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迦密聖道中學 (楊仲堯老師 )1/2 有關啤酒和飲酒的化學 (I) 倒啤酒時,為什麼會起泡?因為啤酒中溶有一種特別的氣體 -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這種氣體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藉由壓力,二氧化碳會溶入啤酒中,但當溫度上升時,溶在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便會冒出。這也顯示出一項有趣的現象 - 一般固體在溫度較高的水中具有較高的溶解度; 但是氣體的情況卻是相反,當水溫上升的時候,氣體的溶解度卻是下降,導致起泡的情形出現。因此,將冰冷的啤酒倒入一冰冷的杯中,就會不易起泡了。 碳酸類飲品 (carbonated drinks) 例如:可樂 起泡也是同樣的道理。(II) 啤酒的
2、製造過程是怎樣的?啤酒的製造過程,分成 製麥過程 (即讓大麥發芽的階段),以及麥芽、副原料、啤酒花製造啤酒的 釀造過程 兩個部份。採用玉米或米的副原料,混入麥芽和水一起加熱,造成麥汁; 再加入啤酒花一起煮,煮出帶有苦味和香味的液體,經冷卻後,加入酵母,使其發酵,即成啤酒。(III) 生啤酒和一般啤酒有什麼不同?生啤酒和一般啤酒的製造過程是十分接近的,只是一般啤酒自酵母發酵產生和經過濾程序之後,會再經過熱處理的過程;而生啤酒則只是經過過濾,但是沒有經熱處理。但是,生啤酒是較難持久保存的。(IV) DRY 啤酒和一般啤酒有什麼不同?DRY 啤酒的苦味較少,因此也較易入口。其實,要抑制苦味,只要加少
3、一點啤酒花就行了。 另一方面,在釀造 DRY 啤酒的過程中,加入發酵力較強的酵母,提高酒精的濃度和有機成份。 (其實 DRY 啤酒並沒有經過任何的乾燥過程。)迦密聖道中學 (楊仲堯老師 )2/2(V) 酒量好與酒量差的人相比,身體有什麼不同?飲酒時,只有一小部份的酒精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大半的酒精則會被腸胃吸收,進入血液之中,循環全身 (當然,有部份也會流入腦部)。 如果真要排出這些酒精,便得借助肝臟的全力幫忙。首先,肝細胞取出酒精 (ethanol, CH3CH2OH) 中的氫 (hydrogen),使它變成乙醛 (ethanal, CH3CHO),再加入氧 (oxygen),變成乙酸 醋酸
4、 (ethanoic acid, CH3COOH)。 接著只要將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排出體外就可以了。但是,在上述過程中製造出的乙醛是一種具有強烈毒性的物質,會令人感到頭痛昏沈。 將乙醛轉化為乙酸,必需依靠肝臟的酵素才行。此種酵素作用差的人,就是所謂酒量差的人。(VI) 宿醉時,喝解酒液真的有效嗎?酒方下肚,酒精被腸胃吸收,隨著血液循環全身。 此時,肝臟便得努力地分解酒精。大約經過一小時後,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達到最高的狀態,隨後才會慢慢地減低下來。不過,若在短時間內大量喝酒,肝細胞將酒精轉化成乙醛,但是還來不及將乙醛轉化成乙酸,故此在四至五小時後,血液中的乙醛濃度達到顛峰,引致宿醉。有人說,在宿醉時可藉喝解酒液來解除宿醉。 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 解酒液只會令神經再度麻痺,根本一點效用也沒有。 其實,一邊吃東西,一邊喝酒對身體較好。 因為當食物進入胃部時,腸胃吸收酒精的速度減慢,對肝臟不會一不子造成太大的負擔,也減低了宿醉的機會。C OHOHH CHH HCHH CHHOC OHH CHH乙醇 (CH3CH2OH) 乙醛 (CH3CHO) 乙酸 (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