其他相似运动所带来的艺术上的新发现。,塞维的“建筑空间”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对于建筑空间概念及其重要性的描述,恐怕是后人引用得最多的观点。他于1957年出版了建筑空间论一书。在书中,赛维抨击了用绘画、雕塑等艺术的评价方法来品评建筑的现象,强调了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运用“时间空间”观念观察了全部建筑历史。,赛维认为,虽然建筑与绘画、雕塑在许多方面相互交错

3、,但毕竟绘画是描绘空间,雕塑是塑造外部空间,而建筑是创造内部空间。只有这个内部空间,这个围绕和包含我们的空间才是评价建筑的基础,是它决定了建筑物审美价值的肯定或否定。在对绘画空间、雕塑空间和建筑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赛维给建筑空间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为进一步阐释建筑空间的概念和历史,赛维运用时空观念对建筑历史进行了全面观察,分析了每一时期建筑空间的基本特征:古希腊的空间和尺度;古罗马的静态空间;基督教的空间中为人而设计的方向性;拜占庭时期节奏急促并向外扩展的空间;蛮族入侵时期空间与节奏的间断处理;罗曼内斯克式的空间和格律;哥特式向度的对比与空间的连续性;早期文

4、艺复兴空间的规律性和度量方法;十六世纪造型和体积的主题;巴洛克式空间的动感和渗透感;十九世纪的城市空间;我们时代的有机空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空间” “意象”,是指把曾经感知过的外界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 认知意象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最先把它运用于城市空间环境研究上的,是美国学者凯文林奇,1960年,林奇与他的研究生一起,根据人们有关城市环境儿时记忆的测验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城市意象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进展,并将其成果出版发表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在书中,林奇针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两个概念。可识别性是可意象性的前提和保证,但并非所有可识别性的空间环境都

5、可以导致可意象性。可意象性是林奇首创的城市空间评价标准,它不仅要求城市空间结构脉络清晰、个性突出,而且还要求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所接受。,通过研究,林奇还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著名五要素,它们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 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区域由节点所构成,受到边界的限定,路径贯穿其间,而标志散布其内,它们是有规律地相互穿插和叠合,由此组成整体。,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对城市意象的形成、性质进行了揭示,开创了城市空间环境研究中认知心理学运用的新领域,并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舒尔茨的“存在空间”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特舒尔兹在1977年发表的存在空间建筑,也是一

6、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空间理论著作。 舒尔兹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并仰赖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对空间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存在空间”这一概念。他指出:“所谓存在空间,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也即环境的意象。”而建筑空间“可以说就是把存在空间具体化。”,为了使存在空间的概念明确化,舒尔兹对存在空间的结构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把这种结构划分为存在空间的“诸要素”和“诸阶段”。 诸阶段是表示存在空间具有层级性,根据范围大小可分为:地理、景观、城市、住房、用具。,在每一层级空间中又包含着诸要素,诸要素可分为:中心与场所、方向与路线、区域与领域。舒尔兹认为人对世界的认知图式

7、也可以由这三要素来定位,即由场所出发,形成路线,再由路线划分领域。,诺伯特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与凯文林奇的一样,为我们提供了又一种认知空间环境的模式,并由对人的空间的强调,使以往的“只见空间不见人”的空间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 当然,在众多从事建筑实践的建筑师们的心目中,空间又是一个具象的概念。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于1975年出版了外部空间设计一书。在书中,他写道:“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根据一般性常识,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所限定,因此芦原义信把它们看成是限定建筑空间的“三要素”。由于构成建筑空间的要素不同

8、,于是就可以区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芦原义信还提出了“空间秩序”、“逆空间”、“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空间概念,对外部空间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上对西方建筑空间概念的发展作了简要阐述,需要指出的是,虽然20世纪西方建筑空间概念有了很多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源于现代建筑思想的确立: 一是,当现代建筑产生之时,空间概念的根本地位就已形成; 二是,当现代建筑发展到20世纪中叶,由于某些现代主义思想遭到质疑,才导致建筑空间概念的层出不穷。,3、空间思想与实践作品评析 3、1创造空间 人类除了认识空间,还要创造空间。因为人类自古以来,不只是为了感知空间

9、、存在于空间、思考空间、在空间中发生行为,而且为了使空间打上人的意识的烙印,还要创造空间。舒尔兹通过对前人空间认识的系统总结,提出了五种空间概念,它们是:“实用空间”、“知觉空间”、“存在空间”、“认识空间”和“理论空间”。按其顺序,实用空间为底边,理论空间为顶点。但他认为这里还缺少一个空间概念,这就是“创造空间”。,舒尔兹将“创造空间”的概念解释为:“可称为表现空间或艺术空间,它同认识空间一同占据着仅次于顶点的位置。”舒尔兹又把“表现空间”或“艺术空间”称为“美学空间”。他说:“表现空间的创造经常是建筑师、规划师这些专门家们的工作,但美学空间则开始由建筑理论家或哲学家们研究起来。” 由此可见

10、,在“创造空间”的概念中,建筑空间的设计和研究,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无论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还是从审美的观点出发,空间理应成为建筑追求的目标,也唯有建筑才能赋予空间以完全的意义。,3、2现代主义的空间思想与实践作品 现代空间 由吉迪恩对现代建筑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建筑发展了时空观念。赛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进一步总结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 非对称性和不协调性。反古典的三维透视法。四维分解法。悬挑、薄壳和薄膜结构。时空连续;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 这些设计原则和“功能原则”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语言。,现代建筑大师们以他们的实践作品,探索了新的空间概念,例如“空间连

11、续性”、“流动空间”、“通用空间”,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空间连续性 相当于立体派的时空概念。代表作品如勒柯布西埃设计的萨伏伊别墅,莱特设计的威立茨住宅、罗比住宅、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萨伏伊别墅:平面近似一个方形,长约22.50m,宽20m,与简单的建筑形体相比,内部空间相当复杂。,底层三面为独立柱子,中央部分有门厅、车库、楼梯、坡道和仆人用房;2层有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和院子等;三层有主人卧室及屋顶平台等。柯布在楼层之间,采用了在室内很少使用的斜坡道,由底层贯通顶层,创造了空间的连续性。柯布十分强调借助人的走动来体验和理解建筑,这一概念被应用到别墅中,成为组织别墅空间所需要的要素。

12、,流动空间 即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以及室内空间彼此之间都是流动的。例如,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德国馆:平面为一矩形,长约25m,宽约14m。,隔墙有玻璃和大理石两种,它们的位置十分灵活,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些似分似合、似开敞似封闭的空间,室内各空间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空间之间相互穿插、渗透、流动,没有明确的边界。,通用空间 即空间不变,功能可变。由一种实用和经济的空间,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例如,密斯凡德罗设计的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这种以“少就是多”为理论基础,以“通用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成为密斯的标志,在20世纪50-60

13、年代被称为“密斯风格”。,3、3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思想与实践作品 后现代空间 后现代建筑空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将这种变化了的空间称为“后现代空间”。他说: “现代派视空间为建筑艺术的本质,他们追求透明度和时空感知。空间被当成各向同性,是由边界所抽象限定了的,又是有理性的。逻辑上可对空间从局部到整体,或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推理。” “与之相反,后现代空间有历史特定性,植根于习俗;无限的或者说在界域上是模糊不清的;非理性的,或者说由局部到整体是一种过渡关系。边界不清,空间延伸出去,没有明显的边缘。”,考察后现代空间设计,有一个特点值得我们的注意,即“空间层次性”和“空

14、间戏剧性”。加强空间层次性和戏剧性的手法有多种,常常因建筑师而异。,二元统一 即兼容并蓄、对立统一的设计手法。例如,罗伯特文丘里设计的文丘里母亲住宅,平面或立面似对称又不对称,形式似传统又不传统,门洞开得很大,但真正的门却偏于一侧,壁炉与楼梯相互结合,似在争夺起居空间的中心地位。,屋中之屋 由一个大空间包容一个或多个小空间的设计手法。例如,查尔斯摩尔设计的自宅,在一个较大空间中插入了两个较小的空间,形成“空间中的空间”。,翁格尔斯设计的德国建筑博物馆也是如此,在旧建筑内部建造了一个纵向贯通的屋中屋空间,半地下室是一个“四柱空间”,首层是六柱空间,到顶层是一个带有山墙的小房间,在这里才实现了翁氏

15、“家中之家”的建筑思想。,翁格尔斯将这个主题解释为:“多层次相互结合的空间以及掩盖空间表层的构想。”,多种空间并置 将多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空间并置在一起,形成空间的不定性。例如,汉斯霍莱因设计的法兰克福现代美术馆,建筑内部连续的空间,如同这座城市一样,充满了不定性,它要求参观者要以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其方向和对事物的看法,由此创造出多种空间的并置。,3、4解构主义的空间思想与实践作品 解构空间 解构主义建筑师或以解构主义哲学,或以结构主义语言学,或以构成主义思想作为他们建筑思想的理论基础,以语言学的规律、生成语法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手法等来实现建筑的生成和转化过程。建筑要素的交叉、叠置和碰撞,成为设计

16、的过程和结果,虽然所产生的建筑空间与形式呈某种多向度、不规则、无秩序、非理性的状态,但其内部逻辑和思辨过程,还是清晰一致的。,三条“路径”和一个“虚空”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入口是从老馆地下层进入,入口连接了新馆的三条路径:,一条较短的狭窄空间将参观者引向一个死胡同,进入这个绝境空间底部的一扇门,即屈米设计的“大屠杀塔”,塔内存放着当年被驱逐出城再遭屠杀的犹太人的签名。,第二条路径的侧墙上布满了当年犹太人逃亡世界各地的城市名,路的尽端通向一个小庭院,院中一组密集的混凝土柱,象征犹太人的流浪与迁徙。,第三条也是最长的路径空间里,陈列着当年犹太社区幸存下来的各种遗物,这个空间也将引导

17、参观者返回博物馆入口。,博物馆建筑中最意味深长的是中央一个虚空的空间,它是屈米在设计中最想表达的。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缺席的空间”,是柏林犹太人群体曾被彻底根除的见证。,从“分解”到“叠合”拉维莱特公园,为处理拉维莱特公园开发计划的复杂性和不定性,屈米以“分解”的观念在公园用地上建立起三个结构系统:,第一层“面”系统,屈米以一种表层结构来表达,包含了游乐场、露天音乐广场、科学博物馆、演讲厅等。 第二层“线”系统,屈米用了许多连接线条和线性构件,主要成分是,一条直线形的街道,一条曲折形的小道。 第三层“点”系统,屈米精心设计了许多小型构筑物,为了容纳公园里的无数小构件,如咨询中心、影片展示站、咖

18、啡屋、餐厅、电话亭、卫生间等。,这种分解整体的“点”、“线”、“面”三层系统,还无法控制公园的整体结构,于是,屈米将“点”系统上的10.8m见方的构筑物,放置在一个间距为120m的方网格的交叉点上。,虽然构筑物形式各异,但红色却是它唯一的保留颜色。在方网格有秩序地组织下,“点”系统及构筑物具有了决定整个公园结构的作用。至此,公园设计才由“分解”实现了三个迥然不同系统的“叠合”。,“地表”与“柱顶面”之间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该设计是从一套规则的网格开始的,它包括2700多个混凝土柱,每个柱长2.3m,宽0.92m,高介于0-7.5m之间,柱间距0.92m,只能容纳一个人穿行。,柱阵的地面与顶

19、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波浪形,取决于柱网格和柏林城市网格相交错的断面。由两套网格系统所产生的不定性和不规则性,叠加在了地貌与柱阵的顶面上,创造出地表与柱顶面之间在视知觉上的差异。,网格结构的变异,导致原本规则的网格中出现了“模糊空间”,空间显得密集、狭窄、深邃、变化多端,人在任何一处的感受都是多层次的。,通过这一变异,网格和城市街道的秩序被打破,造就了一个消逝和反思的场所,亦即回忆。,4、课题 4、1阅读一本建筑理论著作,并查找与此相关的空间理论与实践的资料,撰写一篇读书报告。 著作:布鲁诺塞维的建筑空间论;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诺伯特舒尔兹的存在空间建筑;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等。 4、2以某一规模适中的经典住宅建筑为对象,选择十个以上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完成从图纸到模型的分析过程。 要素:平面、立面、剖面;空间;形体;功能;结构;环境;采光;流线;空间大小与形状;室内外空间关系;空间分隔;空间序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