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节 恶心与呕吐 (nausea and vomiting),教学目标,掌握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 熟悉恶心与呕吐的概念和问诊要点 了解恶心与呕吐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恶心与呕吐,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呕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等。 呕吐:则是胃或小肠的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经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概念,病因、发生机制,中枢性呕吐,反射性呕吐,神经官能性,前庭障碍性,病因可归纳为下列几类,病因、发生机制,(1)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幽门梗阻、肠梗阻 肝、胆、胰疾病:如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腹膜及肠系膜疾病:如急性腹膜炎,反射性呕吐,病
2、因、发生机制,反射性呕吐,(2)其他系统疾病:,口咽刺激:吸烟、剧咳、鼻咽部炎症 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结石、肾绞痛、异位妊娠破裂等 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休克等 眼部疾病:如青光眼、屈光不正等,病因、发生机制,(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 颅脑损伤癫痫 (2)全身性疾病:尿毒症、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低血糖、早孕等 (3)药物或化学毒物的作用:如抗生素、抗癌药、洋地黄、吗啡等;乙醇、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中枢性呕吐,病因、发生机制,如迷路炎、晕动病等,如胃神经官能症、癔症、神经性厌食等,前庭障碍性呕吐,神经官能性呕吐,病因、发
3、生机制,延髓 呕吐中枢,神经反射中枢 (呕吐中枢),化学感受器触发带,接受各种外来的化学物质或药物的刺激 (如吗啡.洋地黄) 内生代谢产物 (如酸中毒),引发神经冲动,接受来自消化道.大脑皮质.前庭及化学感受器触发带的传入冲动,病因、发生机制,恶心 干呕 呕吐 呕吐与反食不同,胃张力和蠕动减弱, 十二指肠张力增强, 可伴或不伴十二 指肠液返流,胃上部放松 胃窦部短暂 收缩,胃窦部持续收缩, 贲门开放, 腹肌收缩 腹压增大,临床表现,呕吐的时间:呕吐与进食的关系:,晨起呕吐-妊娠、尿毒症、慢性酒精中毒鼻窦炎、消化不良 晚上呕吐-幽门梗阻,进食时或餐后即吐-精神性厌食、食物中毒幽门管溃疡 餐后1小
4、时以上呕吐-胃张力下降 餐后较久呕吐-幽门梗阻,临床表现,呕吐的特点:颅内高压-喷射性呕吐进食后立刻呕吐、恶心轻-神经官能症前庭功能障碍性呕吐-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伴眩晕、眼球震颤、血压下降 呕吐物的性质:幽门梗阻-发酵、腐败气味低位小肠梗阻-粪臭味胃泌素瘤或十二指肠溃疡-含大量酸性液体上消化道出血-咖啡渣样呕吐物不含胆汁者说明梗阻平面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伴随症状,伴腹痛、腹泻者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 霍乱 伴右上腹痛及发热、寒战或有黄疸者 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者颅内高压症或青光眼 伴眩晕、眼球震颤者前庭器官疾病 应用某些药物者 已婚育龄妇女,护理评估要点,呕吐的起病、急缓;呕吐的时间、与进
5、食的关系 发作的诱因 呕吐的特点与变化 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诊治护理情况,护理评估要点,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主要为有无进食、进液体及体重变化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代谢形态的改变 儿童、老人、病情危重和意识障碍患者及可能导致误吸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密切观察面色、有无呛咳及呼吸道通畅情况,思考题,呕吐物多且有粪臭味可见于( )A. 急性中毒 B十二指肠淤滞 c肠梗阻 D幽门梗阻,B型题A.早孕 B迷路炎 C胆囊炎、细菌性食物中毒D肠梗阻 E幽门梗阻1呕吐伴腹泻( )2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 )3呕吐大量隔夜宿食( ),小结,恶心与呕吐的概念 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 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目,健康评估吕探云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 (第四版)黄宗干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