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242818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8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近代生物学 近代天文学 近代地质学,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内容,1.化学:元素周期律 2.热力学: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3.电磁学:电磁场理论4.相关常识,物质观:科学上的原子时代(化学原子论和分子运动论)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时代(蒸汽和电气),近代化学家,波义耳 拉瓦锡 道尔顿 门捷列夫,1.1波义耳与近代化学,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1661 年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提出化学概念。 破除了传统的元素概念。 引入科学的实验方法。,1.2拉瓦锡的氧化学说,近代化学之父 1789年出版初等化学概论。 拉瓦锡之死: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

2、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 首次综合,建立定量研究。N、H、 O、P2O5 提出氧化说,推翻燃素说。 促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确立。 统一化学术语命名方法。 构建近代化学体系。,燃素说,金属-燃素=煅灰 普里斯特利 舍勒,拉瓦锡的氧化学说,1755年英国布莱克发现了被他称为“固定空气”的二氧化碳; 1766年卡文迪什发现了他误认作“燃素”的“可燃空气”氢气; 1772年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发现了他称为“浊气”的氮气。 1773年舍勒制得了被他称为“火焰空气”和“活空气”的氧气。 最终摧毁燃素说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780年出版的燃烧通论中

3、,他提出了如下的学说: 燃烧时均有光和热放出; 物体只有在纯粹空气(氧气)存在时才能燃烧; 空气由可助燃的和不可助燃的两种成分组成,物质燃烧时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纯粹空气而增重; 一般可燃物(非金属)燃烧后都变成酸,氧是酸的本质;金属燃烧后所变成的灰烬是金属的氧化物。,戴维对拉瓦锡含酸的氧理论的发展,化学史上发现新元素最多的人:钠、镁、钙、锶、钡、钾、硼、氯、碘 发现笑气N2O、发明安全灯发现法拉第,1.3道尔顿的原子论,近代化学之父 1808年,出版化学哲学的新体系。 又一次综合,提出化学原子论:元素 原子论思维方式:定律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1.4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186

4、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归纳法和想象,系统化的综合 对化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躯体概括、学说、假说和理论是科学的灵魂。 门捷列夫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第112号元素命名命名为Copernicium,元素符号为Cp,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元素周期律的启示,启示一:周期律是事物发展的本性,是历史发展规律。事物产生发展壮大衰落死亡我们越长大、越成熟,就离死亡越近。所以,要不怕死亡,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困难。冬天已久,春天不远。启示二: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有信心,最终有作为。,小结语:近代化学,17世

5、纪:独立的学科、科学实验和定性研究 19世纪:定性走向定量 、基本的化学定律,热力学,科学上的原子时代:分子运动论 科学时代:蒸汽时代,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气体分子运动论,2.1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提出者: 卡诺:否定热质说 迈尔 焦耳等,相关称呼,热力学第一定律 伟大的运动的基本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的,第二次伟大的综合 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三大发现之一,能量守恒定理的启示,有效劳动(功劳)A劳动 无效劳动(疲劳)B负效劳动(苦劳)C人生一世,做功一定。方向不漂移。劳动有效率=功劳/(功劳+疲劳+苦劳)=A/(A+B+C)有效劳动是建立在无效劳动之上的。没有无效劳动,有

6、效劳动是不能实施的。苦劳可以转化为功劳,即失败是成功之母。总之,生活中要减少疲劳,转化苦劳,多得功劳!,2.2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高温传到低温 不可逆性 概率,与热力第二定律相关的物理学家,开尔文:提出者 克劳修斯:提出者、熵 麦克斯韦 玻耳兹曼,相关的名称,熵增大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的,2.3气体分子运动论,玻耳兹曼 熵与时间之矢思想 统计方法 1896-1898年气体动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启示,邪恶:G0,是无师自通的自发过程。贪婪、自私、懒惰等是人的本能,是人自我保护和发展的前提。 正义: G0,是非自发过程。实现正义需投资、需做功、需教育、需惩戒。维护正义是有代价的,

7、甚至要付出生命。第二定律表明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仁爱、奉献、勤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等是人们敬仰的美德。美德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艰苦奋斗,不断劳作获得。人生不但在变老,也在变好。乃减少邪恶增加正义的过程。 如同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一样,在正义上也没有平坦大道,只有沿着崎岖小路不断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2.4蒸汽时代,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斯蒂文森 :蒸汽火车之父 富尔顿 :蒸汽轮船之父,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 、欧洲及北美国家 纺织机械 、蒸汽机 第一次产业革命,经典电磁学,场 电气时代,3.1电磁学的早期研究,磁现象 电现象,认识磁现象,吉尔伯特 :

8、“磁学之父”1600年的出版论磁,打开电世界(222),发现:莱顿瓶、伏打电池 实验:“风筝实验”、伽伐尼实验(1791) 库仑定律 安培定律,追着马车做题,马车车厢作黑板。,古人说:“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郭沫若在屈原中也妙笔称颂:“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但这壮观的雷电在古代却是一个谜。 第一个揭开这个谜的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1752年5月富兰克林在一次著名的“风筝实验”中证实,闪电同实验室电花是本质相同的放电现象。,解开雷电之谜,悍 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富兰克林(黎赫曼) 1752年5月著

9、名的“风筝实验” 发明避雷针,1752年,“威廉,我被电击!” 1753年,俄科赫曼被电击死。,库仑定律:F=kQ1Q2/r2 (1785年) 安培定律:电流元之间的作用规律(1827年),电学中的牛顿,3.2电磁历程,奥斯特 :电生磁 法拉第 :磁生电 麦克斯韦 :场方程 赫兹 :电磁波,法拉第与戴维,戴维:笑气、安全灯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1873年出版科学巨著电磁学通论。 第三次综合,3.3电气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 欧洲、美国 电能 、内燃机 生活文明(动力、照明、通信),磁悬浮列车,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电式磁悬浮。 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超导电动磁悬浮。 三是以我国的永磁悬浮

10、。,2002年年底,与德国合作研制的上海磁悬浮列车投入试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示范线,它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跨越 上海高速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33公里,行驶时间仅为7分钟,设计最高时速430公里,实际最高时速可达470公里,英国的法拉第(水) 德国西门子 (鱼) 美国爱迪生 (鱼市),R&D三阶段,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近代物理学,三次伟大的综合 经典力学、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经典电磁学 深度和广度,4.1化学常识,甲状腺肿大、克丁病:缺碘 黄金的熔点1064.4C,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王水(aqua regia) 又称“王酸

11、”“硝基盐酸”:黄金盗窃案(2008、内)利用化学反应偷取顾客的黄金首饰 ;黄金大劫案质疑 1935年侯德榜领导下制硫酸、硝酸、合成氨(NH3)进入工业化。 碱:1942年、侯德榜制碱法(我国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八世界阿拉伯炼金术贾比尔伊本哈杨,4.2物理常识,海市蜃楼 破镜不能重圆,4.3 自然常识,赤潮:赤潮也叫红潮,不是潮汐,也不像“黑潮”那样是海流运动,而是海洋中一种浮游生物、原生物、细菌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主要是大量流入海水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含有氮、磷元素等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素,浮游生物等过度繁殖,使海水呈现褐色、绿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小结:近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大厦: 理论三支柱 科学三伟人 发展三综合,结语,(1)带头学科现象; (2)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现象; (3)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现象; (4)科学史的内外史现象。,近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综合化和理论化,达尔文的世纪 科学上的原子时代 科学时代,作业,1. 科学常识解释:太阳黑子、潮汐、王水、赤潮 2.论述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