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思考 ,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 吗?为什么?4BaSOAgCl 溶于水能 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 么?()NH3 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 么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 么?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1)强电解质: ClNal OHK(2)弱电解质: HO33 N423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
2、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 ,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 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 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 升高,电 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温度 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
3、程度减小。(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akCOH3 HCO3)COH(3acK(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bkN23 4)OH(23bcK(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 43POH4P42P105.7K2OHH826434 133.(4)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5)K 的意义:K 值越大,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强。K 值越小,弱电解质较难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弱。教案点评:此教案 体现了在教学建议中的方法,运用了知识的迁移方法,用化学平衡的知识的作为基础,来学习电离平衡。同时,又运用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应用于电离平衡。从而使电离平衡的学习变 得相对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