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0974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页 1 第2015-2016 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高二 3 月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8 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上涂黑。1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A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 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2. 下图为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作为一种证据,它可以直接说明当时的 A青铜冶炼和农业生产B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C青铜冶炼和礼典祭祀D礼典祭祀和天文历法3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

2、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 ”这反映了A儒家的“仁政”学说 B法家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家的“兼爱”思想 D道家的“齐物”观点4.考古发现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的石刻,这块石刻可以用来A印证秦朝统一的局面 B体现汉朝统一的局面C研究元朝疆域的幅员 D说明唐朝繁荣的状况5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A汉武帝设立中朝 B唐朝实行三省制 C宋代实行文官制 D秦朝三公九卿制6. 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

3、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主要原因是 A礼乐制度被破坏 B外戚宦官相互勾结 C以“柔道”治天下 D地方豪强势力膨胀7诗经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载:商的始祖“契”,是其母吞食了神鸟的卵而降生的,所以是天神之子。材料实质上反映出A商王朝统治者愚昧无知 B.商代的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商王的祖先商从事养殖业 D历史上存在丑化商王的现象8“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主要是在批评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据已经发掘的资料,共发掘出战车百余乘、陶马 600 余匹、陶俑近 8000 件,还有其他的青铜兵器。这些兵马俑在坑内编排

4、有序,由此推断秦朝的社会状况,正确的A秦朝军团具有严密的组织性 B制瓷手工艺有相当高的水平 C秦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秦军由步兵和骑兵组成页 2 第10. “(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史记平淮书。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推行郡国并行 B实施汉承秦制 C实行休养生息 D颁布推恩令1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等级观念 B宗法关系C“独尊儒术”的需要 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12 “(秦始皇)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使后无战

5、攻之患。 ”材料中的“计谋”是指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C继续沿用分封制 D修建驰道、直道1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贵族等级制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1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

6、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6.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17.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

7、,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该法令出台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商贾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B提倡粮食节约,严禁商品流通C稳定市场物价,增强军事力量 D调整商业布局,加强户籍管理18.中国古代的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其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装满,还要额外堆出尖顶;卖布匹时必须量出足够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称做商人。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儒家“义利”观念的传播 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观导向 现实经济结构的长期稳定 中国社会道德观的整体滑坡A B C D19.自汉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这种变

8、化表明A小农经济繁荣发展 B七国之乱影响巨大C史家思想受到限制 D商品经济日趋衰落页 3 第20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里“民生在勤,勤而不溃” ;尚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里“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 ”只能是以民众勤劳营生为基本要求C材料中“民生”与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 “民生”本质相同D孙中山的“民生”上升到政治革命的范畴,与材料中民生本质不同21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 ,孔子又向季孙

9、(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 B季孙拒绝出兵是为维护宗法制C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 D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22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这一描述,反映出A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 B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 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2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 ,孔子主张“德治” ,孟子提出“仁政” ,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 、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10、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24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 ”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2 分)本部分共 3 道大题,其中 25 题 18 分,26 题 19 分,27 题 15 分,共 52 分,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中。25、人类古代文明的历程(18 分)在整体线索上可将世界古代史分成人类的

11、早期文明、人类的轴心文明和古代帝国三个阶段。人类的早期文明最显著的特征或可说成是以神为中心,神明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均受到神的桎梏。轴心文明(公元前至公元前世纪) ,指思想和观念上超越了神明的束缚、建立起以人自身为中心的世界观的文明。这类文明所建立的原创性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历史与文化形态。在轴心文明之后,鲜有原创性的文化出现,大一统的帝国开始形成,大体上可以说进入了古代帝国阶段。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旦大学出版社问题:(1)根据材料观点,人类早期文明特征是什么?(4 分)(2)列举轴心文明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并指出他们原创性的文化成就各举一例。 (8

12、 分)页 4 第(3)中国进入古代帝国阶段应以什么为标志?(2 分)你赞成作者对古代帝国时期文化成就的论断吗?请举例说明。 (4 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 分)材料一:山西浑源李峪村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材料二:春秋时期“共主衰微,王命不行” ,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 。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春秋 259 年间,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 1200 余次,和平时间为 78 年;战国的 242 年中,共计战役 460 余次,和平时间 89 年。材料三:就百亩之田而言, 周礼小司徒云, “上地家七人” ,但至战国之初

13、,却成为“上农夫食九人” (孟子万章下 ,土地生产力增加 28.57%,而人口则作更大幅度的增加。问题:(1)根据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推测当时哪些社会经济情况?(4 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4 分)(3)还有哪些史实既是以上材料所述社会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也是构成这个时代特征的重要内容?(11 分)27.(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

14、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卷 68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关于农商政策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8 分)(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上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7 分)页 5 第页 6 第

1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CBAA 610:DBBAC 1115:BACDA 1620:CABCB 2124:DAAD25(1)特征:以神为中心,神明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均受到神的桎梏;(4 分)(2)古希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古印度、古罗马(任选其二,4 分) ,雅典民主,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佛教、 十二铜表法 (对应任选其二,4 分)(3)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2 分) ;不赞成,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古罗马的“万民法”等。赞成也可,说明理由。 (4 分)26.(1)手工业水平(2 分) ,农业生产使用牛耕(2 分)

16、。(2)社会大变革(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大发展) (4 分) 。(3) “百家争鸣” (2 分)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仁” “礼” ;法家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实行君主集权制度;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 (三家各 3 分)27.(1)不同: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 。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 (4 分)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4 分)(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4 分)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 ,才能取得成功。 (3 分)页 7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