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3651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探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让数学成为科学探究的工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幼儿教育中把幼儿视作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 幼儿教育整体观 的新境界。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有整合的观念,才会有真正整合的教育,教育观念的整合是先导性的整合, 纲要将教育目标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

2、个领域,提出: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新纲要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没有将数学领域单例,而是放在科学理论之中,试图与科学领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科学与数学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现结合新纲要对如何指导幼儿数学游戏活动进行了探讨,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一、操作材料的投放与设计纲要指出: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我在数学活动区域对幼儿操作材料

3、准备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准备了大量的实物,磁性材料、学具盒等直观材料,以及点卡、数字试题卡等抽象成份的材料。又如在学习单数、双数时为幼儿提供了 哭笑娃娃 。学习数的分解为幼儿提供了 分解盒 以及有数字的小木块,在学习加减法时为幼儿提供了 数学宝 ,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列算式。支持、引发幼儿对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构建数学知识,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概念,体验到数学的必要性和趣味性。二、幼儿操作过程与教师的指导纲要指出: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强调要让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因

4、此在发放材料过程中的指导不同起点,不同发展速度的幼儿按照不同要求选择材料,材料要追求多功能性,教师应对每一种材料的用法,功能有明确的认识,使之为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服务。如: 层层叠 是一种发展幼儿手的技巧和判断能力的游戏,在活动中总是单一的玩法难免会失去兴趣,利用木块旁边有不同图形可让幼儿进行排序。能力弱的幼儿可选择三种图案进行排序,如:一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 指导能力较强的幼儿选择多种图案其中一种图案逐一递增的规律排序,如:一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一个五角星、两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 三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 还可让幼儿进行 1 10 的正逆排序,把小木块像摆楼梯一样摆起

5、来第一层 1 块,第二层 2 块以此类推,上楼时从下往上数 1、2 10,下楼 10、9 1。还可运用多米诺骨牌的玩法,可让幼儿根据想象摆成不同的图形,还可练习幼儿的目测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耐力。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幼儿出现的问题不同,正如纲要所说: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三、操作探索能力的培养纲要指出: 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操作探索为幼儿学习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机会,让幼儿亲历解决问题的控究过程,真实地与物体打交道,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如幼儿学习加减法时,可利用积木块、卡片、木珠、瓶盖、石子等

6、,让幼儿从操作中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从动手实践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如:在活动中我运用雪花片教幼儿学习 5 的加法时,我让幼儿用左手先拿 2 个雪花片,用右手再拿 3 个雪花片,教师提问: 看一看,现在两只手中一共有几个雪花片呀? 幼儿共同回答: 一共有 5 个雪花片。 教师再提问: 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应该怎样列式子呢? 幼儿回答说:是用加法算的,因为左手有 2 个雪花片,右手有 3 个雪花片,两手一共有 5 个雪花片,列式子应为 23=5 ,教师鼓励幼儿说: 你们真棒,答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两只手时的雪花片相互交换,看看现在每只手里有几个雪花片,两只手一共有几个雪花片? 幼儿回答

7、: 现在左手里有 3 个雪花片,右手里有 2 个雪花片,两手一共有5 个雪花片。 教师继续问: 用什么方法算的,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回答: 是用加法算的,列算式应为 32=5 。这样,让幼儿从操作中理解了加法的互逆关系。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纲要指出: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又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在加减数学中无论是数的互逆关系,还是应用题的学习,总伴随着用语言表达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与结果,以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在

8、学习 6 的加减时,我给幼儿准备了保龄球,由两名幼儿一起来玩,在游戏中回答教师的提问。先请一名幼儿摆保龄球,教师提问:你想摆几个保龄球呀? 幼儿回答说: 我摆了 4 个保龄球。 教师又问: 你再摆 2 个保龄球 。幼儿又摆了 2 个保龄球,教师提问: 现在一共有几个保龄球? 幼儿回答说: 一共有 6 个保龄球。 教师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幼儿回答说: 我是用加法计算的,因为我先摆了 4 个保龄球,又摆了 2 个保龄球,一共有 6 个保龄球。 教师继续问: 应该怎样列式子呢? 幼儿答: 因为 4 和 2 合起来是6,所以列算式为 42=6 。再请另一位幼儿拿球打保龄球,教师提问:你看现在一

9、共有几个保龄球? 幼儿回答说: 一共有 6 个保龄球。 现在幼儿把保龄球打倒 3 个后教师再提问: 你打倒了几个保龄球? 幼儿回答说: 我打倒了 3 个保龄球。 教师又问: 现在还剩下几个保龄球? 幼儿回答说: 还剩下 3 个保龄球。 教师再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幼儿答: 因为一共有 6 个保龄球,打倒了 3 个保龄球,还剩下 3 个保龄球,我是用减法计算的。 教师继续问: 应该怎样列式子呢? 幼儿答: 因为 6 减去 3 个,还剩下 3 个,所以应列算式为 6-3=3。 幼儿在问答中用语言表达了运算过程和结果,在游戏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让数学成为科学探究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