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二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2774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二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2高二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2高二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2高二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2高二生物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课件(浙科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核心要点突破,基础自主梳理,知能过关演练,第3节,课标导航,课标领航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能够 1说出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和功能减退。 2关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重点】 过敏反应、艾滋病的预防。 【难点】 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正常人眼睛中的晶状体蛋白无法进入血液,当患者的晶状体破裂之后,必须将损伤眼睛的晶状体立即摘除,否则当破裂晶状体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人的血液之后,就成为机体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攻击正常眼中的晶状体蛋白。为何人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成分也起作用,造成自身的组织和器官损伤?,情景导引,基础自主梳理,一、免疫系统的过度

2、反应 1免疫应答的作用:清除那些突破身体屏障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2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含义:又称变态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类型:分速发型和迟发型。速发型可在接触致敏原几分钟后开始,反应强烈,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致敏原: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致敏原,如花粉、某些食物、灰尘等。 (2)自身免疫病 含义:在某些情况下,机体的抗体和_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而引发的疾病。,T淋巴,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是与生俱来的,如婴儿缺乏_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异物缺乏免疫应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 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

3、如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三、艾滋病 1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全称是_,是由HIV引起的。,B淋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血液传播:通过输血、_或共用注射器针头而传播。 (3)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将病毒传给婴儿。,血液制品,3HIV的潜伏期:一般810年。 4HIV的增殖过程:HIV是一种_病毒,其增殖过程如下:,逆转录,5危害:大量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_,机体会受许多致命的感染和恶性疾病的侵袭。 6预防:(1)_,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4、。 (2)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_,远离毒品。,削弱,洁身自爱,消毒,核心要点突破,1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的比较,2.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 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分布位置 作用的结果 化学性质 所产生的细胞 作用对象 A B C D 【尝试解答】 _C_ 【解析】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都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它们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也相同,都是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免疫反应。它们的区别在于分布位置、作用对象和作用结果不同。,【探规寻律】 (1)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体液免疫反应。 (2)抗体吸附细胞类型不同,

5、引起过敏反应症状不同。 (3)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效应,属于体液调节。,跟踪训练 能够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是( ) A血清中的抗体 B皮肤细胞上的抗体 C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D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解析:选B。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作用的认识。体液免疫中抗体的作用是清除抗原,而皮肤细胞上吸附的抗体不是清除致敏原,而是与致敏原作用发生过敏反应。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应该是会使人产生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反应,血清中的抗体清除抗原是一种免疫反应;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是能够加强效应T细胞功能的物质;皮肤细胞上的抗体是过敏原进入体内后形成并吸附的,当机体再次受相同过敏原

6、刺激时,可产生湿疹、麻疹等病理反应。,1遗传物质:RNA。 2信息表达:,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 3变异类型多,突变频率高: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变异。 4HIV的传播: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播。 5发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 6症状: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此后,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

7、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7预防措施:洁身自爱,不与除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下图为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淋巴细胞过程示意图。艾滋病病毒具有一个球形的衣壳,其内有两条RNA,没有DNA。请按图回答下列问题。,(1)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_淋巴细胞时,侵入的物质是_,这说明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 (2)图中的过程和过程,分别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中心法则的_和_过程。 (3)艾滋病病毒的衣壳是在人体淋巴细胞内的_上合成的。 (4)免疫缺陷病包括两类:一是_免疫缺陷病;二是_免疫缺陷

8、病;艾滋病属于_病。,(5)在研究中指出HIV有100多种形态,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_的结果,也是目前研制HIV疫苗的主要障碍。这种变化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 (6)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多选)( ) A性接触传播 B蚊虫叮咬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垂直传播 E握手、共同用餐、同池游泳,【尝试解答】 (1)T 艾滋病毒RNA RNA (2)逆转录 转录 (3)核糖体 (4)先天性 获得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 (5)基因突变 突变的多方向性和突变率高 (6)ACD 【解析】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当其侵入淋巴细胞后,其RNA进行逆转录形成DNA,再由,DNA经转录形成信使RNA,继而通过翻译合成其蛋白质。明确这一点是分析解答好本题的关键,可结合图解认真分析,弄明白该过程。 【互动探究】 (1)艾滋病病毒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2)怎样培养艾滋病病毒? 【提示】 (1)寄生。 (2)用活的动物细胞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