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8831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师批评及其思索【摘 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旨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对孩子的错误、缺点一味的迁就,是不利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世界的提升的。惩罚不一定就意味着伤害,批评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宽容、不尊重。【关 键 词】批评;教育;情感艺术班主任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和学校就出现了教师畏惧学生、教师放任学生的情况。教育部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特别做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规定,这项规定有

2、相当重要的意义,虽然针对的是班主任工作,但毕竟昭示着职能部门已经意识到了“适当批评教育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人无完人,处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更是如此。青春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渴望被关注,希望被赞赏,但他们又容易犯一些错误,所以每个学生也有可批评之处。赏识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值得肯定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励;批评则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一、批评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当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所运用时,人们好像忘记了批评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课堂上常充满了表扬与掌声

3、,孩子也越来越受不起批评与指责了。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旨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对孩子的错误、缺点一味的迁就,是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世界提升的。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在未来的时间里更快地找到成功。”教师如果过分的、无原则的宽容,不但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还会使其不良习惯得以滋生。惩罚不一定就意味着伤害,批评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宽容、不尊重。适时而有效的批评与惩罚,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还会促使他们调节自我,顺应当下,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一个从不曾被批评的学生就像是一株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必定经不起外面世界的

4、风风雨雨。批评教育是一种挫折教育,适当的批评教育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是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免疫能力,治疗学生的脆弱心理,使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袭击。事实上,人总是在不断克服挫折、不断调节自我、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成熟的。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只要是真诚的、善意的、适度的批评,就一定能被接受,也一定是受欢迎的,更是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的。二、控制好批评的情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要以满腔的爱对待犯错的学生,既做慈

5、母,还要做严父,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生大喊大叫,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学生,更不能以权压人,强词夺理,讽刺、挖苦、变相体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过错往往采取讽刺挖苦、训斥,甚至体罚等极端措施,让学生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 。但这些做法,反而容易导致学生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酿成悲剧。要知道,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职业能力之一,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保持沉着冷静,才能帮助学生冷静地处理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要以学生的视角理解学生的所

6、作所为,指导学生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分析学生行为产生的原因。在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告诉学生,老师是对一个学生的错误不会耿耿于怀,而是会用变化的眼光看学生。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也处在不断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不仅仅是关心、保护,其实更多的是信任,是期待。三、掌握好批评的艺术1. 选择批评的时机。掌握好批评的艺术,首要的就是选择好批评的时机。把握好时机,能够使得批评的效果事半功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里说的时机,包括批评的时间、地点和心理环境三个方面。对于批评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避免冲

7、动情绪。同时,也不能贻误时机,及时的批评才能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对于批评的地点,应该尽量避免人多场合的正面批评,保护青少年自尊心才能真正尊重学生。对于心理环境的把握最为重要。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生有自我的心理情境建构,在观察和接受外界信息的同时,也建构起自己的内心价值观和认知系统。教师对学生心理环境的把握,实质上就是找到了学生自我认识的突破口。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学生进行“冷处理” ,就能有效地避免与学生产生正面的冲突。当双方的情绪都极不稳定时,班主任可能因特别生气而疏于详细了解事情的真相,批评起来难以达到有的放矢;学生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也容易碍于

8、面子不愿意认错,甚至由于认知的偏见,对问题的严肃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2. 把握批评的原则。 (1)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也就是就事论事的原则,学生在犯错误时,教师批评的是学生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所犯的错误,而不是批评学生本人。批评事件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反思,明白什么事情值得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从而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批评学生本人是对学生自尊心的打击,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建立改过自新的决心。在批评的时候,应该就一件事情深入分析,不能把很多无关的事件融合在一起,否则让学生觉得教师是用老眼光看人,可能不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2)一视同仁原则。有的班主任对自己喜欢的学

9、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教师的公平之心对学生的成长尤其重要,教师的偏心容易使得学生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对抗情绪。所以,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都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袒。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3)刚柔相济原则。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对于学生所犯的原则性错误,教师的批评程度应该把握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和学生沟

10、通的时候,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轻描淡写,逃避已经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另一个是夸大事件的严重程度,不切实际的批评甚至威胁会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成长。 “刚”是指在充分了解学生和所发生事情及其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慎重选择。“柔”是指放下了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在批评中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拉近彼此心理和感情的距离,消除被批评学生的紧张心理,这样容易让被批评者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诚心诚意心地去改正错误。 “柔”是一种艺术,富有人情味,体现了人文关怀。刚柔相济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技巧。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批评艺术是教育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交流相处,帮助学生发挥主体参与的价值,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