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2424400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 国 通 货 膨 胀 福 利 成 本 异 质 性 的 研 究 *内容摘要:建立在对中国经济基本状况以及中国通货膨胀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之上,本文构建了一个 包含市场不完全和个体异质性的 Bewley 模型, 并 利用该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以及通货膨胀对不 同群体的不同福利成本进行了考察。利用数值校准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 中国经济所带来的福利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不同群体所受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一般 来 说 , 如 果 通 货 膨 胀 水 平 非 常 低 的 时 候 , 穷 人 受 到 的 损 失 较 之 富 人 要 更 低 ; 但 是 , 从

2、财 产 分 布 的 角 度 来 看 , 通货膨胀恶化了中国的财产分布,穷人的财产持有比例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有所下降,而富人的财产持 有比例则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有所提高, 从 而造成中国财富分布的 Gini 系数随着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而 有所上升。关键词:通货膨胀 不完全市场 Bewley 模型 福利成本 财产分布 个体异质性Analysis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Chinas Inflation Welfare CostAbstract: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3、nd the characters of Chinas inflation welfare cost, the paper constructed a Bewley type model with market incompleteness and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 by which the paper has an analysis of the Chinas inflation welfare cost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flation welfare cost to different groups. The ca

4、libr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 us that there are great costs of the inflation to the society as a whole; however, different groups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inflation welfare costs. Generally speaking, if the inflation is very low, the welfare loss is smaller than the wealthy, but from the wealt

5、h distribution viewpoints, the inflation worsen the Chinas wealth distribution. The wealth share of the poor delin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flation while the one of the wealth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flation. Therefore, the wealth Gini index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fla

6、tion.Keywords: Inflation, Incomplete Market, Bewley Type Model, Welfare Cost, Wealth Distribution,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一、引言通货 膨胀 问题 是世 界各 国宏 观经 济的 核心 问题 之一 。 实 现较 低通 货膨 胀率 下的 经济 快 速 增长 , 这 是 世界 各国 政府 的普 遍愿 望。 为 了 能够 实现 这个 目标 , 各 国 中央 银行 越来 越重 视 价 格 稳 定 的 重 要 性 ; 在 这 种 政 策 形 势 下 , 发 达 国 家 的 平 均 通

7、 货 膨 胀 率 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9%下 降 到 了 2005 年的 2%, 中 国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也 从 1995 年 的 两 位 数 下 降 到 了 2005 年的 1.8%(陈 彦斌 、马 莉莉 ,2007 ) 。 但 是, 随着 中国 经济 的不 断发 展, 中国 的通 货膨 胀率 在近 些年 从 较 低 水 平 逐 渐 升 高 , 尤 其 是 通 货 膨 胀 在 2006 年 之 后 的 相 对 高 位 运 行 , 已 经 引 起 了 广 泛 的 关注和 讨论 (陈 彦斌, 2008) 。虽然次 贷危 机的 发生 使得 我国 的物 价上 涨趋 势得 到了 遏制

8、, 但中 国政 府为 了刺 激经 济增 长而 进行 的大 规模 投资 也给 未来 经济 带来 了通 货膨 胀的 隐患 。 面 对着 这样 一种 经济 形势 , 中 国应 当保 持多 高的 通货 膨胀 率? 中国 政府 又能 够通 过何 种货 币 政 策 实 现 目 标 通 货 膨 胀 率 ? 这 些 问 题 成 为 了 摆 在 中 国 政 府 面 前 的 巨 大 难 题 。 要 解 决 这 些 难 题 , 就必 须对 中国 通货 膨胀 的形 成机 制进 行深 入考 察, 同 时 也需 要对 通货 膨胀 所带 来的 影响 进 行2准 确 的 定 量 分 析 。 传统 上来 说, 中 国 学者 主

9、要 采用 菲利 普斯 曲线 和泰 勒规 则等 两种 方法 对中 国通 货膨 胀 问题 进 行 研 究 , 并 且 也 已 经 取 得 了 丰 硕 的 成 果 。 在 泰 勒 规 则 的 研 究 方 面 , 陆 军 、 钟 丹 ( 2003) 利用 协整 检验 的方 法考 察了 泰勒 规则 在中 国的 实用 性, 检 验 结果 表明 泰勒 规则 能够 准确 地 描 述 我 国 银 行 间 拆 借 利 率 的 具 体 走 势 , 因 而 能 够 充 当 央 行 货 币 决 策 的 依 据 。 而 谢 平 、 罗 雄 ( 2002) 则在 对中 国现 实状 况进 行考 察之 后发 现, 泰 勒 规则

10、 在中 国货 币政 策中 的作 用是 有限 的, 它 只 能为 作为 衡量 中国 货币 政策 松紧 的一 个参 照尺 度。 事 实 上, 泰 勒 规则 研究 方法 自身 的一 系 列 局限 性决 定了 其在 研究 中国通 货膨 胀的 过程 中所 能够 发挥 的作 用是 非常 有限 的: 第 一 , 泰 勒 规则 的准 确性 是建 立在 对产 出缺 口准 确估 计的 基础 之上 的, 而 对 中国 的产 出缺 口进 行准 确 估 计 是 不 可 能 的 。 第 二 , 中 国 的 利 率 状 况 不 符 合 泰 勒 规 则 的 假 定 条 件 。 泰 勒 规 则 中 所 使 用 的 利率是中央银

11、行用作工具或政策目标的短期名义利率,而中国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 家 , 包 括 存 贷 款 利 率 在 内 的 绝 大 多 数 利 率 都 由 中 央 银 行 决 定 ; 在 这 样 一 种 利 率 管 制 的 条 件 下 , 对中 国货 币政 策反 应函 数所 进行 的估 计必 然是 一种 扭曲 的估 计, 因 而 利用 泰勒 规则 研究 中 国 的通 货膨 胀必 然会 产生 偏差 (谢 平、 罗雄 ,2002 ) 。 第 三, 泰勒 规则 仅仅 考察 的是 名义 利率 与 产 出 缺 口 和 通 货 膨 胀 率 之 间 的 关 系 , 无 法 对 通 货 膨 胀 所 造 成 的 影 响

12、 进 行 全 面 综 合 地 考 察 。 第 四 , 泰 勒 规 则 仅 仅 是 一 种 经 验 上 的 估 计 , 它 没 有 非 常 坚 实 的 微 观 基 础 。 因 此 , 利 用 泰 勒 规 则 研 究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问 题 是 难 以 取 得 非 常 令 人 信 服 的 结 论 的 。较 之 泰 勒 规 则 , 现 代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有 一 个 更 加 坚 实 的 微 观 基 础 , 同 时 ,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也是 宏观 经济 学 体 系中 非常 重 要 的内 容; 因 此 , 中 国 许多 学 者 都在 发展 和验 证菲 利普 斯曲 线 上 做 了

13、大 量 的 工 作 , 并 且 取 得 了 丰 富 的 研 究 成 果 。 陈 彦 斌 ( 2008) 拓 展 了 凯 恩 斯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模 型 , 验 证 了 通 胀 预 期 、 通 胀 惯 性 和 需 求 拉 动 等 因 素 对 通 货 膨 胀 的 影 响 幅 度 。 刘 树 成 ( 1997) 则 利 用 中 国 1957 年 以 来 的 时 间 序 列 数 据 , 将 考 察 期 划 分 为 许 多 个 子 时 期 , 进 而 考 察 了 中 国 五 种 代 表 性 形 状 的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 范 从 来 ( 2000) 和 赵 博 、 雍 家 胜 ( 200

14、4) 在 考 察 过 程 中 发 现中 国的 菲利 普 斯 曲线在 1995 年之 前是 逆时 针方 向运 动的 ; 而在 1995 年之后 , 菲 利 普斯 曲 线由 于经 济环 境 的 特殊 性而 呈 现 顺时 针方 向的 运动 轨迹 。 从 相 关的 研究 成果 中可 以看 出, 虽 然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对 于 宏 观 经 济 学 的 发 展 以 及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的 制 定 都 发 挥 了 非 常 巨 大 的 作 用 , 但是 仅仅 依靠 菲 利 普斯 曲线 的 方 法依 然不 足以 充分 理解 中 国 的通 货膨 胀, 因 而 依然 难以 提 供 出切 实可 行的

15、政 策 建议 : 第 一 , 关 于 中国 菲利 普斯 曲线 的争 议非 常大 。 这 主 要体 现在 菲利 普 斯曲线是否适合中国这个问题上。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是适合中国情况 的,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情况持反对态度(刘树成, 1997); 王 少 平 、 涂 正 革 、 李 子 奈 ( 2001) 利 用 多 元 协 整 理 论 和 相 关 数 据 对 预 期 增 广 的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在 中 国 的 适 用 情 况 进 行 了 考 察 , 结 果 发 现 预 期 增 广 的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并 不 适 用 于 中 国 的 情 况 。

16、 具体来说,造成无法对中国产出缺口进行准确估计的主要原因有 : ( 1)目前学术界对潜在产出的界定依 然没有达成一致意 见 ( 郭庆旺 、 贾 俊雪 , 2004) ; 因 此 , 不 同学者对产出缺口的估计可能会采用不同的 标 准 。( 2)学术界对于采用何种方法估计潜在产出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谢平、罗雄, 2002) , 并 且 已 有 的 各 种 方法都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一方面,诸如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核算法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所考虑的因素较少 , 没有体现出潜在产出的供给层 面 ( 郭庆旺 、 贾俊雪 , 2004) , 并 且消除趋势法十分不稳健 , 对拟 合 时 期的选取十分敏 感

17、( 谢平 、 罗 雄 , 2002) ; 另 一方面 , 生 产函数法虽然能够克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局 限 性 , 但是其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得到充分就业下的资本和劳动力,而这些数据是无法从中国的统计数据库中获得的(郭庆旺、贾俊雪,2 004) 。 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没有微观基础的,它完全是计量分析的结果;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以及菲利 普斯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菲利普斯曲线的微观基础不断地得到强化。譬如,现代最广泛 的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就能够由效率工资、交错定价等微观行为直接推导出来;而对于最近的新凯恩 斯菲利普斯曲线,价格设定完全是在个人优化框架内进行的(赵留彦,

18、2 006) 。3第二 , 尽 管 菲利 普斯 曲线 具有 坚实 的微 观基 础, 但 是 它所 关注 的只 有宏 观经 济变 量; 因 而 无 法 考 察 通 货 膨 胀 对 个 体 直 接 造 成 的 影 响 , 故 而 难 以 全 面 综 合 地 对 通 货 膨 胀 进 行 考 察 。 第 三 , 菲利 普斯 曲线 的准 确构 建需 要一 系列 较为 稳定 的、 跨 时 较长 的时 间序 列; 但 是 中国 的时 间 序 列数 据一 般是 自改 革开 放之 后才 开始 的, 并 且 中国 的政 治制 度和 经济 体制 在这 段时 间内 经 历 了几 次较 大的 变化 , 因 而 除非 利

19、用 季度 或者 月度 的宏 观数 据, 否 则 利用 年度 数据 所构 建起 来 的菲 利普 斯曲 线的 准确 度必 定会 比较 低。 因 此 , 利 用 菲利 普斯 曲线 研究 中国 的通 货膨 胀将 会 在很 大程 度上 受到 数据 的限 制。 第 四, 宏 观 经济 经常 面临 不确 定性 ; 在 存 在不 确定 性的 情 况 下, 即 使 能够 准确 估计 出中 国的 菲利 普斯 曲线 , 也 难 以给 出最 优的 通胀 率以 及相 应的 货币 政 策。 相 反 , 对 通 货膨 胀进 行福 利分 析的 话则 有利 于在 不确 定的 情况 下, 对 政 府的 政策 目标 以 及相 应的

20、 货币 政策 提出 切实 可行 的建 议( 赵震 宇, 2006) 。通货 膨胀 的福 利分 析, 是 通 过考 察通 货膨 胀的 福利 成本 来对 通货 膨胀 进行 定量 分析 的 一 种方 法。 通 货 膨胀 福利 成本 度量 了由 于通 货膨 胀上 升而 给个 人、 家 庭 以及 社会 所带 来的 福 利 损失 。 由 于 通货 膨胀 的上 升会 改变 个体 和家 庭的 行为 决策 模式 , 因 而 通货 膨胀 会造 成无 谓 的 损失 。 通 过 计算 通货 膨胀 福利 成本 , 政 府 能够 更好 地制 定出 最优 的通 货膨 胀率 水平 以及 相 应 的 货 币 政 策 ; 但 是

21、 , 通 货 膨 胀 的 福 利 成 本 通 常 是 比 较 隐 蔽 的 , 因 而 也 是 难 以 计 算 的 ( 陈 彦 斌 、 马莉 莉, 2007) 。 随 着宏 观经 济学 的发 展, 宏观 经济 学家 们一 般将 通货 膨胀 福利 成本 概括 为 预期 通货 膨胀 的 福 利成 本和 未 预 期的 通货 膨胀 的福 利成 本 ; 其 中 , 预 期 通货 膨胀 的福 利成 本 主要 包括 鞋底 成 本 、 菜 单 成本 、 相 对 物价 变动 的加 剧以 及税 收负 担的 不合 理分 配, 而 未 预 期 的 通 货 膨 胀 的 福 利 成 本 主 要 包 括 财 富 的 任 意

22、再 分 配 。 通 货 膨 胀 的 这 些 福 利 成 本 在 概 念 上 都 比较 直观 , 也 非 常容 易进 行定 性分 析; 但 是 , 如 何 对其 进行 定量 分析 却是 一件 非常 复杂 的 事 情。 正 因 为如 此 , 尽 管 不同 经 济 学家 对通 货膨 胀福 利成 本的 定性 认识 基本 一致 , 但 是 对于 如 何 定 量 研 究 通 货 膨 胀 福 利 成 本 , 不 同 的 经 济 学 家 往 往 有 不 同 的 研 究 方 法 。 Bailey( 1956) 建 立 起 来 的 消 费 者 剩 余 法 是 学 者 们 对 通 货 膨 胀 福 利 成 本 进 行

23、 定 量 分 析 所 迈出 的第 一步 。 按 照 消费 者剩 余法 , 通 货 膨胀 福利 成本 应当 是货 币需 求的 逆函 数曲 线下 方 的 面积。利用这个定义,Bailey(1956)计算出了美国 6%名义利率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约 为 0.3%1%的 国 民收 入。 虽 然 消费 者剩 余法 与消 费者 剩余 的概 念保 持一 致, 给 通 货膨 胀 福 利成 本的 考察 提 供 了一 种便 捷 的 途径 ; 但 是 , 消 费 者剩 余法 存在 一个 致命 的缺 陷, 即 其 计 算 的前 提是 当名 义 利 率改 变时 , 货 币 需求 曲线 的位 置保 持不 变; 这 就 需

24、要 家庭 实际 余额 的边 际 效用独 立 于 其他 商 品的 需求 ,因 而消 费者 剩余 法无 法对 通货 膨胀 福利 成本 做出 准确 的刻画( Laidler, 1990) 。 为 了 弥 补 这 种 方 法 的 缺 陷 , 许 多 从 一 般 均 衡 角 度 进 行 研 究 的 方 法 被 陆 续 提 出 。 其 中 , Cooley and Hansen( 1989) 通 过 构 建 一 个 含 有 CIA( Cash-In-Advance) 约 束 的 单 部 门 随 即 增 长 模 型 , 最 早 将 通 货 膨 胀 福 利 成 本 的 定 量 考 察 融 入 到 一 个 一

25、般 均 衡 模 型 之 中 。 按照 这个 模型 的 计 算, 通 货膨 胀率为 10%时的 福利 成本 为总 产出的 0.38%。 之 后 , 由于 MIU( Money-In-Utility) 模 型 在 刻 画 个 体 货 币 持 有 动 机 上 较 之 CIA 模型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 MIU 模 型 在 通 货 膨 胀 福 利 成 本 的 计 算 上 越 来 越 普 及 。 Lucas( 2000) 构 建 了 一 个 MIU 模 型 的 一 般 均 衡 模 型 , 其 结 果 表 明 10%水 平 下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所 对 应 的 福 利 成 本 约 为 总 消 费 的

26、具 体 论 述 可 见 于 曼 昆 ( 2005) 第 9397 页。 对各种定量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方法的总结可见于陈彦斌、马莉莉( 2007) 。 对于消费者剩余法所存在缺陷的数值解释,可见于 İmrohorolu( 1992) 。 CIA 模型中货币所发挥的唯一的功能只是交易媒介, 消 费者只是由于要发生交易才会持有货币; 但在 MIU 模型中, 货 币直接进入了个体的效用函数中, 这就使 MIU 模型能够从一个更加广义的角度理解货币所能够 发挥的作用。41.3%。 为 了 能 够 进 一 步 理 解 通 货 膨 胀 , 更 多 的 学 者 进 一 步 寻 找 能 够 刻 画 消 费

27、者 货 币 持 有 动 机的微观机制。譬如 McCallum and Goodfriend(1987)通过假设时间和货币共同为消费者 提供 交易 服务 , 并 且 货币 和时 间之 间是 可以 替代 的, 从 更 加微 观的 角度 构建 起了 消费 者的 需 求 函 数 ; 而 Logos and Wright( 2005) 则 从 货 币 搜 寻 的 角 度 构 建 一 般 均 衡 模 型 ,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10%的 通 货 膨 胀 相 对 于 零 通 胀 的 福 利 成 本 约 为 消 费 水 平 的 3%至 5%。尽管 计算 通货 膨胀 福利 成本 的方 法已 经比 较健 全;

28、 但 是 基于 这些 方法 的传 统研 究都 是 在 代表 性个 体模 型 框 架中 展开 的 。 由 于 这类 模型 框架 假设 家庭 是同 质的 , 家 庭 和个 体具 有相 同 的 偏 好 和 相 同 的 通 货 膨 胀 预 期 , 因 而 通 货 膨 胀 对 模 型 中 所 有 个 体 的 影 响 将 会 是 同 质 的 ; 但 是 , 现实 生活 中通 货 膨 胀对 不同 人 群 的影 响必 定是 不同 的。 譬 如 , Doepke and Schneider( 2006a) 和 Meh and Terajima( 2008) 分 别 利 用 美 国 和 加 拿 大 的 微 观 数

29、 据 考 察 了 通 货 膨 胀 的 财 富 再 分 配 效 应 , 计 量 结 果 表 明 , 即 使 是 温 和 的 通 货 膨 胀 也 会 造 成 老 年 人 的 财 富 大 量 地 向 年 轻 人 转移 , 政府 收益 和国 外 储 蓄者 的收 益 也 会造 通货 膨胀 中大 幅缩 减 。 由 于 代表 性个 体无 法刻 画现 实 生 活中 通货 膨胀 影 响 的异 质性 , 因 而利 用代 表性 个体 模型 来综 合考 察通 货膨 胀福 利成 本的 方 法 显然 不是 非常 妥 当 的。 正 是 基于 这点 考虑 , 越 来 越多 的学 者 开 始构 建能 够考 察通 货膨 胀福 利

30、 成 本 异 质 性 的 理 论 模 型 , 并 且 已 经 取 得 了 较 为 丰 硕 的 成 果 。 譬 如 , Erosa and Ventura( 2002) 在模 型中 引入 贫 困 家庭 和富 有 家 庭等 两类 家庭 以及 现金 交 易 和信 用交 易等 两种 交易 方式 , 计 算结 果表 明, 富 有 家庭 由于 会更 多地 使用 信用 交易 而遭 受更 少的 通胀 损失 , 贫 困家 庭所 遭 受 的 福 利 损 失 约 为 富 有 家 庭 的 两 倍 。 Cysne( 2006) 则 在 购 物 时 间 模 型 中 引 入 不 同 生 产 率 和 不 同交 易效 率的 家

31、 庭 , 计 算结 果 发 现模 型所 产生 的通 货膨 胀福 利成 本与 传统 的购 物时 间模 型 有 很大 的不 同。 Doepke and Schneider( 2006b) 和 Meh et al.( 2010) 则 将 现实 生活 中不 同年 龄 、 不同 财富 持有 阶 层 的资 产持 有 结 构有 所不 同纳 入模 型考 虑 范 围之 内, 考 察 了未 预期 的通 货 膨 胀 变 化 对 不 同 群 体 所 产 生 的 不 同 影 响 。由于 无法 刻画 通货 膨胀 对于 不同 群体 的影 响, 代 表 性个 体模 型难 以准 确度 量通 货膨 胀 的 福利 成本 , 因 而

32、 也无 法提 出可 行的 政策 建议 ; 只 有 那些 能够 刻画 通货 膨胀 异质 性影 响的 个 体 异质 性模 型才 能 成 为理 解通 货 膨 胀和 制定 货币 政策 的基 础 。 这 对 于长 期以 来城 乡发 展差 距 巨 大的 中国 来说 尤 其 如此 。 由 于 长期 以来 中国 投资 偏向 于城 市, 造 成 中国 工业 发展 迅速 , 工 业 产品 供给 增长 迅 猛 ,而 农业 生 产 发展 落后 , “靠天 吃饭 ”的状 况没 有发 生改 变, 农业 产品 供 给增 长较 为缓 慢 ; 与 之 相对 应的 是, 工 业 产品 的需 求由 于广 大农 村市 场没 有得 到

33、充 分开 发 而 相对 低迷 , 农 业 产品 的需 求则 由于 需求 刚性 的存 在而 增长 迅猛 。 这 样 一种 供需 体系 造成 中 国 呈 现 出 如 图 1 所 示 的 结 构 性 通 货 膨 胀 , 即 农 产 品 的 物 价 上 涨 速 度 会 高 于 工 业 产 品 。 与 此 同 时, 由 于 中国 农 村 发展 落后 于城 市发 展, 农 村 居民 的财 产增 长速 度落 后于 城镇 居民 , 使 得 中 国农 村居 民的 消 费 层次 与城 镇 居 民的 消费 层次 之间 产生 了 很 大的 差异 。 图 2 中农 村居 民的 恩 格尔 系数 与城 镇 居 民恩 格尔

34、系 数 比值 的上 升反 映出 虽然 城 镇 居民 的消 费层 次得 到提 升, 而 农 村居 民则 依然 停 留 在衣 食住 行 等 传统 消费 层次 上。 这 种 状况 的存 在意 味着 农村 居民 大部 分 的 可支 配收 入是 用 来 购买 农产 品 的 ; 因 此 , 农产 品价 格的 上涨 会造 成 农村 居民 的财 产缩 水程 度 远 高 于 城 镇 居 民 , 由 我 国 城 乡 二 元 发 展 体 制 内 生 的 结 构 性 通 货 膨 胀 起 着 “劫 贫 济 富 ”的 作 用。 在 这 样 一 种 存 在 着 结 构 性 通 货 膨 胀 的 情 况 下 , 较 为 温 和

35、 的 总 体 通 货 膨 胀 水 平 也 有 可 能 会 造 结 构 性 通 货 膨 胀 也 可 以 由 农 产 品 物 价 上 涨 速 度 高 于 总 体 通 货 膨 胀 率 看 出 。 卢 锋 、 彭 凯 祥 ( 2002) 利 用 中 国粮食价格和总体物价数据进行协整之后发现,我国的总体通货膨胀率提高会带来粮食价格的过度反应。 对于中国结构性通货膨胀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劫贫济富”作用更加 详细的论述可见于陈彦斌、陈军(2 009) 。5成 农 村 居 民 财 产 的 大 幅 缩 水 , 从 而 带 来 社 会 福 利 更 大 的 损 失 ; 因 此 , 对

36、于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的 研 究 , 只 有 采 用 含 有 异 质 性 个 体 的 模 型 , 才 有 可 能 对 我 国 的 货 币 政 策 提 出 切 实 可 行 的 政 策 建 议 。图 1 工农产品物价增长率 图 2 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 然而 , 即 使 将传 统分 析方 法中 的代 表性 个体 模型 转化 为异 质性 个体 模型 , 此 时 所构 建 的 模型 依然 无法 成 为 理解 通货 膨 胀 和制 定货 币政 策的 基础 。 这 主 要是 因为 , 在 原 有的 代表 性 个 体模 型框 架下 , 模 型 隐含 着市 场是 完全 的这 一假 设条 件。 而 在 一个

37、完全 市场 中, 即 使 模型 经 济中 的个 体在 偏 好 、 财 富 持有 和工 作效 率等 方面 存在 差异 ; 但 是 , 加 总 之后 的宏 观经 济变 量 将会 与财 富分 布 无 关 ( Heathcote et al., 2010) 。 因 此 , 在 一 个完 全市 场的 经济 中, 即 使 通 货 膨 胀 会 造 成 财 富 的 再 分 配 , 经 济 整 体 也 不 会 受 到 影 响 ; 这 显 然 与 现 实 中 的 状 况 存 在 很 大 不 同 。 只有 放弃 代表 性 个 体模 型框 架 下 的完 全市 场假 设, 才 能 从不 完全 市场 角度 理解 通货 膨

38、胀 与 其 他 宏 观 经 济 变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市场 不完 全是 指效 用最 大化 的个 体无 法实 现其 最优 的资 产组 合, 因 而 无法 通过 自由 的 资 产组 合最 大程 度 地 分散 风险 ; 为 了 能够 尽可 能地 实现 消费 平滑 , 消 费 者只 能通 过预 防性 储 蓄 实现 自我 保险 。 由 于 市场 不完 全性 会影 响到 个体 的资 产持 有数 量和 形式 , 因 而 市场 不完 全 必 然会 与通 货膨 胀 福 利成 本之 间 存 在紧 密的 联系 。 İmrohorolu(1992 ) 考 虑 了一 个不 存在 失 业 保险 的不 完全 市 场

39、 模型 , 消 费 者持 有货 币是 为了 平滑 消费 以降 低风 险, 结 果 从中 计算 出来 的 5%水 平 下 的 通 货 膨 胀 福 利 成 本 是 用 消 费 者 剩 余 法 所 计 算 出 的 5 倍 。 Chiu and Molico( 2008) 在将 市场 的不 完 全 性结 合到 一 个 货币 搜寻 理论 模型 中, 结 果 发现 市场 不完 全性 的存 在在 长 期 中 降 低 了 通 货 膨 胀 的 福 利 成 本 。 Algan, Challe and Ragot( 2009) 在 不 完 全 市 场 中 考 察 了 通 货膨 胀与 总产 出 之 间的 关系 , 结

40、 果 发现 由于 通货 膨胀 促使 财富 由富 人转 向穷 人, 从 而 促使 富 人增加劳动力供给,进而带动总体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和总产量的上升。进一步, Algan and Ragot( 2009) 在 一 个 含 有 借 贷 约 束 的 异 质 性 个 体 模 型 中 考 察 了 通 货 膨 胀 与 资 本 积 累 之 间 的 关系 , 发 现 借贷 约束 与个 体异 质性 的存 在会 使消 费者 有额 外的 进行 资本 积累 的动 力, 从 而 会 使 通 货 膨 胀 影 响 资 本 积 累 , 通 货 膨 胀 即 使 在 长 期 中 也 是 非 中 性 的 。对 于 仍 然 处 于 发

41、 展 中 国 家 阶 段 的 中 国 而 言 , 中 国 的 市 场 将 会 比 其 他 发 达 国 家 更 加 具 有 不 完 全 性 ;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在 包 括 中 国 在 内 的 许 多 新 兴 国 家 中 , 金 融 系 统 往 往 由 于 各 种 法 规 的 限 制 而 缺 少 丰 富 的 金 融 产 品 ( 李 俊 青 、 韩 其 恒 , 2010) 。 由 于 市 场 不 完 全 性 的 存 在 , 中 国 家 庭 的 借 贷 活 动 受 到 了 很 大 的 约 束 ( 李 锐 、 李 宁 辉 , 2004; 朱 信 凯 、 刘 刚 , 2009; 黄 祖 辉 、 刘

42、 西 川 、 程 恩 江 , 2009) , 为 了 平 滑 消 费 , 中 国 居 民 不 得 不 增 加 预 防 性 储 蓄 。 龙 志 和 、 周 浩 明 ( 2000) 工业品的物价增长率由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月度同比增长率数据平均所得,而农业品 的物价增长率则直接取自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季度同比增长率。 城市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来自于中国资讯行。6和 施 建 淮 、 朱 海 婷 ( 2004) 的 计 量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中 国 居 民 确 实 存 在 预 防 性 储 蓄 , 杨 汝 岱 、 陈 斌 开 ( 2009) 进 一 步 考 察 了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43、与 居 民 预 防 性 储 蓄 之 间 的 关 系 , 易 行 健 、 王 俊 海 、 易君 健 ( 2008) 度 量 了中 国农 村居 民的 预防 性储 蓄动 机, 发 现 中国 农村 居民 确实 有很 高的 预 防性储蓄动机,刘金全、邵欣炜、崔畅(2003)进一步发现中国居民储蓄当中大约 20%是 出自 预防 性储 蓄动 机的 , 并 且 由于 流动 性约 束依 然偏 紧以 及不 确定 性的 日益 增强 , 中 国 居 民 的预 防性 储蓄 动机 也在 逐渐 增强 (杜 海韬 、邓 翔, 2005) 。 因 此, 在对 中国 通货 膨胀 福利 成 本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的 过 程

44、中 , 必 须 将 中 国 的 市 场 不 完 全 这 个 因 素 纳 入 考 虑 范 围 之 内 。为了能够利用一个包含市场不完全和个体异质性的统一的模型框架研究我国通货膨胀 的福利成本,本文构建了一个 Bewley 模型。此类模型是由 Bewley( 1983) 首 先 建 立 起 来 , 然 后 经由 Huggett( 1993) 、 Aiyagari( 1994) 以及 Krusell and Smith( 1998) 等 逐 步 发 展 起 来 。 在该 类模 型中 , 个 体 面临 异质 性的 收入 风险 , 但 保 险市 场的 不完 全促 使个 体无 法对 收入 风 险 进行 完

45、全 的保 险 ; 为 了 平滑 消费 , 个 体 只有 通过 持有 财产 实现 自我 保险 , 因 而 形成 了预 防 性 储蓄 。 同 时 由于 每个 个体 面临 的收 入风 险的 历史 不同 , 因 而 个体 的财 产持 有数 量也 会有 所 不 同, 这 就 使模 型内 生出 了一 定规 模的 财产 分布 。 在具 体的 模型 构建 过程 中, 本 文 同时 将 货 币 、 实 物 资 产 和 劳 动 力 选 择 同 时 纳 入 Bewley 模 型 中 , 使 个 体 能 够 进 行 有 利 于 自 身 的 资 产 组 合。 由 于 个体 的 的 收入 冲击 历史 不同 , 持 有 的

46、财 富量 有所 不同 ; 因 而 其所 持有 的财 富组 合 也 会有 所不 同。 由 于 不同 形式 的财 富持 有受 到通 货膨 胀的 影响 是不 同的 , 因 而 不同 个体 受到 通 货膨 胀的 影响 就 会 有很 大的 不 同 ; 这 样 的话 , 模 型 就内 生出 了通 货膨 胀的 异质 性影 响。 更 进 一步 , 由 于 不同 通货 膨胀 水平 下个 体的 财产 持有 不同 , 同 时 其所 选择 的工 作时 间也 会有 很 大 的差 异, 从 而 造成 整个 经济 中的 总资 本供 给和 总劳 动力 供给 会有 所不 同, 这 就 意 味着 经济 的 总体 生产 会受 到

47、通 货膨 胀水 平 的 影响 , 因 而也 直接 建立 起了 通货 膨胀 影响 模型 经济 中总 产 出 的机 制。 通 过 这 样 一个 一般 均衡 模型 , 本 文 详细 考察 了通 货膨 胀对 不同 人群 的不 同影 响, 从 而 比 一 般 的 研 究 更 加 细 致 地 刻 画 了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的 福 利 成 本 。本文 其余 部分 的结 构安 排如 下: 第 二 部分 是本 文的 模型 构建 部分 ; 第 三 部分 则是 本文 模 型的 参数 校准 部 分 ; 在 第 四部 分中 , 本 文 给出 了模 型的 主要 运行 结果 , 并 重 点考 察了 通货 膨 胀的 福

48、利 成本 ; 第 五 部分 是本 文的 结论 部分 , 同 时 也探 讨了 本文 研究 的主 要不 足之 处, 并 就 未来 的进 一步 发 展 方向 提供 了 一 些思 路; 附 录 中则 分别 给出 了本 文的 算法 以及 一些 相应 的 计 算 结 果 。二、模型描述为了能够初步考察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及通货膨胀对不同财富阶层产生的福利损失 , 本 文 按 照 İmrohorolu and Prescot( t 1991) 、 İmrohorol u( 1992) 和 Algan and Ragot( 2009)的 思 想 , 构 建 了 一 个 含 有 个 体 异 质 性 风 险 和

49、 借 贷 约 束 的 Bewley 模 型 。 但 是 , 本 文 所 构 建 的 模 型 与 İmrohorolu and Prescott( 1991) 和 İmrohorolu( 1992) 中 的 模 型 有 显 著 的 不 同 : ( ) İmrohorolu and Prescott( 1991) 和 İmrohorolu( 1992) 的 模 型 经 济 事 实 上 是 一 个 禀 赋 经 济 , 经济 中没 有生 产部 门, 因 而 也就 无法 考察 通货 膨胀 对产 出的 影响 ; 本 文 在其 研究 的基 础上 添 加了 生产 部门 , 因 而 将通 货膨 胀影 响总 产出 , 并 进 而影 响到 每个 居民 消费 决策 的内 在机 制 内 对于 Bewley 模型的介绍以及相关研究的总结, 可见于陈彦斌、 邱哲圣、 李方星 ( 2010) 。 如 果 希 望 从 一 个更加广义的异质性个体模型的角度去理解 Bewley 模型的话,也可见于 Heathcote et al.(2 010) 。7t t tt t t含 到 了 模 型 之 中 。 ( ) İmrohorolu and Prescott( 1991) 和 İmrohor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