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适宜技术推广者 杨浦区中医医院 叶国传,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项目编号:ZYSNXD-YL-SYJS-1),一、穴位敷贴疗法简史,1、古代概况有关穴位敷贴药物以保健治病的载述,黄帝内经中,灵枢经筋篇提到:“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意思是打用马膏、白酒和桂的桂酒,外敷面部两侧,来治疗口僻,即口眼歪斜。只是尚未提到穴位,汉代张仲景所撰之金匮要略一书中,载有一种特殊的敷脐法,以治疗中钵(中暑)病人:“屈带草,绕钵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命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用人尿或热泥
2、合屈草敷脐,,宋代的多种医学等著,诸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南阳活人书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记载。如普济本事方中指出:“治妇人生产数日不下及胞衣死胎不下者”,“用蓖麻子七粒,去壳研如泥,涂足心(相当于涌泉),才下,便急洗之” 。,2、现代概况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的发展并不平衡,在五十年代,基本上仍局限于民间。但已引起了一些针灸家的注意,出现具有一定数量病例观察的临床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穴位敷贴疗法被正式列为针灸诸多疗法中的一种。在下列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咯血、肺结核病、面神经炎,以及多种小儿科病症,前者主要是从民间流传方法中进一步
3、提高、发展的结果;而后者,则因为药物穴位敷贴,无疼痛无创伤,极小毒副作用,故易为儿童患者所接受。,穴位疗法的真正迅速得到发展和普及,则是近十余年的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治病种急骤扩大 2、疗效得以科学验证 3、敷贴剂型不断革新,1、防治病种急骤扩大,自八十年代之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渗透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不论是急性病,如出血热、尿毒症,还是难治病,如中风后遗症、肝硬化、糖尿病;不论是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之类;,据统计,近十余年来,我国医学刊物 所报道过的用穴位敖贴疗法治疗的病症种类有一百余种之多,覆盖了针灸有效病种的大部分。,穴位敷贴疗法,除有良好的治疗效
4、果外,尚有独特的预防作用,如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病症,采取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已将预防对象进一步扩展至痛经、纠正胎位以预防难产等更多方面。从现有趋势看,穴位敷贴疗法防治病种,尚在增长之中。,2、疗效得以科学验证 多途径验证穴位敷贴法的防治效果,是近年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本法长期以来只是流传于民间,其实际价值如何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明,为此针灸工作者着重观察以下几方面。,(1)大样本验证其可重复性。就现有报道的一百余种病症看,极大部分是临床资料,少则数十例,多则数百例,甚至千例以上。不少还建立了统一的疗效评判标准,或 进行远期随访等
5、,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疗效的可靠性。,(2)对照观察验证其临床价值:在一些常见的重要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针灸学者还将穴位敷贴疗法与其他针灸疗法或其他疗法,如中药、西药等,进行了分组对照观察,这有助于肯定本疗法在该病症防治中的实际价值。,(3)建立指标验证其客观性:这一工作,近几年作得较多,即通过建立多须指标,观察用穴位敷贴疗法之后,此类指标的变化,从而为疗效的客观性提供依据。,3、敷贴剂型不断革新和发展。大概有二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工艺,使敷贴更为简便。最常见的是制成如医用胶布一样的软膏药,采用工业生产,用时只须剪下一块就行。这种敷贴剂,可专用于某一病症,亦可做成适于多种病症的。目前,
6、尚有一种与磁性物质合在一起,以加强药物作用的敷贴剂,亦适于遗尿、软组织损伤等十余种病症。,另一方面则是在传统敷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如在敷贴穴位的同时,加离子导入等。,除此之外,还有采用西药或中西药结合制成敷药贴于穴位的。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真正发展的时间尚不长,尽管已日益受到重视,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尚有一段距离。尤其是有关机理的研究,做得甚少,有待今后努力。,二、常用剂型,1、生药剂 采集天然的新鲜生药,洗净捣烂,或切成片状,直接敷贴于穴位之上。如将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捣烂,加蛋清,敷穴位治高血压。此法民间应用较多,近来也在一些医院中应用价格低廉,获得较容易,方法简便,常可嘱病人
7、自己进行治疗。,2、散剂 又称粉剂,是将各味治疗需要 的药物分别加工研碎成粉末,以80100目 细筛筛过,混合拌匀而成。本法制作简便, 剂量可随意增减,药性稳定,储存时间不受 限制。药物敷贴时,粉末接触面较广,易于 发挥药效,且不易污染衣衫。,3、糊剂 糊剂,实际上是散剂的进一步加工。它是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后,以赋形粘合剂,诸如醋水、酒、鸡蛋清等,把药粉调和成糊状即成。糊剂可增强敷贴的粘着力,并能使药物缓慢放释药效,延长药物的效果。糊剂制作方便,但要求现制现用,搁置时间不可过长。,4、饼剂 饼剂是指将药粉制成圆饼形进 行敷贴的一种剂型。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 种是将配好的各种药物粉碎、过筛混合,加
8、 入适量面粉和水搅拌后,捏成小饼形状,置 于蒸笼上蒸熟,然后乘热贴敷穴位;,另一种是,加入适量蛋清或蜂蜜等有粘腻性的赋形剂,捏成饼状进行敷贴。前者可用于贴敷时间须较长者,并能起到药物和温热的双重刺激作用;后者制作较为简单。药饼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故多用于脐部及阿是穴(多为病灶或其反应区域)。,5、丸剂 系将药物加工粉碎成细末并过筛后,拌和适量的粘糊剂如蜂蜜等,制成如绿豆至黄豆大之小型药丸,进行穴位敷贴。体积较小,药量不大,适用于一般 体穴及小儿治疗之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成人,儿童) 多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支气管炎 常见病 变应性鼻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9、人数多,社 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中国成人哮喘患病率0.7-1.5%1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0.25-4.63%2,1,我国哮喘防治现状,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 2,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8.2%1不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诊
10、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中国中心城市平均自报患病率约11.1%1,不同地区间差异很大中国儿童患病率约10%2,且呈继续增加趋势,1,我国11 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 2,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的65-80%反复呼吸道感染占其中的30%,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咯痰 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喘息、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喷
11、嚏,流涕,鼻塞等 社会危害大,经济负担重,穴位敷贴,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之一 夏季或者“三伏天”腠理开泄透达 渗入穴位经络辛温走窜 药物敷贴活血通经 刺激穴位温补阳气,补益脾肾,疏经通络,散寒驱邪 秋冬寒冷之时抵御疾病能力增强 治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 防病,穴位敷贴:理论基础,中医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加重 瘥后防复-疾病初愈或相对稳定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复发,穴位敷贴:理论
12、基础,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相制 阴阳互根 阴阳内虚,穴位敷贴:理论基础,中医方法:内病外治,穴位敷贴黄帝内经灵枢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吴师机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辨病是根本 辨证是关键,穴位敷贴:作用机制,一种复杂干预方法由药物,穴位,时间,刺激
13、方法等因素构成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的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增强防病治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秋冬季节复发,穴位敷贴:作用机制,一种复杂干预方法由药物,穴位,时间,刺激方法等因素构成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的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增强防病治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秋冬季节复发,穴位敷贴:作用机制,特定的药物:辛温、走窜、通经 (以“白芥子涂法”加减,少则2味药,多则15味药)特定的穴位:背部腧穴 (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中府、膻中、中脘、气海、定喘、风门、膏肓、大椎、神道等)特定的季节:夏季或三伏天 (三伏天、三九天、日常天等),穴位敷贴:
14、作用机制,药物因素: -白芥子涂法1 定喘作用:复方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 控制哮喘的效应与药物本身的止喘作用及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有关“白芥子涂法”复方效果优于单方单方白芥子预防与控制实验性哮喘的作用最强,1,“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单味药抗豚鼠哮喘效应的比较,江苏医药,2011,穴位敷贴:作用机制,穴位因素: 人体经络系统具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的作用,并且不同穴位刺激有着不同的功效 穴位反映病痛及通过刺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病治病作用 穴位作为给药窗口,吸收药物,传递信息,产生治疗作用,这与其特殊的物质基础和理化特性有关,穴位敷贴:作用机制,时间因素:哮喘 三伏天贴敷与日常天贴敷的疗效及其对哮
15、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1 三九天穴位贴敷可以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2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中占主导因素的是药物及经穴时间因素并无影响效应,适宜全年开展3,1,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针灸临床研究,2007 2,“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新疆中医药,2009 3,从生活质量角度探讨时间因素在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效应,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穴位敷贴:作用机制,时间因素:COPD和慢性支气管炎 不同季节穴位贴敷对COPD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疾病发作次数,提高生存质量伏九贴敷优于单纯的三伏贴敷和三九贴敷三伏贴敷又优于三九贴
16、敷1 三伏和三九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近期临床症状改善远期急性发病次数减少配合使用能提高疗效2,1,不同季节穴位贴敷对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12 2,三伏和三九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11,穴位敷贴:作用机制,时间因素:变应性鼻炎 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敷贴均能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三伏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优1 三九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即刻和持续疗效明显三伏灸与三九灸配合,疗效较三九灸应更佳2,1,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中国针灸,2012 2,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及随访分析,针
17、灸临床杂志,2010,穴位敷贴:作用机制,时间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三伏天采用“冬病夏治”FBP方案,连续治疗3年,随访3年,能提高患儿机体尤其呼吸系统免疫力,抵御外邪,从而达到防治小儿呼吸病的目的,因此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1 代温灸膏天灸三伏天、三九天治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疗效,能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次数、缩短呼吸道感染总病程,且依从性好,无副作用,起效缓慢而持久2,1,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防治小儿呼吸病的疗效评估,北京中医,2007 2,代温灸膏天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疗效观察,2007,穴位敷贴:有效性分析,减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次数 减少慢性呼吸系
18、统疾病的发作程度 -支气管哮喘1,2 -COPD3 -慢性支气管炎4 -变应性鼻炎5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6,1,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09 2,固本防哮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3,穴位敷贴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 4,保肺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98例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7 5,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治疗过敏性鼻炎10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 6,中药敷贴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穴位敷
19、贴:安全性分析,大量研究表明1,2,3,4,5,6穴位敷贴有效、简便、安全、副作用少适用于各种人群,各大、小医院均可开展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皮肤敏感程度不同适当调整敷贴时间 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食物 敷贴当天避免冷水浴 对胶带过敏者,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1,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09 2,固本防哮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3,穴位敷贴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 4,保肺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98例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7 5,三伏天穴位敷贴配
20、合益气健鼻汤治疗过敏性鼻炎10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 6,中药敷贴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穴位敷贴:项目优点,简:操作简单、利于普及 便:操作方便、无创安全 验:历史悠久、疗效可靠 廉:价格低廉、省时省力,穴位敷贴,适应症:支气管哮喘(成人、儿童)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属阳虚、虚寒者,穴位敷贴,禁忌症:阴虚火旺者对敷贴药物过敏者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严重皮肤病者孕妇、儿童3周岁糖尿病、血液病、发热、咯血者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
21、穴位敷贴,药物组方 方剂: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1 组方: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生姜汁、肉桂粉 方解:君白芥子、延胡索 辛温助阳,行气散结臣细辛 辛温宣肺,散寒止痛,温肺化饮佐甘遂 既防辛温太过,又助行气散结使生姜、肉桂 促进药力,使药至病所,1,“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单味药抗豚鼠哮喘效应的比较,江苏医药,2011,穴位敷贴,穴位刺激 穴位:定喘 敷贴同时肺俞 直流电针离子导入20min膏肓 成人 8mA;儿童2mA 天突 敷贴不超过6小时,穴位敷贴,应用时间 三伏天:隔天1次,三伏天为1个疗程三九天:隔天1次,三九天为1个疗程每年三伏天和三九天各1个疗程连续3年 日常治疗:每周3次,4周为1个
22、疗程每年2个疗程连续3年,穴位敷贴,操作步骤:三步法 1、药饼制作: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磨成粉末加入新鲜生姜汁调和做成直径2cm的圆饼洒上少量肉桂粉,穴位敷贴,操作步骤:三步法 2、定位敷贴:定喘、肺俞、膏肓、天突成人取坐位,儿童取俯卧位将药饼敷贴于穴位上查看有无红肿、水泡 3、离子导入: 定喘、肺俞、膏肓 直流电针仪离子导入,调节电流强度(2-8mA)20min后取下敷贴查看有无红肿、水泡,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根据个人皮肤敏感程度不同适当调整敷贴时间。 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食物 敷贴当天避免冷水浴 对胶带过敏者,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穴位敷贴,应急处理 穴位敷贴后局部皮肤出现潮红,
23、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正常刺激,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该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搔抓局部,不要涂抹洗浴用品或药物。,穴位敷贴,应急处理 敷贴药物后,局部出现热、凉、麻、痒或者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如敷贴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及时终止敷贴。 皮肤过敏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终止敷贴,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或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处理。,穴位敷贴,应急处理 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者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龙胆
24、紫溶液,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如果水泡体积巨大,或者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者出现皮肤溃破,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现象,应及时到上级医院或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处理。,“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从昨日开始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然而,就是这难熬的30天,正是对各种慢性的“冬病”治疗的最佳时机,除了市民熟悉的天灸,还可以进行温针灸、隔姜灸、雷火灸等多种“养阳”的治疗。这些冬病也可以夏天治,痛经温针灸,不少妇女都遭受过痛经的折磨。中医认为,痛经多由于“寒凝胞中、气滞血瘀”造成,就是俗话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痛经患者除了可以贴药治疗外
25、,温针灸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医生在腹部的关元、气海以及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冲等取穴进针后,把燃烧的艾柱置于针柄上,使艾叶之温性随针入体,直达患处。这种疗法被称之为“温针灸”,是针灸科常用的治疗虚寒性疾病的手法。同时,再以红外线灯或神灯局部照射,加大热力的穿透,以达到驱寒止痛,温暖下焦的功效。临床上,很多痛经妇女在接受温针灸治疗的时候,痛经症状很快就可得到缓解。,寒性腹泻隔姜灸,秋冬季节是胃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虚寒性体质的患者,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胃部疼痛、呕吐等症状。经常容易拉稀的患者身材大多瘦削,有时吃错一点点东西,甚至一根香蕉、一片西瓜,腹部稍有受凉就会导
26、致腹泻。对于肚子容易“闹革命”的患者来说,大暑天不妨用“隔姜灸”给脾胃调补一下。,“隔姜灸”,顾名思义就是隔着一片生姜进行温灸治疗,生姜本身有温中祛寒的作用,灸法则可温经通络,隔姜灸疗法对虚寒性体质患者可以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隔姜灸的操作方法并不复杂,“老病号”也可在家自我治疗,但一定要小心别烫伤皮肤。,干眼症雷火灸,干眼症是电脑一族的高发病,患者多出现眼睛发干、疲劳畏光、刺痛流泪等症状。此病也是较常见的冬病,秋冬天气干燥令人体眼球表面的泪液蒸发加快,缺少泪液的濡润因而出现涩痛不适。,点眼药水虽然可以缓解眼睛干涩不适的症状,但不少眼药水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易损害眼
27、睛健康。中医的雷火灸疗法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重口味”,但其实却是一种非常温和、实用,流传久远的艾灸疗法,也是中医常用的护眼方法。雷火灸疗法还可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视力疲劳、老花眼等眼病,但眼压高,有出血性眼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类风湿隔附子饼灸,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早期时使用蜂针治疗可以延缓病程进展,但不少患者都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到类风湿发展到中晚期时,患者往往关节变形,每到天气寒冷时,关节疼痛的症状就会加重。此外,由于不少患者长期使用大剂量的激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导致肝肾亏虚,寒湿凝滞。在夏季关节疼痛相对缓解期间,不妨冬病夏治,接受隔附子饼灸疗法。,中药附子,是中医“扶阳派”最爱用的药物之一,此外疗法是将附子烘烤成粉末,以黄酒调和成附子饼。中晚期类风湿通常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治疗,三伏天接受隔附子饼治疗除了可延缓病程进展外,还可减轻西药的副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