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1-1-1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24836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1-1-1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1-1-1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1-1-1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1-1-1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1-1-1生长素的发现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植物激素调节,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课程标准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课标解读 1.解释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2.体会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感悟科学研究过程中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4.认同科学发展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过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1)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2)实验结论:_是感光部位。由于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由此推测,有_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1)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2波森和詹森的实验,苗尖端,某种化学物质,(2)实验结论:的确有_由苗尖端向下传递。(1)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3温特的实验,一种

2、化学物质,(2)实验结论: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_的化学物质。生长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_,它是在细胞内由_合成的。提示:目的在于作为对照组,以排除琼脂块自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表明实验结果的差异是由于琼脂块内所含的“苗尖物质”所致。,4生长素的本质,促进生长,吲哚乙酸,思维激活1 温特实验中使用“无生长素的琼脂块”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什么?,色氨酸,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及分析,a b,c d,(1)在本实验中体现了对照原则,a为对照组,bcd为实验组。 (2)在ac对照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的有无,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在bd对照中,实验的自变量是遮光部位,因变量则是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3

3、)本实验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2向光性产生的机理,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特别提醒 (1)界定“长不长” 胚芽鞘能否生长的前提是生长有效部位尖端下段是否有生长素。 (2)界定“弯不弯” 胚芽鞘弯曲与否的关键在于生长素是否“均匀分布”生长素均匀分布(如均匀光照或黑暗中),则直立生长;生长素不均匀分布(如单侧光照射或重力作用),则生长不均匀呈现“弯曲”现象。,荷兰学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

4、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巩固1】,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胚芽鞘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解析 从题图示看出,FritsWent实验证明了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并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的生长,A、B、C项正确。而实验中没提到单侧光照的影响,D项错误。 答案 D,主要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_转变而来。 运输 (1)方式:主动转运。 (2)方向:,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2,极性运输,部位:_、芽、幼叶和幼根 方

5、向:从_运输到_,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色氨酸,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_进行。,韧皮部,分布 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的部分,如_、芽和根的_形成层和_等处。,3,生长旺盛,胚芽鞘,顶端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的一段幼嫩枝条(如图所示),请你推测:若处理A端,能否在B端检测到14C的存在?若处理B端呢? 提示 在植物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即进行,思维激活2,“极性运输”。故用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形态学上端(甲中A、乙中B)时,形态学下端可检测到14C,但处理形态学下端(甲中B,乙中A)时另一端检测不到14C

6、。,极性运输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可通过如下实验证明。,1,(a),(b),a、b两组相互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横向运输 (1)发生部位:细胞分裂旺盛的幼嫩组织。 (2)形成因素:单侧光、单一方向作用力(如重力、离心力)等外界因素,如图所示。,2, ,图: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从向光侧运往背光侧。 图:在幼根中重力作用使生长素沿方向运输。幼茎中使生长素沿方向运输(图中为极性运输)。 图中离心力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从运到。 运输方式主动转运 (1)条件

7、:需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需消耗ATP。,3,特别提醒 (1)极性运输方向不会随植物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生长素产生旺盛部位分布最多部位,如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可源源不断地运往侧芽部位,从而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分布较多。,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 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解析 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着的种子中合成,根尖与成熟的叶片中合成的很少。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极性运输,即单方向运输。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分

8、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D,【巩固2】,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例1】,示例一 植物生长与弯曲状况实验探究,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思维导图:,深度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和生长素对根、茎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茎来说,由于一直匀速旋转,只从

9、重力角度考虑,各部分生长素都分布均匀,但由于一侧始终有光源,因此最终向光弯曲生长;对根来说,由于一直匀速旋转,各部分生长素都分布均匀,故水平生长。 答案 B,易错提醒胚芽鞘或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若切除尖端,则会丧失感光能力,此时即使给予单侧光,也不会被“感受”,因而不会引起生长素重新分布,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 乙:向左弯曲生长,下图中胚芽鞘Y发生的情况将是 ( )。,【例2】,示例二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胚芽鞘X 胚芽鞘Y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 C向下弯曲 D不弯曲 思维导图:,深度剖析 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所以倒转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传不到胚芽鞘的下端,胚芽鞘不表现弯曲。 答案

10、D 归纳提升(1)琼脂块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等则会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2)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在琼脂块上的分布。 (3)生长素的分布 产生部位衰老组织,如生长点老根。,验证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 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技能必备,1,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段 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段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 对照组:胚芽鞘不做处理(如图乙)。,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

11、)实验操作(如下图),3,(2)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如下图),4,(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_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并编号。接通白炽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能力展示,(2)实验结果预测(答题时请直接填编号)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

12、生长的是装置_。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_。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根据1号与3号装置之间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_。 根据_号与_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根据_号与_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根据5号和6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_。 解析 (1)用于实验的玉米幼苗品种、大小等生长状况均应作为无关变量。 (2)处于黑暗中、尖端被遮盖、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中央时,玉米幼苗均可直立生长,即3、4、5直立生长,缺乏生长素的2应停止生长。 (3)可依据各对照组的自变量,分析结果,推导结论。 答案 (1)品

13、种、大小等生长状况都相同 (2)3、4、5 2 (3)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1 2 1 4 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 分布不均有关,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父子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 B如果波森和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影响也能传递给下部 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有关,首次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并不知道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在人的尿液中 解析 胚芽鞘产生的影响不能透过玻璃片,能透过琼脂片。 答案

14、B,1,2下列与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弯曲部位在幼苗尖端下面B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幼苗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C单侧光会引起幼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色氨酸解析 生长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它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答案 D,图中甲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乙、丙、丁三图所示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3,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解析 根据甲图分析,琼脂块1中含有的生长素量大于琼脂块2,则乙胚

15、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丙胚芽鞘虽然在旋转装置上,但不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所以丙胚芽鞘最后仍向左弯曲生长;丁胚芽鞘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其向左弯曲生长。 答案 B,4.下面是利用蚕豆幼苗进行的一组实验,请据图回答:,(1)用_和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其中_装置起对照作用。 (2)用_和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其中_装置起对照作用。 (3)装置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 (4)如将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5)装置中茎的生长情况是_,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_引起_分布不均匀,_侧生长素浓度高于_侧生长素浓度,而_侧生长快。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分布与光、重力等的关系。在研究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时,可变的量只有光,其他因素应该是不变的。在研究重力对生长素的影响时,可变的量只有重力。在光和重力的影响下,生长素使幼苗表现出特定的生长状态。 答案 (1) (2) (3)弯向光源生长(或向小孔,向右生长) (4)弯向小孔一侧生长 (5)背地生长 重力(地心引力) 生长素 近地 远地 近地,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