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1(40张PPT)(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29113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1(40张PPT)(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1(40张PPT)(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1(40张PPT)(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1(40张PPT)(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1(40张PPT)(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gkxx精品课件,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标解读: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gkxx精品课件,(一).四大发明(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一.表现:,gkxx精品课件,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纸。近年出土了西汉时代的纸绘地图,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至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后传入欧洲,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西汉纸,造 纸 术,gkxx精品课件,造纸术外传示意图,gkxx精品课件,西汉、东汉(评价),gkxx精品课件,课堂练习 1.将中国的造纸术

2、传入欧洲的是( )A.埃及人B.阿拉伯人C.波斯人D.蒙古人,B,gkxx精品课件,堆积如山的雕版,gkxx精品课件,隋唐时期中国即盛行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唐代雕版印品中的精美之作。到北宋年间,雕版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推进了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伟大的贡献。尤其是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毕升和活字版模型,印 刷 术,gkxx精品课件,隋唐、北宋(评价),gkxx精品课件,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g

3、kxx精品课件,中国古代的练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先进的西方火药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元代火药铳,火 药,gkxx精品课件,炼丹家、唐末、宋,gkxx精品课件,司 南(战国),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今天的指南针,gkxx精品课件,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

4、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汉代的司南,指 南 针,宋指南针,gkxx精品课件,战国、北宋,gkxx精品课件,阅读: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惑,指迷失方向)也。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问: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1分)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3分),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gkxx精品课件,造纸术、

5、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地理发现的时代。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gkxx精品课件,2.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 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社会的迈进A. B. C. D.,A,gkxx精品课

6、件,阅读: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马克思指出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gkxx精品课件,思考探究:,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用拿来当药吃。”,1、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

7、会的什么问题?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gkxx精品课件,(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 (内容、地位),gkxx精品课件,算筹记数摆法,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gkxx精品课件,(春秋战国)算 筹,(元代)算 盘,gkxx精品课件,(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 (内容、地位) 2.珠算: (特点、普及与发展、外传),gkxx精品课件,(三)天文学: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2.成就: (1)天文观测

8、记录(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 A.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 B.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 (2)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gkxx精品课件,郭守敬(12311316),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简仪,浑仪,gkxx精品课件,(四)历法:授时历,1.历法发达的原因: 2.成就: 夏朝:夏小正 商朝:“殷历” 秦汉:越来越精确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作用),gkxx精品课件,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gkxx精品课件,(五)

9、农学: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地位、时间、地域、内容) 元朝:王祯农书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gkxx精品课件,(六)医药学,1.中医: (1)黄帝内经: (时间、地位),gkxx精品课件,黄帝内经,gkxx精品课件,(六)医药学,1.中医: (1)黄帝内经:(时间、地位) (2)伤寒杂病论:(时间、作者、地位) 2.中药:本草纲目(时间、作者、内容、地位),gkxx精品课件,二.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gkxx精品课件,阅读: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

10、,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gkxx精品课件,(1)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政治: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 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

11、,教育事业发达,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gkxx精品课件,(2)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根本原因),gkxx精品课件,三.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科技

12、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gkxx精品课件,小结,gkxx精品课件,练一练,1、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上的杰出成就是 A 发明了测量子午线的科学方法 B 主持天文测量,编制授时历 C 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 D留下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 A 齐民要术 B 缀术 C 水经注 D 汜胜之书,B,A,gkxx精品课件,3、隋唐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有建筑印刷术天文医学 A B C D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近代世界市场的开辟影响最大的是 A 印刷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造纸术 5、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根本原因是 A 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B 统治阶级的重视 C 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D 对外交往的密切,D,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