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21913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0 页2015-2016 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9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卷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

2、,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一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2.中文“皇帝”一词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近代以来汉语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元首虽然也有称“皇帝” ,但很多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 。对应的英文单词是 Emperor,作为与King(国王)的区分。下列有关中国皇帝与国王之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汉朝皇帝与所分封列国同姓国王是叔伯子侄的关系B在政治上,

3、中国皇帝与国王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没有契约式精神C秦朝统一以后,所有有“分封”的朝代不再参照宗法制的原则D政治上,皇帝对国王与西方封建社会“分封”不同,中国皇帝只享有权利,没有义务3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像国会之类或像罗马元老院之类会议性质的制衡机构。 ”这说明( )A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B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D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决

4、定推行训政及地方自治。为此,1935 年蒋介石致第 2 页/共 10 页电河南省政府王安石政略研究会熊公哲, “令其对王安石遗规作一深切研究,并作庐山训练教材之一” 。据此判断,最有可能被“深切研究”的“王安石遗规”是( )A将兵法 B保甲法 C保马法 D均输法5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由此可见他( )A主张儒佛合一 B注重经义策论 C抨击科举制度 D抨击当朝统治6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

5、,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 )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7清道光年间遵义府志有载“玉蜀黍,俗称包谷岁视此为丰歉。此丰,稻不丰,亦无损。价比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弃,农家之性命也。 ”这说明( )A英国的侵略,使玉米的种植越来越普遍B玉米的收成情况作为丰收或歉收的唯一标准C玉米的种植已经超过水稻D玉米的种植有助于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8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

6、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9下列表格是况浩林编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17601833 年中国与英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价值单位:银两;指数:178084 年平均100) 下表信息说明( )进出口共计 进口 出口 年度 银两 指数 银两 指数 银两 指数 176064 1,449,872 428 470,286 361 979,586 470 177074 3,585,524 1059 1,466,466 1126 2,119,058 1017 178084 3,385

7、,277 1000 1,301,931 1000 2,083,346 1000 179094 10,851,405 3205 5,007,691 3846 5,843,714 2805 第 3 页/共 10 页180004 15,272,029 4511 7,715,556 5926 7,556,473 3627 182024 16,341,267 4827 6,525,201 5012 9,816,066 4712 183033 17,285,309 5106 7,335,023 5634 9,950,286 4776 A中国对外贸易量增长,反映中国实际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口

8、增长的速度超过进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C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始终还是出超D中国对外贸易扩大,说明已具备向工业化过渡的条件10 “雅典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思想” ,雅典实现这一思想的主要途径是( )A人人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B设陪审法庭,保障公民的权利C设陶片放逐法,加强公民对执政者的监督 D几乎一切公职对公民开放11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梭伦如此改革的动机,正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 “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 。由此分析,梭伦倡导的民主( )A是加强对国家的统治的手段 B以

9、缓和阶级矛盾为最终目的C主要是协调贵族之间的矛盾 D旨在使奴隶主贵族垄断一切权力12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 ”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法律程序 B追求公平正义C保护公民人格权 D已经十分完善13改革是不同的阶级和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在下列的欧洲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卡尔文教派 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141832 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 488 万人增加到 888 万人。有选举权的人口占了当时英国总人口比例也从大约 2%增加到

10、33%。这说明议会改革( )A人民群众大量获得普选权 B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权C使民主范围有所扩大 D结束了不平等的选举制度15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第 4 页/共 10 页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次生型16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 1787 年宪法(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重视分权制衡C

11、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D建立了责任内阁17.1848 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1819 世纪后半期,德国和日本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两国政体相同之处有( ) 君主实际享有绝对权力 内阁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议会具有一定的立法权A B C D19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

12、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 ”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 )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 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201880 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21.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

13、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文中“本政府”是指( )A1861 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 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D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22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 “他们只要交纳 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 。这一条款( )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财政大权 B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需要第 5 页/共 10 页C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D加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23太平天国将领

14、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 ”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两者都主张( )A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 B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C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 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24 (1898 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 “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 ,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材料中的“战”(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25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

15、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2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 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 ”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27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

16、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 ”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A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C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重视民间资本的大量引人28 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这说明晚清时期( )A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B形成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C地方政府搜自截取中央财政 D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受到冲击29民国时期, “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 ”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

17、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 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第 6 页/共 10 页30.历史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比如,我们依据 1945 年春中国政治发展态势,可以推断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 )A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B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31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

18、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这一讲话标志着( )A冷战序幕揭开 B两极格局形成 C冷战正式开始 D北约开始建立32.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中最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33下图反映的是我国 19531985 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 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 B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 D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341957 年,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

19、十月革命胜利 40 周年的庆祝活动。赫鲁晓夫在庆祝大会上宣称: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共产党人很受触动。第二天,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这表明( )A我国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B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C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D我国通过“大跃进”实现了工业化第 7 页/共 10 页35.1972 年中日建交谈判时谈到钓鱼岛问题。日本田中首相说:“借这个机会我想问一下贵方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的态度如何?”周恩来总理说:“这个问题我这次不想谈,现

20、在谈没有好处。 ”田中说:“好!不再谈了,以后再说。 ”这说明( )A钓鱼岛自古是中国领土 B钓鱼岛存在领土主权争议C日本坚持钓鱼岛的主权 D钓鱼岛地区可以共同开发36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90 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 21 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 )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37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各国应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手段而不是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战争和对抗无法根本解决人

21、类面临的各种难题,通过强化军事优势无法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材料反映出( )A中国将放弃用武力维护世界和平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C淡化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重点 D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38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39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 19921997 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

22、提高,这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40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第 8 页/共 10 页国,18 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 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第卷 (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41(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

23、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 3 次4次,凡 20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材料二 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

24、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的共通之处。(4 分) 42.(14 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5、材料一 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到明代棉花种植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到了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的巨大压第 9 页/共 10 页力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各种农作物首先是粮食和棉花向着各自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 ,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 , “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 摘引自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

26、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 1895 年底止, “共为 197396 枚,工作纱锭 162396 枚,布机累积数 4008 台,工作布机 3550 台” 。1895 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 “至民国 2 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 982812 枚,其中华商 651676 枚,日商 233448枚。全国布机 9389 台,其中华商 4633 台,日商 3546 台,英商 1210 台” 。 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

27、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6 分)43(12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与明代省级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代按省设置督抚为最高长官并成为定制。皇帝以奏折之朱批及廷寄上谕直接指挥督抚,督抚亦将重大军政要务先行奏闻,以得到皇帝密谕的指示。乾隆年间将前代巡按制度永行停止,赋予督抚监察所辖省区的最高监察权力,同时督抚之间、督抚与藩臬两司间通过密折相互监督制约,道府州县等官遇督抚不公亦可揭发,盐政、织造等内府官员也负有监察地方的特殊使命。督抚布政使及重要的道府官员之选任,由吏部、军机处开列候选名单,呈皇帝选定。官员定期考核,三年一次,以定其奖惩及升降补调,激励其尽职守法。因清初军费开支巨大,

28、中央留给地方所用的赋税收入、衙署办公经费、官员薪俸比明代大为减少,全国平定后,留给地方经费仍然很少,且在使用上严格控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明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前期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举措。(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代前期对地方控制举措的影响。(6 分)第 10 页/共 10 页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B B C D A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C C A B B B D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

29、7 28 29 30答案 D B A B A A B D B B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B A C B B D B D C41(1)特点:实行直接民主;设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民主的实施;民主方式较为简朴;民主制度有法律做保障;民主对象的范围比较狭窄。(6 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法律上鼓励公民参政;雅典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先进思想家的推动。(4 分,答出两点即可) (2)共通:都体现分权制衡思想;都主张主权在民;都存在轮番而治;等等。(4 分) 42(1)特点:棉纺织的范围日益扩大;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纺织部

30、门。(2 分) 原因:人们生活的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6 分) (2)变化: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工场到工厂。(2 分) 影响: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近代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4 分)43(1)举措:设立督抚,事权归一;通过奏折和廷寄由皇帝直接指挥;建立严密完备的地方监察系统;重视地方官员的选用和考核;削弱地方财权,将之收归中央。(6 分) (2)影响:积极:有利于政令畅达,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提高官吏素质,吏治清明。 消极:中央过分集权,地方官员懒政怠政,抑制了治政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对地方财权限制过严,导致加征滥派,贪污贿赂,败坏吏治。(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