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几种功能性食品的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33520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功能性食品的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几种功能性食品的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几种功能性食品的介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几种功能性食品的介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几种功能性食品的介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抗氧化功能性食品,英国人Harman于1956年提出了自由基学。该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起因。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是机体有效的防御系统,若不能维持一定水平则会影响机体的生命活动。但自由基产生过多而不能及时地清除,它就会攻击机体内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及各种细胞器,造成机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各种疾病。,产生因素: 人体细胞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或者受到外界条件的刺激(如高压氧、高能辐射、抗癌剂、

2、抗菌剂、杀虫剂、麻醉剂等药物,香烟烟雾和光化学空气污染物等作用),都会刺激机体产生活性氧自由基。 自由基反应包含3个阶段,即引发、增长和终止阶段。,自由基的来源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非常重要,从黄嘌呤氧化酶、NADPH氧化酶通过酶的一电子还原作用释放的氧产生的或由呼吸链裂解生成的。人体利用的氧气中约有1%3%转化为O2 过氧化氢分子(H2O2):一种重要的非自由基活性物,容易在活细胞中扩散。过氧化氢酶能有效地将其转变成水,生成氧自由基。 羟自由基(OH):活性最强,其半衰期估计为10-9秒,其产生后能迅速起反应。在射线等高能辐射下,通过体内水的均裂作用或经金属催化过程由内源的过氧化氢分子

3、形成。紫外线能将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两个羟自由基分子。 过氧基自由基-半衰期比较长,可达数秒,在生物系统中扩散的途径相当长。在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去掉一个氢原子开始,能形成过氧基自由基。羟自由基能启动这一反应过程。,烷氧自由基(RO)和有机的氢过氧化物(ROOH):脂质过氧化作用进一步产生,后者可能重排成为内过氧化物中间产物,然后分裂产生乙醛。 单线态分子氧(1O2):另一种非自由基的活性物,可能是体内的组织暴露于光中形成的。其半衰期估计为10-6秒,具体时间取决于周围基质的性质。它能通过转移其激发态能量或通过化学结合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单线态分子氧优先发生化学反应的靶为双键部位。

4、 氧化氮自由基(NO):它是精氨酸在酶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信号化合物,能松弛血小管平滑肌,防止血小板的凝集,从而降低血压。也可通过激活参与初级免疫的巨嗜细胞而产生。它的半衰期为650秒,很容易与氧发生反应,反应产物NO2也是自由基。它还能与生物分子直接反应或与O2结合形成过氧亚硝酸盐(ONOO)。NO过多会产生细胞毒性。,自由基对生命大分子的损害 1自由基对核酸的损害导致细胞死亡。 2自由基对蛋白质的损害改变酶蛋白的化学结构,导致酶生物活性的丧失。 3自由基对糖类的损害-自由基通过氧化性降解使多糖断裂,如影响脑脊液中的多糖,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4自由基对脂质的损害-脂质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

5、含有多个双键而化学性质活泼,最易受自由基的破坏,发生过氧化反应。引起膜中蛋白质及酶的交联或失活,导致膜通透性的变化,严重影响膜的各种生理功能。,自由基与疾病 肿瘤:自由基攻击DNA,导致细胞遗传信息的转变。 心脑血管疾病:自由基可以使脂质过氧化,导致动脉硬化。 免疫力低下:自由基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影响细胞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白内障:是自由基攻击晶状体产生。 老年性痴呆:是自由基侵犯脑细胞和神经所致。 研究证实,至少有70种以上的疾病与自由基有关。,关于抗氧化 抗氧化物的定义为“任何以低浓度存在就能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的物质”,其作用机理可以是直接作用在自由基,或是间接消耗掉容易生成自由基

6、的物质,防止发生进一步反应。 人体在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由基的同时,也在自然产生着抵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以抵消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氧化攻击。研究证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是一个可与免疫系统相比拟的、具有完善和复杂的功能的系统,机体抗氧化的能力越强,就越健康,生命也越长。,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 生命有机体内会产生一些物质能清除这些自由基,将它们统称为自由基清除剂(Scavenger)。 分为酶类清除剂和非酶类清除剂两大类: 酶类清除剂一般为抗氧化酶, 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几种。 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一般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维生素C 、维生

7、素E、-胡萝卜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活性肽类。 自由基清除剂大多为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自由基清除剂要有一定的浓度; 第二,因为自由基活泼性极强,一旦产生马上就会与附近的生命大分子起作用,所以自由基清除剂必须在自由基附近,并且能以极快的速度抢先与自由基结合,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三,在大多数情况下,清除剂与自由基反应后会变成新的自由基,这个新的自由基的毒性应小于原来自由基的毒性才有防御作用。 人为地由膳食补充自由基清除剂,从而达到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酶类自由基清除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超氧化

8、物歧化酶(SOD)是目前研究得最深入、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酶类自由基清除剂。 SOD存在于几乎所有靠氧呼吸的生物体内,包括细菌、真菌、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人体中。SOD是一类含金属的酶,按其所含金属辅基不同可分为含铜锌SOD(CuZn-SOD)、含锰SOD(Mn-SOD)和含铁SOD(Fe-SOD)3种。,CuZn-SOD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酶,纯品呈蓝绿色,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或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基质、类囊体内以及线粒体膜间隙中。在动物血液、牛肝、猪肝、牛心、豌豆、麦叶等动植物组织中均有存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酶。该酶由两条肽链组成,每条肽链含有铜、锌原子各一个,活性中心的核心是铜。 F

9、e-SOD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中,一些真核藻类甚至高等植物如银杏、柠檬、番茄等组织内也有存在,纯品呈黄褐色。此酶也由两条肽链组成,一般每个二聚体含有一个铁原子。 Mn-SOD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在植物的叶绿体基质、类囊体内也会存在,在人体肝脏中含量较高。此酶的纯品呈粉红色,由两条或四条肽链组成。,SOD的生理功能 (1)清除体内产生的过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DNA、蛋白质和细胞膜免遭O2的破坏作用. (2)提高人体对自由基外界诱发因子的抵抗力,增强机体对烟雾、辐射、有毒化学品及医药品的适应性; (3)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人体对自由基受损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的抵抗力治疗由

10、于免疫功能下降而引发的疾病; (4)清除放疗所诱发的大量自由基,从而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5)消除疲劳,增强对剧烈运动的适应力。,SOD的应用 SOD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SOD在医疗上的应用,对治疗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此外,SOD对治疗癌症、缺血后重灌流损伤、肺气肿、白内障、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均有疗效。 SOD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也极为广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过氧化氢酶是另一种酶类清除剂,又称为触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它可促使H2O2分解为分子氧和水,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H2O2的毒害,是生物防御体系的关键酶之一。

11、几乎所有的生物机体都存在过氧化氢酶。其普遍存在于能呼吸的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动物的肝和红细胞中,其酶促活性为机体提供了抗氧化防御机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第一个含硒酶。 研究表明,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Se-GPX)的活性成分,是GPX催化反应的必要组分,摄入硒不足时使Se-GPX酶活力下降。它同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一起构成了抗氧化防御体系,因而在机体抗氧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 (一)维生素类 维生素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还是重要的

12、自由基清除剂。对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维生素及维生素的前体-胡萝卜素。,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需依靠食物。一般常见的绿色蔬菜和水果都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可以保护细胞膜和生命大分子(DNA)免受自由基攻击。 维生素E容易被氧化,一般的烹调加工中的损失高达3080。 服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人(鱼油、-亚麻酸等),血管壁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已经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人会增加血管破裂的可能,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E。,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是具有酚羟基的一类还原性化合物,在植物界广泛分布。在复杂反应体系中,由于其自身被氧化而具有清除自

13、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与2-反应阻止自由基的引发,与金属离子螯合阻止OH的生成,与脂质过氧化基ROO反应阻断脂质过氧化。 黄酮及其某些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性,包括抗炎、抗诱变、抗肿瘤形成与生长等活性。黄酮在生物体外和体内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对人的毒副作用很小,是理想的自由基清除剂。目前已发现有4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分为如下几类:黄酮、儿茶素、花色素、黄烷酮、黄酮醇和异黄酮。,富含自由基清除剂的食品 对此类食品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 一是从天然动植中提取有效成分,添加于各种饮料或固态食品中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因子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目前已有添加SOD的蛋黄酱、

14、牛奶、可溶性咖啡、啤酒、白酒、果汁饮料、矿泉水、奶糖、酸牛乳、冷饮类等类型的功能性食品面市。 二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或细胞培养,得到自由基清除剂含量丰富的产品。,在许多天然动植物中含有抗自由基的活性成分。如姜含挥发油和姜辣素,其成份有姜酚、姜酮和姜烯酚。绿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银杏、竹叶的有效成分黄酮和酚类,各种果品蔬菜中的维生素,还有一些中药如白首乌、五味子、葛根、小叶女贞、柴胡、车前子等也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另外,党参、灵芝等真菌中的多糖也是有效的活性成分。在动物的肝脏等器官,血液中也可提取有关的活性成分。 利用微生物发酵或细胞培养生产功能因子,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如在固体培养基上人工培育冬虫夏草

15、,由预处理的大豆经少孢根霉短期固态发酵生成丹贝异黄酮,用大蒜细胞培养或深红酵母生产SOD。这些方法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可实现工业化的连续生产。,增强免疫力功能性食品,免疫: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的作用,通过免疫应答反应来排斥非我的异物,以维护自身稳定性的生物学功能即为免疫,免疫力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指身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 。,健全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 防御功能(免疫防护功能 ):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在异常情况下,若免疫应答反应过高或过低,则可分别出现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症 ; 稳定清洁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16、):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若这种功能失调,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免疫应答,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 监控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和癌变的发生。在年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他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丧失时,机体不能及时清除突变的细胞,则易发生肿瘤 。,免疫力是一个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的动态发展过程。 012岁前的儿童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体内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分泌量少,免疫功能不健全,这时的孩子极容易生病。 1345岁期间是免疫功能相对稳定期,免疫功能相对完善。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人容易受到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影响,使体内

17、的抗体和生长因子分泌量大幅度波动,这种就会造成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生病。 46岁以后人体的免疫器官功能开始衰退,体内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分泌下降,免疫力下降;开始诱发老年性疾病。,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物质 (一)营养强化剂 1、蛋白质与免疫功能 蛋白质是机体免疫防御体系的“建筑原材料”,我们人体的各免疫器官以及血清中参与体液免疫的抗体、补体等重要活性物质(即可以抵御外来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入侵的免疫分子)都主要由蛋白质参与构成。当人体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时,免疫器官(如胸腺、肝脏、脾脏、粘膜、白细胞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免疫器官和细

18、胞免疫受损会更严重一些。,2、维生素与免疫功能 维生素A: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A从多方面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对皮肤/粘膜局部免疫力的增强、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反应性以及促进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维生素,它可以提高具有吞噬功能的白细胞的活性;还参与机体免疫活性物质(即抗体)的合成过程;还可以促进机体内产生干扰素(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复制的活性物质),因而被认为有抗病毒的作用。 维生素E:众所周知,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但它同时也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细胞的分化,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

19、体液免疫的功能。,3、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 铁: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免疫细胞的形成以及细胞免疫中免疫细胞的杀伤力均有影响。铁是较易缺乏的营养素、特别多见于儿童和孕妇、乳母等人群,尤其是婴幼儿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很易感染疾病,预防铁缺乏对这一人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锌:锌是在免疫功能方面被关注和研究得最多的元素,它的缺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十分迅速和明显,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免疫器官的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多方面),所以应该注重对锌的摄取,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二)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

20、白,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及外分泌液中。免疫球蛋白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免疫和生理调节作用,是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最为关键的组成物质之一。有的免疫球蛋白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粘膜表面,能够防止发生局部感染;有的免疫球蛋白能够中和毒素和病毒;有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抵抗寄生虫感染。 20世纪90年代年美国公司陆续生产出了含活性免疫球蛋白的奶粉等,1998年新西兰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两种牛初乳粉和牛初乳片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我国一些单位也加大了对免疫球蛋白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三)免疫活性肽 人乳或牛乳中的酪蛋白含有刺激免疫的生物活性肽,大豆蛋白和大米蛋白通过酶促反应

21、,可产生具有免疫活性的肽。 免疫活性肽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并具有抗肿瘤功能。 由于免疫活性肽是短肽,稳定性强,所以,它不仅可以制成针剂,作为治疗免疫能力低下的药物,而且,可以作为有效成分添加到奶粉、饮料中,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四)活性多糖 活性多糖是一种新型高效免疫调节剂,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的活性,起到抗炎、抗细菌、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抗衰老的作用。 多糖主要分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菌类多糖、藻类多糖等几种。 香菇多糖、猴菇菌多糖、灵芝多糖、猪苓多糖、

22、茯苓多糖(PPS)、云芝多糖(PSK)、黑木耳多糖(AA)、银耳多糖(TF)、人参多糖、刺五加多糖、黄芪多糖,(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金属酶,能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因而它能防御氧毒性,增强机体抗辐射损伤能力,防衰老,在一些肿瘤、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治疗中有良好疗效。,(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 双歧杆菌具有增强免疫系统活性,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分泌多种重要的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双歧杆菌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提高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和防御功能。 乳酸菌在肠道内可产生一种四聚酸,可杀死大批有害的、具有抗

23、药性的细菌。乳酸菌菌体抗原及代谢物还通过刺激肠粘膜淋巴结,激发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防止病原菌侵入和繁殖。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加强和促进吞噬作用。,(七)大蒜素 大蒜的完整组织仅存在有活性成分的前体物质无色无味针状结晶的蒜氨酸,含量0.24%,无辣味。蒜氨酸由85% S-烯丙基蒜氨酸、2%丙基蒜氨酸和13%S-甲基蒜氨酸组成。在蒜氨酸酶与磷酸吡哆醛辅酶参与下,先生成一种复合物,再分解成具强烈辛辣味的挥发性物质大蒜素 大蒜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具有多种多样的机制,但大蒜素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其抗肿瘤作用有密切关系。大蒜素具有明显增强机体细

24、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据美国卫生总署国家癌症中心于1992年用2700万美元历时3年进行的“防癌食品”研究,通过对40多种食物的比较研究,得出大蒜为第一位有效抑癌物质。,生理功能: (1)辅助抑制肿瘤: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日本曾用大蒜“疫苗”对接有上百万个肿瘤的小鼠进行试验,结果无一发生癌症。 (2)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加实验动物脾脏重量,增加吞噬细胞和T细胞数,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3)降低胃内亚硝酸盐含量:可降低胃内亚硝酸盐含量,降低胃癌发病率。 (4)促进肠胃消化液的分泌,以及杀灭微生物等作用。,(八)茶多酚、皂甙均具有较强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功能性食品生产时

25、,可作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原料除上述有效成份外,花粉、甲鱼、红枣、人参、绞股蓝、大豆蛋白、大枣、沙棘、枸杞、魔芋、银杏叶、莲子、黑芝麻、甘草、各种食用菌、蜂王浆、螺旋藻和阿胶等许多食品都可选择。 (九)生物制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也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包括各种细胞因子、胸腺肽、转移因子、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等。1、各种细胞因子; 2、胸腺肽,(十)番茄红素(Lycopene) 番茄红素属类胡萝卜素,但没有-胡萝卜素之类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含量最高,但普通品种含量仅3337mgkg,但在一些特殊品种中的含量可达400mgkg。 番茄红素在番茄等中大部

26、分为全反式结构(71%91%),但在人的血液中全反式结构仅占27%42%,而顺式却占58%73%,在人的前列腺组织中,全反式仅占12%21%,而顺式型却占到79%88%。研究还表明顺式异构体比反式更容易被吸收。如加热生产的番茄酱比未加热的番茄酱更容易被吸收,就是因为未被加热的番茄酱是以全反式存在的,而番茄酱在玉米油中加热1h,番茄红素会从全反式变为顺式。,暗红色粉末或油状液体。油溶液呈黄橙色。耐热和耐光性优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脂。属届胡萝卜素类,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从二硫化碳和乙醇的混合液析出者)。熔点174,可燃。易溶于二硫化碳(1g5ml)、沸腾乙醚(1g3L)、正己烷(1g14L

27、,0);溶于氯仿和苯;微溶于乙醇和甲醇。因属脂溶性色素,溶于油脂后方能被吸收利用。 在植物体中较稳定,制成的纯品易氧化,可吸收氧达30%(最后达41%)。可因光线、氧气、高温、酸、碱而破坏。 成熟的番茄中含量特别多。尚存在于灯笼大红辣椒、蔷薇果、西瓜、木瓜、番石榴、君影草果实、柿子、南瓜的果肉、葡萄柚的果实以及红色细菌之一Shiocystis等中。,生理功能 (1)辅助抑制肿瘤: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氧化游离基,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性用。对已形成的肿瘤,能使之缩小,延缓扩散,尤其是前列腺癌。美国哈佛医学院1998年的临床研究,发现番茄红素能防癌,能缩小肿瘤,减慢肿瘤的扩散速度,特别是对前列腺癌、肺

28、癌和胃癌。 (2)抗辐射:防止皮肤受紫外线伤害。当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皮肤中的番茄红素首先被破坏,照射紫外线的皮肤中的番茄红素比未照射皮肤减少31%46%,而且-胡萝卜素含量几乎不变。这表明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减轻组织氧化损伤的作用。,(十一)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是一类因有十字花而得名的蔬菜,包括卷心菜(Cabbage)、花茎甘蓝、花菜、白菜、萝卜及其他的芸苔科和芸苔属蔬菜。 有些研究报告证明十字花科蔬菜及其某些成分可能具有防癌作用。 异硫氰酸酯是天然存在于各种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葡糖异硫氰酸酯的降解产物,是研究的最多的十字花科蔬菜的成分。目前,已对20多种天然和合成异硫氰酸酯预防癌症发生的能力

29、进行了研究。 挥发性异硫氰酸酯是蔬菜的硫葡糖苷释放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气味。异硫氰酸丙烯酯(芥子油)普遍存在于卷心菜中。水田芥菜中有丰富的异硫氰酸苯乙酯。中国大白菜中有蔓菁素(一种吲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关于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为: 1.合理安排膳食,膳食中保证充分营养,食物要多样化。 2.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以及粗加工谷类等。 3.一年四季,坚持每天摄入400800g各种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600800g各种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以粗加工为主,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4.红肉摄入量应低于90gd,红肉指牛肉、羊肉、猪肉或由这些肉类加工成的食品。选择鱼和禽肉比红肉更有益

30、健康。,5.限制高脂食物,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多摄入植物油,并控制用量。限制腌制食品的摄入,控制烹调盐和调料盐的摄入,成人食盐摄入量低予6gd。 6.不要摄入常温下储存时间过长、可能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采用冷藏或其他合适方法保存易腐烂食物。 7.食物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和其他残留物低于国家规定限量,它们的存在是无害的,但乱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 8.不摄入烧焦的食物,以及少量摄入直接在火上烧烤的肉、鱼、腌肉或熏肉。 9.一般不必摄入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对抗肿瘤可能没有帮助。 10.控制体重,坚持体育锻炼,反对过量饮酒。,美容功能性食品,皮肤的结构 1表皮 表皮位于皮肤的最表层,属角

31、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12mm厚,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等组成。 3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由真皮下层延续而来,使皮肤与深层组织相连,保护神经、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免受机械性损伤。 4皮肤附属器官 皮肤的附属器官,包括乳腺、汗腺、皮脂腺、毛发和指(趾)甲等。,5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皮肤内小动脉先在真皮网状层内分支,形成真皮下血管丛,供汗腺、汗管和皮脂腺的营养。皮肤内淋巴管较少,淋巴液循环于表皮细胞间隙和真皮胶原纤维之间,淋巴管参与皮肤免疫调节。,皮肤的类型 皮肤主要分为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和脱水性皮肤等几种类型。 1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是最理想的皮

32、肤,皮肤的油脂、水分含量和酸碱度处于均衡状态,既不油腻又不干燥。皮肤红润有光泽,细腻、柔软且富于弹性,毛孔细小不明显,无任何瑕疵。 2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分缺水型、缺油型两种,皮肤干燥无光泽,缺乏弹性,毛孔不明显,易长皱纹,但不易长粉刺、面疱等。这种皮肤主要是由于缺水、油脂分泌不足以及衰老等因素造成的。皮肤较白的女性中,约有85%为干性皮肤。,3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分为普通油性皮肤、超油性皮肤两种,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脂而致。这种皮肤毛孔粗糙,偏碱性,弹性好,不易衰老,但易长粉刺,易吸收紫外线而使皮肤变黑。 4混合型皮肤 混合型皮肤是指一部分皮肤呈一种特征,而另一部分皮肤又呈另外一种特征。通常是

33、,前额、鼻部和下巴的皮肤呈油性,眼眶周围、两颊和颈部呈中性或干性。,5脱水性皮肤 脱水性皮肤分为干性脱水、油性缺水两种,皮肤因严重缺水而丧失润湿性。干性脱水皮肤水分散失严重,对物理、化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敏感;油性缺水皮肤毛孔粗糙,颌部下层脂肪浸润。,常见的三种皮肤瑕疵 虽然每个人的皮肤不同,但拥有润泽、光滑、细腻、柔软而富于弹性的健康皮肤却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面部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皮肤疾患,影响人的容貌,甚至会造成内心的痛苦。最常见的影响容颜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1痤疮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年人的慢性毛囊炎症,所以又称为青春痘,主要发生在面部,发病初期在毛囊口处形

34、成圆形小丘疹,内含淡黄色皮脂栓,即粉刺。,2黄褐斑 黄褐斑又称肝斑,多见于中年女性。其面颊部、上唇部会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的色斑,这种色斑表面光滑、不高出表皮,表面没有炎症,也无脱屑现象。有时皮肤损伤也可以融合成此类色斑。此种斑往往在左右脸颊对称,有的横跨鼻子,好似蝴蝶,故而也称蝴蝶斑。,3老年斑 随着增龄,表皮基底层的色素细胞分泌增加,且出现不规则色素细胞局部聚集现象,色素增多,主要用于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如颜面、手背和前臂伸出面,直径一般0.5cm,可稍高于皮肤表面,称为老年性色素斑,又称老年斑。有的研究者发现老年斑中有胆固醇等脂类沉积。实际上衰老机体细胞中普遍会出现这种“衰老色

35、素”,也称为脂褐素。,具有美容功能的物质 芦荟 芦荟属百合科多肉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和非洲。最早记载于约5000年前在埃及金字塔中一本叫艾贝斯巴比斯的医药书中,用于军队的刀伤、跌伤、内伤、内热、内毒等各个方面,被崇拜为万能的“世纪树”。中国最早记载于隋末唐初的药性草本中,本草纲目中也有药用记载。二战后,日本受原子同位素辐射灼伤的幸存者,任何药物均无明显效果,后用芦荟汁涂于伤口,结果愈合情况良好,且不留痕迹。,生理功能:美容作用。芦荟具有营养保湿、促进新陈代谢、消炎杀菌、防晒、漂白、防粉刺、祛斑、除青春痘、防皱、改善伤痕以及护发、防治脱发等。 最大摄食量:因含大量可导致腹泻的芦荟大黄素(尤其是内

36、皮,宜除去),故成人一般以每天不超过15g为宜,儿童及老人宜酌减20%50%(便秘可者酌加)。过多可致腹部剧痛、上吐下泻,并可伴以呕血、便血。,红花 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朵。红色(未成熟者呈黄色)。中国新疆为世界最大生产地。 美容祛斑作用。通过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排除黑素细胞所产生的黑色素,促进滞留于体内的黑色素分解,使之不能沉淀形成色斑,或使已沉淀的色素分解而排出体外。,神经酰胺(N-脂酰基神经鞘氨醇;糖神经酰胺) 属糖脂类化合物。其基本结构为神经鞘氨醇。 神经酰胺对皮肤有增白、保湿、缓解过敏性皮炎作用。随着年龄和皮肤老化,角质细胞间的脂质量会明显减少,其中的主要成分神

37、经酰胺也随之下降,使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皱纹、粗糙等现象,同时,角质层中神经酰胺量的不足,会成为特异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经常补充神经酰胺,可恢复皮肤的正常结构,从而恢复皮肤原有的防止水分蒸散和外界有害物侵入的屏障功能,提高皮肤的耐应变性。实验证明,口服神经酰胺能与作为化妆品外用具有同样的功效。 神经酰胺可抑制黑色素生成,使皮肤增白的作用。,苹果多酚(生苹果提取物) 以绿原酸为主的酚羧酸类约25%,儿茶素、表儿茶酸、没食子酸等单体约15%,根皮苷、根皮素、对香豆酸、二氢查耳酮、檞皮苷等约占10%,原花色素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左右)约占50%,由上述各组分所构成的多酚类物质。 棕红色粉末,有苦涩味和苹果香气,易溶于水和乙醇。由于苹果多酚中所含二聚和三聚的低聚花色素苷含量较高,故有强抗氧化能力。 通过强抗氧化作用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降低黑色素的形成,通过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以消除黄褐斑,达到增白美容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