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27张PPT).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30835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27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27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27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27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27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清照,聲聲慢秋情,海口一中袁玉蓉,作者,李清照 (1084- 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的女詞人。她好學多才,工詩能文,所作詞尤為宋朝一大家。李清照工於造語,善於用白描的手法創造出鮮明動人的形象,其詞風清新婉麗。創作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南渡前詞風清麗婉轉南渡後詞風沉哀淒苦。代表作為漱玉詞 。,題解,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趙明誠不幸病故。她把丈夫安葬後,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東,飽嘗流離顛沛之苦,一直在孤苦伶仃的日子裡煎熬。亡國之痛,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她和著血淚寫下了千古絕唱聲聲慢 。,尋尋覓覓,寫動作,反映心情空虛,悵然若有所失。,內容分析,冷冷清清,

2、悽悽慘慘戚戚,既寫環境,亦寫內心的寂寞冷清。,是內心的感受,寫出悽切、悲傷和憂愁。,句子層次漸進,由淺入深,總寫作者的心境。,內容分析,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天氣與心情,互為影響。作者心情起伏不定,孤身一人,無心休息。,內容分析,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淡酒,借酒排遣秋思;風急,渲染愁思。淡酒不敵風急,愁思排解無法。,雁也過,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北雁南飛,跟作者流落江南相似。作者借雁過,抒發傷心之情。,內容分析,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自傷年華老去,猶如眼前黃花憔悴,又感歎身世飄零,孤苦無依,猶如黃花凋落遍地。,內容分析,守着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作者感慨人生

3、在世猶如夢幻,因而開懷暢飲,把酒灑在地上,邀月共飲。,內容分析,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黃昏雨打梧桐,夜長人靜,更添淒涼感受。,內容分析,這次第,怎得一個, 愁字了得?,愁緒對景難排,沒處訴,沒法訴。,內容分析,寫作技巧,渲染秋意,觸覺乍暖還寒、風急,視覺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細雨,聽覺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寫作技巧,直接抒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句子層次漸進,由淺入深,總寫作者的心境。,寫作技巧,間接抒情,乍暖還寒時侯,最難將息。,乍暖還寒的是天氣,實暗示作者的心情。,寫作技巧,間接抒情,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 晚來風急。,淡酒不敵急風,猶言愁思無法排解。,寫作

4、技巧,間接抒情,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借雁過抒發國破家亡、身世飄零及思念故鄉之情。,寫作技巧,間接抒情,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句子雖寫實景,實是借花喻人。,守着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反映作者作者感慨人生在世猶如夢幻,因而開懷暢飲,把酒灑在地上,邀月共飲。,寫作技巧,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黃昏雨打梧桐,夜長人靜,更添淒涼感受。,寫作技巧,這次第,怎得一個, 愁字了得?,愁緒對景難排,沒處訴,沒法訴。,寫作技巧,總結,主旨:借眼前秋景,抒癹國破家亡後孤獨悽慘情。,上片:先總寫悽慘的心情,接着描寫秋天 的氣和北雁南飛的景象, 抒發愁苦情緒。,下片:描寫庭院內

5、黃花堆積和梧桐細雨的景象,抒發難以排的愁緒。,小組討論,學生分組討論以下三句:,第一 把檣櫓改為強虜好嗎?為甚麼?,強虜,強調了敵人的強大,恰好與灰飛煙滅形成一種強烈的效果,敵人非常強大,但是,在周瑜的鎮定自若的指揮下,強大的敵人,變成了煙雲。檣櫓 可能更含蓄。這裏不應該只指艦船,更應當指曹操的所有八十萬水軍。檣櫓,更能夠體現曹軍的水軍的特點。,小組討論,第二 故國神遊中神遊者指的是誰?周瑜還是蘇軾?多情應笑我這句多情的是周瑜還是蘇軾,為甚麼?,神遊者多情者:如果把句子理解成應笑我多情,那麽,神遊者和多情者就是蘇軾;如果理解為多情者應笑我,那麼就是故國神遊的多情周郎笑我了,小組討論,第三 如何

6、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體現的是蘇軾豁達或是悲觀的一面?,學生發表,不要求標準答案,旨在啟發思維,訓練賞析能力,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可以理解為蘇軾善於自我解脫,自解自慰,比較達觀,一種理解是此時的蘇軾有些消沈,憤懣無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蘇軾此時已經47歲了,他被貶謫到黃州,遊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別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年華老大,功業少成,想想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名垂青史,已經立下赫赫戰功。肯定心境蒼涼,消沈之情是難免的。但是,蘇軾沒有真的消極,他想得開,風流人物都已經隨著歷史的潮水而被滌蕩了,人生就如同夢境一般,何必過於執著呢?,小組討論,供同學參考,作者借赤壁壯麗的景色,懷想古人的偉大功業,藉此抒發自己年華老去、功業未成及人生如夢的感慨。,描寫赤壁的景色。然後由眼前景物引發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懷想。,通過對英雄人物周瑜的描寫,自歎功業未成,年華老去,人生如夢的無限感慨。,上片,下片,主旨,課文總結,作業,請同學 完成本課習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