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2340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试场号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2012 年六年级语文竞赛卷(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题号 一 二 三 计分人 复核人 总分得分一、看看!我会积累,还会运用。 (15 分)1、 我 会 积 累 并 运 用 古 诗 词 。 ( 10 分 )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 , 。 早发白帝城里,从声音、景物的变换描写行船之速的诗句。, 慨叹美好的事物转眼间就要逝去,不能长存,可以用“ , ”这两句诗句。苏轼题西林壁中说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的诗句: , 。 苏轼的惠崇中的诗句:“ , 。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 我 会 用 下 面 的 词 语 写 一 段 意 思 完 整 的 话 ( 不 必 按 下 列 词 语 的 排 序 ) 。 ( 5 分 )不 期 而 遇 微 不 足 道 难 以 置 信 相 视 而 笑二、瞧!我会阅读。 (60 分)(一)咏雪(10 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用现代汉语作解释。 (2 分)内集: 欣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俄而雪骤, 白雪纷纷何所似? 3、两个答案中,我更喜欢 (原诗句)这个说法,因为 (

3、1+3=4 分)(二)清明上河图(25 分)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中;农田初绿,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贷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在汴河码头停泊着数条大船,其中有一条装满了粮食,一些人正在忙着搬运。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展卷看去,画面进入第二部分。屋宇错落,古柳参差,临河的茶肆之中,摆着桌凳。河中船只往来不断。一座精

4、致的拱桥,宛若飞虹,沟通两岸。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船工握篙盘索。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从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下桥穿街,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便来到最繁华的街市。这是第三部分描绘的景象。这里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贷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真可谓“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色。穿过十字路口,再往前行,可是汴京的皇宫重地?画面到此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清

5、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贴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无论是状物还是画人,笔笔精致,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准确、惟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清明上河图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1、我会

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6 分)形 容 人 多 拥 挤 。 (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 )形 容 房 屋 或 船 只 等 排 列 得 很 密 很 整 齐 。 ( )2、 我 会 根 据 上 下 文 理 解 “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的 意 思 : ( 4 分 )3、 本 文 的 开 始 和 末 尾 都 用 了 这 个 词 语 , 表 现 这 画 作 在 我 国绘 画 史 上 的 地 位 、 价 值 。 ( 2 分 )4、 我 会 根 据 作 者 的 介 绍 用 简 练 的 语 言 分 别 概 括 画 面 每 个 部 分 所 画 的 内 容 。 ( 每个 部

7、 分 不 超 过 8 个 字 ) ( 6 分 ) 5、 我 从 文 中 划 线 的 句 子 感 受 到 了 : 。 其 中 作 者 运 用 的 说 明 方 法 说明 了 。 ( 2+2+3=7 分 ) (三) 边城 (节选) (25 分)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

8、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 ,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塞到那人手心里去, 吵嘴时的认真

9、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 “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

10、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1、我会联系上下文,选择下面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 分)A、俨然 B、依然 C、固然 D、不然2、我会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4 分)却情不过: 慷慨奉赠: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 的地方。 (2+2=4 分)4、第三自然段写的是: 。可见

11、管船人的 (3+2=5 分)5、文中那个女孩子对于老人的意义: (3 分)6、我觉得文中“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这个“掷”字用得 (好、不好) ,因为 。我还会找出一个这样的词语来加以体会,如: (1+3+3=7 分)三、我会写。(15 分)我读了下面的短文竹篮打水未必空,能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我的读后所感。(约 200 字)竹篮打水未必空一位老师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四组,比赛“竹篮打水” 。要求每组同学采取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到岸上 10 米外的桶里。许多学生习惯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阐释,认定了此举的徒劳,不知老师用意何在。但哨声响起时,大家还是忙碌起来。1

12、0 分钟后,比赛结束,老师作出了结论:第一组的同学打水很用力,所以篮子洗得格外干净获净化奖。正如看书,尽管初时有许多不解之处,看似白看,但看得多了,心灵就会被净化。第二组的同学跑得特别快,并且每次都很细心地把篮子上滴答落下的水尽量地抖到桶中,水竟然积了 3 厘米高获勤奋奖。正如奋斗,尽管有时看似无望,但只要努力了,总会有所收获。第三组用竹篮打水时捞上了一个饮料瓶和一些漂浮的垃圾获环保奖。正如奉献,尽管自己一无所获,但对别人也许是莫大的帮助。第四组的同学居然捞到了小鱼小虾获意外奖。正如人生,尽管难免失败,但只要坚持不懈,也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原来胜负没有定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收益。竹篮

13、打水未必一场空!四、嘿嘿!我博学,我聪明。(10 分)1、我会根据要求写成语。 (4 分)跟音乐有关的成语: 、 跟读书有关的成语: 、 、 2、我会填空写对联。 (1+2+2=5 分)清 风 习 习 发 奋 识 遍 天 下 字细 雨 读 尽 月 无 贫 富 家 家 有燕 不 2012 年六年级语文竞赛卷参 考 答 案一 、 1、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略二、 (一)1、召集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高兴地2、不一会儿,下起了又大又急的

14、雪。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未若柳絮因风起。用柳絮作比形象地写出了雪轻盈、洁白的特点,加上柳絮飘飞是春天特有的景象,用它让人想起了烂漫的春天,让人觉得冬天同样生机勃勃。( 二 ) 1、 摩肩接踵 惟妙惟肖 鳞次栉比2、各行各业都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展示他们精湛的技艺,士农工商都不分昼夜地在广阔的天地间喧腾。描写的是一番繁荣昌盛的景象。3、极其珍贵4、初春市郊景象; 桥上桥下热闹非凡 繁华街市5、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列数字 画的尺寸很小,但画描绘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画中描画的人和物众多。(三) 1、B、A2、盛情难以退却; 慷慨大方地赠送 3、自然环境 景色如世外桃源般优美4、将过渡人却情不过硬塞的钱,用来买烟草之累的东西回馈过渡人或为过渡人提供更优质的的服务。 善良、朴实 5、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6、好 表面上看是无礼之举,实则表现了过渡人的给钱的诚意及他们的淳朴(当地民风的淳朴)三、略四、1、 扣人心弦 异曲同工 绕梁三日 等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 等2、纷纷 立志 人间书 燕不炎凉岁岁来 (答案不必拘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