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291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瞄准前沿,以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为目标,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养,推进我市优势学科建设。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优先支持原则(一)瞄准若干代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我市具备相对优势的领域和学科,为进一步申报国家和省项目、提升我市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而开展的工作;(二)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应用前景明确,针对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关键性科技问题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三)促进我市新兴技术发展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并能

2、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研究; (四)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能促进我市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发展、形成我市知识创新团队的应用基础研究。(五)项目执行期内预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或进入发明专利实审的应用基础研究。二、申报要求(一)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项目组成员中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 30。申请者所在单位、合作单位应对申请项目作实质性审查并签署意见,并提供相应研究条件,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

3、目实施时间为 23 年,一般每个项目资助强度 10 万元左右,原则上申请经费不超过 20 万元;(三)2006 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实行限项申报制(具体申报限项数将通知有关主管部门) ;三、重点支持方向和内容(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支持能够使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 5C 融合技术、软件、智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宽带无线通信、微电子、光电子及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鼓励和支持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交叉的创新性研究。1 5C 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

4、rol, 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ent)融合的数字化核心技术方法研究;2 面向组件、服务架构(SOA) 、多媒体与动漫等共性软件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3 智能人机接口、智能化终端、普通计算等智能计算关键技术研究;4 网络信息安全应用基础研究;5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制式及体系结构研究;6 电子信息新材料、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应用基础研究;7 光学与光电子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二)材料科学与技术。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和服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制备过程

5、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鼓励和支持与化工、能源、环境、医药、信息产业等交叉的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1 先进材料制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2 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的性能综合优化的研究;3 先进材料在新领域应用的基础问题研究;4 重要传统材料改性技术及高效、清洁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5 废弃材料资源化利用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6 新材料体系的探索性研究。(三)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原始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若干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品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支持我市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先进设计方法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机械制造中关键工艺与装备的应用基础

6、研究。1 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 制造系统建模、优化与仿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3 精密、超精密与微细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4 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与制造的共性技术研究;5 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四)生物技术。主要支持工业、海洋、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生物技术源头创新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具有国内和地区资源优势,带有平台效应和生物技术领域原创性、前沿性研究。1 新型工业用酶筛选、制备和关键技术研究;2 重组蛋白新型表达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3 生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4 环境污染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5 微生物功能组及代谢活性

7、物质研究。(五)医药。主要支持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分离、鉴定、作用机理以及药物新试剂研究。鼓励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医药工业的应用研究。1 药物新靶点、新合成方法、新作用机理和适应症研究;2 药物原料及中间体的关键技术研究;3 药物新剂型以及新型给药方式研究;4 药物新工艺、筛选、评价、标准化及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性理论研究;5 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关键技术研究;6 生物医学功能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六)医学。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

8、点支持对常见重大疾病的发病与诊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1 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及肿瘤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2 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3 重大和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SARS、登革热、禽流感、结核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4 器官移植血液安全、创伤救治的相关基础研究;5 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病的应用基础研究;6 、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七)农业。主要支持在动植物育种、生物资源与农产品特性以及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促进广州农业品种升级换代的育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鼓励和支持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质

9、和农产品资源高效深度利用的基础性研究,鼓励和支持人兽共患病病原及发病规律的研究,支持围绕广州市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研究。1 广州特色动植物抗性机理和育种新方法的研究;2 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功能鉴评研究;3 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和人兽共患病的发生规律研究;4 动植物组织胚胎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5 广州特色农产品基础成分和保鲜加工新方法的研究;6 农产品安全监控与检测新方法研究。(八)能源、城市与环境。以广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的基础和重要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与洁净能源、节能、城市建设与管理、减灾防灾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相关的关键方法与技术研究。1 新型终端

10、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2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究;3 城市建筑与节能一体化的关键技术研究;4 重大工程安全预警及健康诊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5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基础研究;6 城市减灾防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7 城市交通评价方法与优化技术研究;8 景观与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9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综合利用研究;10 城市污水及废气处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四、附件材料(一)查新报告:必须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 ,其中一份原件,查新报告当年有效;(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1 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

11、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等(复印件有效) ;2 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 、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复印件有效) ;3 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复印件有效) ;4 其他材料。附件 2科技攻关计划申报指南本计划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解决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科技问题为目标。一、申报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应具备的条件:(一)有明确的推广应用或产

12、业化前景;(二)有比较扎实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三)申报单位拥有必要的成果商品化基础和条件,或者有明确的成果转化计划与措施;(四)申报科技攻关计划且申请支持经费大于 50 万元(含)的项目,申报单位须自筹部分经费:申报支持经费大于 50 万元(含)小于 100 万元的项目,自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 50%;申报支持经费大于 100 万元(含)的项目,自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 70%,项目申报或参加单位必须提供自筹资金承诺函。二、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2006 年)(一)电子信息。1 现代通信技术(1)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3G 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移动多媒体终端

13、,数字集群系统及终端(2)移动通信增值业务与网优:3G 网络仿真平台与网优及其软件开发,(3)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及运营支撑技术,移动电子商务,3G 无线资源管理(4)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分集技术,3G 增强型技术(HSDPA、1X EV-DV) ,后 3G 技术(MIMO、OFDM)(5)定位技术:GPS 终端及应用技术,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北斗终端及应用技术(6)光通信技术:DWDM(密集波分复用) 技术及设备,全光网关键技术及产品,无源光网络(7)基于 IP 技术的终端产品:VOIP 技术及产品,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终端(8)新一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

14、NGN(下一代网络) 技术及系统,智能网技术,Tbit 级高端路由器(9)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无线 LAN;wi-Fi;wi-MAX ;蓝牙(BLUETOOTH)技术,超宽带(uwB)等(10)通信安全技术。2 数字视听技术及产品(1)DTV(数字电视 )与 HDTV(高清晰度电视) 技术及产品:DTV 与 HDTV 接收系统(含STB 和监视器),HDTV 信号处理技术、显示技术、核心组件设计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2)数字有线电视(CATV) 和全业务网 (FSAN)技术:HFC 接入网及 CABLEMODEM 技术,CA(条件接收)技术及应用,CATV 网 QoS 技术(3

15、)视频点播技术与交互式电视系统技术及应用(4)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基于 IP 网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数字视频录像) 技术及产品(5)先进音视频编码技术(6)平板显示技术及应用:高中分辨率的中大尺寸 TFT-LCD 显示技术,PDP 信号处理技术,FPD 核心组件的硬软件及系统设计,LCOS 背投系统技术,OLED 显示技术,DLP 投影核心组件技术,户外大屏幕显示技术(7)数字视听其它相关技术及产品:MIDI 技术的应用,数字功率放大器,数字家庭影院系统,数字放影机,数码摄像技术与产品,数字家庭接入网关技术及设备。3 应用电子技术及产品(1)汽车电子技术及产品(2)智能交通技术及设备

16、:车载信息智能终端及服务平台等(3)金融电子设备及系统(ATM、POS 终端、清分机)(4)船载电子及导航设备(5)医疗电子应用技术及设备(6)智能卡和 RFID(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7)环保电子技术及应用(8)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含电力载波 )(9)电源技术与设备:电源管理技术,新型及专用开关电源技术与应用。4 计算机硬件及嵌入式系统(1)专用计算机(2)计算机板卡(3)嵌入式控制模块及其支撑软件5 集成电路技术(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数字家电 IC 设计,通信 IC 设计,嵌入式控制芯片的设计。(2)集成电路测试封装技术6 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技术(1)敏感元件(2)SMT 及片式元器件(3

17、)先进新型扬声器:多媒体用微型扬声器及超小型音箱,专业音响用扬声器及音箱音柱,平板扬声器7 其它(1)光电子技术及产品(2)光存储技术及产品(3)新型传感器技术及产品(4)电子生产设备及测量仪器(二)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1 电子政务及其关键技术(1)电子政务综合业务信息系统(2)面向应用系统集成的门户技术(3)资源库技术及产品(4)数据交换平台技术及产品(5)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6)GIS 开发平台及城市信息管理系统2 企业信息化(1)电子商务(2)ERP 和 CRM(3)MES 及自动化系统软件(4)商业智能系统(5)现代物流管理技术(6)企业质量管理辅助系统(7)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技术3

18、软件支撑技术及应用(1)Linux 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2)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3)中间件技术及产品(4)嵌入式系统及技术(5)图形、图像处理及应用(6)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7)软件测试、软件质量及可靠性保证(8)网络技术、网络管理及优化(9)嵌入式移动数据库4 增值服务软件及技术(1)游戏软件及其开发工具(2)网络增值软件(3)网络教育软件(4)移动终端的增值技术(三)光机电一体化。1 先进制造技术(1)计算机辅助技术:CAD /CAM /CAE 集成应用技术,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技术,反求工程技术与快速原型技术等 (2)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环保型设计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应用

19、等(3)高速精密加工及成型技术(4)精密检测技术(5)复杂、精密模具和特种模具的制造技术:大型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大型铸造成形模具及锻压、型腔、冲裁、注塑、粉末压制、级进式金属冷冲、特种橡胶等精密复杂模具的制造加工技术(6)激光应用技术: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和激光打标等激光加工技术2 控制技术及智能化仪器仪表(1)中高档数控系统(2)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测控网络技术及管控一体化技术:现场总线硬软件产品开发与应用,现场总线结构体系的研究,不同总线标准的互联和集成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现场测控技术等(3)新型仪器仪表:新型电子测量、计量、分析和试验仪器制造技术,精密光电仪器,新型医用/工

20、业光纤激光器,新型环保仪器仪表和先进医疗器械、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新技术设备等(4)高性能电机、新型驱动技术3 重大先进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1)电子信息装备:新型表面贴装设备、器件生产设备、新型焊接设备、自动测试分类设备、光纤通信成套装备等(2)数控设备、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技术装备及功能部件的设计、制造(3)隧道掘进机械装备(4)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装备及高效节能装置(5)新型成套轻工装备(6)新型制药成套装备(7)环保成套设备(8)楼宇设备:新型节能电梯、楼宇智能系统、城市停车设备(9)重大先进装备关键技术及关键基础件开发(10)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开发4 电力设备、功率电子装置、元器件及关键

21、技术(1)先进的发输配电设备及关键技术(2)新一代电气器件及功率电子装置的开发与应用(3)电网质量控制设备及关键技术5 交通运输设备及关键技术(1)汽车设计、制造、检测技术(2)节能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新型动力装置与匹配技术)(3)汽车关键配套件的开发与生产(4)汽车电子技术: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等(5)先进造船工艺技术及特殊用途船舶的制造(6)轨道交通设备及关键技术(四)新材料。1 电子信息材料(1)新型显示材料:场致电子发射平板显示材料(FED),有机发光材料 (OLED),半导体发光材料(LED)(2)电子化学品:环氧塑封料,超纯光刻胶,电子用特种气体,超净高纯化学

22、试剂,精细化学品(3)电子陶瓷材料:电子浆料,高性能特种介质材料,新型压敏陶瓷材料(4)传感器材料2 先进金属材料(1)高性能钢铁材料:汽车用高强高韧结构钢,耐蚀、耐候、耐磨合金钢(2)高性能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3)特种粉末及其制品:先进粉末冶金技术,高性能涂料用金属粉末(4)高性能稀土材料及其应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5)表面改性技术:激光表面处理及加工技术,高性能涂层与薄膜材料3 无机非金属材料(1)能源材料:清洁能源、新型电池的关键材料(2)功能性建筑材料:隔热、保温、阻燃、防水密封建筑材料,特种功能混凝土(3)环保型建筑材料:

23、电厂脱硫灰的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板材、管材,油气输送、排污大口径管材(4)特种玻璃及深加工技术4 高分子材料(1)新型改性塑料、橡胶和纤维:高性能通用塑料、低成本工程塑料、多功能(导电、导热、屏蔽、阻隔、吸附、吸水等)、环保型塑料、橡胶和纤维 (2)高分子材料专用添加剂:高效、低毒、多功能的添加剂、表面处理剂、聚合催化剂(3)精细高分子材料:汽车、船舶、电子产品用高性能涂料、粘胶剂和油墨,电子信息工业、水处理、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大高效、多功能、低成本的精细高分子助剂5 新型精细化学品(1)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2)新型功能添加剂(五)纳米技术1 纳米材料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1

24、)高纯纳米粉体低成本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2)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及分散关键技术(3)纳米超硬材料及薄膜制备与应用(4)纳米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5)纳米催化剂与催化技术及其应用2 纳米电子和信息材料及器件(1)纳米结构发光、激射材料及器件(2)纳米微集成技术与器件(3)纳米微加工与纳米结构表征技术3 纳米能源转换与生态环境材料(1)光、电、热、磁转换功能纳米材料及器件(2)纳米材料及技术在电池中的应用(3)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气处理中的应用4 纳米技术与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1)靶向控释药物系统及基因药物(2)生物医学诊断中纳米技术及材料(3)医用生物材料中纳米技术的应用(4)传统

25、中药制备中的纳米技术应用(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1 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1)太阳能利用技术(2)生物质能利用技术(3)液体替代燃料技术(4)其它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 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1)动力电池(组) 、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2)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技术(3)氢的生产和储存技术(4)新型储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及新型传热材料(5)天然气储存与输运新技术、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新技术3 高效节能降耗技术和相关产品(1)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新技术(2)新型节能工艺过程(3)新型高效换热技术及产品(4)电网新型移峰填谷技术(5)新型热泵技术(6)建筑节能

26、技术4 半导体照明技术(1)功率型、高亮度 LED 芯片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2)功率型 LED 封装技术(3)高效白光 LED 照明专用荧光粉制备技术(4)高效长寿命有机白光材料及面光源制备技术(5)半导体照明系统技术(6)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系统集成技术(7)大功率 LED 及 LED 灯具检测技术(8)半导体照明工程系统设计应用软件及控制软件5 天然气(1)天然气与液化气置换技术研究(2)气源保障体系的研究(3)安全型、节能型天然气器具、家电产品的开发与应用(4)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新技术(5)天然气储存与输运新技术(6)管道无破损修复技术(7)天然气水化合物开发利用(七)环保1 大气

27、污染治理技术(1)汽车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和微粒排放控制技术(2)烟气脱硫、脱氮新技术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技术(3)恶臭气体、工业有毒气体治理技术(4)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控制技术(5)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技术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6)大气污染物催化转化技术及产品开发(7)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2 水污染治理技术(1)低投资、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配套设备的研究、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2)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用新技术(3)造纸废水深度处理(4)城市河涌生物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3 清洁生产技术(1)开发清洁产品(2)研发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3)能源和原材

28、料的节约与综合利用4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1)废旧电子及家电产品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2)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技术设备(3)畜牧养殖业废水深度处理(4)建筑垃圾处置及综合利用(5)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6)垃圾处理系统 CO2 排放的研究(7)焚烧的灰渣技术综合利用(8)工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技术(9)金沙洲居住新城真空垃圾管道收运系统关键技术5 噪声控制技术(1)低频噪声治理技术6 监测分析仪、设备(1)多参数、在线/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2)便携式/在线式烟气监测仪(3)水气在线自动监控技术及装备(4)精密度、分辨率高的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7 自然生

29、态保护、林业与园林绿化技术(1)城市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生态建设技术(2)城市特色园林资源、优良绿化树种和抗污染树种的引种、驯化、培育繁殖技术研究与示范(3)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4)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及产品(5)广州市立体绿化技术(6)亚运会开花植物引进筛选及利用(7)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八)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1 新药品种研究与开发(1)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炎、艾滋病、遗传病等重大疾病及戒毒的基因工程药物、生化药物、基因药物、化学药物的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2)重大疾病的预防性、治疗性疫苗的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现有大品种疫苗生产工

30、艺的改进与技术创新(3)专利即将到期的大品种化学药品的仿制与改进(4)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天然药物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5)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中药新药的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2 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1)广州市名优中成药原料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2)道地药材、濒危药材种质资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3)广州市名优中成药的现代新剂型研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重大改进技术(4)广州市名优中成药的功效成份研究3 新药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1)重大疾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2)药品药效、药理、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3)药品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4)生物制品产

31、业化关键技术:大规模动植物细胞培养、发酵、蛋白分离提纯、质量控制等(5)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等4 检测、诊断试剂新产品与新技术(1)肝炎、艾滋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生化诊断剂、抗体诊断试剂(2)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的诊断试剂(3)生化、分子生物学常规试剂及设备(九)生物技术1 医药生物技术(1)重大疾病的基因研究与基因治疗(2)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3)小分子 RNA 干扰技术、反义核酸技术(4)生物反应器(5)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6)药物新剂型、新型药用辅料、新型给药系统2 工业生物技术(1)寡糖类、多糖类、氨基酸与多肽类功能

32、食品开发(2)生物催化剂、分子酶学的研究(3)生物能源开发3 医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1)新型医用生物材料(2)人工组织与人工器官(3)组织工程化骨、软骨、肌腱、皮肤、角膜等组织工程产品(4)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产品的技术标准(5)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评估(十)医疗与卫生1 重大疾病及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及治疗技术(1)感染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医院内感染防护措施(2)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预防治疗新技术(3)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4)器官移植关键技术(5)重大、疑难疾病中医治疗新技术2 重大疫情预防和快速救治(1)突发公共卫生事

33、件预警、快速检测、安全装备及应急救治(2)减少和防治“传染相关性”输血反应3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1)重大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与干预(2)避孕节育器具及药物新品种开发(3)残疾儿童治疗康复技术4 医用新材料与新型医用诊疗仪器(1)重大疾病诊断、治疗、监护设备(2)家庭医疗保健设备(3)残疾人康复器械与用品5 环境与健康相关研究(1)食品污染物数据库与监测体系研究(2)食源性、水源性致病因素快速检测技术(3)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4)职业环境因素健康危害的防治(5)全民体质监测及亚健康标准研究(十一)农业1 农作物优良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优质高产、专用型、丝苗型、清香型及功能

34、性水稻、玉米、名特优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的选育、中试(2)重要特色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配套产品(3)农作物良种繁育及种子、种苗质量检测技术及产品(4)重要特色农作物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5)新型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工艺、植物营养调控技术(6)观赏用植物新品种选育、特色生物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2 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与健康安全养殖技术(1)优势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选育(2)优势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和健康养殖综合技术(3)新型饲料资源开发技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加工关键技术、工艺及设备(4)优势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的设施与设备(5)优势畜禽水产品及饲料安全检测技术及产品(6

35、)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及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再利用技术3 重大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1)简便、快速、准确、廉价的疫病诊断技术及产品(2)畜禽水产重大疫病预防控制及防治(3)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新工艺及安全施药技术和设备(4)重大植物病虫害检测、诊断及综合防治工程化技术4 农产品加工保鲜与农业装备技术(1)农产品贮运、保鲜、深加工技术及设备(2)农产品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分析及提取利用技术及设备(3)农副产品资源化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及设备(4)主要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5)新型农产品产地处理技术及装备(6)山区资源利用和合理开发技术及设备(7)自动化操作农业机具(8)适合生态种养

36、农业设备5 农业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技术(1)农业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与信息平台建设(2)农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测、控制技术(3)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及产品(4)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5)城镇管理信息化集成系统与管理电子政务系统(6)农产品国际标准化生产技术6 农业生物技术(1)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动物胚胎移植技术(4)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及产品(5)生物农药生产技术及产品(6)生物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及产品(7)微生物技术在农业和食品上应用(十二)其他高新技术1 城市供水技术(1)屋顶水箱的改造技术(2)广州市城市供水需求模式(3)各类节水标准与规范

37、(4)节水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5)中水回用系统技术2 公共安全技术(1)安全防范技术及应用系统(2)城市消防给水保障能力最低配置与评估(3)高层建筑消防联动优化集成及控制模型(4)危险源的检测评估体系和预警监测技术体系(5)刑侦新技术(6)法庭科学试验基地(7)城市意外伤害的综合防治3 公共交通技术(1)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含视频车辆检测和识别技术)(2)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技术和智能交通研究(3)地铁突发事故和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快速救治4 建筑技术(1)环保和节能建筑技术(2)城市桥梁服役期间结构的风险分析及损伤安全评定和维护管理技术(3)沥青再生技术、沥青强力粘结层材料三

38、、附件材料(一)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1 可行性报告:申请经费大于 20 万元的项目须提供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简称可行性报告 ) ;2 查新报告: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 ,其中一份原件,查新报告当年有效;3 申报单位,或参加单位且提供经费配套承诺的,须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2004 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 (复印件加盖公章) (2005 年注册的新办企业不须提供) ,以及 2005 年 8 月份或 9 月份的会计报表(加盖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 ,注意:专项审计报告不能替代审计报告;4 2005 年注

39、册的新办企业须报送企业注册时的验资报告(复印件有效)和 2005 年 8 月份或 9 月份的企业会计报表(加盖企业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 ;(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1 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复印件有效) ;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应附相关主管单位出具的批准证明(复印件有效) ;2 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 、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产权使用授权书、产权使用认可书、技术合同等(复印件有效) ;3 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列入国

40、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名牌产品证书、环保证明、奖励证明、用户订单等(复印件有效) ;4 其他材料。四、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提纲(一)项目申请的必要性包括:项目的重要意义、项目与“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2006 年) ”的符合程度、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 、项目所研究的技术在本领域的关键程度,以及本项目技术对相关领域、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二)申报单位情况1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人员、资产等。2 研究开发能力申报单位的研究开发情况,包括研究开发人员、设备、资金投入、主要成果和自有知识产权状况等,特别介绍本项目可依托的前期研究成果

41、;项目负责人简历及主要承担人员简介,重点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经历。3 财务、经济状况重点说明单位财务、经济和管理情况对实施本项目的支撑能力。提供经费配套承诺的申报单位要提供上年末总资产、总负债、销售收入、利税等财务数据。4 申报单位的科研及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三)项目实施方案1 项目的目标、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项目目标的确定及其主要依据;项目范围的选择及其主要依据;项目的主要内容。2 项目的技术方案包括主要技术内容及基础原理、工艺流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创新点、主要技术参数指标与国内、国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等。3 项目的阶段与进度项目各阶段的目标、进度安排以及完成目标的主要措施等。4 资金筹

42、措及使用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包括配套资金数额及来源)和资金使用计划。(四)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1 市场前景包括本项目技术转让的前景和产业化后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预测。2 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并编制该项目五年的盈利预测,包括收入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3 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本地区产业带动作用、对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效益的分析。其中对环境的影响应单独说明。(五)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从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方面分析项目实施的技术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2 管理风险分析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例

43、如企业管理层的水平与素质、对人才流失的应对措施等。3 市场风险五、 可行性报告撰写注意事项(一) 可行性报告一定要严格按照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二)在项目名称下注明该项目主要涉及的具体技术领域和关键字;(三)应突出写明项目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创新实质是什么(例如是原理创新、结构创新、应用创新等) ;写明每一点的主要内容(如技术要点、主要指标等) ;(四)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产品的比较,可用文字或表格的形式叙述;(五)撰写要求明确、真实,各栏目内容应完整,尽量使其丰富;不得随意空缺或省略,不能有缺项;(六) 可行性报告应有清晰、完整的目录及页码;(七

44、) 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后,须录制软盘。附件 3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申报指南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以下简称“推广计划” )定位于应用、示范层面,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有组织、有重点地将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以达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和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目的。其主要特征:一是面向区域和行业(或产业) ,即计划项目的实施要针对一个区域(或群体) 、一个行业(或产业) ,有一定的覆盖面;二是重点支持能够提升传统产业和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促进作用的共性技术,以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社会公益技术;三是技术推广应用与推广转化体系建设相结合;四是

45、单项技术的推广和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相结合,在目前诸多技术领域都已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状况下,更多的应是技术集成。 一、组织实施(一)申报要求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实施的技术必须经过科技评价,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先进、适用性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前景显著; 2 覆盖面广、辐射力强,能够在一个或以上的行业、区域应用; 3 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供比例不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 70%自筹资金,项目实施地须在广州地区。(二)技术来源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产生的技术成果为主要来源,集中从大农业领域、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社会发展领域的攻关计划和中试项目中产生。此外,国内外引进的技术、近几年获得科技奖励项目的技术和经过

46、登记的科技成果也是本计划项目的重要来源。 (三)项目征集按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程序和要求报送材料;项目周期一般为 23 年,经费总额度约为 1050 万元。对获得市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的项目优先立项。 (四)组织架构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应具有技术支持单位、技术推广组织、服务单位和技术实施单位的组织架构,一般以技术推广组织、服务单位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其他作为参加单位。技术支持单位一般指技术的供给方,如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等;技术推广组织、服务单位一般指科技服务机构或县(市)科技部门等单位;是项目推广的主体,在技术支持和主要推广工作为同一单位的情况下,技术支持单位也可作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技

47、术实施单位是指技术的需求方或技术的实际应用单位。 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和优先方向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的支持范围主要在市科技计划主体领域,即大农业、工业和高新技术、社会发展三大领域。 (一)大农业领域项目根据我省农业、农村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着力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和开展技术培训。以新品种、种养新技术或其配套集成技术和设施,农产品保鲜加工共性技术和装备,食品安全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以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共性实用技术和社会公益技术为重点。(二)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项目针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着力

48、于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为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组织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或节能技术和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控制系统及监控设备等为重点。(三)社会发展领域项目围绕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安全的需要,着力在提高人口素质、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组织技术推广。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及设备,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及设备,社会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人类及动物流行性传染疾病防治技术、资源再利用技术等为重点。 三、附件材料(一)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1 申报单位须至少提供以下科技评价证明材料一份: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项目

49、验收证书、科技奖励证书、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 、软件登记证书、技术检测证书、科技成果登记证明、特殊行业的准入证明或产品证书等;2 申报单位,或参加单位且提供经费配套承诺的,须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2004 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 (复印件加盖公章) (2005 年注册的新办企业不须提供) 、 2005 年 8 月份或 9 月份的会计报表(加盖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 、 税务登记证及纳税材料(复印件有效) ,注意:专项审计报告不能替代年度审计报告;3 2005 年注册的新办企业须报送企业注册时的验资报告(复印件有效)和 2005 年 8 月份或 9 月份的企业会计报表(加盖企业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 ;(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1 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复印件有效) ;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须附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