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肿瘤项目的一些心得与分享,one question?,应该以什么标准去判断肿瘤的治疗疗效?Answer: RECIST Version 1.1,RECIST Version 1.1,1、如何选取靶病灶? 肿瘤病灶: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记录为最大径),其最小长度如下: a、CT扫描 10mm(CT扫描层厚不大于5mm) b、临床常规检查仪器 10mm(肿瘤病灶不能用测径仪器准确测量的应记录为不可测量) c、胸部X-射线 20mm d、恶性淋巴结:病理学增大且可测量,单个淋巴结CT扫描短径须15mm(CT扫描层厚推荐不超过5mm)。基线和随访中,仅测量和随访短径。,RECIST Ve
2、rsion 1.1,实战:你去site监查时,发现研究者选取靶病灶时候,选取两个目标病灶:1、右肺上叶:13mm 2、隆突下淋巴结:28cm 上述有何需要注意的问题?,RECIST Version 1.1,不可测量病灶 所有其他病灶,包括小病灶(最长径10mm或者病理淋巴结短径10mm至15mm)和无法测量的病灶。无法测量的病灶包括:脑膜疾病、腹水、胸膜或者心包积液、炎性乳腺癌、皮肤/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包块,以及囊性病变。,RECIST Version 1.1,实战:,question:该CT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RECIST Version 1.1,实战:ques
3、tion:监查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RECIST Version 1.1,靶病灶评估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淋巴结(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短直径必须减少至10mm。 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至少30%。 疾病进展(PD):以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有测量的靶病灶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相对增加至少20%(如果基线测量值最小就以基线值为参照);除此之外,必须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增加至少5mm(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也视为疾病进展)。 疾病稳定(SD):靶病灶减小的程度没达到PR,增加的程度也没达到PD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研究时可以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作为参考。
4、,RECIST Version 1.1,question: 1、受试者A基线的肿瘤的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C2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2cm,靶病灶评估( );C3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5mm,靶病灶评估( );C4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靶病灶评估( ); 2、受试者B基线的肿瘤的靶病灶径值之和为50mm,C2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2cm,靶病灶评估( );C3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0mm,靶病灶评估( );C4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靶病灶评估( ); 3、受试者C基线的肿瘤的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C2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2cm,靶病灶评估( );C3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
5、为33mm,靶病灶评估( );C4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2mm,靶病灶评估( );,RECIST Version 1.1,question: 1、受试者A基线的肿瘤的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C2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2cm,靶病灶评估( SD );C3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5mm,靶病灶评估( SD );C4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靶病灶评估( PD ); 2、受试者B基线的肿瘤的靶病灶径值之和为50mm,C2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2cm,靶病灶评估( PR );C3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0mm,靶病灶评估( PR );C4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靶病灶评估( PD ); 3、受试者C基线的肿瘤的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0mm,C2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2cm,靶病灶评估( SD );C3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33mm,靶病灶评估( SD );C4周期靶病灶径值之和为25mm,靶病灶评估( SD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